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金针菇袋栽技术,包括原料准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及后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金针菇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3.
金针菇的出菇期管理是决定出菇产量及质量的关键环节,此时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精心管理,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其主要管理技术可分为催蕾出菇和菇后管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 1 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 许多人认为,采用25厘米×50厘米的塑料筒栽培金针菇好。但实际上宽袋栽培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栽培袋以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筒为好。  相似文献   

5.
<正>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在菇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菇床产菇16公斤,且提早7天左右出菇。 1 菇床框架结构的设置 在室内用毛竹等搭建框架,框架上固定菇床底板,一般框架高2米,设3层菇床,层间距离60~65厘米;双边管理的菇床宽110厘米,单边管理的菇床宽55厘米;菇床底板用薄木板钉制,每根木条之间相距1.5~2厘米。  相似文献   

6.
<正> 金针菇一般只能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栽培。若采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可使金针菇在5~11月上市,弥补了高温期市场上金针菇的空白,获得比常规栽培高出2倍的生产效益。 1.季节与菌种 反季节栽培可2~4月播种,4~7月出菇,或于8~9月播种,9~11月出菇。经筛选有2个当家良种:一是金高1号,菌丝生长快,出菇极耐高温(12~34℃出菇),宜春夏播种。二是C_0B_(18),菌丝生长极  相似文献   

7.
<正> 金针菇若遇环境条件变化,菇形和色泽会出现异常。这时须针对菇体的不同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早产菇 在菌丝培养阶段,菌丝未长满瓶就在棉塞边长出菇来。这主要是天气骤冷,气温下降所致。防止办法是增温降湿。  相似文献   

8.
<正>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栽培方式大多选用大棚栽培,大棚栽培金针菇比较方便,所需条件不是很高,栽培过程中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均易于控制。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探讨大棚栽培金针菇的关键技术,避免错误操作影响产量。从菌株、配方的选择、栽培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金针菇大棚栽培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大棚栽培金针菇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栽培要领,为广大金针菇栽培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针菇的转潮做一介绍:1.及时清理料面。子实体菌盖直径达1~1.5厘米、菌柄长14~15厘米时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  相似文献   

11.
李大力 《农村科技》2004,(12):42-42
一、出菇袋的制备用直径20厘米(或22厘米)、长40~45厘米、厚0.05厘米的菌袋装料,装好料的袋长28~32厘米。装袋时应外紧内松,松紧适度,整个装袋工作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时间太长,培养料易发酸变质。  相似文献   

12.
<正>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加快金针菇转潮的技术要点如下。1.及时清理料面。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好原有菇原基,这样有利于快速转潮。2.适当通风降温。在出菇阶段,为了采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会在菌袋上覆盖一层薄膜,以保证金针菇生长所需的湿度,并创造一个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微环境。但高  相似文献   

13.
方芳 《当代农业》2001,(7):20-21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类,在江苏省气候条件下,一般只能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制栽培袋,12月底至翌年2月出菇。金针菇反季节栽培,就是在低温季节制栽培袋,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出菇,就我省而言,可于2月制栽培袋培养,3~4月出菇。  相似文献   

14.
方芳 《农家致富》2001,(7):20-21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类,在江苏省气候条件下,一般只能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制栽培袋,12月底至翌年2月出菇。金针菇反季节栽培,就是在低温季节制栽培袋,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出菇,就我省而言,可于2月制栽培袋培养,3~4月出菇:  相似文献   

15.
1.金高1号金针菇。惟一能在高温条件下出菇的优良金针菇新品种。允许出菇温度8~34℃,最适18~28℃。菌丝体粗壮浓白,生长快,抗杂抗逆能力强,高温季节栽培无“烂菇”现象发生。菇体黄白色,生长整齐,朵数多,柄挺直,盖小,品质好。生物效率100%~180%。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是城乡居民喜食的一种功能食品。本试验采用深层发酵法培养金针菇液体菌种,然后将菌种接入固体栽培料中,观察它的出菇情况,为缩短发菌周期,在本地区合理栽培金针菇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所含火菇菌素是一种碱性蛋白,具有抗癌功能。金针菇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最耐寒种类之一,可利用的栽培场所多,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短,栽培管理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因此,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一、栽培场所要求温度保持在3~20℃,弱光,稍有通风条件的日光温室、阳畦(地沟)、空房、菜窖、地下室等场所均可。二、生产季节1.秋冬茬栽培种应在7月中下旬制作,8月中下旬播种,9月菇房温度在20℃以下出菇生产,国庆节前后可收第1潮菇,直到菇房温度降到3℃以下停止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在华北地区从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可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生产设施和冬闲时的劳力,栽培金针菇,以丰富冬季的蔬菜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金针菇发菌期和出菇期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防止方法。重点论述了发菌期菌种不萌发、菌种块萌发不吃料、菌丝发黄生长缓慢等问题,出菇期的不现蕾、菇蕾发生不整、袋壁出菇等10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婉真 《农技服务》2011,28(8):1210+1218-1210,1218
从菌丝管理、出菇管理和采收3个方面阐述了草菇菌丝和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