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自制报纸袋、白色桨木袋、无纺布袋、外黄内黑袋四种常见的葡萄果袋对红提葡萄进行套袋试验,统计分析四种类型果袋对葡萄果粒着色、含糖量、裂果及病果率进行分析统计,对照葡萄着色最好,但裂果与病果率较高,四种果袋套袋后的葡萄裂果及病果率显著降低,且无纺布袋最优。套袋后的含糖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降低,相比较四种果袋套袋效果最好的是无纺布袋、其次是白色桨木袋、外黄内黑果袋效果与自制报纸果袋相当。  相似文献   

2.
在陕西黄陵果区,有的果农将"袋储慢渗法"应用到果园抗旱中,把滴灌抗旱和春季施肥结合起来,省工省时,简单方便.具体做法是:每株树备2个厚塑料袋,用铁锹在树盘内距主干30厘米处铲出两个深5~10厘米的浅坑,以能放下塑料袋为宜.袋内装满水,也可在袋内加尿素0.5~1公斤,然后慢慢将袋子放入坑内.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市场对高档果品的需求,促进了水果生产中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国家对果袋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果袋纸市场鱼龙混杂,给生产果袋的厂家和使用果袋的农民在挑选果袋纸和果袋时造成不小困难。很多果农使用了劣质果袋,因果袋透水、透药甚至破碎而产生大量劣质果,造成经济损失。为避免用户的损失,这里为使用者提供几条鉴别果袋纸及果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果实返绿 据调查,部分果农为了抢占市场,把苹果摘袋时间推前,红富士苹果由过去9月下旬-10月上旬适期摘袋推前到9月上旬,最早8月23日就开始摘袋,造成了果实不能全部退绿和退绿差.部分果农舍不得使用优质果袋,遮光性差、不耐雨水冲刷的纸袋,造成了果面粗糙和退绿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蒙阴县桃墟镇于里河村果农今年夏季在苹果、鲜桃生产中使用多功能可降解植物保护膜替代传统果袋和果树病虫害防治,取得显著效果。据该村果农张传家(见图)在苹果园里对比实验,他家种植的0.33公顷美国八号苹果,其中0.13公顷没有使用液体植物保护膜而使用传统果袋,平均单果重165克,8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6.
姜锐 《云南农业》2002,(4):11-11
目前,苹果市场呈现好果高价走俏,一般果低价滞销的特点。昭通作为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已有二十万亩规模,其品种主要以品质优良、耐贮藏的红富士为主,但由于有的果农在苹果生产中只注意产量而轻质量,生产的果品品质低、果个小,没有竞争力。必须引导果农采用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5年生红富士苹果进行果实套塑料薄膜袋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套用塑料薄膜袋后,能促进果实着色、果面光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套纸袋相差不大,但塑料袋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操作方便,且容易被果农接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断有果农朋友反映苹果摘袋后发黄不着色的问题。发黄是苹果早熟的表现,一般发黄果风味较甜,但硬度往往偏低,贮存性能变差,商品性降低。笔者通过多年调查对比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发财致富的门路很多很广,但需要人们去寻找和实施,只要你拥有一双慧眼就不愁富不起来。1.抓住需求稳赚钱。某地盛产苹果,面积多达10万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许多果农都采用了给苹果套袋和贴字的方法。从事果品经营的个体户陈某看到了果袋、字模需求大,就抓住时机从外地大量购回了果袋、字模等用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架式的全球红葡萄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非套袋果与套袋果之间对全球红葡萄品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葡萄专用果袋与自制报纸果袋对全球红葡萄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小棚架套袋果实品质优于单壁篱架套袋果实.建议在全球红葡萄生产中从节约成本和提高果实品质考虑可采用自制报纸袋并结合棚架栽培.  相似文献   

11.
陕西、四川、江苏、湖南的葡萄果农经常有电话打来,咨询葡萄套了袋为什么还烂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张民 《油气储运》2006,(9):16-16
除袋与采收是果实套袋生产的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但受传统生产的影响,不少果农对这两个环节重视不够,重套轻管,造成收后残、次果增多,商品率下降,生产成本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果市场的销售中,同一品种的水果有的滞销,有的却需求旺盛,原来是小小“套袋”的作用。“套袋果”因果面清洁无污染,无虫害而畅销。由于果袋本小利薄,一个纸袋零售才几分钱,所以财大气粗者不屑一顾,好高骛远者也不愿朝这方面动脑筋,就连讲究节俭的果农也怕麻烦,嫌耽误时间又省不了几个钱,都不愿自己做,宁愿花钱去买。  相似文献   

14.
李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李细菌性穿孔病、李红点病、李袋果病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防治李树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少果农反映,前年苹果解袋,秋雨绵绵,黑斑黑点多、商品率低;去年春季下了几场雨,果锈反而更大了等等.  相似文献   

16.
除袋与采收是果实套袋生产的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但受传统生产的影响,不少果农对这两个环节重视不够,重套轻管,造成收后残、次果增多,商品率下降,生产成本相对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果农赵培海,为没有着色而降为三等果的苹果进行人工着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工着色后,有的近似自然色,有的优于自然色,其中60%提升为一等果.30%提升为二等果。  相似文献   

18.
杨桃套袋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套袋作为提高杨桃果实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是今后杨桃生产中重点推广的技术。套袋可提高杨桃果实外观质量 ,防止日灼、病虫、鸟害、机械伤等 ;可降低农残 ;可提高果实糖度 ,改善内在品质 ,增加商品率。现根据生产实践介绍杨桃套袋技术。1套袋前的准备1.1果袋的选择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果袋主要有3种 :防水纸袋、塑料袋、自制报纸袋。防水纸袋规格一般为20cm×28~30cm ,有平面和立体袋之分 ,以立体袋为佳。防水纸袋使果实防日晒、果面光洁有蜡质、品质较好 ,但成本较高 ,适宜夏秋季使用。塑料袋须于下方双角各割一漏水口 ,具有成本低廉 ,…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李树上常见的李袋果病、褐色穿孔病、流胶病及疮痂病的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果实大小是决定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的果农了为促使果个膨大,在生产中喷用膨大素,结果导致果实味变淡、贮期变短,货架期缩短.现就猕猴桃生产中出现小果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大果生产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