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中小麦和蚕豆、间作与单作在土壤水势变化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蚕豆间作中,除小麦苗期外,其它生育期小麦土壤水势下降速度都快于蚕豆,而且在小麦孕穗期下降速度最快,这证明土壤水分除小麦苗期外,其它生育期都由蚕豆向小麦迁移,而且迁移速度在小麦孕穗期最快。间作小麦和单作小麦相比,除小麦苗期前期,间作小麦与蚕豆对土壤水分的竞争较弱,其它生育期间作小麦与蚕豆对土壤水分的竞争都比较激烈。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夏气温较低,小麦成熟比往年推迟3~5天,成熟期集中,给全省机械化麦收带来压力。我省农机部门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以赴抢收、抢脱小麦,确保全省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到6月22日,山东省325万hm^2小麦收割完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烈山区2014-2015年度小麦配方肥大田进行对比示范试验,得出试验报告,为今后本地区小麦生产经营提供最优方案,从而提高地区小麦经济效益,并为其它地区小麦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几年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质量不高,以及小麦冻害、干旱、病虫等灾害重发导致小麦苗小、苗弱和死苗的现象,2012年-2013年度冬小麦秋冬种重点推广“十大主推技术”,突出抓好“六项关键措施”,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从小麦播种人手,着力提高播种质量,强化防灾减灾,培育冬前壮苗,切实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一、在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近年来,盐湖区种植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在2.48万hm2左右,其中水地小麦1.61万hm2,旱地0.8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88万hm2,其中春播玉米0.54万hm2,夏播玉米1.34万hm2。而1.34万hm2夏播玉米与水地小麦连作,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型称质量式蒸渗仪,分析了滴灌条件下小麦-复玉米蒸散耗水过程。结果表明,中等灌水条件下,滴灌小麦-玉米蒸散耗水总量为777.93mm,其中小麦耗水占45.8%,玉米耗水占54.2%,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耗水量为188.03mm,占1年2作耗水总量的24.2%,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耗水量为235.42mm,占1年2作耗水总量的30.26%;1年2作滴灌小麦-玉米全生育期平均耗水强度为4.25mm/d,其中小麦、复播玉米平均耗水强度分别为3.93、4.57mm/d。不同天气状况下玉米蒸散耗水强度的差异大于小麦,玉米蒸散日变化具有明显"午休"现象。滴灌小麦-玉米受各气象因子的影响不同,春小麦和夏玉米蒸散强度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别表现为净辐射相对湿度30cm土壤水分总辐射光合辐射日平均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光合辐射净辐射30cm土壤水分总辐射风速日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华北地区小麦-玉米生长状况、产量和WUE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小麦和玉米试验施氮量设置低氮(60%当地通用施氮量)、中氮(当地通用施氮量)和高氮(140%当地通用施氮量)3个水平,分别用Nl、Nm、Nh表示;滴灌施肥次数小麦为0、1、2次,玉米为0、2、3次,分别用D0、D1、D2和D0、D2、D3表示,另以当地常规灌溉和施肥措施为对照(FP)。【结果】小麦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可促进叶片生长,开花期滴灌施肥能减缓小麦叶面积指数(LAI)下降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速率,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干物质累积量差异不明显,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在一定程度减少施氮量并不影响干物质积累;增加滴灌施肥次数可显著增加小麦产量,D2和D1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分别较D0增加了44.4%和32.7%,但对WUE没有明显影响;滴灌施肥处理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促进千粒质量和穗数增加而实现。玉米试验结果显示,营养生长阶段滴灌施肥处理对LAI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滴灌施肥次数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没有显著影响;产量随滴灌施肥次数的增加而增加,D3处理显著高于D0处理,而WUE随滴灌次数增加而减少,D3处理显著低于D2和D0处理;与FP比较,滴灌施肥处理WUE显著高于FP,小麦和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2%和7.2%以上。【结论】施氮量对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在偏丰水年采用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在目前施肥水平基础上减少40%施氮量不会造成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小麦联合收获机广泛采用液压操作系统,麦收过后的维护保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不同时间序列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净灌溉需水量变化趋势研究,为未来农业用水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近60 a(1961―2017年)与近30 a(1988―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的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净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不同时间序列小麦-玉米轮作的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及净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1961―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作物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5.3、7.8 mm/10 a;而净灌溉需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2.5 mm/10 a。1988―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作物需水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1.0 mm/10 a;有效降水量整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7.3 mm/10 a;净灌溉需水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8.3 mm/10 a。【结论】1961―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的净灌溉需水量减少,主要是平均风速与日照时间减少所致;而1988―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净灌溉需水量增加,主要是气温升高与相对湿度减少所致,且序列越短其变化趋势越显著。因而在进行灌溉用水规划时,合理选择序列长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为筛选出适合丹阳市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选用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对参试品种的长势、长相及产量有了初步的了解。1参试品种(系)6个品种分别为:镇08066、镇08178、生选6号、扬麦21、扬麦22、扬麦16(CK)。2试验设计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每个品种设3个重复,每小区面积为13.33 m2,试验小区采用随机排列的方式,小区间留有40 cm的走道,田中间开有一条主排水沟。周围设置保护行,品种为扬麦16。  相似文献   

11.
<正> 使用2BMFS-5/10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可在直立的玉米秸秆地或秸秆还田地中直接播种小麦,一次完成碎秆、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减少了作业工序及拖拉机进地次数.作业成本明显降低。小麦免耕播种后地表虽不如原来精耕细作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50与桂联6组成的小麦收割机在工作时所处环境特别恶劣,灰尘大、气温高,由于风扇作用会将大量的小麦灰尘和秸秆吸附在水箱散热器上,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使发动机的温度甚……  相似文献   

13.
84加(79)-3-1超大穗小麦机械化栽培要点该品种系陕西咸阳市农科所培育,于1993年6月通过了省级新特品种审查。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最高为600~700千克。该品种的培育成功是小麦生产划时代的进步,去年江泽民主席来陕曾给予高度评价。现将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特性耐水肥,抗倒伏,株高8.5厘米,穗长18~23厘米,穗均粒60左右,千粒重40~60千克。偏春性,耐寒力弱,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属中熟品种。(2)土壤条件和鳖地施肥要求适于有灌溉条件的高水肥旱地,在稻麦产区宜选排水良好,没有…  相似文献   

14.
哈密市种植小麦由于“插花”地多,种植地块小,限制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械化的使用。80年代曾推广使用割晒机,但由于还需运回晒场进行人力、畜力或机动脱粒,因此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小麦收获的劳动强度,农民迫切需要一种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的小型联合收割机械。为了提高哈密地区小麦机械化收获程度,在广东省援疆干部的帮助下,2000年6月,原广东省农机化管理局无偿赠送了两台珠江-1.5Ⅲ型联合收割机。哈密地区农机推广站在2000年和2001年两年收获季节分别在哈密市花园乡、回城乡、陶家宫乡、沁城乡、巴里坤县奎苏乡…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华北典型轮作农田蒸散(ET)变化规律,以山东禹城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麦-玉)轮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实测的8年观测数据与增强回归树方法,分析了农田ET逐日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逐日ET变化范围在0~9.6 mm/d之间,且不同阶段(小麦季、玉米季和农闲期)ET总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言,每年小麦季ET的峰值和总量均明显高于玉米季,而农闲期ET占全年ET总量的比例不足4%。净辐射是影响麦-玉轮作田不同阶段ET变化的首要因素,对各阶段ET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小麦季(81.4%)、玉米季(52.7%)、农闲期(36.8%)。除净辐射外,其他环境因子对ET的影响则具有阶段性差异。饱和水汽压差对小麦季和玉米季ET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土壤含水率和风速对农闲期ET的贡献率相对较高。研究可为变化环境下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作物模型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播种期防治重点为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特别是小麦全蚀病发生逐年加重,直接影响小麦繁种和商品粮的质量。抓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根据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生产上应在小麦播种期做好农业和药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针对目前区域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全程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粮食产后损失率高、粮食生产效益低等突出问题,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模式。为了对不同的技术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提出基于层次分析原则的综合指数法对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并以青岛市平度西寨农机合作社为例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其2019年度综合效益分值,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获得适于不同区域的最优技术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河北农机》2023,(21):64-6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融入绿色理念,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其中,绿色小麦种植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其强调种植过程中的绿色化,需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有利于提升小麦种植产量,实现小麦种植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分析了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的要点,探讨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旨在加强对绿色小麦种植的研究,充分发挥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作用,以增加小麦种植产量,保障小麦种植质量。灵活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有利于推动绿色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9.
小麦作为三大谷物之一,我国小麦的生产、消费以及进出口的形势的改变都会影响我国的粮食稳定,研究我国近年来的小麦进出口状况有利于促进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2000年到2016年的我国小麦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我国小麦进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由于我国从农民利益出发实行最低粮食收购价,国内小麦的价格明显高于国外的小麦价格,国内外小麦的价差仍将继续存在。由此可见,我国小麦将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国际挑战。由于我国国内小麦的高库存,应该逐渐放开小麦市场。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品种,是太原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小麦种植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小麦面积不断下滑,严重制约小麦产业化发展。因此,实现小麦高产,提高小麦综合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