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酸雨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分别用pH值为1.5、2.5、3.5、4.5和5.6的模拟酸雨在春小麦拔节期对其进行喷淋,然后测定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酸雨pH值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酸雨使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了4.08%~67.04%,气孔导度下降了17.44%~58.44%,蒸腾速率下降了12.08%~48.08%,胞间CO2浓度上升了9.01%~14.29%,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了12.16%~37.23%。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酸雨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  相似文献   

2.
模拟酸雨胁迫下中国北方小麦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pH为2.0,3.0、4.0,5.0和6.0的模拟酸雨在小麦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对其进行喷淋.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喷淋后,叶片出现可见伤斑的阈值是pH=3.0,酸雨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受到抑制.模拟酸雨对小麦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且与酸雨处理次数和处理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紧凑型小麦冠层叶片对籽粒的影响,选用紧凑型小麦高优503、郑麦004、济麦20为材料,对小麦冠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不同剪叶处理籽粒灌浆期的千粒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紧凑型小麦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旗叶、倒2叶>倒3叶;光合速率表现为旗叶>倒2叶>倒3叶;旗叶对强势粒和弱势粒的影响最大,冠层叶片对强势粒的影响是旗叶、倒3叶>倒2叶,而对于弱势粒则是旗叶>倒3叶、倒2叶。  相似文献   

4.
秋季模拟酸雨对鸡爪槭叶片呈色相关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去离子水为对照探讨秋季不同pH值(pH 5.0、pH 4.0、pH 3.0、pH 2.0)的模拟酸雨对2年生盆栽鸡爪槭叶片呈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胁迫后时间的延长,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花色素苷含量与花色素苷/叶绿素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其中pH 5.0模拟酸雨处理的植株在试验过程中叶绿素a/b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花色素苷含量、细胞汁液pH值相对较高,叶片脱落率较低,伤害指数较小,且落叶期推迟;而pH≤3.0模拟酸雨处理植株的色泽虽也较鲜艳,但叶片脱落率较高,观赏价值丧失。因此,秋季喷施pH 5.0的模拟酸雨可提高鸡爪槭的观赏效果,且能延长观赏期。  相似文献   

5.
以粉带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其外观形态、光合色素、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模拟酸雨pH值降低,粉带扦插苗的叶片平均面积逐渐减少,叶片受害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a、b含量显著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结合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粉带能忍受模拟酸雨pH4.0和3.0,但在pH2.0处理下,则产生严重伤害,植株已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恢复.  相似文献   

6.
野生花卉地榆叶片对模拟酸雨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地榆叶片的伤害作用。[方法]以2年生的地榆植株为试验材料,用分析纯硫酸和硝酸配制模拟酸雨母液,并稀释成不同pH值的5种水溶液,对植物进行喷洒,24h后对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相关性分析。[结果]pH值为2.0和3.5的模拟酸雨处理使叶片出现可见伤害;pH值为2.0、3.5和4.0的处理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汁液pH值降低:模拟酸雨的所有处理均使细胞膜透性增强,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POD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叶片pH值与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均为极显著负相关,MDA和POD、POD和SOD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地榆叶片的生理活动对酸雨的反应较叶片可见伤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扶风县马席村、巨良农场和杨凌区揉谷乡种植的大田玉米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玉米抽雄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析冠层各光谱植被指数与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玉米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以单变量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叶绿素含量,抽雄期的最佳模型由修正叶绿素吸收反射率指数(Modified chlorophyll absorption reflectivity index,MCARI)建立,灌浆期最佳模型由垂直植被指数(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PVI)建立,乳熟期最佳模型由植被衰老反射率指数(Plant senescence reflectance index,PSRI)建立。随着玉米生长期的推进,叶片衰老,用PSRI所建立的模型来监测玉米叶绿素含量的效果较好,可为高光谱遥感在玉米长势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主要进行了干旱胁迫对小麦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小麦在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减少44.81%,71.35%,60.04%,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50.66%;在开花期,干旱胁迫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q P均显著降低,NPQ显著增加;在灌浆期,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m',ΦPSⅡ,q P,NPQ均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使小麦株高、穗数等下降,地上部分生物量和产量分别下降48.75%和57.83%。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气孔导度下降,使CO2供应受到影响,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使小麦光合代谢物下降;干旱胁迫使叶片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导致光合潜力下降,造成小麦长势变弱,地上部分生物量、产量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粉带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其外观形态、光合色素、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模拟酸雨pH值降低,粉带扦插苗的叶片平均面积逐渐减少,叶片受害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a、b含量显著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结合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粉带能忍受模拟酸雨pH4.0和3.0,但在pH2.0处理下,则产生严重伤害,植株已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抑制酸雨胁迫的过程中粉带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MDA起着相互协同的作用,SOD与各指标间内在联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模拟酸雨对菜心生长与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田间酸雨喷淋系统,研究了模拟酸雨对菜心叶片可见伤害,叶绿素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心叶片可见伤害对酸雨的敏感性主要受酸雨的pH影响,也受遗传特性,植株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pH3.5以下的模拟酸雨使菜心叶片受到伤害,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并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3年生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幼苗研究了酸雨(pH 4.0,Tr1),柳杉凋落物(60 g,Tr2)以及酸雨和柳杉凋落物复合作用(Tr3)对其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和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对柳杉叶片色素质量分数与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和反射光谱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Tr1,Tr2和Tr3处理下,柳杉叶片叶绿素a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1.6%,26.1%和39.1%,说明酸雨增强了凋落物化感作用对柳杉叶绿素a质量分数的抑制作用,加快了其降解速度。②Tr1和Tr2处理均显著减小了光谱参数反射率倒数、改良的归一化差值指数和反射光谱比值指数a等(P<0.05)。Tr3处理的柳杉反射光谱参数均对照有极显著差异(P<0.01)。③叶绿素质量分数与柳杉反射和一阶微分光谱呈极显著相关(P<0.01),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是酸雨与凋落物复合作用下柳杉幼苗反射光谱和微分光谱的敏感区域。④反射率倒数、归一化差值指数和蓝边位置等11个反射光谱参数与叶绿素a,叶绿素b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b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反射率倒数、蓝边幅值、蓝边面积、黄边幅值、黄边面积、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与柳杉叶绿素a,叶绿素b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b之间的相关性高于或接近0.8,说明酸雨与凋落物作用下柳杉幼苗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参数可用来估算叶绿素质量分数,并为利用反射光谱监测柳杉胁迫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服务价值概念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态服务价值的分类,包括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与价值评价方法包括替代市场技术和模拟市场技术,以及在不同生态功能体系中的运用。大量研究显示,酸雨、重金属等环境污染及气候异常对城镇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如酸雨造成农作物减产、森林退化、土壤和水体酸化,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累富集,造成生物体的慢性中毒等,由此降低了城镇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城镇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城镇规划建设,应考虑生态恢复的经济消耗以及生态服务本身所具有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综述了酸雨在个体水平上对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生理生化、逆境生理等方面影响的研究:酸雨影响叶片中的细胞器、破坏叶片的膜系统、腐蚀叶肉组织;破坏花的结构;酸雨对植物的出苗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植物的出苗速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酸雨还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片的N代谢;酸雨淋洗植物造成植物营养元素的析出,使得植物营养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指出在包括酸雨在内的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酸雨对植物影响的机理研究、酸雨对植物影响的长期定位系统研究及尺度转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施用猪粪的菜园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酸雨对施用富含重金属的猪粪后菜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可显著降低菜园土壤pH值,但有机肥处理对酸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土壤Cu,Zn,Cd和Pb的有效态含量均随酸雨处理H+浓度的提高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效态As含量则随H+浓度的提高而降低,添加猪粪处理(M)与无机重金属处理(HM)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含量均高于对照(CK)。可见,除了As外,源于有机肥的重金属与无机重金属的有效性同样受到酸雨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在酸沉降频繁的南方地区,长期大量施用富含重金属的猪粪在改善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环境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酸雨形成、我国研究的现状、酸雨的特点及对生态环境(植物、土壤、水体)的影响和危害,针对我国酸雨存在的严峻现实,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短期模拟酸雨和Cd复合污染下的黑麦草生长状况和Cd积累情况,以及种植黑麦草后土壤镉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强度及土壤Cd浓度的增加对黑麦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促进黑麦草对的Cd积累;黑麦草根部对Cd的积累大于地上部分。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土壤中Cd的释放强度明显增大,土壤中Cd以交换态为主,生物可利用态明显增加。短期内模拟酸雨和Cd污染对黑麦草都有致害作用,但Cd污染的效应大于模拟酸雨的效应。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环境效应大于这2种污染物的单因素效应。  相似文献   

17.
林依倔  韩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84+3987-3984,3987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不同pH值(2.5、3.0、4.0、5.0和6.5)酸雨条件下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随pH值的下降,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为进一步开展酸化环境对蔬菜生长发育的胁迫机理研究和筛选出对酸雨有高抗性的蔬菜种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有效的综合整治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中国农业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盐渍化和酸雨,三种农业生态环境在空间上存在着相关性。对于三种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控制对策如下:盐渍化的治理对策为合理用水、施肥,种植合适的耐盐作物;酸沉降治理对策为种植抗酸作物和采用化学调控方法降低降对作物的损害;水土流失使用生态恢复工程和生态重建工程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9.
陈展  王琳  尚鹤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20):6526-6533
外生菌根能够提高宿主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抵抗力,促进植物的生长,本文试图揭示外生菌根对酸雨胁迫下马尾松生长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共设置四个处理:酸雨对照处理(Control check (CK), 约pH值5.5)不接种,酸雨对照处理接种,酸雨pH值3.5处理不接种,酸雨pH值3.5处理接种。pH值3.5的酸雨处理降低马尾松的生物量,在试验前期降低根冠比,试验中后期则提高根冠比,在试验初期增加了叶面积,但中后期显著降低了叶面积。接种外生菌根菌有利于马尾松幼苗的生长,pH值3.5处理下接种外生菌根菌能提高马尾松幼苗的生物量,外生菌根菌对生物量分配和叶面积的影响与酸雨胁迫的影响是相反的,即外生菌根菌抵消了酸雨胁迫对马尾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模拟酸雨胁迫对青冈幼苗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静  江洪  马元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33-14836
通过在为期2年的可控酸雨胁迫下对中国亚热带典型树种青冈幼苗的土壤蔗糖酶、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脲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试图分析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森林土壤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从而揭示出酸雨胁迫下3种土壤酶的变化规律。试验共设3个梯度:酸雨对照处理(pH 5.6)、中度酸雨胁迫(pH 4.0)和重度酸雨胁迫(pH 2.5)。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喷淋对青冈幼苗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青冈幼苗各个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显著,夏季的土壤酶活性普遍高于春季土壤酶活性;随着酸雨pH的降低,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