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翳遮睛是一种肝热传眼致使睛生翳膜遮蔽瞳仁的疾病,其发生原因多在夏秋农忙或由于人为造成的鞭伤。主要症状是眼泡红肿,眼角红肿,睛生翳膜、羞明眵盛。处方:硼砂5克,细竹叶茎烧成炭,比例1:2研成极细粉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采用八昧还睛散,诊治马翳膜遮睛38例,29例痊愈,1例稍有好转,2例无效; 骡22例,18例痊愈,4例无效;驴17例均痊愈处方炒白蒺莉30克防风20克木贼20克山枝18克草决明20克炒青箱子20克蝉退20克炙甘草10克麦冬15克(驴用量),共研细末,开  相似文献   

3.
耕牛云翳遮睛是兽医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俗称火蒙眼,中兽医称翳膜遮睛、白云遮睛,西医称角膜炎、角膜翳。是病牛外感风热湿邪或肝经风热,肝火上炎,风火聚积于眼,或外伤、化学物质刺激、劳役过度等原因引起的眼结膜发生云翳(点状的称星翳),遮蔽瞳孔,病畜视力减退。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牛白云遮睛病例。现笔者浅谈运用中西医治疗牛白云遮睛病例的体会,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场新购进2851号黑白花奶牛,于1988年7月20日求诊。主诉:该牛引进后饲养一月余未见异常表现,但7月15日发现左眼全部被翳膜遮盖,曾请医诊治,未见好转。见症:该牛左眼全部被翳膜遮盖,外眼角白睛充血,上下眼睑微肿,有热痛感,患眼视物不清,行动谨慎,食欲、产乳正常。治疗拟用“羌防退翳汤”,药用羌活80克、防风80克、板蓝根80克、菊花60克、银花50克、千里光(鲜)100克、龙胆草70克、石决明60克、青葙子60克、柴胡80克、茵陈50克、甘草20克,水煎灌服。1剂外眼角白睛充血基本消退,眼睑肿胀消失,翳膜减少,白睛全部现出,上方连服5剂痊愈。  相似文献   

5.
云翳遮睛俗称火蒙眼、翳膜遮睛,是六淫外侵,机械损伤,郁热化火,以睛生云翳,遮蔽瞳仁为特征的一种角膜发炎的疾病,现代兽医学称角膜炎、角膜翳,以夏末初秋多发。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收治22例,临床表现为羞明流泪,炎性渗出物较多的采用中西医结合一次性治愈者13例;症见分泌物粘稠,上下眼睑粘合,具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浊的两次治愈者7例;无效2例,主要表现角膜完全混浊、干涩无光,治疗3次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6.
耕牛外障眼病又名肝热传眼,俗称火蒙眼,现代兽医学称角膜炎或角膜翳,是牛眼发生云状翳膜遮住部分角膜及瞳孔的一种疾病。按新生云翳的色彩不同,有白膜遮睛,黄膜遮睛等名称。该病每当春夏农忙季节较多发病,有的甚至成群发生,是一种常见多发而往往又不被人们所重视的眼病。轻者视力障  相似文献   

7.
牛外障眼病 ,中兽医又称肝热传眼、翳膜遮睛 ,民间兽医叫白云遮睛。是六淫外侵、机械损伤、郁热化火、以睛生云翳为特征的一种眼科疾病。现代兽医学称角膜炎、角膜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尤以夏季多发。过去常采用西药和“拨云散”等中成药治疗 ,不仅花钱、费事、治疗时间长 ,而且还因为常受药源限制延误治疗造成病畜加重病情失明等。近几年来 ,我们选用民间验方一点红、牛蒡子、白蜡树皮等中草药治牛外障眼 2 18例 ,制作、使用方便 ,药源广、成本低 ,治愈率达 10 0 %。现报告如下 ,供同道参考。1 病因机制气候炎热、曝晒过度 ,或使役…  相似文献   

8.
插枝疗法治疗牛眼病王甫根(安徽省青阳县畜牧兽医站242800)睛生翳膜等眼病是牛的常见病,多发生于夏、秋农忙季节,轻者视力障碍,影响役作和生长发育,重者失明而被迫淘汰。治疗该病虽有很多药物(中、西药)和方法,但耗资颇高。笔者从1979年至今,用插枝法...  相似文献   

9.
山羊翳衣病是山羊常见的一种眼病,由眼角膜、结膜炎症等进一步发展引起翳膜遮睛,患羊因看不清物体影响放牧和采食,有的导致一眼或双眼失明。笔者曾采用多种抗生素疗法,均不能取得满意效果。为探究翳衣病的有效治疗技术,2007年以来,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中兽医疗法取得很好的效果.临床上治疗病例较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朦遮睛是马骡的多见病。病初白睛稍红,黑睛混浊,继则睛生灰色云朦,逐渐发展为白朦遮睛而失明,行走撞壁冲墙。试用“红花苏木汤”治疗此症30余例,均愈。处方:红花50克苏木5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生地50克白芍30克川贝30克寸冬50克桑皮50克栀子30克黄芩50克蕤仁40克蒙花30克菊花30克木贼30克虫蜕30克甘草30克水煎服  相似文献   

11.
羊眼角膜、结膜由于受气候变化、外伤或其他化学物质刺激引起的眼角膜、结膜炎等进一步发展引起翳膜遮睛。笔者过去曾采用多种抗菌疗法,均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自1992年以来,采用中草药,配合激素消炎的眼药水,治疗山羊角结膜翳133只,其中单眼102只,双眼31只,均在半月内翳膜消退治愈。现介绍如下:l患羊症状患眼初期限角膜、结膜潮红、流泪、肿胀、羞明、有痛感,反射不灵敏。在侧光下可视角膜表面粗糙呈蓝色,继而呈深蓝色,角膜混浊,以后逐渐变为灰蓝、灰白、乳白色,形成云翳遮睛。此时,前期症状消失,病眼反射消失,最后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12.
<正>马角膜翳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其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炎、流泪、结膜肿胀,轻者角膜混浊形成不透明的灰白或灰兰色云翳,重者发生溃疡,形成斑痕或角膜翳,如失治误治,就会导致失明。多年来,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配合自家血垂睛穴注射治疗马角膜翳20多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因本病的发生包括外感和内生两个方面,在外感受风热毒邪,在内则生肝胆郁火,内外相合使得火毒炽盛,循经上攻于目所致。如使役过度,  相似文献   

13.
外障眼是一种热邪传眼致使睛生翳膜,遮蔽瞳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特别是暑热炎天. 1病因 本病多系外感风热内伤饥饱所致.如暑月炎天,烈日曝晒,暑气熏蒸,热邪乘虚而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或饥饱不均,脾胃虚弱,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使心君不安,而扰肝木,肝火上注于眼,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4.
角膜炎俗称"翳子眼"又称云翳遮睛、角膜翳,可分为外伤性、表层性、深层性(实质性)及化脓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15.
角膜炎俗称“翳子眼”又称云翳遮睛、角膜翳,可分为外伤性、表层性、深层性(实质性)及化脓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16.
处方当归30克、川芎20克、生地45克、桃仁30克、红花25克、蒲黄30克、灵脂30克、栀子30克、白蒺藜30克(大家畜量),研细开水冲调,2~4剂。笔者用此方治马、骡、驴、牛白色翳19例、蓝灰翳8例、眼前房蓄脓6例、有出血性水肿者2例,共35例,治愈34例。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危害家畜眼科疾病,轻者视力障碍,重者失明,中兽医称为肝热传眼,翳膜遮睛,民间称"白云遮睛或生翳"等.以羞明流泪、流粘液、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角膜出现烟雾状混浊,视力障碍为特征.多见于牛、羊,马、骡少见,羊群发生本病往往是少数羊发生,然后短时间内逐渐感染同群,影响放牧和养殖生产.发病季节多见夏季.对本病的治疗常用西药与中成药"决明散"、"拨云散"配合治疗,由于中成药药物成份多受药源限制,常影响到对该病的治疗,不利于基层推广使用.我们根据中兽医理论对该病的辨证施治,选用易于采集少受药源限制的夏枯草、冰片、月石(硼砂)配制外用"拨云散"治疗多起传染性角膜炎,治愈率100%,疗效显著且配制简单方便,成本低.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特点:耕牛外障眼是一种风热传眼致使睛生翳膜遮蔽瞳仁的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别是暑热炎天.本病多系外感风热或内伤劳役所致。如暑月炎天,奔走过急,外受暑气熏蒸,热邪乘虚侵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或内伤劳役过重,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使其心君不安而刑肝木,肝火上注于眼,此外由于头部发生黄症虽愈而残毒未尽,亦可流注干眼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9.
1 病因 本病多因饲喂霉变饲料,或长途运输,劳役过度,饮水不足,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经,肝受热邪,外传于眼,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蒸熏于眼而发。2 临床症状 患畜羞明、流泪,眼睑闭合,睛生灰白色或蓝色云翳,白睛血管充盈。重则翳膜被复于瞳孔表面,粗糙乏光泽;有的为斑点伏白翳,视物不清乃至完全不能视物。初发生者常可见树枝状微血管向中央延伸。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置失当,则会导致翳膜增厚,将眼球遮住而完全失明。患畜患病后口色红、脉洪。3 诊断与鉴别 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可确诊。但本病应与角膜外伤加以区别,后者多发…  相似文献   

20.
云翳遮睛是马类家畜多发的一种眼科疾病。多因受外感风热邪毒的侵袭、过劳、鞭伤等因素造成。临床上分白膜遮睛、蓝膜遮睛和黄膜遮睛等。如不及时治疗或治法不当,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