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RAPD标记分析狼尾草属牧草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狼尾草属8个品种(品系)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个引物共扩增出169条带,其中111条带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65.7%,表明在这8个品种(品系)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从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象草、象草新品系、矮象草、N51、王草和桂牧1号作为一个谱系群的bootstrap值为73%,反映了它们之间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同时发现,杂交狼尾草与其他7个草种间存在有较明显的遗传分化,表明Pennisetum americanum遗传成分的多少及有无在这8个品种(品系)间遗传关系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相对于其他6个草种,象草新品系与矮象草具有最小的遗传距离(0.130),从而为象草新品系与矮象草之间亲缘关系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狼尾草属10个品种(品系)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8条RAPD引物用于RAPD分析。8条RAPD引物共检测到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占88.57%,Nei’s基因多样度为0.3080,Shannon信息指数为0.5334;RAPD标记显示狼尾草属牧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基于RAPD扩增构建相应的Nei’s(1979)遗传距离矩阵以及UPGMA树图。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值为0.5102~0.9350。粗茎象草与美洲狼尾草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5102,表明其亲缘关系最远;粗茎象草与未知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350,说明其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13个蒙农系列高丹草品种及新品系之间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学差异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筛选出13个SSR适宜引物,对13份高丹草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307个位点条带,其中多态性SSR位点条带285个,占92.8%,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位点22个,表明材料间遗传差异相对较大。用引物AH46建立了能明确区分13份高丹草材料的SSR指纹图,为高丹草品种和品系鉴定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分子依据。13份蒙农系列高丹草材料的遗传距离(GD)变幅为0.1818~0.9167,平均值为0.6358。以GD值0.62为基准将13份材料分为五类:蒙农1号及新品系10、13和12为第一类;蒙农2号、4号、5号、9号和7号为第二类;蒙农6号和8号为第三类;新品系11和蒙农3号各单独为一类。这为高丹草作为中间材料进一步杂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1,(1):53-53
广西区牧草工作站黄世洋等报道,于2008年由郑州华丰草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杂交狼尾草(系美洲狼尾草与象草的杂交种,又名杂交象草)种子,  相似文献   

5.
 “闽牧6号” 狼尾草是通过辐射杂交狼尾草杂种F1种子诱变和田间双重筛选选育的狼尾草新品种,杂交狼尾草F1种子为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为母本和象草N51为父本配制的种间杂交种,为三倍体杂种,其染色体数为3n=21,其中7条染色体来自美洲狼尾草,14条来自象草。“闽牧6号” 狼尾草鲜草产量高(最高可达348 400 kg/hm2)、品质优(粗蛋白质15.30%)、茎叶比低(0.56),在福建省3~9月均可用茎节繁殖,株行距以50 cm×50 cm或40 cm×60 cm为宜。为获得高产,每次刈割后要及时追肥,“闽牧6号”狼尾草极少有病虫害发生,偶见蚜虫,其鲜草适合饲喂牛、羊等草食动物,也可青贮利用,还可打浆适量饲喂生猪,多余的青草晒制后也可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6.
苜蓿新品系Dy-2006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苜蓿新品系Dy-2006等6个苜蓿品种(品系)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28个位点,106个位点显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82.81%;不同苜蓿品种(品系)SSR多态性百分率存在一定差异,在32.81%~45.31%之间.遗传相似度(F)和遗传距离(D)的变化分别范围在0.9062~0.9689和0.0326~0.076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系Dy-2006与龙牧801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阿尔冈金亲缘关系较远,并与其它供试品种存在一定差异,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牧业通讯》2001,(9):36-36
桂牧1号杂交象草 桂牧1号杂交象草是广西自治区畜牧研究所以杂交狼尾草的可育株为母本,矮象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23个形态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在川西北推广应用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3个国审品种(‘川草2号’、‘阿坝’和‘康巴’)及1个新品系(‘雅江’)进行了鉴定研究。各品种表型性状与遗传背景差异较明显。新品系‘雅江’表现出优良的农艺性状,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等形态性状均值显著优于3个对照品种(P0.05)。13对多态性好、特异性强、条带清晰的SSR引物在4个品种(系)中共扩增出90条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共68条,引物多态性条带比例(PPB)、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分别为76.32%、0.309及0.451,在供试品种(系)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基于形态数据的欧氏距离和基于SSR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696,P=0.08),表明联合形态学标记和遗传标记能很好地用于品种鉴定,并且基于形态数据以及SSR分子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筛选出4对引物可用于供试品种鉴定,并绘制了DNA指纹图谱。新品系‘雅江’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3个主推品种的形态特征和遗传背景,这为川西北高原老芒麦主要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及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引言杂交狼尾草是珍珠粟(美洲狼尾草、御谷)[Pennisetum smericanum(L.)K. Schum]和象草[P. purpureum Schum]的种间杂交种。有许多品系,如napier-basra杂交种、象草—bajra杂交种、象草杂交种、Puss Giant象草(在古巴称King Grass,译者注)等,本文中统称为杂交狼尾草,是较简短、通用的术语且能反映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分类学及细胞学、同工酶及RAPD分子标记对云南德宏地区逸生狼尾草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云南德宏地区逸生狼尾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8,逸生狼尾草与矮象草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王草的遗传距离较远,说明云南德宏地区逸生狼尾草在分类上属象草,而非当地多年称渭的"狼尾草".  相似文献   

11.
早熟禾属植物种间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李阳春 《草业学报》2002,11(4):94-99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0种早熟禾植物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对30个OPRON公司十聚体随机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28个可产生多态性,18个引物产生的250个DNA片段,用于计算种间的欧氏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在Statistic统计软件按非加权算术平均数(UPGMA)进行聚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10种早熟禾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其变幅主要在6.7-8.5之间;其中P.botryoides与P.psilolepis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6.7,其次是P.sinattenuata与P.sphondylodes遗传距离较近,为6.8,而P.sikkimensis与P.pratensis,P.sikkimensis与P.psilolepis之间的距离最远,均为10.5,这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RAPD分析方法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早熟禾属植物的系统学分类提供更为有利和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莉  陈丽  班霆  韩鹏  王晓娟 《草地学报》2008,16(2):129-134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了解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和遗传距离对于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甘肃省11个苜蓿栽培品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苜蓿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0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32条谱带,其中107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高达81.1%;天水苜蓿和定西苜蓿之间的Roger’s遗传距离较远(0.4610),而与陇中苜蓿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0.1406);进一步的AMOVA分析显示苜蓿种群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61.25%),有38.7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种群分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东方蜜蜂DNA随机扩增多态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云南及马来西亚的37个东方蜜蜂样本进行随机增多态DNA分析,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引物,其中9个引物扩增出多态带。共检测到66条扩增片段,其中56条为多态带。用UPGMA聚类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云南的样本、马来西亚的样本各自分别聚在一起,说明两个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群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分化。但就云南的32个个体而言,虽然聚类图中大多数采用自同一地区的样本聚在一起,但也存在一定交叉,提示云南地理群体间近期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14.
野生马蹄金种质资源的RAPD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且稳定性高的引物22个,对西南区16份抗性较强、坪用价值较高的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6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46条,多态性比率为91.45%,表明野生马蹄金植物种间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73处把马蹄金材料分为4类,部分地理上相近的马蹄金种质资源被聚在了不同的大类中,分类结果能将优异马蹄金材料区分开来,与景观价值评定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云南4个马品种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云南4个马品种48个个体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在所使用的25个引种中,有22个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  相似文献   

16.
太空搭载‘热研2号’柱花草后代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Aubl.) Sw.)种子为材料,经过5年地面种植和选择,获得26个变异株系。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6个变异株系和2个对照‘热研2号’与‘热研5号’柱花草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共扩增出77条带,其中53条为多态性带,占68.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带4.8条;采用Nei72方法计算出不同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其变化范围为0.056~0.509;利用NTSYS软件进行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分析,建立‘热研2号’柱花草太空育种后代材料间的分子系统树状图;并以相似系数0.77为标准,将28份材料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7.
淮南猪遗传特异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用1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引入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及河南地方品种淮南猪4个猪种基因组池DNA进行了RAPD分析。电泳检测结果发现,其中72个引物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911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462条,占50.7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长白猪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0064,遗传关系最近;淮南猪与杜洛克猪、大约克猪遗传距离指数相近,分别为0.0068、0.0069,遗传关系较近;淮南猪与长白猪遗传距离指数为0.0072,遗传关系最远。结果显示,河南省地方品种淮南猪与其他引入品种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很好地检测猪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猪种的遗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between Taoyuan (T) and Duroc (D) pigs using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fingerprints and to evalu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to a commercial synthetic line-Taiwan Black (TB) pig (75% D, 25% T).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between T and D, 71 random primers (Operon) were used for RAPD fingerprinting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he evaluation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was based on band sharing frequency and band frequency. Thirty-five of the 71 primers (49%) could generate polymorphisms in RAPD fingerprints of T or D pigs. Twenty-two primers produced polymorphic bands from only T genomic DNA, and 14 primers could produce polymorphic bands from only D genomic DNA.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some genetic difference between T and D pigs. The within-population genetic similarity (WGS) for T, D, and TB populations were 0.742, 0.747, and 0.745, respectively, the between-population genetic similarity (BGS) was 0.946 between T and TB; 0.953 between D and TB; and 0.934 between D and T. The parameters of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 and TB; D and TB, T and D were 0.080, 0.064, and 0.096, respectively. When the values of genetic similarity and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opulations estimated as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bands showed lower genetic similarities between pig populations, but indicted similar relationship. TB was genetically more related to D than to T. It provided evidence of the usefulness of the RAPD technique to determine genetic relatedness among T, D, and TB.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紫花地丁的分子鉴定及其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APD技术对传统药用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及其7个近缘种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的6个随机引物在8个种39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63个位点,其中161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98.7%;在扩增产物中有7条特异性扩增条带可用于紫花地丁的鉴定。根据RAPD结果计算的各种间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22 7-0.424 4,斑叶堇菜与细距堇菜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们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22 7),而与紫花地丁遗传距离最近的是早开堇菜,为0.147 1。在所研究的类群中,维西堇菜与裂叶堇菜的遗传距离最大(0.424 4)。根据遗传距离所作的聚类分析结果与紫花地丁等8种植物的形态分化相一致,此外,同一种的不同个体总是先聚在一起,反映了种内不同个体在遗传组成上相对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RAPD在种内是相对稳定的,能快速、准确地应用于紫花地丁的分子鉴定及其与近缘类群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胡枝子属植物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利用RAPD标记分析胡枝子属14个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对其60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筛选,选择能产生多态性谱带的20个引物,共获得209个RAPD标记,182个显多态性,占总谱带数的87.08%。居群间观测等位基因数A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Ae分别为1.8708和1.586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344和0.4921,揭示了居群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介于0.1006-0.651之间,14个材料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有相同的趋势。本研究对胡枝子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育种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