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公共组配构筑金色农华的开放式育种平台 公共组配的目的是优化资源分配和交流、促进、加快新品种(组合)的选育与应用."公共组配"就是按照约定的方式,在母本提供者、父本提供者、配组者、品种试验审定者间形成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和利益分配机制(例如:4-3-1-2的利益分配比例),让原来"老死不相往来"的育种家或者没有合作关系的利益主体之间交流信息和育种资源,达到优化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植物新品种作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是农业知识产权和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背景下,通过农业国际合作新趋势的发展对我国种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种业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植物新品种出现的保护制度亟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衔接性欠佳、商业修饰性育种行为限制不力、行政管理部门职权划分僵硬、植物遗传资源惠益共享分配失衡等问题,提出需以专门立法完善新品种保护制度,以制度创新引领育种体制创新,构建"二合一"综合行政管理体制,平衡育种者和遗传资源提供者的利益,助推农业知识产权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及近似品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对符合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的植物新品种授予知识产权。承认育种者的贡献.保护其合法权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植物育种工作对社会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为了保护育种人的利益。鼓励其育种创新的积极性.曾尝试运用专利制度对新品种进行保护.但由于种种技术问题而未成功。1961年《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简称《公约》)在巴黎通过,于1968年8月10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种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种业协同创新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京津冀种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路径及机制,对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北京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定位、推动京津冀三地种业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需求和理论意义。通过梳理京津冀三地种业发展的现状与进展,分析提出京津冀种业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平台主导的京津冀种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路径,设计了增值分配、合作分工和激励调优机制,试图为京津冀三地种业协同创新指明路径和方向,为京津冀三地种业协同创新发展构建合理有序的机制,为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提升发展种业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发展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之一。植物新品种是种业知识产权的核心,保护植物新品种对鼓励育种创新、促进种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就开始意识到系统的植物育种工作对社会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并开始探索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1930年,美国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53-6459
为了分析18份辣木育种亲本间的亲缘关系,以期为辣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从40条SCoT引物中筛选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杂带少的引物,应用SCoT分子标记对18份辣木育种亲本进行PCR扩增,统计分析电泳图谱,利用NTSYS 2.1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通过SHAN程序进行UPGMA聚类分析,并绘制出树状聚类图。研究结果表明,从4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了14条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扩增出清晰条带114个,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有78个,平均每条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5.57个,多态性比例达68.42%;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6 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0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88 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份辣木育种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1~0.96;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61水平上,18份辣木可分为两大类群,来源于非洲卢旺达的狭瓣辣木自成一类;系数为0.732处,其余种质资源又聚为两大类群。SCoT标记能较好地反映辣木育种亲本间的遗传关系,辣木育种亲本种质资源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浅谈玉米机收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玉米种植方式将发生一次重大变革,早熟、耐密、易机收玉米品种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从育种思路、育种目标、种质资源、育种方法上要有很大的改变。以早熟、耐密、抗倒、适应机械化收获作为育种目标,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从种质创新入手,通过种质的协同创新,开展种质的多点联合改良和新组合多环境测试,形成理论、技术、材料和信息相互融合的种植创新模式,才能提升玉米品种的竞争力。1机收玉米品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戴晋 《中国种业》2018,(4):15-17
近年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种业改革,任务紧迫。对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准确把握了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以构建育种创新体系、育种创新高地,形成种业利益共同体为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展望了我国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模式、新思维、新技术,并提出培育玉米创新育种新技术是未来提高玉米种业效益的有效路径,为玉米种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种质创新是育种的基础,育种路线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利用温带种质的高配合力和广适性与热带高抗种质相结合选育的自交系8639H、F 138为选育高抗、优质、高产杂交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玉米杂交种奥利66号的育种技术路线进行详细探析,以证明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进行杂交互补来创新种质的可行性,为拓展育种思路及创新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芦笋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近年来芦笋种质资源的引种情况,不同芦笋种质资源相关农艺性状以及在国内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总结了芦笋主要育种技术,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全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研究成果及进展。笔者认为今后芦笋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研究工作可重点从2个方面寻求突破:(1)加强芦笋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利用;(2)开展多元化育种,高效推进抗茎枯病、优质和高活性成分等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1.
自实施第3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行动以来,湖南和海南两省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相继出台了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总结两省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两省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健全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提高商业化育种能力、完善落实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提升种业发展支撑保障水平6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及育种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我国农作物育种工作现状,分析了开展分子生物育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分子生物育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种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志兴  何圣米 《种子》2005,24(8):69-70
发达国家的蔬菜种子企业很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育种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育种技术和效率,已开展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创新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我国发展蔬菜育种创新,提高种业科技含量,发展种子产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良种推广是将良种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育种者、繁育者和生产经营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良种的推广和更新提高了作物单产,增加了经济效益。1良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1.1体制结构不合理我国的种子工作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育种、推广、经营一直处于分离状态,虽然分工明确,但三者之间既无直接联系,又无经济利益上的合理分配,分属于政府的不同部门。随着农村生产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的扩大,这种“三位一体”的种子体制暴露出许多的问题,突出的是削弱了种子管理工作,制约了种…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以来,为适应现代种业发展对种业基础理论的新需求,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设立种业理论创新组组,凝聚全国基础研究优势力量,强化协同创新,在鉴定创制作物种质资源、解析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突破主要作物育种核心技术、构建完善  相似文献   

16.
南繁可以促进早代育种材料的快速稳定.加速育种进度,缩短育种年限,还可以扩繁上年紧缺优良材料种子。随着各地区各单位间玉米育种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育种单位意识到南繁育种工作的重要性。笔者简要介绍自己多年在海南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广大玉米育种工作者南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66.16%大豆种间杂交新种质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生大豆优异资源鉴定筛选基础上,通过soja亚属内种间杂交,选育出蛋白质、脂肪总含量66.16%创新种质龙品8807,为大豆育种提供和储备新的骨干亲本。本文总结了大豆种间杂交创新种质的亲本选配、后代选择程序等技术要点,介绍了龙品8807优异性状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玉米育种主要利用的是杂种优势,所以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是玉米育种的重要内容。准确合理的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探索最优的杂种优势模式,是选育优良组合的前提。在对玉米种质改良、扩增及创新时也必须遵循杂种优势群间优势模式的原理,这样才能避免事倍功半、浪费资源、提高育种效率。我国育种者对杂种优势类群和优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较晚,  相似文献   

19.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演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水稻超高产育种演变进程,优化株型,提高光合效率是构建水稻高产的平台基础,没有株型的创新就没有产量的突破,每一次超高产水稻理论的突破都推动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应对人类自身的粮食安全,水稻超高产育种一直是育种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研究课题。综述了超高产水稻的概念、株型发展、育种思路演变的过程,重点分析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存在的问题及育种策略,指出种质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思路创新是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岛市推进现代种业育种创新情况分析,发现青岛市育种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青岛市育种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提出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强化政府财政投入,国家设立育种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强化突破性种质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完善监管、审批制度,促进生物育种项目成果转化等措施。推动青岛市现代种业育种创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