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解决鱼类养殖效益下滑、中华鳖温室养殖中商品鳖品质不高、养殖规模难于扩展的问题,2012—2013年,我们进行了"鱼—鳖"混养试验,探讨在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养殖与中华鳖养殖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提高产业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池塘选取基本条件相似的9个(共2.87 hm2)鱼池为试验池塘,配备增氧机、投饵机;将试验池分  相似文献   

2.
2005~2006年我们在吴江市虎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温室快速培育的河豚鱼、中华鳖一龄种苗,投放到30亩露天池塘进行生态养殖试验,成功地摸索出河豚鱼与中华鳖、青虾池塘生态混养技术,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家明 《水产养殖》2010,31(12):26-27
<正>为了进一步提高池塘利用率,增加池塘养殖效益,笔者于2009年4月到2010年5月,在江宁区周岗奇水园内利用1口8×667m2的池塘进行黄颡鱼、中华鳖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蚌鱼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淡水养殖模式。我们于2000年~2001年在诸暨市王家井水产珍珠养殖场进行了光合细菌(PSB)在池塘蚌鱼混养中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养殖条件 蚌鱼混养池塘为标准长方形土池,池塘9个,共计面积200亩。池塘水深2.0m左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鳖养殖是怀远县渔业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形成温室大棚恒温养殖、池塘露天养殖、稻鳖生态养殖、鱼鳖混养等多种生产模式。生产实践证明,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养殖,中华鳖幼鳖以及成鳖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都存在明显差异。2019年笔者在白莲坡镇姚山村商品鳖养殖基地开展池塘养殖黄河品系中华鳖雌雄生长差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鳖肌肉蛋白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味道鲜美,还可增加人体免疫力,深受消费者喜爱。笔者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鑫祥养殖家庭农场实施了中华鳖池塘高效生态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场环境安静,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7.
<正>黄尾密鲴、花鲈是钱塘江土生土长、肉味鲜美、受消费者欢迎的中高档食用鱼,其天然渔业资源因多种原因出现衰退现象。中华鳖是萧山区渔业支柱产业,是三大主导水产养殖品种之一,2013年全区池塘专养与混养面积达到2万余亩,但传统的养殖模式下中华鳖品质较差、量高价低,中华鳖养殖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生态养殖"模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非常必要的。将鱼鳖进行网围生态混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尝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冯毅 《水产养殖》2014,(9):27-29
<正>安徽省六安市精养池塘25万多亩,中华鳖养殖是当地农民一条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池塘中华鳖生态养殖在当地逐步兴起。自2010年以来,作者一直从事利用微孔增氧、生物技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的探索。现将池塘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养殖条件与方法1.1时间与地点养殖时间为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地点为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公司的1—6号池塘,1—3号为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试验塘,4—6号为中华鳖传统养殖对照塘。  相似文献   

9.
青鱼主食螺蚬,河蚌育珠一般不宜混养青鱼。近年来,在珍珠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提倡鱼蚌混养,以养鱼的收益弥补育珠的亏损。为探讨鱼蚌混养新的养殖模式,笔者2008年利用12亩池塘进行了青鱼、三角帆蚌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军等 《科学养鱼》2014,(4):18-19
<正>2011年柳州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吉富罗非鱼池塘养殖四种模式试验:当年夏花养成、单养鱼种、越冬种与当年夏花轮养、与斑点叉尾混养。四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各有特点,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掌握了基本的技术要领,就能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混养新模式及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鳖混养能保持野生鳖的风味,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目前许多地方地增混养的售价远远高于温室养殖鳖的售价,陕西省大荔县东临黄河,南依渭水,从1993年就开始养殖中华鳖,不断改进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摸索,已形成了成熟的鱼鳖混养新模式,这种养殖循环模式在不影响鱼产量的情况下,产值比以前提高了120%,比没采用混养模式的池塘纯收益超出4000余元/亩,而且充份利用了池塘资源,在原有池塘基础上稍加改进即可进行生产,节省了大量的建地投资。现将混养新模式介绍如下:一、良性循环模式链一品出售卅留种J二、混养(-)池塘改造①池塘…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南县、沅江等县市历年来发展以鱼鳖混养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为主的生产模式,所生产的商品鳖体匀、色亮,品质明显优于温室养殖的产品,市场售价连续多年稳定在60元/千克以上,广大养殖户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在这些地方呈稳步扩大的趋势。仅南县2004年就新增100多户农户开展中华鳖池塘生态养殖。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鳖,养殖方式主要有鱼鳖混养、池塘单养、工厂化温室养殖等,主产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及浙江等省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中华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速中华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已成了必然的趋热。故中华鳖养殖规模及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其生存环境受到极大挑战,变得异常恶劣,随之病害频发,常引起较大经济损失。2016年7月份笔者接到某养殖场求助,养殖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我们在绍兴市越城区方圆观光农业园进行了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池塘鳜鱼、中华鳖、中华绒螯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共9口、64.5亩,水深1.8米,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为鉴湖水,水质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用水标准。每口塘配备1.2~3千  相似文献   

15.
<正>为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盘锦地区的一些养殖户开展了淡水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明显提高了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现将2013年在盘锦三角洲地区开展的德国镜鲤与南美白对虾池塘混养生产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盐碱地池塘中,研究了五种不同鱼鳖混养育成养殖模式,以其成活率、增重率、出池平均规格、饵料系数、饵料成本、每667m2纯利润和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模式Ⅰ、模式Ⅱ和模式Ⅲ是盐碱地池塘较好的鱼鳖混养育成模式,模式Ⅳ和模式Ⅴ相对较差;在盐碱地池塘中,可采取中华鳖与滤食性鱼类鲢、鳙鱼混养的模式,也可采取中华鳖与鲢鱼、鳙鱼、草鱼一起混养的模式;在本研究条件下,中华鳖的适宜放养密度为4 500~7 500只/hm2,鲢鱼可放养2 250~3 900尾/hm2,鳙鱼可放养450~600尾/hm2,草鱼可放养3 000尾/hm2。  相似文献   

17.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利用现有鱼池稍加改造开展鱼鳖混养,可互相促进,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据试验,池塘鱼鳖混养,每亩可净产鱼250—500公斤,净产甲鱼100—150公斤,比单纯养鱼每亩池塘经济效益可提高3—4倍。具体方法介...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由于对活鱼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池塘养鱼获利不小。池塘所产之鱼几乎全以活鱼形式投放市场。目前,香港新界的池塘养殖产量只能满足当地对淡水鱼需求量的15%。据最近统计,香港大约开发了1,890公顷鱼池,还有260公顷面积正闲置未开,准备填土建筑房屋。香港池塘养鱼主要采用三种方式:混养、鱼—鸭综合养殖和单养。混养是主要的养殖方式,约占香港池塘  相似文献   

19.
3丁(鱼岁)成鱼健康养殖技术 3.1池塘单养丁(鱼岁)池塘养殖可分为池塘单养及混养2种模式,混养模式的管理主要根据主养鱼的管理模式,不用另投饲料。试验中,重点研究了丁(鱼岁)池塘主养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中华鳖养殖技术的提高,池塘饲料鳖和工厂化生产的温室鳖产量大幅增加,但其品质却不尽如人意,而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用中华鳖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肉质厚、口感好、肉鲜美的仿野生养殖的中华鳖备受消费市场青睐。梅州市在获得池塘仿生态养殖中华鳖成功的基础上,利用梅州的天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水库鱼鳖混养模式,通过调控养殖密度,以水库中丰富的野杂鱼作为中华鳖主要优质天然饵料,实现中华鳖生态养殖,从而生产出接近甚至优于野生品质的中华鳖成品。由于山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