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羊是我国著名的白色羔皮羊,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高等特点。一般成年母羊每胎平均产2羔以上。最高有产5只羔的个体,产羔率达200—250%。 为了解湖羊多胎的生殖规律,我们对引入新疆的湖羊和当地生长的三北羊成年母羊发情期外周血液中的孕酮、LH和雌二醇-17β与排卵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试验着重阐述湖羊自然排卵数与3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关系,并与三北羊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述内容是青藏高原繁殖的英国罗姆尼羊、湖北省钟祥县繁殖的新西兰罗姆尼羊以及原产于浙江湖洲的湖羊,首次引入江西清江中亚热地区后,置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和高气温环境下,对它们的耐热性能所作的测定,结果表明:在30℃以上高气温环境下湖羊的耐热性能最好,平均耐热系数为88.90,新西兰罗姆尼羊次之,系数为77.30,英国罗姆尼羊最差,系数为75.90.湖羊与罗姆尼羊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新罗羊与英罗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气温在29℃~24℃时,耐热系数分别为:湖羊99.8~96.2,新西兰罗姆尼羊为94.4~87.2,英国罗姆尼羊为87.2~81.8.湖羊与新罗羊差异不显著(P>0.05).湖羊与英罗羊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项测定是1989年在江西清江种草养畜试验站对湖羊与新西兰罗姆尼和英国罗姆尼羊在30℃以下常温和30℃以上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以湖羊作为适应高温环境的南方羊种与外来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体温和心跳频率在气温30℃以下时,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呼吸频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 P<0.01);在高温环境下,湖羊的三项生理常数值与两个外来品种的差异都非常显著。外来品种新罗和英罗之间的差异除体温不显著外(P>0.05),心跳频率和呼吸频率差异亦都显著(P<0.05)。三品种羊的生理常数与气温有一定程度的直线相关关系.根据测定结果,南方养羊在高温期间宜采取上午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中午令其在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阴凉处栖息的放牧管理方法,使其安全地渡过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4.
不同蛋白补充料及添加半胱胺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断奶后湖羊羔羊4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8头羊,分别饲喂含不同(比例)蛋白质补充料及添加半胱胺的饲粮,测定其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经45 d的饲养试验表明,以菜籽粕作为湖羊精料的唯一蛋白质补充料(在精料中高达17%)不影响湖羊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且能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在本试验的条件下,当酵母的用量达到6%时,对湖羊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有不利影响.在湖羊饲粮中添加少量半胱胺有提高湖羊日增重的趋势,并且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日龄绵羊、湖羊、1月龄绵羊羔羊和湖羊羔羊(各5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血清中SOD含量(U/ml)绵羊为65.36±1.54,湖羊为66.70±1.06,绵羊羔羊为64.83±1.69,湖羊羔羊为65.76±1.21。血清中MDA含量(nmol/ml)绵羊为2.48±0.66;湖羊为2.51±0.31;绵羊羔羊为3.11±0.44,湖羊羔羊为2.89±0.24;血清中GSH-PX含量(nmol/ml)绵羊为143.14±8.13;湖羊为152.27±1.18;绵羊羔羊为149.73±2.58,湖羊羔羊为150.12±1.26。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SOD、MDA、GSH-PX在绵羊、湖羊、绵羊羔羊和湖羊羔羊血清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绵羊肉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绵羊的肉品理化性状,揭示绵羊肉品品质的内在特性。[方法]对德克萨尔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3个绵羊品种的背最长肌的肌肉失水率、肌内脂肪、水分、熟肉率、肌纤维密度及肌纤维直径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德克萨尔羊的肌内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德克萨尔羊的熟肉率极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失水率低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水分各品种羊差异均不显著;德克萨尔羊肌纤维密度最大且极显著高于湖羊、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湖羊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德克萨尔羊。[结论]该研究为羊的肉质评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取得良好的同期发情效果和排卵率以提高母羊受孕率,在准噶尔盆地南部山地用PMSG诱导了新疆军垦细毛羊、哈萨克羊、湖羊的同期发情,观察了3个品种羊的排卵情况,并统计了卵巢黄体的平均数目。试验结果表明,哈萨克羊同期发情率最高(90.6%),显著高于新疆军垦细毛羊(84.7%)和湖羊(83.12%)(P<0.05);哈萨克羊、新疆军垦细毛羊和湖羊的排卵率分别为94.28%、95.08%和98.46%,其中,哈萨克羊和新疆军垦细毛羊间差异不显著,而湖羊的排卵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和新疆军垦细毛羊(P<0.05);哈萨克羊、新疆军垦细毛羊和湖羊卵巢上黄体生成的平均个数分别为1.192、1.233和3.172个。相比而言,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不同品种母羊发情的影响较大,对排卵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湖羊考力代羊发情周期外周血液中LH和孕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衍于太湖地区的湖羊为世界著名的多胎绵羊品种,产羔率达200%~250%,而长期饲养在同样地区的考力代羊则是单胎羊。为查明湖羊生殖激素的特点,从而深入了解生殖激素控制繁殖过程的机理,本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太湖地区的湖羊和考力代羊发情周期  相似文献   

9.
湖羊、小尾寒羊与肉用杜泊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进优质杜泊绵羊为父本与湖羊和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湖羊和小尾寒羊母羊群采用激素诱导同期发情后,以杜泊绵羊鲜精进行人工授精。分析不同羊群受胎率、产羔率以及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与体尺变化。结果表明 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受胎率和产羔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杜湖杂交羊与湖羊初生重、1月龄、2月龄体重差异不显著,3月龄、6月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 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初生重差异不显著,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 杜湖杂交羊与杜寒杂交羊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1月龄、6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2月龄和3月龄体重差异不显著 湖羊与小尾寒羊初生重差异不显著,1月龄、6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2月龄、3月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初步杂交试验认为杜泊羊与湖羊或小尾寒羊杂交均可分别作为理想的父、母本组合,用于进一步培育优质肉用杂交绵羊新品系(种)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高原地区不同季节绵羊群体间的生理生化指标,以饲养于四川省红原县的白萨福克羊、白-藏羊和藏绵羊为研究对象,按季节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白萨福克羊、白-藏羊和藏绵羊的四季体温变化范围为(38.96±0.23)~(40.80±0.74)℃,呼吸变化范围为(27.20±7.73)~(74.56±10.91)次/min,心率变化范围为(83.10±2.42)~(106.25±7.07)次/min;2白-藏羊的四季血液生理指标主要介于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之间或接近于藏绵羊,夏季的WBC、秋季的HGB和RDW-CV以及冬季的RDW-CV等指标接近于白萨福克羊;3血液生化指标主要以白-藏羊的指标介于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之间或接近于藏绵羊,春季的ALB、夏季的AST、秋季的ALP和CHOL以及冬季的ALP等指标接近于白萨福克羊。在高原气候环境与饲养环境下,白-藏羊的生理生化适应性强于纯种白萨福克羊,趋向于藏绵羊。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跛行对产后奶牛主要生殖激素的影响,实验采用5分制跛行评价标准,在黑龙江地区某规模化牧场,对产后40 d泌乳牛(未使用任何生殖激素类药物)进行跛行评分,然后对跛行评分为1~5分奶牛血浆样品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和前列腺素(PGF2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跛行评分奶牛血浆样品中4种激素的变化。共获得49头泌乳奶牛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分为8头,2分为19头,3分为14头,4分为4头,5分为4头。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奶牛相比,随着跛行评分的增加,E2、Gn RH、FSH和PGF2a的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研究结果提示,跛行能影响奶牛产后主要的生殖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12.
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羊和绵羊引进品种在华南地区适应性问题。【方法】以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生长、繁殖性能的变化,及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结果】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引种到华南地区的1年内,其部分生长、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湖羊的产羔率与环境温度、湿度显著相关(P0.05),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的羔羊死亡率与温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从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饲养,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的适应性问题,湖羊母羊的繁殖率容易受到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而川中黑山羊羔羊的当月死亡率在华南地区的冬季会明显上升,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湖羊夏季防暑及川中黑山羊的冬季羔羊保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繁殖力湖羊直肠内容物代谢产物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特点,分析湖羊繁殖性能与肠道微生物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型均一、生理状态相似的连续三胎产三羔(高繁组,HP组)和产单羔(低繁组,LP组)空怀湖羊各6只,每组3只,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分别在撤栓时(发情前,LP1组、 HP1组)和发情时(LP2组、 HP2组)采集直肠内容物,测量其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直肠微生物进行分析。[结果]发情前,LP组湖羊乙酸含量显著低于HP组(P0.05);LP组湖羊在发情前直肠内容物的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发情时(P0.05),HP组湖羊在发情时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发情前(P0.05)。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在发情时,LP组与HP组湖羊菌群结构差异显著(P0.05);β多样性的箱型图分析显示LP组和HP组湖羊菌群结构差异在发情时与发情前均极显著(P0.01)。[结论]不同繁殖力和发情时期湖羊的肠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呈现较明显的差异性,为湖羊繁殖力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胁迫影响玉米(Zea mays L.)生理代谢,限制植株生长发育,造成产量及品质下降。试验测定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s)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光合能力及内源激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外源BRs施用显著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损伤,提高植株光合能力,调节内源激素含量,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麦秸作为粗饲料的可行性,以苜蓿作为对照,通过对湖羊的饲喂试验分析麦秸对瘤胃发酵代谢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测定湖羊的消化道内容物pH及重量、血液及瘤胃液脂多糖含量、瘤胃液酶活力、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脏器指数,并观察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与苜蓿干草组相比,麦秸组瘤胃pH显著降低(P0.05),网胃、瓣胃、皱胃及肠道pH无显著差异;2)与苜蓿干草组相比,麦秸组瘤胃内容物重及占宰前活重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3)两组湖羊瘤胃内容物和血液中脂多糖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麦秸组瘤胃内容物中木聚糖酶活力显著高于苜蓿干草组(P0.01);5)两组湖羊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6)两组湖羊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7)两组湖羊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组织形态无病理性变化。综上,与苜蓿相比,饲喂麦秸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湖羊瘤胃排空速率,显著提高瘤胃木聚糖酶活力,促进纤维水解;饲喂苜蓿或麦秸均不会改变湖羊瘤胃发酵类型,不会影响瘤胃代谢及肠道组织形态,为麦秸在反刍动物上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慢性热应激对放牧肉牛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草原选取体况相近、体质健康的放牧西门塔尔母牛20头,根据放牧草场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将试验期划分为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恢复期,并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进行血液采样,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激素、抗氧化指标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含量。结果显示:1)慢性热应激对放牧肉牛血清激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恢复期相比,热应激状态下肉牛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葡萄糖(GLU)、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下降(P0.05);尿素氮(BUN)有下降的趋势(P0.05)。2)热应激对放牧肉牛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恢复期相比,热应激状态下肉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3)慢性热应激对放牧肉牛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恢复期相比,热应激状态下肉牛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慢性热应激降低了放牧肉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对肉牛机体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慢性热应激对放牧肉牛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有较大的影响,这提示肉牛的内分泌系统通过自身调节以提高机体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对朝鲜淫羊藿生长、生理和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确定适宜朝鲜淫羊藿栽培生产的光质条件,使用4种LED光源(白光、红光、黄光、蓝光)对盆栽朝鲜淫羊藿进行处理,以白光处理作为对照(CK),测定了各光质处理下朝鲜淫羊藿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等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湖羊和巴什拜羊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编码区和5'调控区(5'UTR)序列特征与差异,检测其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并探索其功能。[方法]利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湖羊和巴什拜羊BMP15基因编码区和5'UTR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DNA池测序法筛选湖羊和巴什拜羊BMP15基因SNPs,直接测序法检测SNPs位点多态性;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启动子区活性。[结果]湖羊和巴什拜羊BMP15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均为1 182 bp,编码393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含有典型的TGF-β结构域;湖羊和巴什拜羊BMP15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同源性为99.92%,发现1个SNP位点。获得1 806 bp湖羊和巴什拜羊BMP15基因5'调控区序列,发现5个SNPs位点。BMP15基因c.-1760CA位点多态性分析发现湖羊群体中均为CC基因型,巴什拜羊群体中有CC、CA和AA 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C和A频率分别为0.798 1和0.201 9。启动子区活性检测显示CC型启动子区活性明显高于AA型。[结论]湖羊和巴什拜羊BMP15基因编码区序列高度保守,c.-1760CA变异可能影响BMP15基因启动子区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索初花后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形态、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初粒(简称:EF-ES)3个时期进行短日照诱导,于盛花期、盛荚期和鼓粒期测定小豆植株形态、生理参数及产量性状。【结果】初花后短日照诱导降低小豆的生长指标,同时生理指标呈现降低趋势,从而导致产量的降低。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地上部干重降低且在10 h下降低较多,其中,EF-ES(10 h)处理较对照降低幅度最大;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P_n和T_r也呈现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降低且12 h下降低较多,其中EF-ES(12 h)处理的降幅最大;酶活和激素也受到明显影响,其中GA_(1+3)、ABA和SOD、POD酶活性降低且在12 h下降低较多;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产量呈现降低趋势,10 h较12 h降低较多且EF-ES(10 h)处理降幅最大,EP-ES(10 h)处理降幅最小。【结论】初花后短日照诱导对小豆的形态学指标、叶片的生理参数以及产量具有明显的负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20.
7个绵羊微卫星DNA标记在绵(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择分别位于绵羊2,4,6,9,17和19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OarFCB11,OarFCB128,MAF70,OarAE101,MAF33,OarFCB48和OarFCB304,对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典型群随机样本相应位点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微卫星座位发现7个以上等位基因,且均存在多态;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杂合度(H)分别为0.9092,0.9177和0.8867,相应的群体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9024,0.9116和0.8774,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1.7723,12.4538和11.6104,均以同羊为最高;以产生有效条带为标志,随机样本的PCR扩增效率存在明显的群体间和座位间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和OarFCB128座位为最高;以7个座位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推算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山羊与绵羊群体间遗传距离远大于绵羊群体之间,湖羊、同羊间亲缘距离系数R为0.1998。研究结果提示:选择的7个微卫星DNA座位均为多态座位;以7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7个微卫星标记可进一步用于绵山羊近缘种间遗传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