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调查分析浙江省丽水市垃圾资源化现状和资源化潜力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和处理措施,并展望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华北平原上的曲周县王庄村为研究对象,在对村民进行环境意识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生活垃圾组成及农业活动旺季垃圾的变化趋势,并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了典型示范.结果表明,村民对垃圾污染问题较为关注,并希望能回收利用,但主动改善性不强;王庄村生活垃圾成分较为简单,主要可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塑料垃圾及有害垃圾4大类,产生量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塑料垃圾,其中有机垃圾占主要部分,达到56.76%;农户种植生产活动对有机垃圾和有害垃圾的产生有显著影响,无机垃圾产生量则主要与农户的燃料结构变化有关.通过对垃圾分类试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北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地区适宜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方法,并实施村委会-保洁员-农户三方的监督机制和适当奖惩措施,垃圾处理方式开始宜采取卫生填埋兼以废品回收的无害化模式,并逐渐过渡到分类利用的资源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红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73-175
以泸州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非示范小区、示范村及非示范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个区域中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垃圾分类行为、垃圾分类政策知晓度以及垃圾分类推广的主要困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存在悖离现象,城乡示范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均明显高于非示范点.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市城区和近郊区的新鲜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调查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1)新鲜生活垃圾可农用部分占84.04%,冬季可农用部分所占比率高;(2)垃圾肥料有机质含量在12.50%—19.70%范围,全氮在0.53%—0.87%范围;(3)垃圾肥料重金属含量和残毒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城市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建议垃圾肥料与处理过的禽畜粪便混合,可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春玉米农田N2O排放及净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鉴于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日益突出,且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随机选择了该地区9个自然村,通过访问式问卷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当地农村生活垃圾的特性、群众对生活垃圾的认知以及参与管理的意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与处理处置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研究表明: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0 g·人-1·d-1;主要组分有厨余类、灰土类、橡胶类、纸类和木竹类;垃圾容重、含水率、灰分、可燃物和热值分别为106 kg·m-3、39.16%、19.48 %、41.37 %和7615 kJ·kg-1。此外,云贵高原农村地区群众对生活垃圾的污染性认知主要来自于直观感受,对可回收生活垃圾的认知直接受当地废品回收商的影响,对有毒有害生活垃圾的认知不足;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支付意愿较好,参与生活垃圾保洁和管理工作的意愿较强,该地区已基本具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处理机生物降解生活垃圾的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张赣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91-16092,16126
[目的]采用生活垃圾处理机生物降解生活垃圾中的微生物。[方法]收集厨余垃圾,对降解混合垃圾、分类垃圾的优势菌群中的菌株和复合菌剂中的菌株进行培养和鉴定。[结果]鉴定出原菌剂中微生物11株;降解淀粉类垃圾的优势菌群微生物3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Dh9)、杂菌(sta1)和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BDh1);降解蛋白质类生活垃圾优势菌群微生物3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Dh9)、杂菌(sta1)和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 divergens,BD5);降解纤维素类垃圾的优势菌群微生物5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Dh9)、杂菌(sta1)、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multivoran,s BDh6)、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BD1)和杂菌(sta2)。[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生物降解生活垃圾自主技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矿化垃圾反应床生物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吸附树脂对COD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COD浓度为236.77 mg/L的条件下,四种吸附树脂包括AG - MP - 1,XAD - 8,XAD - 4和NDA - 150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9.8%、25.5%、55.2%、和69.0%.吸附效果最好的NDA - 150树脂,在20 h可使尾水COD浓度小于100 mg/L.不同温度对NDA-150树脂的吸附性能影响不大.树脂吸附符合拟二级反应,主要是扩散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可巍  刘丹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48-149,160
以绵阳作为四川省的典型城市,对其垃圾产生及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绵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和产生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绵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特性未来变化特点为产生量不断增加,热值不断升高,适合采用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易腐垃圾数量的日益增加,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易腐垃圾虽然具有严重的污染特性,但也存在资源化利用的潜力,通过不同的技术对易腐垃圾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其所造成的危害,实现对易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本文综述了易腐垃圾传统处理技术(填埋、焚烧、粉碎直排)、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饲料化处理、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以及目前一些新型处理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处理效果、缺陷进行归纳,阐述了技术应用状况,同时分析了垃圾分类对易腐垃圾处理的影响,以期为易腐垃圾处理技术的优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垃圾中转站主要服务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压缩处理和环保处理,对于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作用不大。建立在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的垃圾中转站应该从功能上既促进垃圾分类收集,又满足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解决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垃圾治理中存在财政投入力度小、垃圾收运模式不完善、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法制体系不健全以及尚未形成垃圾治理协同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协同治理理论的框架,提出了改善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垃圾治理一直是饱受社会大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农村的垃圾治理工作遇到诸多困难,出现了垃圾愈发逼近农村地区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破解“垃圾围村”困境,S镇开始在镇上集中配置公共垃圾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垃圾治理的持久战。本文通过对豫南S镇的实地调研,运用共生理论探讨各共生主体的不同行为态度,揭示农村垃圾治理的种种困境,以期从中吸取经验,助力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设置对照、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的不同肥料处理小区,并将同一施肥处理分为秸秆覆盖与无覆盖两部分,种植玉米,应用静态箱法采样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农田土壤CO2、CH4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呈现拔节期和成熟期两个排放高峰;不同肥料处理下CO2排放通量堆肥(平均值为59.55μg·m^-2·h^-1)〉复合肥(平均值为52.09μg·m^-2·h^-1)〉对照(平均值为43.35μg·m^-2·h^-1);地表条件、温度、土壤含水量与CO2通量有一定相关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地表秸秆覆盖、温度、土壤含水量一定程度上促进CO2产生;肥料对CH4通量影响不大,秸秆覆盖条件有利于土壤CH4的产生,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CH4通量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实地考察、走访,对武汉市武昌区24家菜市场的蔬菜垃圾排放量、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5%以上的居民对城市蔬菜垃圾分类收集有一定的认识,蔬菜垃圾肆意堆积对周边50%的居民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蔬菜垃圾对居民的影响,需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实施垃圾分类,加强对菜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内外垃圾发电现状,提出农村垃圾发电的方案,分析垃圾发电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今后我国新农村垃圾发电的发展方向,以推动我国农村垃圾发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及时发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发生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地域、季节及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生活垃圾组成中,有机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约占40%,其他垃圾(灰土、煤渣等)占41%,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等)约占18%,有害垃圾占1%。农村生活垃圾含水率约41%,容重0.368t/m3,有机垃圾日产生量0.212kg/(d·人),其中TN含量为14.66g/kg、TP含量为2.42g/kg。TN平均产污系数为0.993g/(d·人),TP平均产污系数为0.153g/(d·人)。依以上参数估算,湖北省三峡库区120万农村常住人口,垃圾年产生量为32万t、87万m3,垃圾中每年TN、TP产生量为435t、67t。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34  
以太湖流域的一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依托新建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的运行和对村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分析了该村的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的人均产生量已达周边城市的1/3左右,生活垃圾的组成以食品废物和包装物残余为主,区域性的家庭手工业亦对其组成有一定的影响。村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实际务农劳动力的减少、家庭养殖的萎缩、燃料的气体化和水冲卫厕的普及与垃圾量增长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活垃圾的组成和性质使其较适合在废品回收利用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处理后还田方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利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常用垃圾处理方法进行比较 ,提出适合于银川地区特点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既可直接施用于农田 ,也可作为原料添加少量化学肥料制成复混肥料。田间试验表明 ,两种以垃圾为原料制成的肥料增产效果显著 ,且有培肥土壤作用。长期施用对土壤及农产品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