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瘿蚊为害水稻主要以幼虫侵入生长点,使其不能发育,造成水稻中期基部膨大,愈后叶鞘成管状伸出形成“标葱”。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双季早稻面积进一步减少,单季稻、再生稻面积不断扩大,早、中、晚混栽及晚稻育秧方式多样化,为稻瘿蚊的发生为害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大量桥梁田,便于  相似文献   

2.
水稻对稻瘿蚊为害补偿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优9E048为试材,研究了水稻对稻瘿蚊为害的补偿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稻瘿蚊的为害具有很强的补偿能力。标葱数与百丛产量呈高度负相关(r=-0.9696),与有效穗关系不密切。据此水稻分蘖期喷药防治指标可定为标葱率20% ̄25%。  相似文献   

3.
洋芋是我地重要粮蔬作物,而油菜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以上。秋粮秋菜种植面积广,土地利用矛盾突出。我区通过2004-2005年两年的秋洋芋套油菜示范种植,成功摸索出一套油菜套种秋洋芋高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稻瘿蚊生态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稻瘿蚊为害十分猖獗,已成为我县粮食生产的重要障碍.影响稻瘿蚊重发生的因素很多,如气候、稻作、栽培技术等.但稻作混栽,播插期参差,食源丰富,有利稻瘿蚊各代大量繁殖,是造成稻瘿蚊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县低海拔稻区稻作混栽十分严重,在同一片稻区有双季稻、单季稻、再生稻等多种稻作混栽,稻瘿蚊从1~5代都能找到丰富的食物和为害对象田.  相似文献   

5.
稻瘿蚊 Orseoia oryzae (Wood-Mason)发生具有间歇性、隐蔽性、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2012年该虫在我县局部地区,小面积单季稻田、烟后稻田造成为害,受害农田几乎绝收。本文就稻瘿蚊突发为害原因作初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稻瘿蚊是我县粮食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减轻其危害,2000年我们从赣南引进的抗稻瘿蚊“青占”品种。在稻瘿蚊重发生的乡(镇)作一晚、二晚对比种植和小面积示范种植,都表现对稻瘿蚊高抗。一晚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563千克,二晚平均产量484千克,且适应性广、米质优良。现将近几年来的实践概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7.
稻瘿蚊的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总结福建沙县近20年稻瘿蚊发生为害特点及无公害防治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稻瘿蚊无公害与生态防治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稻瘿蚊Orseoliaoryzae Wood-Mason是东南亚国家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我国南方诸省稻区近年来害严重影响稻瘿蚊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虫源,苗情,气象,栽培制度和管理措施,对其发生为害无不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卢家仕  何龙飞  徐晶  覃芳  黄敏  韦素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91-17292,17303
[目的]探讨稻瘿蚊的饲养。[方法]介绍了稻瘿蚊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饲养方法和抗性鉴定。[结果]可使用TN1作为饲料饲养稻瘿蚊,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喷水保湿,注意防鼠、稻飞虱、蚂蚁、蜘蛛等的为害,可通过隔水法防治老鼠和蚂蚁,自来水冲洗法防治稻飞虱,捕杀法防治蜘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稻瘿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1.为害与发生 菜青虫的成虫称菜粉蝶、菜白蝶。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还有东方菜粉蝶、大菜粉蝶、褐脉粉蝶和斑粉蝶,但主要是菜粉蝶。菜青虫除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外,还可为害其它蔬菜和作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世界性害虫。  相似文献   

11.
地蛆是花蝇类的幼虫,别名根蛆。常见的为害十字花科作物的地蛆有种蝇、萝卜蝇和小萝卜蝇。种蝇是多食性害虫。除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外,还可为害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玉米等作物;萝卜蝇和小萝卜蝇仅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其中白菜和萝卜受害最重。种蝇一年发生多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且有部分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2.
稻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因被害稻苗抽出的管状物称为标葱,故稻瘿蚊又俗称标葱虫.它是为害中稻、晚稻的一种主要水稻害虫.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蔬作物和工业原料,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马铃薯作为一种高产作物,增产潜力很大,采用脱毒种薯,产量可增至2000千克以上。因此只要掌握脱毒马铃薯的合理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其高产特性,就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霜霉病是作物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属于低等的鞭毛菌亚门卵菌纲.喜潮湿有水的环境.对早春温室大棚中的作物为害最大。目前生产中常见的有黄瓜、葡萄、白菜、莴苣、葱及圆葱、玫瑰等作物的霜霉病。病原菌以为害叶片为主.造成叶片油浸状褪绿斑.多受叶脉限制,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等措施来提高作物本身的抗虫、耐虫性;种植抗草地贪夜蛾的作物品种;调整作物播期使作物易受草地贪夜蛾为害的敏感生育期与其主要发生期错开以减轻为害;将作物与趋避害虫、吸引害虫天敌的其他作物间作或轮作。化学防治根据田间种群监测及经济为害水平来决定是否需要防治,避免频繁、过量用药;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和静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作物。随着种植面积扩大,瓜列当对番茄的为害日趋严重。通过大面积调查,掌握了瓜列当对番茄的为害规律,并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肃州区制种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种玉米已成为酒泉市肃州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2008年肃州区制种玉米面积已达7313.3hm^2,占全区制种作物总面积的64.7%。随着制种玉米的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也趋于多样化偏重发生,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为害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影响着玉米制种业的发展。现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与实践,对肃州区制种玉米的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992年在南宁两县一郊共测试12个品种65块田水稻主要病虫复合损失率,建立了早、晚稻多病虫为害产量损失的多元二次模型,经卡方测验,两模型精度较镐,基本反映了多种主要病虫与产量损失的真实关系,利用建立的早、晚稻多病虫的为害产量损失模型,研究稻纵卷叶暝,稻飞虱,稻瘿蚊,稻蝽类,纹枯病复合防治指标,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并修订这四虫一病的防治指标,经过1993年在南宁市131.29万亩水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粮食生产优政策的连续出台,市场粮价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单季改双季、抛荒地开垦、再生稻面积增加等现象逐年上升。特别是再生稻具有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等优势,又能错开农忙、寒流、稻瘿蚊为害等特点而逐步为我市农民所接受,面积由最初的20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1.6万亩,双季总产量也有较大提高,如2005年大竹镇大竹村邱依娣家2.5亩再生稻,经专家实割验收,平均两季亩产超1000公斤。成为我市粮食生产的一个亮点。因此为提高我市再生稻种植管理水平,并针对我市再生稻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出以下适合本地土壤、气侯特点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玉米蚜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河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为300万hm^2左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蚜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同时可以为害小麦、大麦、高梁、水稻等作物,还能在狗尾草、稗草、马唐等杂草上取食。近2年,玉米蚜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发生较重。甚至出现了空棵、秃顶现象,对玉米生产影响很大,需要加强监测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