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柞蚕品种幼虫腹足趾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4个柞蚕亲本原种、8个杂交种F1代的5龄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品种雌雄间差异不显著。其遗传方式为偏父遗传;杂种F1代表现杂种优势。同时对幼虫腹足趾钩数与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发现幼虫腹足趾钩数与收蚁结茧率、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蛹期生命率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认为柞蚕幼虫双足趾钩数目可以作为一项生理(形态)指标,在柞蚕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及杂交组合的选配中用于预测产量及其它生命力性状。  相似文献   

2.
研究冬虫夏草主要寄主昆虫斜脉蝠蛾各虫态的形态分类特征,包括成虫体长、翅展,头部附器,翅面颜邑、斑纹、翅脉,足及雌雄外生殖器;卵的大小、色泽及卵壳表面的超微结构;幼虫体长,体色、头部附器,腹部皱褶,刚毛及腹足趾钩;蛹体长,体色、头胸部突起,腹部各节齿列等。  相似文献   

3.
<正>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4毫米,暗褐至灰黑色,下唇须灰褐色向上翅,触角丝状,前翅灰黑色,前翅前缘有白色斜短纹8~10条,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而成许多小白点,近外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明显的小白点,后缘有些条纹。后翅茶褐色,各跗节末端灰白色。腹部灰褐色。幼虫:体长10~13毫米,淡红至桃红色,头褐色,前胸盾片黄褐色,前胸侧毛组3毛,臀栉4~7齿,腹足趾钩单序环25~40个,臀足趾钩15~30个。小幼虫体白色,头和前胸盾片黑色。  相似文献   

4.
研究冬虫夏草主要寄主昆虫斜脉蝠蛾各虫态的形态分类特征,包括成虫体长,翅展,头部附器,翅面颜色,斑纹,翅脉,足及雌雄外生殖器;卵的大小,色泽及卵壳表面的超微结构;幼虫体长,体色,头部附器,腹部皱褶,刚毛及腹足趾钩;蛹体长,体色,头胸部突起,腹部各齿列等。  相似文献   

5.
姜义仁  秦利 《新农业》2010,(8):55-56
<正>柞蚕饰腹寄蝇别名柞蚕寄生蝇,俗称蛆蛟、蚕蛆。属双翅目,寄蝇科昆虫。一、分布与为害柞蚕饰腹寄蝇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柞蚕生产区均有发生。以幼虫寄生春期柞蚕,辽宁省发生严重,一般被害率在20%~70%。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枣实蝇口钩长和头咽骨长2个形态指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枣实蝇幼虫的头咽骨长度值在1龄与2龄之间有部分重叠;口钩长在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的分龄指标.1龄口钩长度为(0.0539±0.00063)mm;2龄为(0.0982±0.00109)mm;3龄为(0.1675±0.00296)mm;经F检验,枣实蝇各幼虫龄期数与口钩长度呈线性关系y=0.058x-0.011.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分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测试敌敌畏和辛硫磷对3龄柞蚕幼虫的毒性,并系统观察了药剂处理3龄柞蚕幼虫后的中毒症状及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敌敌畏处理3龄柞蚕幼虫的LC_(50)为99.160 mg/L,对3龄及3龄以上柞蚕幼虫的安全间隔期至少3 d以上;辛硫磷处理3龄柞蚕幼虫的LC_(50)为68.627 mg/L,对3龄及3龄以上柞蚕幼虫安全间隔期至少2 d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宿阶段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即排入水中未附着阶段、附着于宿主鱼体(黄颡鱼)阶段及从宿主鱼体脱落后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壳高、壳长及铰合部增长速度有差异.钩介幼虫未附着阶段腹面有钩,附着阶段侧面观半椭圆型,壳腹缘无钩,有稍突出的嵴和两片与腹缘相连的薄翼,嵴和翼表面分布小而密的棘刺,未形成大而粗壮的钩;在此阶段幼虫足丝消失,内部器官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剂量T-2毒素染毒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以毒素染毒剂量为自变量、凡纳滨对虾形态学指标为因变量,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毒素剂量与染毒凡纳滨对虾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出最便捷、最简单的生物学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度和通径分析显示,凡纳滨对虾体质量、体长、头胸甲长和第一腹宽是受T-2毒素影响最大的指标;利用回归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体质量、体长、头胸甲长和第一腹宽指标的影响均为显著水平(P<0.05)。3种统计学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吻合,体质量、体长、头胸甲长、第一腹宽等染毒凡纳滨对虾形态指标的重要生物学标记,均与T-2毒素的暴露剂量呈负相关。其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最便捷、最简单的生物统计法。  相似文献   

12.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世界性恶性杂草,是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9种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采用不同渗透势的PEG(聚乙二醇)-6000和NaCl营养液模拟水分胁迫和盐胁迫处理喜旱莲子草,测定9d中其根数、根长、茎长、芽数、叶数的变化,旨在探讨喜旱莲子草对不同强度水分胁迫和盐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渗透势越低,根数、根长、茎长、芽数、叶数的增长越少,喜旱莲子草受PEG引起的低渗透势的影响比由NaCl引起的低渗透势的影响大,喜旱莲子草较强的耐旱和耐盐能力,是其快速适应多种生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柞蚕微粒子病蚕蛋白质组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罹微粒子病柞蚕幼虫血淋巴蛋白质量减少,随着龄期的增进,病症加重,蛋白质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更为明显。4龄期Lp-s6电泳带Rf值,病蚕小于健蚕;病蚕缺少Lp-m9、Lp-f14电泳带;Lp-f16电泳带,病蚕蛋白质量高于健蚕。血淋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是微粒子原虫在蚕体内寄生与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4.
小议高校图书馆中文现刊排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中文现刊常见排架方法的利弊,介绍了科学实用、简单灵活的"分类号 刊名汉语拼音音序(不标注在索刊号上) 流水号"组配中文现刊排架法.  相似文献   

15.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orphology of the microspores in Chinese kale and false pakchoi were observed by using the whole stain-clearing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pores were not only extremely similar, but were also in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e microspores at tetrad stage showed an arrangement of tetrahedral type, and after being released and passing through two mitoses, they developed gradually to form rotundly-shaped mature pollen grains containing three nuclei, one bigger alimentation nucleus and two smaller similar-sized generative nuclei. Determination of bud sizes at four typical microspore developmental stages revealed that the bud size had a stable heredity at each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microspores. The ratio of the bud length at the late uninucleate stage to the largest bud length differed little between Chinese kale and false pakchoi, ranging from 0.37 to 0.45 with an average of 0.41, though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ir cultivar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ength of buds at late uninucleate stage can be estimated for undetermined cultivars of these two Brassica crops by multiplying the largest bud length with the following coefficient or regression equation: Y = 0.3898X + 0.1503, where X is the length of the largest bud.  相似文献   

16.
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测定中国台湾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了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了3个群体间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6个可数性状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在可数性状上无显著差异。在与出肉率有较高相关系数的比例性状上,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与以色列红罗非鱼、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均存在显著差异。8个可量比例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形态最接近,而与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4.804%、16.667%、12.974%,累计贡献率为64.446%。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厚、尾柄高是影响中国台湾红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体重的主要性状,体长、体高、体厚是影响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体重的主要性状。多元分析结果表明,3个红罗非鱼群体在形态上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主要表现在体高、头长、尾柄高、吻长、全长这5个形态性状指标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为波纹龙虾优良形态性状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测量51尾10月龄波纹龙虾的体质量(Y)和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头胸甲高(X4)、腹部长(X5)、第一腹宽(X6)、第一腹高(X7)7个形态性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找出体质量的主要影响性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建立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结果】10月龄波纹龙虾7个形态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下同),7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体长(X1)、头胸甲长(X2)和头胸甲高(X4)对体质量的影响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且这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与间接决定系数的总和为0.941,大于0.850,说明波纹龙虾的体质量主要由这3个形态性状共同决定。回归分析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444.692+1.141X1+5.943X2+2.347X4。将回归方程中保留的X1、X2和X43个形态性状分别与体质量进行曲线模型拟合,10种曲线模型拟合结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曲线拟合获得的模型均有意义。从拟合结果来看,X1、X2、X4对体质量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函数、三次函数和幂函数,其公式分别为Y=9.344e0.018X1、Y=-0.029X22+0.001X2+61.131、Y=0.3X42.35,对应的R2分别为0.892、0.936和0.805。【结论】体长、头胸甲长和头胸甲高对波纹龙虾体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以体质量为主要指标进行苗种繁育和亲本选育时,应以头胸甲长为主要选择性状,体长和头胸甲高为辅助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崇阳杉木无性系球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杉木球果直径、球果长、包鳞数、包鳞宽、包鳞长、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空粒、涩粒及千粒重依次为26 53mm、30mm、52 30片、12 45mm、14 86mm、72 90粒、17 73粒、19 72粒、35 33粒及9 41g 相关分析表明,球果直径与长度、各类种子之间、及包鳞特征值之间相关系数较大,并达到显著性水平,杉木球果形态特征及其种子分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杉木种子园无性系构成对种子园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旋转因子分析表明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等10个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因子来表示,即反映包鳞特征的第1主成分、反映球果大小与种子特征的第2主成分及反映种子特征的第3主成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6 298% 以单个球果生产的饱满种子数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无性系球果分为4类,即单个球果生产饱满种子数多、较多、较少与少4类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内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估计,为中国对虾的选择育种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51个全同胞家系(包括35个半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各家系的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值在0.36~0.51之间,头胸甲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14~0.24之间,腹节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25~0.50之间,而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04~0.29之间。中国对虾各生长性状之间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体重和腹节长的遗传相关最大为0.92,其次为体长和腹节长(0.91)、体长和体重(0.88)、体重和头胸甲长(0.87)、腹节长和头胸甲长(0.86)之间的遗传相关,以体长和头胸甲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最小(0.83)。[结论]中国对虾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性状表型相关在0.80~0.90之间,t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