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孵化箱蛹脾积累法湖北省宜昌市第二技工学校(443200)张健福我国传统养蜂大多采用标准箱单箱体养蜂,这种饲养方式的弊病是繁殖和贮蜜无法分开,影响了蜂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再提高,还严重地束缚了蜂群的繁殖。为此,本文提出“孵化箱蛹脾积累法”进行探讨。我认为采...  相似文献   

2.
为了弄清滇南西方蜜蜂定地饲养"单脾开繁"和"双脾开繁"的效果,越过冬后对"单脾"和"双脾"蜂群饲喂"花粉+50%糖浆+酵母片"的花粉饲料和糖浆,适时加脾繁殖,在接近石榴花期前进行蜂群增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单脾繁蜂总脾数、成蜂数、卵虫数在繁蜂前后差异显著,蛹差异不显著。"双脾开繁"总脾数、成蜂数、卵虫数、蛹在繁蜂前后差异显著。2种繁殖方式比较蛹差异显著,总脾数、成蜂数、卵虫达到差异水平。说明:单脾繁殖时蜂群增殖指数高于双脾繁殖,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选择单脾开繁能够使蜂群群势快速增长。这可为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十多年前看到有的介绍养蜂经验的文章,在蜂群之间调动予脾未能说清楚是蜂卵发育到何阶段的脾。因为从蜂卵孵化成为幼虫、大幼虫、蛹,再羽化成蜂,要二十多天时间。如果调的是卵脾而误为蛹脾,或者是蛹脾误为卵脾,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高寿增 《中国蜂业》2001,52(4):38-38
越冬蜂的群势是直接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东北地区 ,蜂群安全越冬的最起码群势应在 5框蜂以上。但在养蜂生产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常造成越冬蜂群势强弱不均 ,相差悬殊。这就需事先有计划地进行平衡 ,使弱群也能达到最起码安全越冬群势。下面介绍几种蜂群越冬前平衡群势措施。一、在繁殖越冬蜂之前 ,逐步完成平衡群势工作对于子脾少蜂多的小群 ,利用强群的蛹脾加强。如果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 ,强群中撤走 1张蛹脾 ,再加上 1张空脾或巢础 ,蜂王产上卵 ,保持该群的子脾数。而弱群中补充的蛹脾出房后 ,蜂王接着产上卵 ,不仅保…  相似文献   

5.
一、荔枝花期的蜂群管理 1.组织强群强群应在荔枝开花前50天左右大量繁殖组成,开花前10天左右加继箱,以训练蜂群。采蜜时,意蜂应拥有20框的强大继箱群,中蜂应是6~8框的强群,同时还要有辅助繁殖群。这样,可随时从繁殖群中抽调老蛹脾或成年蜂补充采蜜群,采蜜群中多余的卵、虫脾又可随时调入繁殖群,做到采蜜、繁殖两不误,又主次分明。  相似文献   

6.
<正>一旦蜂群发生分蜂,如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当蜂群出现分蜂征兆时,就要及时处理。1.巢继箱间加隔王板将巢箱内全部新老蛹脾提到继箱,让蜂王在巢箱产卵,保证蜜粉充足。继箱由新、老蛹脾组成,保证饲料充足,继箱也开巢门。巢箱与继箱之间加隔王板,巢箱内只有卵和小幼虫脾,加空脾;继箱可以留一个或两  相似文献   

7.
现在多数养蜂者都采用十框标准箱,每群蜂都有空巢脾。空脾会降低蜂群的积极性,如果外界气温低,脾多于蜂,对繁殖蜂群也不利。我采用双王群同箱饲养,每群放六个脾,使蜂王在一般情况下维持六框左右子脾,不致过度疲劳。如流动养蜂,用双王群十二框,加继箱;如定地养蜂,采用十四框双王群,加十框共用继箱为好。双王群保温,减少热量散发,便于保持繁殖蜂儿的正常温度35℃,比单王群繁殖快,常常蜂多于脾,不会出现巢  相似文献   

8.
蜂群断子是指蜂群处于无幼虫、无蛹状态。1.蜂群断子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取得。(1)腾脾法:将蜂王关10天左右,待蜂群中子脾封盖后,全部抽出腾到其他群内。(2)毁子法:把蜂群内所有虫蛹脾抽出并割蛹封盖口,用硫磺粉薰烟后,再调入群内清理。(3)关王法:关王21天,让工蜂子脾全部出尽,割除残余的雄蜂蛹。或者关王24天,让群内子脾全部出尽。观察蜂螨习性,不难发现蜂螨除寄生在蜂体外,它还潜入巢房内在虫蛹上进行繁殖,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切断蜂螨潜伏繁殖的物质基础,让蜂群处于无虫蛹状态,集中力量对付蜂体上的寄生螨,这是所有治螨方法中效果较…  相似文献   

9.
大蜂螨和小蜂螨寄生在成年蜂体上,拢乱蜂群和造成蜂体衰弱,更主要的是以其子脾为繁殖基地,造成子烂群亡。在防治蜂螨的工作中,我们对硫磺熏治蜂螨的效用进行了试验观察。一、毒力测定毒力测定系通过硫磺在一定容积中燃烧其所产生的SO_2对蜜蜂子脾中的蜂螨毒效而进行的。同时,也测定SO_2对蜜蜂卵、幼虫、蛹本身的杀伤力。 (一)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蜂群均由本院意蜂教学试验场提供,硫磺熏脾用的蜂箱是郎氏标准式巢箱和继箱。熏脾  相似文献   

10.
养蜂问答     
1.怎样进行人工分蜂? 人工分蜂在夏季流蜜期以前可以进行2~3次。主要目的是为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合理利用剩余劳力,使蜂群经常处于积极发展状态。具体方法:当蜂群全部满箱后,利用贮备蜂王或人工培育蜂王,实行第一次分蜂,每3群为一组,由每群中各提出2框带有蜜蜂的封盖子脾,同放于一个空箱内并加给一框蜜脾,经过一天后,引入一只蜂王,组成一群有繁殖能力的蜂群,原群中再各加2张空脾,经过一周,原群中蛹脾,又超过虫卵脾时,即可按上法进行第2次分群。当新分出的脾群满箱后,也可用上法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新疆大部分地区夏季是养蜂的主要生产季节,同时也是蜂群发展和分蜂阶段。在流蜜期间应保持蜜蜂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及时取蜜,这样既能消除分蜂情绪,又能增加蜂蜜产量。流蜜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1.流蜜期前应早育王,早分蜂,加速蜂群繁殖。提前20天补充蜂脾,使蜂群到大流蜜时达到1220脾的强群采蜜。做到流蜜前期发展蜂群;流蜜中期补充蛹脾,保持群势;流蜜后期调整蜂群,抓紧时间恢复与繁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中蜂特弱蜂群连箱带蜂(除蜂箱巢口的一面和箱盖),将其余部分埋入地下,蜂群能加快繁殖发展。尤其是在秋末、春繁更显其优越性,即使春天只有一群蜂的群势,只要在无病不缺蜜无盗发生的情况下,不但能快速发展,到6~7月份还能分蜂。在不分蜂的情况下能保住6~7个脾蜂的群势。这主要是因为虽然蜂少但能保温保湿,满足了蜂群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20,(5):24-25
<正>冬去春来,意蜂从越冬期到春繁,经过近4个月的漫长管理。春繁在12月20日开始,到3月15日前后结束,健康的蜜蜂规范化管理,基本能达到10~12框足蜂,蜜蜂繁殖好了,采蜜期管理和蜂王浆生产也很重要,在此与大家探讨意蜂采蜜期的管理。一、春繁后期与采蜜期紧紧相连意蜂在繁殖过程中,当群势发展不平衡时,可以做适当调整,单王群与双王群相比,双王群繁殖比较快,可以将双王群的子脾调到较差的单王群中;对蜂多于脾的蜂群,可以直接调入卵虫脾;蜂脾相称的,插入正出房的子脾就可以。蜂群在没有加继箱前都要保持蜂多于脾,加继箱以后蜂脾相称用于生产。蜂群发展比较平衡,就要考虑适时加  相似文献   

14.
蜂群早春开始采取换脾繁殖。是把蜂群内越冬后的所有巢脾撤出,根据早春繁殖蜂多于脾的原则,换上已消过毒的有蜜粉脾(使用过1—2年巢脾)。采取换脾繁殖优点甚多。1.采取换脾繁殖能选择早春蜂群繁殖适宜的巢脾。选用已经消毒带有蜜粉平整产过  相似文献   

15.
蜂蛹死亡,导致蜂群衰退,严重影响养蜂经济效益。据笔者调查,我县的红旗乡羽山村、江口乡石王村、卷桥乡林家村等蜂农的蜂群均不同程度发生这种蜂病,重者蜂蛹出房率仅10—15%,轻者也只有40%。我县1987年第一次发现这种疾病。1987年2月下旬,红旗乡羽山村蜂农方某某,发现有三箱春繁蜜蜂的第一代封盖子的房盖有破损,蜂蛹死亡较严重。只好提起封盖脾一一消除死蛹。当时错认为是外界蜜粉源不足之故。但仔细检查其余繁殖群没有这种迹象。到3月下旬,其余群均可加继箱,但这三箱繁殖蜂中,有一箱达4框,有二箱达到3框。4月3日与蜂友转地安徽省  相似文献   

16.
1调换蜂王在夏季到来之际,应把老劣蜂王全部换成新的优良蜂。因为新蜂王产卵早,繁殖新蜂快,在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提高采蜜能力。2调整群势将蜂群尽可能调整为强群6~7框,一般群7~4框的群势。因为群势过强,当缺乏蜜源时,会增加消耗;群势过弱,如遇不利环境,恢复壮群困难,不利于秋季生产。3紧缩巢脾蜂王喜欢在新建巢脾上产卵育虫,同时,新造的巢脾不易遭到巢脾虫的危害,可减少正在卵化的蛹受虫害。但要注意的是及时将箱中的旧脾和多余的巢脾取出,使蜂、脾相称,避免蜂少脾多而加重蜜蜂防护巢脾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正>本产品是以蜜蜂群体三种型态蜂的生态平衡为依据,使工蜂、雄峰规范化繁殖、生产,将工蜂巢脾上的雄蜂房规范的设计在雄蜂蛹收集器中生产雄蜂蛹。修造工蜂巢脾不再有雄蜂房,不再为割杀雄蜂而检查蜂群。雄蜂蛹收集器既能生产雄蜂蛹又能生产巢蜜。收集器盖可用于巢门饮水器、接粉盘,减轻分蜂热,减少蜂螨寄生率,是生物治螨的好疗法。减少劳动强度可抑制工蜂不把优良的工蜂巢脾改造雄蜂房。  相似文献   

18.
蜜蜂孵化箱     
蜜蜂孵化箱是人为供給蜂群所需要的溫度,以催产和孵化相結合快速繁殖蜜蜂的一种管理方法。我們用这种方法,在两个半月中,一只蜂主和三分之一的封盖子脾孵化出三群蜜蜂。蜜蜂发育健壮,对合理分蜂和組織强群采蜜都起到很大作用。蜜蜂孵化箱的构造整个蜂巢是分上下两层,上层放置巢脾,下层放取暖用的油灯或电灯。从外表上看很象加继箱(見图一),上面有一个木制盖,  相似文献   

19.
幼虫是蜂群的动力蜂王是蜂群的母亲,子脾是哺育蜜蜂的摇篮,在子脾分类(卵、虫、蛹)中,幼虫是唯一能调控蜜蜂行动规律的因素,春繁一开始,幼虫就迫使越冬蜂改换以幼虫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在幼虫哺育期,蜂群不仅要保持幼虫所需的孵化温度,蜜蜂还得不时地哺育不同日龄...  相似文献   

20.
蜜蜂的卵、虫、蛹、分巢培育,包括人工控制母蜂产卵、专群饲喂、和人工羽化等三项措施.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母蜂的产卵力和节省保护蛹脾的工蜂,控制分蜂热,防治蜂螨,提高蜂蜜质量,对蜂群的快速繁殖大有好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①产卵群:专供母蜂产卵用的蜂群,不担负任何哺育幼虫的工作,卵孵化之前就提到饲喂群里去了.产卵群保持三框蜂脾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