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奶牛蹄病与其产奶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宁夏某国营奶牛场15头不同程度蹄病患病奶牛15d内日平均产奶量进行统计,并以5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蹄病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之后对以上15头蹄病患病奶牛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后,每隔5d测定其日平均产奶量,连续测6次,分析其产奶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蹄病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蹄病越严重,奶牛产奶量越少;经治疗后,不同程度的蹄病患病奶牛日平均产奶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硫酸锌治疗奶牛蹄底溃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蹄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临床上通常采用修蹄、浴蹄、局部处理和全身抗菌治疗等措施防治奶牛蹄病 ,但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De-mertzis( 1 973)、齐长明等 ( 1 999)曾报道硫酸锌对奶牛腐蹄病的治疗作用 [1~ 2 ] ,为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在贵阳市某奶牛场就硫酸锌对奶牛蹄底溃疡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及分组 根据蹄底病变和跛行情况对蹄底溃疡作出诊断 ,并对其严重程度给予评分。压诊时蹄底角质发软 ,动物有疼痛反应 ,运步笨拙者定为“ ”,记 1分 ;蹄底角质出现较小缺…  相似文献   

3.
景战蕾 《中国乳业》2023,(9):98-101+107
蹄疣是规模化奶牛场的常见蹄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具有传染性,一旦感染,在牛群中传播快速,可引起奶牛蹄部疼痛,跛行,产奶量和乳品质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奶牛瘫痪,提前淘汰等,给规模化奶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蹄疣的危害、病因、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尤其是在蹄疣防控的过程中,采用蹄浴机进行蹄浴,可以完善奶牛蹄浴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蹄浴效率,降低蹄疣的交叉感染,更加有效地防控蹄疣。  相似文献   

4.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发生病变。在奶牛饲养中,常见的肢蹄病以跗关节磨损及炎症肿胀、趾间皮炎(俗称蹄叉炎)、蹄底溃疡为主。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  相似文献   

5.
1.1概念奶牛蹄底溃疡又称局限性蹄皮炎,也称作Rusterholz溃疡,是指蹄的底球结合部发生角质缺失,真皮裸露,进而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甚至引起蹄深部组织感染的一种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蹄病可使奶牛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严重者使有价值的奶牛过早的淘汰,这为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蹄病及防治措施。一、蹄叶炎。它是蹄壁真皮的炎症,又叫蹄壁真皮炎。1.蹄叶炎发病原因。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主要是过食精料,引起瘤胃酸中毒而至,以及长途运输或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或坚硬的路面行走,蹄底受到剧烈的机械损伤而引起。另一个原因就是分娩后由于胎衣不下,子宫  相似文献   

7.
蹄部是奶牛的重要部位,支撑着奶牛的身体和运动,通过运动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通过运动促进血液的流通和消化功能的发育。蹄部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奶牛发生蹄病后不愿意活动,长时间躺卧容易发情鉴定困难,使得繁殖失败。奶牛也会因为蹄部持续疼痛造成采食量下降而引起产奶量下降,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奶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叶炎症等疾病。发病率一般在30%~40%以上。轻症者行走困难,运动跛行,重症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且病牛很快消瘦。  相似文献   

9.
选取垦区的133团、134团、143团、石总场、147团、149团的12个奶牛场的902头健康奶牛和750头患有肢蹄病奶牛作为试验对象,试验从2013年6月25日开始,2016年10月15日结束,验证补饲生物素防控奶牛肢蹄病的临床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补饲生物素3年后,902头健康奶牛中仅有11头奶牛患肢蹄病;对治疗奶牛蹄叶炎、指间皮炎、蹄糜烂和蹄底溃疡的发生有极显著效果,对治疗奶牛肢蹄病(蹄糜烂、蹄底溃疡、白线裂、蹄踵蹄尖溃疡等)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浅谈奶牛肢蹄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影响奶牛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1 临床症状 患病蹄部红肿、热痛,站立姿势不正,导致跛行等运动功能障碍.患牛常卧于地面,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减少,泌乳量下降.慢性病牛的全身症状轻微,有的仅表现为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病牛不愿站立和运动,常喜躺卧,运动时出现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清莱西市奶牛蹄底溃疡的发病情况,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2009-2010年对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年龄的2527头奶牛进行了现场调查,对其中416头健康奶牛进行了综合预防试验,对56头病牛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病的病因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蹄病是指奶牛蹄部的病理变化,包括蹄病和蹄变形。奶牛蹄病是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奶牛蹄病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从疾病的病理表现分为蹄底溃疡、白线损伤、蹄底脓肿、趾  相似文献   

13.
张芸 《兽医导刊》2022,(4):235-236
肢蹄病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在规模化养殖场,肢蹄健康是奶牛高产和健壮的重要保障.该病发病率30%~40%,病症为行走困难,运动跛行,产奶量下降,病牛很快消瘦,会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北疆某千头奶牛场2011年发生的蹄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6月龄以上的青年牛、泌乳牛、干奶牛在不同程度上有因肢蹄不负重、脚尖着地、跛行造成体躯消瘦、产奶量下降等现象。这些蹄病牛只中,90%以上发生了蹄球和蹄踵角质腐烂、恶臭、发黑。针对以上现象,牧场改善了奶牛的生活环境、对牛只采取了营养调控和隔离治疗护理等综合措施,90%以上的蹄病牛只在15天内恢复了健康,新生蹄病比例从16.7%下降到2.13%,有效控制了蹄病的爆发,为进一步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和实施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日粮营养对奶牛肢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肢蹄病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据报告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升.一个泌乳期少产奶量可高达350升。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三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统计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于团  刘刚  孙强 《中国乳业》2024,(2):60-64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肢蹄病发生后,明显影响奶牛的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本研究对奶牛肢蹄病的现状、发病原因等介绍分析,指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日粮营养因素、场地因素、管理因素、病原因素等,进而总结出防控本病的措施。在治疗方面,可以采取蹄部外用药和封闭疗法;在预防方面,要调整奶牛日粮结构,定期进行蹄浴,加强蹄部保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培育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蹄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的常见病 ,特别是舍饲、栓养的奶牛 ,发病率较高。据调查通河县奶牛蹄病发病率占成母牛总发病率的 2 0 %左右 ,在死亡、淘汰的牛中蹄病高达 30 %左右。蹄病影响了奶牛的健康 ,产奶量降低 2 0 %左右 ,而且使奶牛利用年限缩短。为减少奶牛蹄病对生产的危害 ,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引起蹄病的病因 ,并制定有效的保健方法 ,以达到降低发病率、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1 病因分析奶牛蹄病主要有蹄底外伤、腐蹄、蹄间隙发炎、蹄变形、蹄叶炎、蹄间瘤等。引发的病因与季节、牛场环境、血缘、营养代谢失调、产奶性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病是一种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蹄局部化脓坏死性疾病。该病可引起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降低,导致奶牛过早淘汰和治疗费用增加,给奶牛养殖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奶牛蹄底溃疡病的调查与防治刘深廷刘景智郭全胜董丙海刘海娟(山东省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611)奶牛蹄底溃疡是奶牛蹄底部和球部结合处常见的局限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慢性坏死和化脓,并有肉芽组织增殖。为了摸清我市奶牛蹄底溃疡病的发病情况,探索...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发生肢蹄病的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蹄严重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