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我国牲畜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已成为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加上万物复苏新事物的滋长给疾病的传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此,我们应该加强春季牛病的预防工作,确保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1.春季牧草返青期是牧草最为脆弱的时期,通过春季休牧可以有效减少牲畜对返青期牧草的踩踏,有利于牧草充分返青及后续生长,可提高牧草产量,有利于优质植物生长。2.经专家测定,牲畜因春季"跑青",导致体重减少10%以上,严重的会造成牲畜死亡。开展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可有效遏制牲畜"跑青"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 1984年度(1983年12月——1984年11月)我县总的气候特征是:气温高、降水多、日照少,灾害性天气活动频繁。初冬暖和,隆冬冷冻大,雪多,积雪厚且持续时间长,有“白灾”出现,对牲畜危害大。晚冬出现异常高温,降雪稀少。春季气温偏高且回升快,降雪量偏少,寒潮连阴雪出现的次数已少,有利于牲畜“渡春”夏季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有冰雹灾害性天气出现,经济损失大,雨季开始期比常年有所推迟。秋季气温偏高且下降  相似文献   

4.
1春季畜牧养殖的保温问题 春季是气温回升的季节,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可大意,尤其是北方地区天气仍然比较寒冷,所以要做好保温工作。有些养殖户过早地拆除保温保暖设施,导致牲畜受冻,健康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控制好草帘和塑料膜内的温度,通常控制在10℃上下。关注气象和天气变化,夜间尤其做好防寒工作,确保保温工作到位。当栏舍出现问题时要即使修补,防止冬季夜间冷风的侵入。  相似文献   

5.
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是獭兔繁殖的黄金季节.但春季气温不稳定、寒潮频繁、早晚温差大,獭兔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兔螨病趋于活跃,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重点抓好繁殖配种和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6.
沙化草地春季禁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化草地进行了春季禁牧试验.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50~70d禁牧期间,对牲畜进行舍饲,对牲畜体重变化和草地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并与传统的自由放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春季禁牧有效地保护了植物,植物生长速度和植被盖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禁牧舍饲牛的增重要高于自由放牧的对照,而舍饲羊的增重要小于自由放牧的对照.根据禁牧后饲草收益和家畜表现所做经济分析来看,春季禁牧制度是一项既能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又能保证畜牧业高效生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2年10~12月和2013年1~4月冬春季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典型地区的气象数据和社会调查数据,对研究区不同地区的最低气温、雪灾等级、雪灾承灾体和受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12~2013年冬春季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雪灾等级巴彦德勒格尔和巴彦属轻灾区,太仆寺、正蓝、苏赫巴托和巴特瑙劳布属中灾区,锡林浩特、阿巴嘎和西乌珠穆沁属重灾区;承灾体暴露性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蒙古国地区要强于中国地区,其承灾体暴露性强,基础设施防灾抗灾性能低,受灾主要是牲畜死亡和掉羔,而中国地区主要是牲畜死亡、掉羔和草料费用增加,特别是草料费用增加导致的经济损失严重;蒙古国游牧地区气温低的地区灾情较重,中国定居地区灾损南部旗县重于北部旗县。  相似文献   

8.
当前正是牲畜配种的大好时机。在搞好备耕生产的同时,抢时间,争主动,狠抓牲畜配种工作,对高速度地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现在我们省以养猪为中心的畜牧业生产高潮一浪高一浪,今年各地春季配种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形势极为良好,各地领导抓的紧,群众干劲足,动手早,行动快,到处呈现了牲畜配种工作开门红的新景象。但是,根据目前各地的情况看来,部分地区的个别干部和有的群众对今年牲畜膘头好,天气暖,母畜发情早的特点认识不足,有的发情母畜发生了漏配的现象。因此,各地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地宣传搞好牲畜春季配种,来保证实现今  相似文献   

9.
牲畜的生理活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牲畜的体温和呼吸次数与气温成比例。测试结果表明,当气温为33℃时,黑白花奶牛的体温高达39.9℃,每分钟呼吸次数达72次。不同畜种对环境反应各异。牦牛能适应较寒冷的气候,不耐热。当环境温度为13℃时,呼吸次数明显加快;环境温度为16℃时,脉搏迅速上升,在20℃的气温条件下,牦牛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各类牲畜适宜温度的范围较宽,一般在st一20℃之间,此时牲畜的生理机能较好,长膘迅速。30℃以上的高温环境对牲畜抓膘很不利,然而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同样不利于牲畜的抓膘。不同畜种对于低温和…  相似文献   

10.
春季,牧草生长较快,牲畜放牧时易吃饱。一般早春时上午选在枯草多的地力放牧,7-10d后便可整天在青草地放牧,春季放牧,要避免牲畜过多采食青单而发生拉稀或膨胀病;还要控制其“跑青”,“防吃不饱而消耗体力,从而导致死亡。春季早晚比较冷,放牧时要晚出早归。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牧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15 a的年周期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使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比例越来越高,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幼畜成活率1984年之后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相似文献   

12.
春季气温回暖,万物生长,是养猪的最佳时节,但由于该季节气温变化多端,忽冷忽热,各种病菌、微生物大量繁殖,大大提高了猪的发病率,如果养猪过程中不注意消毒管理和疾病预防,将会诱发各种疫病.因此,在春季加强生猪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是保证生猪养殖工作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马萍  郑晓培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5):70-70,73
牲畜口蹄疫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猪、牛、羊口蹄疫,注射后15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在免疫过程中,少数牲畜因品种、个体状况、体质差异等原因引起过敏反应现象,这在我市历年防疫中时有发生。但是在2011年春季防疫过程中牲畜过敏反应十分严重,反应畜的数量明显比往年增多,如果  相似文献   

14.
冷雨和湿雪是发生在春、秋冷暖交替季节伴有强烈降温和大风的降水天气,它对牲畜的危害极大,表现为牲畜经受较长一段时间的雪渗雨淋后,污水透入牲畜毛层,使被毛失去保温作用;加之气温剧变和大风的影响,畜体  相似文献   

15.
春季是各种疾病极容易滋生的季节,在春季因为种种原因使得疾病的滋生有了温床。随着我国畜牧业尤其是牲畜养殖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牲畜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展而来的是本行业中的疾病控制与预防措施的跟不上所带来的疾病预防控制的空心,春季本来气候就极不稳定,如果在养殖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喂养方式则会使得春季牲畜发病率上升。牛流感和牛肺疫是我国现阶段各地区畜牧业在养殖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两种传染性疾病,造成牛传染这两种疾病都是养殖户在日常养殖过程中漠视一些基本的预防控制措施,使得牛在养殖过程中接触病毒或者养殖不当造成牛健康抵抗力下降进而产生牛流感和牛肺疫。笔者就这两种常见的疾病展开病情诊断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治疗这两种春季常见疾病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春季常发的肉鸡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回升,禽病也开始多起来,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为此,我们结合春季肉鸡病发生特点,建议大家做好肉鸡病毒病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阳光充足,是家兔生长、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抓住时机,会获得好的效益.下面谈谈春季如何养好肉兔,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陆鸿维 《中国蜂业》2004,55(2):11-11
新疆伊犁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属湿润大陆性中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7.9℃~9.2℃.极端最高气温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无霜期为160~180天.年降水量200~350mm,春季较多,秋冬季较少,且年际变化较大.我区春季蜂群一般要在3月上、中旬出室.蜂群出室后,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春季畜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养殖期间牲畜休息场所的保温、牲畜的营养补充、畜牧养殖的抗旱、疫病防治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并加速其繁殖,春季气温波动变化,昼夜气温不稳定,鸡舍温度伴随天气变化波动,影响鸡群抗病能力,这就导致鸡养殖过程中大多数疫病集中在春季高发。与此同时,春季大量迁徙鸟类活动,容易携带各种烈性传染病病毒,导致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爆发。由此,针对鸡养殖活动必须做好春季鸡疾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春季常见鸡病的主要种类春季鸡群易感染多种类型的常见疾病,需要鸡养殖从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