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供水对杨树人工幼林材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近年来已成为国家木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Ⅰ-69杨是主栽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蒸腾耗水量大的特性,灌溉措施对它的材积增产至关重要。但目前对林木生长与耗水关系的研究进行得很少,缺乏合理灌溉的技术指标。为此,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林木灌溉试验,较系统地测定了林木的蒸腾速率、蒸腾耗水量、立木材积生长量和田间供水量,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林木合理灌溉提供基础资料。本文还报道了田间供水水平对材积生长的影响和灌水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中作了小区灌溉试验,进行了林木生长指标、水分生理指标与供水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供水大大促进了林木生长,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年增长量均随供水量的提高而增加。1983—1986年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增加 17.2—24.6%、10.7—22.1%和22.0—42.6%。供水还影响到树体的结构,有利于同化产物向枝条中运输与积累,促进了树干、枝条、叶数与叶面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材性与生长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径向变异的研究表明,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木材材积加权平均基本密度为0.4826g/cm^3,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0.5300g/cm^3);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纤维长度为1182.4-1596.4μm,材积加权平均值为1375.45μm,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纤维长度(1200-2250μm)。通过研究还得出了基本密度(BD)、纤维长度(FL)与生长轮(年龄CA)和生长轮宽度(RW)。数学模型为FL=1269.8641 27.0207CA—5.4443RW;BD=0.4782—0.0024CA 0.0029RW,以此分析了木材性质与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速生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的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在林木生长后期增加灌水次数,可使胸径生长增加0.25~0.42cm。树冠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量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1500、4500、7500、22500m3/hm2·a灌溉量的平均叶面积分别是19.3、24.5、30.5、43.4m2;平均叶干重分别是1.1、1.3、1.5、3.9kg;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97、1.23、1.53、2.18。林木蒸腾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259.7、1527.7、1988.4、4986.1m3/hm2。在一定范围内,林木材积生长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产材积量分别为3.04、4.08、4.51、8.73m3/hm2。虽然22500m3/hm2·a灌溉量的产材量最高,但材积需水系数最高,其耗水量是其它灌溉量的3~15倍。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灌溉量以7500m3/hm2·a为宜。  相似文献   

5.
望天树人工林林木个体前期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20年生望天树人工林林木的生长调查及平均木的树干解析材料,分析了其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人工林中望天树林木的前期生长迅速,20年生时林木个体的带皮胸径、树高和带皮材积分别达到19.4 cm,19.8 m和0.298 m3。其相应的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97 cm、0.99 m和0.0149 m3;望天树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在6年生前较为缓慢,至14年生左右达到高峰,此后呈下降的趋势。依此,建立了望天树人工林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6.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材性与生长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径向变异的研究表明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木材材积加权平均基本密度为 0 4 82 6g/cm3 ,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 (0 5 30 0g/cm3 )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纤维长度为 1182 4~ 15 96 4 μm ,材积加权平均值为 1375 4 5 μm ,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纤维长度 (12 0 0~ 2 2 5 0 μm)。通过研究还得出了基本密度 (BD)、纤维长度 (FL)与生长轮 (年龄CA)和生长轮宽度(RW)。数学模型为FL =12 6 9 86 4 1+2 7 0 2 0 7CA - 5 4 4 4 3RW ;BD =0 4 782 - 0 0 0 2 4CA +0 0 0 2 9RW ,以此分析了木材性质与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 ,为速生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南桦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桦不同密度6a的试验结果显示:西南桦属速生树种,人工林初期生长很快,树高生长(1 5年生)达1 22 1 90m,胸径生长(3 6年生)达1 12 2 91cm。密度对树高生长有影响但不显著,而与胸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最大和最小密度林分间平均胸径相差2 88cm,3m×3m林分比1 5m×2m林分林木生长量高32 3%,比2m×2m林分高28 4%,比2m×3m林分高11 6%;单株材积生长与密度亦呈负相关关系,其关系式可用V=ax-b来表示。而林分蓄积则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密度大林分蓄积量高,反之则小。随林龄增长,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差异逐渐缩小。要培育中大径材的西南桦人工林,造林密度不宜大,可考虑采用2m×3m及3m×3m的株行距。  相似文献   

8.
水曲柳造林密度与林分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水曲柳人工林合理的造林密度,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0年生的水曲柳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m×1m(A)、1.5m×1.5m(B)、2m×2m(C)、3m×1.5m(D)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林木的干形、林分的产量均有显著地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单株叶面积、冠高比随密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大;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4种密度水平林分,C水平的造林密度是最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太行山南麓栓皮栎人工林合理的造林密度,以河南省国有济源市大沟河林场30年生的6种不同密度的栓皮栎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不同密度的栓皮栎人工林的林木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栓皮栎的林分密度与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单株平均材积关系密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单株平均材积均随着林分密度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太行山南麓30年生的栓皮栎人工林的最佳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 400株/hm2,有利于栓皮栎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P-SD、P-ND曲线法在林木组织水分状况动态监测中有较大价值。主成份分析表明;渭北旱原泡桐水分关系的主要环节是组织水分状况、蒸腾耗水、土壤供水三方面。三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泡桐蒸腾强度大小的次序是气温、照度、湿度、风速、土壤含水量。渭北旱原泡桐在7—8月耗水量最大,6—7月土壤供水最差。  相似文献   

11.
杨树叶面积与生长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奉觉  郑世锴 《林业科学》1989,25(4):370-374
树冠叶面积与树干材积的关系,反映着林木叶部光合产物的供应与干部材积生长需要之间的供需关系,表现为叶面积与林木生长指标、尤其是与材积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林木材积形成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协调程度,还可用于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杨树蒸腾速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蒸腾速率是杨树水分状况最重要的水分生理指标,它携带着耗水的信息。由于杨树形体高大,测定工作十分困难。国外的大棚、蒸渗仪、树干液流、微气候等测定方法,花钱多,不易操作,难以推广。迄今为止,还数、Huber和Arland等改进的快速称重法(Quick-weighing method,以下简称快称法)简便易行,在苏联、中国及欧洲国家广泛应  相似文献   

13.
本项研究主要在山东省冠县毛白杨林场进行,研究了毛白杨片林的林分生长规律、生物量积累及它们与土壤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生长量在不同土壤上差异甚大,其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壤质褐潮土>夹淤沙壤质潮土>通体沙质潮土>粘质褐潮土>风沙土;毛白杨片林数量成熟龄在壤质褐潮土为13a以后,其它几种肥力差的土壤为7-9 a;壤质褐潮土上毛白杨林速生期持续12 a以上,其它几种土壤为4-9 a。据观测毛白杨片林粗生长高峰期显著,5月份粗生长占全年总量40-60%。高生长高峰期持续期较长,为6-7月。毛白杨片林生物量积累随林龄增大而增加,尤其2-10 a增长速度最大,10-14 a以后生物量积累也有所增加,但增加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加拿大杨插条苗和刺槐播种苗苗期高生长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两种苗木高生长量的影响效应基本一致,其主导因子均为水分状况,从而为苗期的科学管理提供了量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量垂直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86年用定位测量方法研究了Ⅰ-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ex.Ⅰ-69/55)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量垂直分配的影响和主干、侧枝生长量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旷地与人工林树干生长量分配趋势不同,前者树冠以下主干生长量较大,而后者的大生长量集中在冠部;人工林树干直径增量以地径处最大,向上逐渐变小,从枝下高处又开始增大,直到冠部。冠部树干直径增量一般都大于枝下干部,且呈波动式起伏;断面积与材积增量的分配,以树干基部较大,向上逐渐减小,随着修枝高度的上移,上部材积分配比额增大;侧枝生长影响主干上下生长量的分配,侧枝断面积增加1cm~2,可使分枝部位上下断面积的差值扩大0.7cm~2左右。修枝对调节树干的直径材积生长量分配有显著作用。可以促进树干上部直径材积生长。  相似文献   

16.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2001,37(Z1):126-130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10 a生后直至27 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4~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相似文献   

17.
对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从生物膜膜脂的组成和配比的角度来探讨抗寒机理已有很多的报告,对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研究还不很多。以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都支持了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抗寒性的相关性,但各种植物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一些相反的结论。为了比较杨树耐寒品种和不耐寒品种在化学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别,本研究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耐寒欧美杨(45杨)和不耐寒美洲黑杨(69杨)的膜脂总脂肪酸、磷脂组分的配比和总磷脂含量,为判别杨树无性系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毛白杨木材解剖构造与染色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新芳  鲍甫成 《林业科学》2001,37(1):112-116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本研究测字5株34块人工林毛白杨 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与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0.4836-0.7998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确定了影响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木射线量等因子。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