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保护不同居群的藏鸡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藏鸡四川居群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在四川省甘孜州对藏鸡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其生长和繁殖等生理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藏鸡四川居群的外貌特征与西藏居群相似,毛色鲜艳,羽翼发达善于飞翔;藏鸡四川居群雌雄个体体重分别可达177.42%,131.57%的相对增长率,成年鸡体重最大值可达1 520 g。四川居群的生长发育指标、产肉性能指标大于西藏居群。藏鸡四川居群较西藏居群具有更优良的基础生物学性能,可优先作为藏鸡遗传育种的材料和基因库。  相似文献   

2.
西藏山南地区是藏鸡的中心产区,藏鸡饲养已成为当地农牧区发展畜牧业的特色产业之一,是群众饮食消费和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饲养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极低、外来品种盲目杂交、轻视选育等原因,造成纯种藏鸡数量逐年减少,群体生产性能良莠不齐,其优质特异性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调查藏鸡饲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提出应开展科学保种选育,充分发挥藏鸡在高原地区的饲养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为我国地方鸡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我国12个地方鸡品种(白耳鸡、茶花鸡、大骨鸡、河南斗鸡、丝羽乌骨鸡、固始鸡、狼山鸡、鹿苑鸡、藏鸡、仙居鸡、萧山鸡、北京油鸡)间的DR遗传距离、基因流(Nm)、杂合度和各群体基因组分数的分布,并采用Weitzman和Caballero2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分析各品种在遗传多样性最大化保护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固始鸡与其他11个鸡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远(0.2095),基因流最小(1.1411);藏鸡与其他11个鸡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近(0.1013),基因流最大(2.7730)。12个地方鸡种中,除萧山鸡、鹿苑鸡和藏鸡外,其他群体的基因组分数均大于0.800。Weitzman保种理论分析表明,固始鸡、河南斗鸡、茶花鸡、丝羽乌骨鸡、北京油鸡对总群现实多样性的品种贡献率较高(10%),这与这几个鸡品种独特的特征特性和相对封闭的品种形成历史基本一致。Caballero保种理论分析表明,茶花鸡、河南斗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大骨鸡、藏鸡和萧山鸡对总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正的贡献率,与Weitzman保护理论确定的保护等级顺序相比,固始鸡、藏鸡和萧山鸡的保护等级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与Weitzman保护理论未考虑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有关。【结论】在分析家禽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时,应充分考虑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藏鸡的特性、饲养管理和保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鸡(Tibetan Chicken)是中国西藏特有的高原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养的原始地方鸡种。2000年被列为《国家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国家农业部于2006年将其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藏鸡于青藏高原海拔2000~4100m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分布最多,范围最广。产区包括西藏的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那曲东部、阿里西南部。此外,在青海的  相似文献   

5.
布尔山羊也称波尔或包尔山羊,原产于南非的好望角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肉用山羊优良品种之一.引入国内用于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地方山羊品种,显示良好的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西藏地区藏鸡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情况,为填补藏鸡品种单一的空白,丰富家禽基因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长远目标,以应用研究为主,充分发掘西藏区域品种资源,提高藏鸡各项生产性能,保持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正>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经过近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咖啡产业已形成了云南、四川小粒种优势产区和海南中粒种优势产区,其中云南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8.67%。种植区域相对集中,品种布局合理,品种类型与气候类型相匹配。据统计,2014年,我国咖啡单产达每亩150.05公斤,较2001年增加66.72公斤,增长80.07%,居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西藏不同产区藏鸡体重和体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鸡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始地方小型鸡种,为了了解西藏不同分布区藏鸡体型特征与体重、体尺性状间的关系,测定了西藏5个典型产区的成年藏鸡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嘉黎县藏鸡体重、多项体尺性状指标较高,尼木县藏鸡较低;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其中体重与胫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763 5;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表明,对体重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胫长、胸围、胸宽、胸骨长和髋宽;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含有体重和体尺8项指标90.27%的信息量,说明不同产区藏鸡体重和体尺性状存在差别,但都具有体重轻、体型小、身体较长、胫长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西藏地区藏鸡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情况,为填补藏鸡品种单一的空白,丰富家禽基因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长远目标,以应用研究为主,充分发掘西藏区域品种资源,提高藏鸡各项生产性能,保持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尧山白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具有抗病力强,繁殖较快,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肉羊杂交以来,纯种尧山白山羊的分布区域迅速缩小,数量锐减。如何保护利用、选育提高尧山白山羊品种资源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中迫在眉睫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结合尧山白山羊发展实际,分析尧山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改良等位基因特异性PCR(Modified Allele Specific PCR, M-ASP)结合PCR-RFLP以及直接测序方法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基因内含子4 (Intron4)的一个位点进行了SNP检测,并进行了该基因与藏鸡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检测结果显示,GH基因Intron4的这个位点同时具有M-ASP和SacI-RFLP多态。测序结果表明,该位点发生了C→G的碱基突变,产生了CC、CG和GG三种基因型。两个等位基因和三种基因型在两鸡种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的频率最高。χ2检验结果表明,基因型频率或者等位基因频率在两鸡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分别在两鸡种内部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与藏鸡的2周龄体重等12个生长性状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关联;基因型CC与藏鸡的7周龄体重存在显著关联(P<0.05)。这暗示了GH基因是影响藏鸡生长的主效基因或者它与主效基因相关,而该位点的碱基突变可以作为筛选藏鸡高的7周龄体重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拉萨白鸡品种形成与发展、生态条件、外形特征、种群结构、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研究,结果发现:拉萨白鸡是蛋用品种,形成历史悠久,生产性能较低,蛋品质好,遗传稳定,耐粗饲,适应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粗放的饲养管理,这是目前国内外其他鸡品种在高寒恶劣的环境下无法替代的优良种质,属于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应该加以很好的保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速度鸡品种(配套系)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样性和起源特性,为肉鸡品种选育和溯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生长速度的8个黄羽肉鸡配套系(中快速型5个、慢速型3个)、2个地方鸡种(固始鸡、藏鸡)、2个引进鸡种(隐性白羽鸡、安卡鸡)、1个白羽肉鸡(罗斯308)、817杂交肉鸡以及1个高产蛋鸡配套系(大午褐壳蛋鸡)共计15个鸡种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对15个鸡种共683个个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测序,使用DnaSP 5.10软件分析各个鸡种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特点,使用MEGA 4.0软件计算种间遗传距离,构建不同单倍型与红色原鸡之间NJ系统发育树,分析起源和亲缘关系。【结果】15个鸡种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大小为1 231—1 232bp,序列长度为1 231 bp的个体在859 bp处存在C碱基缺失。683个个体共检测到45个变异位点,组合为53个单倍型,可以分为A、B、C和E共4个单倍型群,其中中快速型肉鸡、817杂交肉鸡以及高产蛋鸡均是E单倍型为优势单倍型(≥48.89%);慢速型黄羽肉鸡中鸿光黑鸡优势单倍型为B单倍型,京海黄鸡优势单倍型为A单倍型,雪山鸡4种单倍型相对均衡,3个慢速型黄羽肉鸡配套系E单倍型比例≤38.46%;地方鸡种中固始鸡的单倍型为A和C型,藏鸡的单倍型为A和B型。15个鸡种单倍型多样度(Hd)分布在0.496—0.853,核苷酸多样度(Pi)分布在0.00146—0.00673,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品种(配套系)是新兴矮脚黄鸡、雪山鸡、京海黄鸡和罗斯308;遗传多样性程度相对较低的品种(配套系)是藏鸡、高产蛋鸡、安卡鸡、新兴麻鸡4号和墟岗黄鸡1号。15个鸡种Kiumura双参数距离范围为0.0016—0.0113,其中罗斯308种内遗传距离最大,而817杂交肉鸡和高产蛋鸡的种内遗传距离最小;种间遗传距离最大为高产蛋鸡与藏鸡之间,最小为高产蛋鸡与817杂交肉鸡之间;中快速型黄羽肉鸡配套系相互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小,而与慢速型黄羽肉鸡配套系以及地方鸡种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大;京海黄鸡和鸿光黑鸡均是与藏鸡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显示,A、B单倍型群与红色原鸡滇南亚种交叉聚为一枝;E单倍型与红色原鸡印度亚种交叉聚为一枝;C单倍型群与红色原鸡印度亚种、滇南亚种、指名亚种以及印尼亚种交叉聚为一枝。【结论】不同生长速度鸡种之间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程度差异较大;E单倍型与肉鸡生长速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中快速型群体均以E单倍型为优势单倍型,而慢速型群体E单倍型比例均低于40%;我国家鸡群体具有多个红色原鸡母系起源,显示其在中性选择下被驯化。研究结果为肉鸡品种选育和溯源以及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藏猪耳部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体外传代和冷冻,冷冻复苏后的藏猪耳部成纤维细胞仍可以正常培养和传代,冻存前后活率都在90%以上;其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细胞接种后,在经历0-2 d的潜伏期后,第3 d细胞开始迅速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到第10 d细胞开始发生接触抑制,生长缓慢进入平台期。研究结果表明,已成功分离培养到藏猪的耳部成纤维细胞,这将为藏猪的体细胞克隆和保种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烘干鸡粪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两种处理方法处理的烘干鸡粪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分析表明,烘干处理后的鸡粪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及钙、磷等营养成分.烘干鸡粪作为养殖业饲料配料完全可行,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Influences of altitude on growth curves in Tibetan chicken and its hybri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betan chicken is a precious resource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In order to study its growth rhythm and heterosis of its hybrid, three groups comprising Tibetan chicken (T), Dwarf Recessive White (D) and Tibetan × Dwarf Recessive White (TD) were reared under the same management conditions at low and high altitudes. Body weight and shank length were measured, and growth curves were fitted using Richards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fitted well with the chickens’ growth courses in weight and shank with R 2 at more than 0.99. The high-altitude might retard the growth of chickens, with decreases in inflection point values, final values and maximal growth rates, and prolongation of inflection point time. The final weight, inflection point weight, and maximal growth rates of Tibetan chicken were 1008.3 g, 477.9 g and 11.69 g respectively at lowaltitude, and 525.3 g, 229.5 g, and 5.12 g at high-altitude. This showed a decline of 47.9%, 52.0%, and 56.8% at the high-altitude;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altitude was less than that of Dwarf Recessive White. The TD had high heterosis in weight gain, and at high-altitude the heterosis of final weight, inflection point weight, and maximal growth rates were 59.5%, 56.8% and 52.3%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Tibetan × Dwarf Recessive White cross wa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Tibetan chicke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7, 12(2): 40–44 [译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微卫星DNA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可有效地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可估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边鸡群体的遗传结构及系统地位,利用鸡基因组中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5个微卫星DNA标记,检测了边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以大骨鸡做了比较分析;同时,初步探讨了边鸡在国内几个地方鸡种中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其中ADL0146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少(5个),而ADL0136和ADL0185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多(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个.边鸡群体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基因杂合度(h)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0.667 1、0.745 7和4.044 3,边鸡群体内比大骨鸡群体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边鸡与大骨鸡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鲁西斗鸡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该系统聚类结果与这些地方鸡种的系统分化与选育历史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