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氨基酸饲喂妊娠期母猪对粪氮含量及初生仔猪的影响,试验选择妊娠日龄、体重、胎次相近的梅山母猪1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头,试验组母猪妊娠期饲喂粗蛋白含量为9.5%同时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的日粮;对照组妊娠期饲喂粗蛋白含量为13.5%不额外添加氨基酸的日粮。测定母猪粪氮含量、产仔性能及初生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氮日采食量、氮日排泄量均显著降低(P0.05),粪含氮量极显著降低(P0.01);平均总产仔数、平均产活仔数、平均初生窝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个体重总体上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体高、体长、胸围、腹围、管围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初生仔猪血清的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母猪妊娠期饲喂低蛋白添加氨基酸日粮可以减少粪氮排泄量,不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和血清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葡萄糖氧化酶(GOD)对大河乌猪妊娠母猪繁殖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健康经产(3~5胎)大河乌猪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GOD1、GOD2和GOD3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OD的试验饲粮。母猪产前30 d开始试验,直到仔猪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OD可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P0.05);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仔猪初生重和20日龄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和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显著增加大河乌猪妊娠母猪饲粮粗脂肪(EE)和磷(P)的消化率(P0.05)。本试验条件下,大河乌猪母猪妊娠后期(产前30 d)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OD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强母猪和仔猪抗氧化能力,提高母猪对饲粮EE和P的消化能力,提高饲粮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在低蛋白水平下饲粮中添加氨基酸复合物对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妊娠90d的大白×长白经产母猪,共8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高蛋白处理组(T1)、低蛋白处理组(T2);低蛋白组添加500mg/kg氨基酸复合物(T3)、低蛋白饲粮组添加1000mg/kg氨基酸复合物(T4),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各处理饲粮从妊娠90d开始饲喂直到泌乳结束。结果表明,母猪妊娠后期低蛋白水平饲粮中添加氨基酸复合物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没有影响(P>0.05);T4母猪泌乳期间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T3和T2(P<0.05),并且与T1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组对仔猪初生重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泌乳仔猪的日增重和断奶重,其中T4显著高于T2和T1(P<0.05)。对乳成分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饲粮对初乳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常乳乳成分,其中T4常乳的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含量都显著高于T2(P<0.05)。由此可见,在低蛋白水平饲粮中添加氨基酸复合物可通过提高母猪采食量与常乳品质,进而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断奶重,其效果可达到或优于饲喂高蛋白饲粮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肝脏发育和脂代谢的影响。选取正常初生重(NBW)和低初生重(LBW)新生梅山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取仔猪血液测定血浆脂代谢指标,屠宰取样测定肝脏器官指数、肝脏脂代谢指标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NBW组相比,LBW组新生梅山仔猪的肝脏细胞粒径和面积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总胆固醇(T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T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TG含量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肝脂酶(HL)活性呈下降趋势(P=0.086);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和LPL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显示,LBW会抑制新生梅山仔猪的肝脏发育,降低脂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正常初生重(NBW)和低初生重(LBW)新生梅山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结果表明:1)LBW组新生梅山仔猪的体重、脾脏重和相对脾脏重均显著低于NBW组(P0.05)。2)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血液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均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CD+8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3)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中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CD+3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4)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胸腺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5)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BW组(P0.05),IL-2、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综上,LBW新生梅山仔猪的免疫功能低于NBW新生梅山仔猪,这与其体内T淋巴细胞分化和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24头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研究妊娠期添加叶酸对新生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其与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叶酸1.3 mg/kg),基础日粮为典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叶酸构成处理组日粮(叶酸30 mg/kg),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直至分娩。结果表明:妊娠期间增加母猪叶酸摄入量显著提高仔猪血清叶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P<0.01)。叶酸添加组仔猪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0.05)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肝脏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在添加叶酸之后显著下降(P<0.05)。添加叶酸显著提高仔猪肝脏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量(P<0.05),下调T-蛋白基因mRNA水平(P<0.05)。由此可见,通过母体添加叶酸可显著改善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并影响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  相似文献   

7.
秦洁 《饲料广角》2003,(14):36-37
选用三元杂交系[杜×(大×长)]的初生仔猪八窝,根据母猪胎次、泌乳力、产仔数以及仔猪出生日龄、平均出生重相近似的原则随机分成两组,高蛋白组四窝36头,低蛋白组四窝35头。两组仔猪皆于7日龄时分别采用两个粗蛋白水平(21%及17.8%)的粉状料补饲,以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仔猪日增重、腹泻等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1.高蛋白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低蛋白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高蛋白组的料肉比低于低蛋白组(断奶后1.834:1及1.616:1)。3.高蛋白组的腹泻率高于低蛋白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比较吡咯喹啉醌(PQQ)与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和背膘厚接近且妊娠90 d的第3胎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kg维生素E和0.20 mg/kg有机硒,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mg/kg PQQ。试验期为妊娠第90天至分娩后第7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PQQ对母猪产程、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仔猪初生窝重、仔猪平均初生重以及产后7 d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数值上有所升高;饲粮添加PQQ显著提高了初生仔猪和母猪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对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得出,围产期饲粮中添加PQQ较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显著增强围产期母猪及初生仔猪的血清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水平对淮猪育肥后期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体重相近的淮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即低蛋白组(11.96%)、中蛋白组(13.04%)和高蛋白组(14.16%),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期为138 d。结果表明,1)各组猪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蛋白组的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各组猪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2)各组的肌肉pH、肉色评分、失水率以及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和肌苷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蛋白会显著提高肌肉粗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3)高蛋白组猪肌肉中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4)低蛋白组的血清中ALB含量显著高于中蛋白组(P<0.05),随着蛋白水平提高,血清中的BUN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85)。根据本试验结果,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3.04%对淮猪育肥后期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金华猪保种场内健康状况良好的324头能繁母猪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能量低蛋白和高能量高蛋白2种营养水平对金华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量低蛋白组的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高于高能量高蛋白组,低能量低蛋白对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低能量低蛋白组的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初生重均低于对照组,低能量低蛋白对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1)。说明适度的低能量、低蛋白不仅能提高金华猪的繁殖性能,并且还能提高饲养繁殖母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和泌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对母猪生产性能、仔猪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体重(120±15) kg、健康的“长×大”母猪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使用4%、8%、12%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普通豆粕。试验期分妊娠(114 d)和泌乳(28 d)两阶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发酵豆粕处理组仔猪的平均断奶窝重、断奶窝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各发酵豆粕处理组的母猪采食量均有提高,且12%处理组母猪饲料成本极显著升高(P<0.01),断奶窝增重的饲料成本显著降低(P<0.05)。12%处理组仔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12%发酵豆粕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强仔猪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以探索母猪妊娠期脂肪沉积与繁殖性能的关系。本试验度量了846头经产大白母猪妊娠第109天时的背膘厚度,并分为3组,背膘厚度≤18 mm的为第1组(母猪192头),背膘厚度为19~22 mm的为第2组(母猪265头),背膘厚度≥23 mm的为第3组(母猪389头)。记录母猪分娩后的产仔性能,测定胎盘组织中脂质、氧化产物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尽管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木乃伊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死胎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和胎盘效率(P0.05)。其中,第2组的初生头重、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第2组的死胎数显著低于第1组(P0.05),与第3组差异不显著(P0.05)。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显著影响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P0.05),第3组的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在第3组的胎盘组织中,不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且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妊娠末期母猪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MDA水平与总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与产仔性能密切相关。妊娠末期维持背膘厚度在19~22 mm,母猪可获得较高的产仔性能;背膘厚度≤18 mm时,会增加死胎数;而背膘厚度≥23 mm时,会引起胎盘组织中脂质过度沉积,从而加剧胎盘氧化应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肝脏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0头胎次和体况接近的妊娠母猪,分娩后,分别从每头母猪所产仔猪中挑选1头正常初生重(NBW)新生仔猪和1头IUGR新生仔猪,即10头NBW新生仔猪和10头IUGR新生仔猪,分别为NBW组与IUGR组.记录各阶段仔猪的体重,分别测定7、23日龄时仔猪肝脏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7、14和23日龄时,IUGR组仔猪体重均显著低于NBW组(P<0.05);1~7日龄时,IUGR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较NBW组有降低趋势(P=0.075),8~14日龄与15~23日龄时,IUGR组仔猪ADG较NBW组显著降低(P<0.05);7日龄时,与NBW组相比,IUGR组仔猪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99)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76)有降低的趋势;23日龄时,与NBW组相比,IUGR组仔猪肝脏中T-AOC、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能力有降低趋势(P=0.098),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与NBW猪相比,IUGR会导致仔猪哺乳期生长速度缓慢,7、23日龄时肝脏的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选取55头三元杂交系【杜×(大×长)】的初生仔猪6窝。根据母猪胎次、泌乳力、产仔数以及仔猪出生日龄、平均出生重相近似的原则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两种日粮蛋白水平的饲养试验(22.0%,18.0%),分析了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仔猪营养性腹泻及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1.低蛋白组断奶后平均日增重高于高蛋白组,差异显著(P<0.05)。2.断奶后高蛋白组的料重比高于低蛋白组(2.38∶1及1.53∶1)。3.高蛋白组的腹泻率高于低蛋白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对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8.52±0.76)kg的23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饲粮(20%和18%)。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饲喂在高蛋白和低蛋白饲粮各添加500 mg/kg智富能的试验饲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预饲期7天,试验期14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低两种蛋白日粮中添加智富能后,腹泻率分别降低了72.92%(P<0.05)和90.54%(P<0.05)。4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蛋白和低蛋白两种饲粮中添加智富能,其蛋白质溶解度分别提高了3.0%和3.23%(P<0.05),高蛋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粪便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49.34%(P<0.05)和15.83%(P<0.05)。低蛋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粪便中粗脂肪含量降低了41.12%(P<0.05),而粗蛋白和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500mg/kg的智富能可提高仔猪的ADG,降低腹泻率,改善F/G,提高蛋白质溶解度和饲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降低血清尿素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对母猪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4胎次、体重相近的待产前1周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和4%发酵中药的试验饲粮。从产前7 d开始饲喂,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平均断奶重、断奶仔猪数和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母猪泌乳力、初乳成分中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P <0.05);显著提高初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和4%发酵中药显著提高母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母猪血清中催乳素(PRL)、雌二醇(E2)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孕酮(Prog)的含量(P<0.0...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3~6胎次、妊娠74 d的"长×大"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2 000 mg/kg HMB。试验从母猪妊娠第74天开始,至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初生个体重显著提高14.1%(P<0.05),仔猪7、21日龄窝重分别显著提高16.6%、11.7%(P<0.05),仔猪初生至7日龄、初生至21日龄窝增重分别显著提高28.3%和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在妊娠第98天和分娩当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提高35.3%(P<0.01)、13.0%(P>0.05),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分别提高34.7%(P<0.05)、12.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初乳中IgG含量显著提高19.0%(P<0.05),分娩后第14天常乳中IgM含量显著提高21.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7日龄血浆IgG、IgM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1.4%和40.1%(P<0.05)。上述结果提示,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连续添加2 000 mg/kg HMB,可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哺乳期增重,改善母猪及仔猪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3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对照日粮(20%酪蛋白)、高蛋白日粮(60%酪蛋白)和添加半胱胺的高蛋白日粮(60%酪蛋白+60mg/kg半胱胺)。饲养2周后屠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高蛋白组消化系统中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则显著下降(P<0.05);添加半胱胺后,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状态有所改善。上述结果表明,高蛋白日粮能够诱导小鼠消化系统产生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铁蛋白(LF)对大河乌猪繁殖性能及母猪与仔猪铁营养、血细胞参数、免疫指标和猪β防御素(pBD)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经产(3~4胎)、产仔数和体重相近的大河乌猪母猪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重复1头母猪。从妊娠第80天至分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LF1组、LF2组、LF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 mg/kg LF,甘氨酸螯合铁(Fe-Gly)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 Fe-Gly。考察母猪繁殖性能,检测母猪和仔猪血液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含量、血清免疫指标以及母猪血清和乳汁铁含量,并检测仔猪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pBD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F2组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LF1和LF3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LF2、LF3和Fe-Gly组母猪血液RBC及HGB含量显著提高(P 0.05),LF1、LF2、LF3和Fe-Gly组仔猪血液RBC及HGB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LF1、LF2和LF3组母猪血清和乳汁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LF1、LF2和LF3和Fe-Gly组仔猪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提高(P0.05);LF1、LF2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溶菌酶(LSZ)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LF2组仔猪肝脏、脾脏、十二指肠pBD-1基因,肝脏、脾脏pBD-2基因以及脾脏pBD-3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LF1组仔猪肝脏pBD-1、pBD-2基因以及LF3组仔猪肝脏、脾脏pBD-1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LF1、LF2、LF3和Fe-Gly组仔猪十二指肠pBD-2基因以及肝脏、十二指肠pBD-3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大河乌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适宜剂量(200 mg/kg) LF可提高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改善仔猪铁营养和提高血清免疫指标,增加仔猪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pBD-1基因表达量,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的日粮中添加茴香或大蒜素,来研究茴香和大蒜素对母猪初乳抗氧化特性及仔猪早期生长的影响。选取健康的经产母猪36头,将母猪随机地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母猪21头,茴香组母猪7头,大蒜组母猪8头。从母猪的妊娠后期(产前第30天)至哺乳前期(产后第7天),日粮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茴香或大蒜素。结果显示:茴香组和大蒜素组母猪初乳中的T-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茴香组母猪初乳中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茴香组母猪所产仔猪的出生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日龄时的体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茴香能够增强母猪初乳的抗氧化性能,改善仔猪的早期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