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消毒方法的选择1.1根据病原微生物选择由于各种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抵抗力不同,所以,要针对性地选择消毒方法。对于一般的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氏体等对消毒剂敏感性高的病原微生物等,可采用煮沸消毒或低效消毒剂等常规的消毒方法,如苯扎溴铵、洗必泰等;对于结核杆菌、真菌等对消毒剂耐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选择中效消毒剂与高效的热力消毒法;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的细菌芽孢需采用  相似文献   

2.
1发病原因 多种非特定的微生物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因地区不同,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也存在差异,包括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牛床不及时冲洗、潮湿、消毒;牛舍不清洁、尘埃多、不消毒;不常更换挤奶器上的橡皮管,真空泵调节器不清洁,或在清洗挤奶器中不加任何消毒剂等。  相似文献   

3.
<正>1消毒目的圈舍和饲养环境消毒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活环境、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病原微生物或切断其传播,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2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分布2.1种类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八类。它们在适宜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并危害动物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率以及阐明消毒后细菌未灭活的原因,研究了常用消毒剂对入场车辆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消毒池内消毒剂存放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以及未灭活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对消毒前后轮胎和车身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沙门菌数,测定未杀灭细菌对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果明显,通过消毒池和车辆消毒通道消毒后,轮胎和车身的微生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消毒池内消毒剂使用1 d后消毒效果显著降低;未杀灭分离菌大部分对消毒剂耐药。结果提示:对养禽场入场车辆进行消毒很有必要,为保证消毒效果,入场车辆应预先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并且每天更换消毒剂,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5.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1.1微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浸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多种非特定的微生物,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包括有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1.2环境因素如牛舍尘埃多、不清洁、不消毒;牛床潮湿,又不及时冲  相似文献   

6.
<正>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造成的,而猪舍又是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地,可以说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场地、水中、空气中、舍内等。1消毒程序设计要合理严密1猪场环境的净化与消毒工作主要包括车辆的消毒,可以采用3%~5%的来苏儿溶液或者是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道路消毒,要经常打扫卫生,每个月都要用苛性钠溶液进行1次消毒;场地消毒,应该及时的清除猪舍内的粪、尿、杂草  相似文献   

7.
<正>防控畜禽疾病其中一项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养殖环境的消毒,在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害畜禽之前,有效将其杀灭,切断传染源。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无公害。本文就消毒过程中对消毒药物的理化性质及选择与使用进行了归纳,希望能对养殖户在消毒环节起到一定帮助。1强碱性消毒药此类消毒药临床上常用的有烧碱、生石灰及草木灰等。消毒的基本原理为通过与细菌、病毒、芽孢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以其碱性物质作用并  相似文献   

8.
孵化场卫生是影响雏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通过彻底冲洗消毒后并对物体表面、空气中微生物、沙门氏菌以及水中细菌数的卫生监测来确保孵化场保持干净卫生,从而为提供无沙门氏菌污染的高质量雏鸡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形乳房炎两种. 1 发病原因 1.1 微生物因素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多种非特定的微生物,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包括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 1.2 环境因素 牛舍尘埃多、不清洁、不消毒;牛床潮湿又不及时冲洗、消毒,一块毛巾擦洗很多牛,真空泵调节器不清洁或挤奶器上的橡皮管不经常更换,或清洗挤奶器不加任何消毒剂等.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原因1.1微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浸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多种非特定的微生物,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包括有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1.2环境因素如牛舍尘埃多、不清洁、不消毒;牛床潮湿,又不及时冲洗、消毒;一块毛巾擦洗很多牛,真空泵调节器不清洁,或挤奶器上的橡皮管不经常更换,或清洗挤奶器不加任何消毒剂等。1.3挤奶技术若挤奶员挤奶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当,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原因1.1微生物因素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多种非特定的微生物,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其中有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病原微生物浸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人们公认的主要途径。1.2环境因素奶牛乳房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接触感染。如牛舍不清洁、不消毒;牛粪堆积门外或堆积在排尿沟内;牛床潮湿,挤奶时随意将头几把奶挤在牛床上,又不及时冲洗、消毒;没有运动场或运动场泥泞,排水不良,浊水积聚;一块毛巾擦洗很多牛,或用于擦洗  相似文献   

12.
现在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的消毒意识非常淡薄,有的甚至是整个养殖周期一次也不消毒,致使养殖环境中存在大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如此恶劣的养殖环境,很难有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1带鸡消毒的重要性定期用消毒药液对鸡舍的空间、笼具、鸡体进行喷雾带鸡消毒,是养鸡成功的关键。带鸡消毒虽不能使鸡舍环境达到百分之百的洁净,由于是项经常性的工作,环境中的细菌含量会越来越少,比起不消毒的鸡舍,鸡群的发病机会会大大降低。2带鸡消毒的作用有效抑制舍内氨气的发生和降低氨气浓度,可很大程度地减少灰尘的弥漫,净化空气;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尤其是能  相似文献   

14.
鸡舍熏蒸消毒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熏蒸消毒能杀灭物体表面的病毒、芽孢、细菌及细菌繁殖体等病原微生物,是鸡舍常用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5.
犊牛传染性腹泻是由于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而导致,主要症状是腹泻。常见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致病病毒包括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寄生虫包括隐孢子虫、线虫以及球虫。诱发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没有及时进行清扫和消毒,导致机体体况较弱,同时饲养环境较差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犊牛更容易患病。现概述犊牛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空舍期是鸡群生产的开始阶段。鉴于鸡群淘汰或者转出后,鸡舍会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因此鸡群空舍的重点是做好鸡舍清理、冲洗以及消毒工作,将上批种鸡遗留的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等及时消除,进而切断上下批次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防控猪病最根本的措施是,通过圈舍消毒和猪体消毒,使猪的生活环境及猪自身达到无公害化。消毒的目的是在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没有侵害猪体之前,将在猪体外将其消灭。做好圈舍和猪体消毒,才能有效地防控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养殖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控制对养殖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本研究主要对机械化蛋鸡场的自动化叠层笼养蛋鸡鸡舍的微生物环境进行评估,监测分析鸡舍内不同层鸡笼、料槽、蛋槽的细菌分布、鸡舍内风机对空气落菌数的影响、场内水源出水口和鸡舍饮水口水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以及鸡场内不同类别消毒药的消毒效果,为完善机械化鸡场的环境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鸡舍内不同层鸡笼、料槽、蛋槽的细菌含量会随着层数的增高而不断减少,鸡舍内打开风机会增加空气落菌数的数量,鸡舍饮水管在不安装任何过滤设备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不同消毒药对蛋箱消毒池的消毒效果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主要用于杀灭物体表面以及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减少病原感染及所造成的危害。若猪场内存在过多的病菌则会导致疫情的暴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确保猪的健康生长,应尽量避免病原微生物侵入、繁殖以及扩散。本文对猪场消毒的重要性及正确操作进行了介绍,还重点强调了消毒的注意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卫生与消毒为了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传播机会,对羊的圈舍、活动场所及用具等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粪便及污物做到及时清除,并堆积发酵;防止饲草、饲料发霉变质,尽量保持新鲜、清洁、干燥。还应注意消灭蚊蝇,防止鼠害。消毒的目的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羊体表面及用具上的病原微生物和虫卵、幼虫。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或减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