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云南省文山、保山、临沧、普洱4个新烟区与津巴布韦马龙德拉、宾杜拉、奇诺伊3个烟区生产的‘KRK26’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烟区烟叶还原糖、氯、多酚、挥发酸、钙含量和pH值与津巴布韦烟叶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普洱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相似性较高,文山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相似性稍低;津巴布韦烟叶中马龙德拉烟叶与云南省新烟区烟叶相似性较高,宾杜拉、奇诺伊烟叶与云南省新烟区烟叶相似性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提高平顶山烟区烟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方法]以平顶山市5个县市的3个烤烟主栽品种为材料,对烤烟下部、中部、上部叶片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同时对平顶山烟叶的中性香气成分与津巴布韦烟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平顶山烟区叶片共检出28种主要中性香气物质,且下部叶(1 298.60μg/g)、中部叶(1 084.77μg/g)、上部叶(1 223.35μg/g)中性香气物质总含量均高于津巴布韦对应部位烟叶,下部、中部叶片的酯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津巴布韦烟叶,但上部叶片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津巴布韦烟叶。不同中性香气物质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不同,醇类物质对余味、甜度影响最大,对香气质、透发性影响最小;醛类物质对香气量、杂气、劲头影响最大,酮类物质对香气量影响最小;酯类物质对刺激性、浓度影响最大,对杂气、柔细度影响最小;新植二烯对香气质、柔细度、透发性影响最大,对余味、甜度、刺激性、劲头、浓度影响最小,而新植二烯和酯类物质对总体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最大。对平顶山与津巴布韦的烟叶中性香气成分进行聚类分析,上部叶以郏县、叶县、鲁山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较为接近,中部、下部叶以叶县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最为接近。[结论]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看,平顶山烟叶具有优质烟叶的潜质,从中性香气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看,在今后的科研、生产中应更注重烟叶新植二烯和酯类物质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对2009年云南新烟区与津巴布韦种植的KRK26烤烟品种上部、中部和下部共152个初烤烟叶样品外观质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KRK26品种在云南新烟区的成熟度表现略好于津巴布韦;外观质量各指标中,上部叶的叶片结构和色度在地区间变异较大,中、下部叶的油分和色度变异较大.奇诺伊与云南新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差异较马龙德拉与云南新烟区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比分析和夹角余弦方法,分上、中、下3个部位对云南26个新烟区和津巴布韦主产烟区KRK26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新烟区与津巴布韦主产烟区各部分烟叶在总糖等常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上的差异不大。两个烟区所产烟叶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多酚、多元酸和各致香物质的含量上。在常规化学成分上,云南新烟区KRK26烤烟与津巴布韦主产烟区KRK26烤烟总体相似度较高,其中下部烟叶与津巴布韦的相似度最高。在致香物质上,上部烟叶相似度相对较低,中部烟叶相似度最高,下部烟叶相似度居中;其中,施甸、云县、耿马、沧源、双江、镇沅、景谷和弥渡8个县(区)与津巴布韦马龙德拉5号农场中部烟叶夹角余弦达到0.99以上,特别是双江县和镇沅县中部烟叶夹角余弦达到0.998,相似度极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不同存储时间对烤烟上、中部烟叶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对皖南地区自然存储3个月、6个月、9个月的烟叶进行香味物质含量的检测。[结果]在存储过程中,烤烟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随存储时间延长含量不断下降。在上部烟叶中,醛类、酮类、酚类、酯类香味物质含量随存储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醇类物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中部烟叶中,随存储时间延长醛类和酯类香味物质含量均值先上升后下降,醇类和酚类物质随存储时间延长含量不断下降,而酮类物质含量则是先下降后上升。[结论]存储烟叶中上部和中部烟叶香味物质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黑龙江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硝酸盐,变异系数最小的为还原糖;上部烟叶总植物碱含量处于优质烤烟总植物碱含量范围。通过主成分分析,筛出主成分10种。类胡萝卜素类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为下部>上部>中部,新植二烯和糠醛总含量为上部>中部>下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明确毕节烟叶质量特点。[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8个县(市)参试点中、上部烟叶的重要致香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毕节烟叶共检测到33种致香物质,其中酮类13种、醛类4种、醇类4种、酸类3种、酯类2种、杂环类6种、烃类1种;致香物质中新植二烯、糠醛、糠醇、茄酮、二氢大马酮、苯甲醇、巨豆三烯酮B和十六酸等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新植二烯含量占香气物质总量的75%以上;中部叶和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相当,中部叶(C3F)含量518.35~638.30μg/g,上部叶(B2F)含量481.83~672.59μg/g;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呈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培育特色烟叶和提高烟叶质量提供了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8.
兴山烟区烤烟品质的相关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兴山有代表性的烟区取上部叶B2F(上橘二)、中部叶C3F(中橘三)和下部叶X2F(下橘二)3个等级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兴山烟区化学成分含量基本上在适宜范围之内,其中,上橘二和下橘二的中性致香物质与津巴布韦烟叶在总量上大致相当,中橘三的中性致香物质明显高于津巴布韦烟叶;兴山烟叶的酸性成分总量比津巴布韦烟叶高;不同部位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多酚总量不同,中上部兴山烟叶高于津巴布韦烟叶,下部兴山烟叶略低。  相似文献   

9.
烟叶主要致香成分和烟叶等级以及醇化时间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云南烤烟K326为研究对象,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9种不同醇化时间和不同等级烟叶中的主要致香成分(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9种醇化烟叶中的醇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为29.9~46.8 μg/g;醛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为3.8~6.7 μg/g;酮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为47.9~75.7 μg/g;酸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为33.2~45.5 μg/g;酯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为21.6~42.8 μg/g.不同等级的烟叶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5类致香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的变化.对于上部烟叶,醇类物质的含量在醇化18个月时有所减少后又增加,其余4种的含量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都有所增加;对于中部烟叶,醇类物质、醛类物质、酮类物质、酸类物质、酯类物质的含量均随醇化时间的延长有所增加;对于下部烟叶,醇化时间18个月时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其余4种的含量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了解云南不同产区致香物质含量的特点及差异,为云南优质烟叶的生产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云南12个烟区(红河、昆明、曲靖、楚雄、玉溪、大理为传统优质烟区,丽江、普洱、保山、文山、临沧、德宏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烟区)烤烟中部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对各烟区烟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从云南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中共检测出69种致香物质,其中有18种致香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51种致香成分含量在不同烟区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的醛类致香成分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部分烟区的酮类、醇类、酚类、杂环类、酯类、酸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总量差异显著(P<0.05).基于不同官能团致香物质含量的聚类分析,可将12个烟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楚雄、文山、昆明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丽江、临沧、普洱、玉溪4个烟区;第三类包括德宏和红河两个烟区;第四类包括大理和曲靖两个烟区.基于致香物质总量的聚类分析,则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德宏、红河、文山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楚雄、大理、丽江、昆明、曲靖5个烟区;第三类包括临沧、普洱、玉溪3个烟区.[结论]在分析和评价烟叶致香物质时,不仅要考虑其致香物质总量,还要考虑致香物质的组成和比例,才能更准确地对不同烟区的烟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明确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在致香物质方面的差距,指导云南部分替代进口烤烟的研究和生产,提高烟叶质量,特进行此项试验。【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烟叶多酚总量,索式提取法测定石油醚提取物,硫酸甲酯、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水蒸汽-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GC/MS-内标定量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分类分析比较了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的多酚总量、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及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烟草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各部位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芳香氨基酸降解的香气物质超过津巴布韦烤烟,多酚、高级脂肪酸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上部烟叶的西柏烷类香气物质高于津巴布韦烤烟,多元酸、类胡萝卜素降解的香气物质、梅拉德反应的香气物质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中部和下部烟叶的多元酸、类胡萝卜素降解的香气物质、梅拉德反应的香气物质高于津巴布韦烤烟,而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在致香物质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上部烟叶的柠檬酸、油酸、巨豆三烯酮、金合欢基丙酮、β-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糠醇、糠醛等致香物质含量低于津巴布韦烟叶。【结论】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的致香物质差异比较明显,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明显不如津巴布韦。  相似文献   

12.
云南烤烟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云南6个主产烟区、3个等级共计164个烤烟样本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与津巴布韦烤烟品质相比较.结果表明:云南6个主产烟区烟叶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偏高,总氮、烟碱和氯离子含量适宜,蛋白质、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总量、钾离子偏低;云南6个主产烟区烟叶的经验指标两糖差值、钾氯比值大小适宜,糖碱比值偏高,氮碱比值偏低;云南6个主产烟区烟叶中总烟碱、蛋白质、挥发碱、石油醚提取物总量和两糖差值与津巴布韦烟叶接近,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值、钾氯比值均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总氮、挥发酸和钾离子、氯离子含量以及氮碱比值均小于津巴布韦烟叶.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不同生态区烤烟云烟85烟叶为材料,采用气质联用仪对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烤烟种植区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中仅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新植二烯含量不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余挥发性香气成分均存在显著性地区差异。滇东北地区烤烟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滇西南地区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云南大理、湖南桂阳烟区和从津巴布韦、巴西进口的烤烟样品,进行了质体色素及中性挥发性香气物分析比较,研究表明,各产区烤烟中上述香气物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云南大理和津巴布韦烤烟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形成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区,云南烤烟中类胡萝卜素和其降解形成的香气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烤烟,当烤烟中质体色素及降解物之间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和协调平衡时,将对烤烟的香型风格和香气质、香气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烤烟和津巴布韦烤烟的质量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云南保山、文山和津巴布韦片烟的内在质量进行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为云南烟叶部分替代进口烤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外观质量上看,津巴布韦烟叶样品成熟度好,疏松感强。云南保山和文山烟叶整体感觉成熟度较好,组织结构疏松,但油润感、色度表现较差。从化学成分看,云南烟叶的淀粉、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总体水平显著高于津巴布韦烟叶,而津巴布韦烟叶中的烟碱、钾、氯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烟叶。云南烟叶的钾氯比、氮碱比、糖碱比都高于津巴布韦烟叶,且都在适宜范围内,协调性较好。从感官评吸质量看,津巴布韦烟叶烟香醇和、甜韵感强,劲头和浓度适中,透发较好,可用性较强;文山烟叶整体感觉较为平稳,烟气柔和,带有清甜,烟香较丰富,但烟香较为粗糙,杂气较显露,口腔残留较多;保山烟叶烟香感觉清雅,香气柔和细腻,醇甜感好,香气量较充足,整体协调,表现较好。云南烟叶虽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水平有差距,但总体上已经接近先进产烟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云南新烟区与老烟区烤烟物理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4个新烟区(普洱、临沧、文山、保山)和5个老烟区(昆明、玉溪、红河、大理、曲靖)的270份烤烟样品为试验材料,对样品的13种物理特性指标进行了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烟区、老烟区烟叶在形态特性指标、平衡含水率、填充值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在部分机械加工性能指标、叶片质量指标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当卡方距离分别为1.26、1.89、1.61左右时,新老烟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物理特性分别被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7.
KRK26是引自津巴布韦的烤烟新品种,其在云南烟区的栽培技术尚不成熟,以植烟密度、施肥量、留叶数和留叶方式4个关键生产技术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烟株的田间表现和产量产值为评价指标,对KRK26的最佳栽培措施进行筛选.结果表明,KRK26在云南烟区种植时,以株行距55 cm×120 cm、每公顷施氮量75 - 105 kg、留叶数22片、打顶时去掉下部2~4片叶为最优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摸清津巴布韦烟叶烘烤特性和产质量,特进行津巴布韦烟叶烘烤工艺、中国三段式烘烤工艺和云南新烟区烟叶特色品质烘烤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新烟区烟叶特色品质烘烤工艺成本较低,为1.09美元/kg,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即叶片组织结构疏松、成熟、有油分、色度强,评吸表现出香气量足、香气质细腻、焦甜香、透发性好、余味干净、劲头适中、刺激性较小,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是卷烟企业首选的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