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疝是腹部的内脏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腔、孔的一种常见病。1发病情况2005年8月2日我县一猪场老板报告说他有一45kg左右的外三元母猪腹部有一包块,我们怀疑是疝病,要求畜主禁食1d,第二天笔者同站内两名同事前往诊治。2临床症状畜主将猪赶出猪舍,外观可见猪腹部有一拳头大的半圆形肿块。用手摸它柔软,热痛不明显,并可触到脐带孔。在肿胀处听诊可听到肠蠕动音。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确诊为猪脐疝。4治疗4.1给患猪注射5m L/支的氛磺乙胺即止血敏5支,防止因手术大剂量流血。4.2将猪仰卧保定,术部剪毛洗净,涂上磺酒消毒,再用1%普…  相似文献   

2.
鲢亲鱼的手术催产法鲢鱼人工繁殖选择亲鱼时,会发现有部分雌亲鱼的性腺发育良好,腹部膨大,卵巢轮廊明显,但其生殖孔发炎肿胀,呈深红色而突出,开口很小,有的甚至溃烂。这样的雌亲鱼在注射催产药物后,会因输卵管(生殖孔)被堵塞而产不出卵来,造成难产,并因此引起...  相似文献   

3.
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外科手术后不同时期的切口及周围组织进行观察,研究切口愈合过程,探讨施氏鲟组织修复能力,为术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采用150mg/L的MS-222对30尾2龄施氏鲟进行快速麻醉,于腹中线第3~5腹骨板处切开约5cm的切口。采用间断缝合法对切口进行缝合,于术后4d、7 d、14 d、28 d、42 d、56 d,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宏观和微观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后4~7 d表皮沿切口边缘向腹腔内延伸,并与腹膜相连。切口边缘出现炎性渗出物,并有少量网状或束状的Ⅲ型胶原纤维生成。术后14~42 d切口显著愈合,红肿明显减少(P0.05)。表皮逐渐覆盖切口,并在切口中部发生部分重叠。切口处表皮细胞层数显著增加(P0.05),并高于周围与对照组。切口边缘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和新生血管,形成肉芽组织。42~56 d表皮完全愈合,与对照组无差异。肉芽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明显减少,形成瘢痕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施氏鲟具有较强的组织愈合能力,术后56 d切口完成愈合。14~42 d是切口愈合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应作为术后管理关注的重点时期。相比于表皮细胞的快速迁移,真皮及皮下组织的愈合速度缓慢,是愈合过程中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接诊一病例。犊牛出生后7d,从阴门处排出黄色稀薄的粪便,发现该犊牛没有肛门,患畜体温、食欲及精神状况均正常,诊断为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决定手术治疗。1术前准备1.1保定侧卧保定,臀部垫高,尾栓于一侧,充分暴露会阴部,术部剃毛消毒。1.2麻醉84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10)
<正>笔者在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下乡期间,遇到了一例患肠套叠的黑白花奶牛,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现介绍如下。1病史简介1.1基本情况2014年6月18日早上在三里镇下乡期间,在齐王庙村蓝田县犇合牛场遇到了1头一岁多的黑白花奶牛,已发病3 d。畜主崔某说:该牛是3 d前买来的,买之前并没有其他病症,买来后就发现了异常情况,起初有弓背踢腹的现象,但是畜主并没有在意,以  相似文献   

6.
唐文联 《内陆水产》1987,(3):24-24,6
在进行鲢鱼人工繁殖选择亲鱼时,会发现有部分雌亲鱼的性腺发育良好,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但其生殖孔发炎肿胀,呈深红色而突出,开口很小,有的甚至溃烂,这样的亲鱼在注射催情药物后,会因输卵管被堵塞而产不出卵来,造成难产,并由此引起亲鱼的死亡。而采取在注射催情药物时结合进行手术赴理的办法,可以使亲鱼正常产卵、受精,  相似文献   

7.
张红超 《畜禽业》2006,(2):45-45
犬对破伤风毒素抵抗力较强,一般很少出现典型临床症状.2005年9月17日,郑东新区一3岁杜宾公犬来我院就诊,主诉10 d前该犬一前腿被铁丝挂伤,当时因疏忽没进行必要的外伤处理,这两天该犬行为怪异,且畜主见到挂伤处一直向外排黄色液体,要求对犬外伤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份,昌邑市张某饲养的乌骨鸡发生眼病,经系统检查,确诊为绿脓杆菌病。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张某饲养的3000只乌骨鸡在42日龄时,有20多只出现眼流浆液性液体,1周后增至500多只,并有部分乌骨鸡出现眼睛肿胀、流脓、结痂而失明,这期间有60余只乌骨鸡因失明不能饮食而死亡。 2 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为轻度咳嗽、打喷嚏、眼流泪;经过3~5d后表现为眼角膜混浊、眼睛肿胀流出粘稠脓性物,结痂失明,部分病鸡排黄绿色粪便。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王戴村1头5岁黄牛发生复发性子宫脱出,虽经当地兽医整复、治疗,子宫回到骨盆腔,却出现后躯瘫痪。据畜主反映,该牛2个月前产犊发生子宫脱出,请兽医进行了整复,施阴门缝合术,而1个月后复发,以后又接连做了2次手术。仍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次是3d前阴道、子宫一起翻出,同时并发直肠脱出,当时请来一兽医进行治疗,采取深刮直肠粘膜及子宫内膜(据说目的起固定作用)的方法,造成大量出血。整复后又后海穴注射大量纯酒精,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后的新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7月,辽宁营口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场陆续出现死虾现象,通过组织病理观察和PcR检测,确定为白斑综合症.患病初期,对虾并未表现出典型白斑、甲壳易剥离等症状,而在鳃区头胸甲内侧滋生一种囊状胶状物,导致头胸甲内侧肿胀,病理观察发现该滋生物为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后,皮下组织"胶质化"的结果,同时胃和皮下组织的结缔组织中有大量的典型性病变核;细菌分离结果显示,伴随着弧菌和假单胞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6)
膀胱破裂后尿液和血液流入腹腔,引发排尿障碍、腹膜炎、尿毒症等疾病,严重时引起休克,威胁生命。猫的膀胱破裂较为少见,就一例高处摔伤导致猫膀胱破裂的病例,通过临床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液生化、血气离子检查、腹水穿刺等检查,结合X光造影确诊为膀胱破裂,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采取手术修复膀胱破裂口的治疗方法,及正确的术后护理和消炎措施,最后患猫痊愈。介绍了该病例诊治过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浠水县的董家湖,面积30.5亩,是我县的历年高额丰产湖,1953年以来,连年获得丰收,亩产量在800~900以上。这个湖紧靠巴河镇街后,整个镇的污水大多流入该湖,同时有些污物,如死畜(猪、狗、猫)、垃圾等亦抛入该湖,水肥而不清洁。由于连年丰收,因而忽视了防病工作;1956年鱼病甚为严重,自三月份开始,湖鱼不断死亡,当年死鱼约600余尾,损失很大,由于鱼病严重,也影响了鱼的成长,当年该湖每亩只  相似文献   

13.
犬脐疝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和祥 《畜禽业》2007,(7):41-41
<正>脐疝是幼龄犬的常发病。一般以先天性原因为主,见于初生时,或者出生后数天、数周。症状为患犬的脐部出现一个局限性半球状突起,质地柔软,无热无痛,按压囊状物或仰卧时肿胀物体积会减小,甚至消失;用手可以摸到疝口。听诊该部有肠蠕动音。如果疝内容物发生粘连或嵌闭,那么会出现腹痛、局部肿物增大、变硬、皮肤更紧张;动物表现不安、  相似文献   

14.
犬对破伤风毒素抵抗力较强,一般很少出现典型临床症状。2005年9月17日,郑东新区一3岁杜宾公犬来我院就诊,主诉10d前该犬一前腿被铁丝挂伤,当时因疏忽没进行必要的外伤处理,这两天该犬行为怪异,且畜主见到挂伤处一直向外排黄色液体。要求对犬外伤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20~24 ℃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 d(对照组)、7 d、14 d和21 d,然后恢复投喂30 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减少,变浅,肝脏出现萎缩现象,饥饿组与对照组鱼的比肝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饥饿组幼鱼的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腺细胞缩小,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至饥饿后期,肠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和脊断裂现象,部分肝细胞核仁解体.恢复投喂30 d后,除饥饿21 d组外,饥饿7 d和14 d幼鱼的胃、肠和肝脏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饥饿对施氏鲟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饥饿7 d时,所测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有明显下降,但随饥饿时间的延长,不同的消化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结果还表明,胃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只是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它们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不如胃蛋白酶重要,肝脏中则始终没检测到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正>猪弓形体病又称弓形虫病或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易感动物包括猪、羊、犬、猫等,猫、犬等动物感染弓形体后,从粪便排除卵囊,猪吃了被卵囊污染的饲  相似文献   

17.
用1×107 mL-1的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感染牛蛙,注射后7 d内试验组牛蛙血清抗菌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在3 d、7 d时存在显著性差异,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第3天。收集第2批人工感染后3 d时牛蛙的血清。该血清经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后,并在波长280 nm处测定紫外吸收值,得到两个吸收峰。以嗜水气单胞菌检测分离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经诱导的血清抗菌物质主要集中在第1个吸收峰。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株指示菌抗菌谱的测定,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SDSPAGE分析显示抗菌蛋白分子量较大。结果说明:牛蛙被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能很快产生多种抗菌物质,主要的抗菌物质是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这些抗菌物质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图3表1参24 关键词:牛蛙;嗜水气单胞菌;抗菌蛋白;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鲤鱼高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据调查统计,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期食欲减退,剖后多见内脏出血,中期表现为肠炎,后期彻底废食,并见体表出血初期病鱼外观与健康鱼基本一样,但用剪刀从肛门沿腹部剖剪,打开体腔,则见体腔内有血液渗积,两鳔室背部充满红色血丝。中期多见肛门红肿,皿周皮肤充血发红,剖后可见肠管充血。后期可见鳍基充血发红,鳃盖出现红色血丝,体表两侧及腹部,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斑,鳃丝肿胀,附有粘液;肛门红肿外突;重者眼球肿大外突犹如金鱼。病鱼死前有的可见到游动缓慢,失去平衡,或侧翻滚动,或伏于池底,或头钻于污泥中。如将这种病鱼刮去鳞片,则可见体表红斑出血处皮肤充血发红。揭去皮肤则可见肌肉成片状弥漫性出血,鲜红犹如浸染色素。  相似文献   

19.
购鱼七招     
使用新鲜鱼是制作美味的第一步,把握以下秘诀,就可选到新鲜鱼!1.购买活鱼要挑选“活蹦”、挣扎力强且体表无伤的。2.新鲜的鱼具有鱼体特有的鲜艳色泽,鳞片完整且不易脱落。3.新鲜鱼的鱼鳃呈现鲜红色,若呈现乌黑或发白,则说明不新鲜。4.鱼的眼球微凸且呈透明状,眼5.选择鱼腹部坚实有弹性的,如果用手按下鱼腹,觉得软而无力,表示不新鲜。6.用鼻子闻一闻,新鲜的海水鱼会带有海藻味,淡水鱼则有淡水味。如果有腥味或氨臭味,表示已经有腐败的现象。7.店家通常会将大型鱼斩成段出售,新鲜鱼的切口部位突出而膨胀,若是切口部位有齐口现象且鱼肉不突出,…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笔者应畜主的邀请,诊治过多例散户养猪猪病的病例,很多病例都经畜主或基层兽医诊治3~10 d以上,但是疗效较差.病猪临床表现主要是精神、食欲时好时坏,高烧不退(39.5℃以上),畜主得到的诊治结论是猪瘟.笔者诊治此类病例50例,经治疗,治愈45例,仅5例确诊为猪瘟.现根据对这些病例的诊治情况分析,提出散户养猪猪病治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