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乌素沙地近30年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演变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1990—2017年7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计算沙漠化指数和沙漠化重心迁移等指标,对毛乌素沙地近30年沙漠化时空动态演变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1990—2017年沙漠化程度处于逆转趋势,沙漠化土地面积共减少1 684.09 km~2,平均62.37 km~2/a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的治理。(2)阶段性平均沙漠化指数1990—2000年(快速发展)为2.45,2000—2010年(快速逆转)为2.30;2010—2017年(稳定逆转)为2.01,沙漠化程度明显减轻。(3) 1990—2017年,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迁移3.42 km;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8.80 km;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偏移5.42 km;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东南方向延伸9.90 km。沙漠化土地重心由西向东依次为极重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轻度沙漠化,在沙漠化治理与防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沙漠化土地类型而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改善沙区环境。  相似文献   

2.
宁夏盐池县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国  李淑玲  曲志正  王峰 《土壤》1997,29(4):185-188
分析了宁夏盐池县土地沙漠化的成因,结合沙漠化土地的农林徼综合开发,提出了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沙漠化是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作为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及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沙漠化土地的整治一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生态建设项目。本文通过对近期我国土地沙漠化危害的分析,讨论了我国沙漠化问题的基本态势,分析了沙漠化的成因并进行了趋势预测,提出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防治的战略目标、步骤及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齐善忠  王涛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98-101,109
利用最新的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数据(2000年),研究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土地沙漠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结果表明,200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共有沙漠化土地13508.4km2,土地沙漠化类型包括耕地、草场、砾质沙漠化以及沙丘活化4种,总面积占监测土地面积(114446km2)的11.8%,其中轻度沙漠化土地27.4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0.2%,中度沙漠化土地1321.4km2,占9.8%,重度沙漠化土地2274.3km2,占16.8%,严重沙漠化土地9885.3km2,占73.2%,区内土地沙漠化形势严峻,以严重沙漠化土地类型占优势,特别是在黑河流域下游地区。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其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西部沙漠化防治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西部有以风沙活动为显著标志的沙漠化土地近6.7万km~2,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农、林、牧各业的发展。随着继续强度土地利用,并在持续干旱与风力作用下,土地沙漠化加剧,逐渐向东北地区腹部蔓延扩大,沙漠化的防治是一项关系到东北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以水利为先导,以生物为主体,开展沙漠化土地治理的新途径;建议沙漠化治理按流域进行分区,将沙漠化的防治与流域水土保持融为一体,从而体现防治和治理的高效性、先进性和群众性,逐渐形成东北地区防沙屏障,实现治理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土地沙漠化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NDVI等多源数据与GIS、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1981—2010年内蒙古地区沙漠化演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1—2010年,内蒙古地区沙漠化面积净增加6.92万km2,但总体沙漠化程度有所改善。沙漠化逆转区域主要集中于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与阿拉善,而沙漠化发展区域主要发生在中北部的科尔沁和浑善达克。(2)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671.57亿元;沙漠化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中度线性相关关系,其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比例为23.7%。(3)沙漠化演变对沙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在鄂尔多斯、浑善达克等地表现为促进作用,在土默特、内蒙后山等表现为反向作用。(4)各沙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沙漠化演变敏感度差异明显;科尔沁、河套平原等地敏感性指数高于50,而呼伦贝尔、内蒙后山等则小于1。该结果可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学土地规划、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敦煌市沙漠化动态变化特征,为敦煌市沙漠化防治和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2004和2009年的TM和ETM遥感数据进行调查判读.[结果]敦煌市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97×10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8%;研究期内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9 102.59 hm2,年变化率-0.001%;极重度沙漠化向重度、中度和轻度沙漠化转变,沙漠化程度整体减轻.[结论]研究区植被盖度有所好转,沙漠化程度在减缓,但土地沙漠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防沙治沙仍是敦煌市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敦煌市沙漠化动态变化特征,为敦煌市沙漠化防治和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2004和2009年的TM和ETM遥感数据进行调查判读。[结果]敦煌市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97×10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8%;研究期内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9 102.59hm2,年变化率-0.001%;极重度沙漠化向重度、中度和轻度沙漠化转变,沙漠化程度整体减轻。[结论]研究区植被盖度有所好转,沙漠化程度在减缓,但土地沙漠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防沙治沙仍是敦煌市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9.
辽西北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我国沙漠化危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5 496 k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 066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1%,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4市土壤侵蚀面积20 906 km2,占全省总侵蚀面积的49.4%。该地区是辽宁省土地沙化及土壤侵蚀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省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针对该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辽西北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旨在为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188万km2,急待治理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2万km2,分布在东起西辽河沙地,西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大地域。进入80年代,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2100km2,目前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创造和总结了许多先进和适用的治沙技术。结合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就可以逐渐把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改造成农林牧副加工各业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