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研究黔产草珊瑚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法、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研究黔产草珊瑚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黔产草珊瑚黄酮还原能力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V_C弱于BHT;对·OH清除能力弱于BHT,同VC清除能力相当;对O_2-·清除能力同V_C相当,而弱于BHT。结论:黔产草珊瑚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裂片石莼、亨氏马尾藻和海萝3种海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分步醇沉得到7种组分粗多糖,利用径向流色谱分离纯化粗多糖,测定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ABTS 3种自由基体系下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通过径向流处理,多糖回收率和蛋白脱除率分别可达97.79%和87.32%;7种海藻多糖组分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藻60%醇沉组分(SHP60)抗氧化活性最高,在其70μg·mL-1浓度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4.34%和71.84%;同种海藻的中等分子量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3种热带果树叶子甲醇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热带果树的抗氧化活性,以木菠萝、人心果和龙眼叶为原料,经75%甲醇超声辅助提取,得到3种提取物。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au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维生素C为对照,分别测定各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阳离子(ABTS+·)、铁离子和钼离子的还原能力及金属螯合能力。结果表明:人心果叶、木菠萝叶和龙眼叶都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对铁离子和钼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螯合能力,其中人心果叶活性最强,龙眼叶最弱,且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人心果叶、木菠萝叶和龙眼叶是较好的抗氧化原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广东石豆兰的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成分,以鳞茎为材料,以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为提取剂得到4种提取物,测定了4种提取物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豆兰总酚含量高于总黄酮,乙醇为总酚和总黄酮2种物质的最佳提取溶剂;甲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和对Fe2+的螯合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差;丙酮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总还原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弱;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但总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Fe2+的螯合力最弱。此外,除了DPPH自由基外,其他4个抗氧化指标与总黄酮或总酚含量呈正相关(0.185<r<0.969),总还原力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石豆兰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铜藻多糖(tong zao polysaccharide,TZP)微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利用分级醇沉法得到TZP30%、TZP60%和TZP80%3个多糖组分。并对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藻多糖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5,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39min,多糖提取率为12.02%(n=3);在试验浓度范围内,TZP30%组分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达98.07%;TZP60%组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85.01%;TZP80%组分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还原力较大。铜藻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人心果果实为研究材料,以水、甲醇、70%乙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共计5种溶剂对人心果果实部位进行提取,对5种提取剂提取的样液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溶剂的人心果提取样液测定结果中存有一定的差别,样液抗氧化活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70%乙醇乙酸乙酯甲醇水石油醚;此外,研究结果显示,人心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荔枝低分子量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吸湿保湿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荔枝中的多糖成分,该文对荔枝低分子量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抗氧化和吸湿保湿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级醇沉、DEAE-cellulose 52和Sephadex G-100柱分离纯化荔枝多糖;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比旋光度法、渗透凝胶色谱法3种方法验证纯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量,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单糖组成;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法测定吸湿保湿性。结果表明:荔枝多糖经分离纯化后获得组分荔枝多糖PLC-1,经3种方法验证PLC-1为精多糖,相对分子量为2.35×104 Da,是由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0∶3.52∶5.89。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PLC-1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41和0.31 mg/m L。吸湿保湿性的结果表明,PLC-1具有良好的吸湿和保湿性,在32 h时的吸湿率为58.3%,32 h时的失水率为45.3%,荔枝多糖PLC-1为具抗氧化和吸湿保湿活性的多糖,研究结果可为荔枝的深加工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猪血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猪血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的测定,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以溴代苯致小鼠试验性肝脏过氧化损伤为模型,进行体内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体外抗氧化试验中,猪血蛋白酶解物对化学体系产生的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能力,同时还具有还原能力;在体内抗氧化试验中,猪血蛋白酶解物对溴代苯所致的试验性肝脏过氧化性损伤起保护作用。由此可知猪血蛋白酶解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本文为广泛利用猪血蛋白资源和开发新的抗氧化补充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木耳黑色素的发酵制备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刺激免疫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本文以深层发酵法制备木耳黑色素,并对木耳黑色素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考察了碳、氮源、金属离子对木耳菌产黑色素的影响,用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酪蛋白0.747%、可溶性淀粉1.726%、Ca CO30.140%,在此条件下木耳黑色素的产量可达170.37 mg·L-1。在一定范围内,发酵制备的木耳黑色素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能力。木耳黑色素是一个天然和有效的抗氧化剂,深层发酵是生产这一活性物质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为木耳黑色素的工业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超声预处理大米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为优化中性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大米蛋白.以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和超声处理初始温度对制备抗氧化肽工艺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其抗氧化肽清除超氧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能力及螯合Fe2 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最佳超声预处理大米蛋白的工艺为:超声功率1500 W、超声处理时间20 min、超声处理初始温度40℃,该条件下的抗氧化肽(2.2057 g/L)清除DPPH可达到74.8%,抗氧化肽得率为33.2%.与未经超声预处理比较,抗氧化肽得率提高了43.7%,DPPH的半抑制率(IC50)降低了17.7%.抗氧化试验表明,大米蛋白抗氧化肽清除超氧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678、0.9315和0.1173 g/L,分别是维生素C的IC50值的1.8、175.8和1.4倍;其螯合Fe2 的IC50值是乙二胺四乙酸的42.2倍,还原能力是维生素C的0.7倍.  相似文献   

11.
党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多糖成分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党参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党参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法、醇沉法、酸碱法以及现代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萃取法等,分离常用的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过滤层析法和透析法这4种技术。而党参多糖的抗氧化性主要通过体外实验方法 (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法、 ABTS自由基清除法、过氧化氢清除法等)进行评价,其抗氧化性主要表现在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利用牛樟芝资源,以人工固体培养牛樟芝菌丝体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牛樟芝总三萜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比色法评价牛樟芝总三萜体外抗氧化活性,滤纸片法研究牛樟芝总三萜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牛樟芝总三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1 min、提取功率80 W、料液比1∶20,总三萜得率为3.84%±0.18%。牛樟芝三萜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并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其半清除浓度(EC_(50))分别为0.29、0.50、0.33mg·m L~(-1),且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牛樟芝总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本研究结果为人工固体栽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墨鱼缠卵腺糖蛋白(CGG)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本试验通过测定CGG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小鼠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等研究CGG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抑菌试验探讨了CGG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GG浓度的增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从17.51%增加至55.84%,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5.7%增加至19.5%,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从10.38%增加至57.94%;与对照组相比,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内的CAT 活性分别提高了21.91%、126.29%、135.63%,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2.04%、24.69%、28.13%。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当CGG浓度为14 mg·mL-1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假单胞菌(Pseudomonadaceae)的抑菌圈分别为15.7、13.6、12.5 mm,MIC分别为1.25、7、7 mg·mL-1,MBC分别为14、28、14 mg·mL-1。综上表明,CGG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但抑菌效果较弱。本研究结果为墨鱼缠卵腺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提高水产资源利用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度研究罗汉果皂甙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ORAC法对6种不同罗汉果皂甙类化合物的清除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罗汉果皂甙类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的活性有所差别。其中罗汉果皂甙ⅡA2清除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其次为罗汉果皂甙Ⅴ和罗汉果皂甙Ⅵ,而罗汉果皂甙Ⅲ、罗汉果皂甙Ⅳ、11-氧化-罗汉果皂甙Ⅴ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所在的抗氧化体系有关。综上,罗汉果皂甙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本研究结果为罗汉果资源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比不同原料的环保酵素抗氧化力的差异,自制了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较高的8种环保酵素,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不同发酵时间环保酵素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8种酵素对各自由基的去除能力差别不大,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果蔬环保酵素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好,酸枣酵素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好,掐不齐酵素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好。随着环保酵素稀释倍数的增加,酵素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逐渐下降。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98.52%、96.98%和99.77%。为达到最大去除率,最佳酵素浓度均为原浓度,最佳发酵时间分别为9个月、3个月和9个月,但时间对清除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枣果皮中酚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提高枣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的提取效率,该文以马牙枣为试验材料,对枣果皮中酚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通过测定酚类物质清除2,2’-二苯基-1-间三硝苯基联肼(DPPH),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分析了枣果皮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枣果皮中酚类物质提取的最优条件是采用70%(V/V)的甲醇、在40℃下,以1∶60的料液比浸提4h,重复浸提2次。枣果皮中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与合成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相比,虽然果皮中酚类物质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略低于BHT,但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与之相当。研究结果表明枣果皮中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合成抗氧化剂BHT,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7.
以麦麸木聚糖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加酶量对低聚木糖含量影响以及酶解的最佳工艺。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研究了麦麸制备的低聚木糖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酶法制备麦麸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600U·g-1,pH值为6,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的验证试验得到低聚木糖含量为5.09mg·mL-1。对低聚木糖的抗氧化研究表明,1mg·mL-1低聚木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76.55%和80.30%,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效果较弱,最大清除率为41.12%,低聚木糖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酚类物质和蛋白质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力,因此难以被充分提取。该研究以核桃蛋白为研究对象,用不同量的尿素和氯化钠定向破坏核桃酚类物质和核桃蛋白之间的离子键、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以研究核桃酚类物质和核桃蛋白之间的非共价键结合机制。结果显示在pH值3.0时,77.7%的酚类物质与蛋白以共价键结合,而有34.6%的缩合单宁与核桃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在pH值8.0时,有65.4%酚类物质和59.4%的缩合单宁与核桃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其中疏水作用力是主要的非共价键结合方式。对以不同非共价键与核桃蛋白相结合的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以离子键与蛋白结合的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在pH值3.0条件下与WPI(walnut protein isolates)以离子键结合的酚类物质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7%,Fe2+螯合率为5.9%,在pH值8.0条件下与WPI以离子键结合的酚类物质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0.9%, Fe2+螯合率为11.5%。另外,该研究还探讨了在pH值3.0和8.0时,70%(v/v)乙醇和60%(v/v)甲醇提取核桃蛋白中酚类物质的能力,结果表明这两种提取剂不能显著提高酚类物质的提取率,且不能有效得到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以山核桃仁多酚为原料,通过酸水解分析仁多酚内可能含有的有机酸成分,结果表明,仁多酚干物质经脱糖苷之后,可以形成自由的酚酸,检测到没食子酸及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8.2mg·g-1及246.7mg/g干物质;同时山核桃仁多酚干物质进行体外抗氧化分析表明,仁多酚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其抗氧化能力一定范围内与VC及BHA相当.  相似文献   

20.
酚类物质和蛋白质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力,因此难以被充分提取。该研究以核桃蛋白为研究对象,用不同量的尿素和氯化钠定向破坏核桃酚类物质和核桃蛋白之间的离子键、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以研究核桃酚类物质和核桃蛋白之间的非共价键结合机制。结果显示在p H值3.0时,77.7%的酚类物质与蛋白以共价键结合,而有34.6%的缩合单宁与核桃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在p H值8.0时,有65.4%酚类物质和59.4%的缩合单宁与核桃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其中疏水作用力是主要的非共价键结合方式。对以不同非共价键与核桃蛋白相结合的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以离子键与蛋白结合的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在p H值3.0条件下与WP(Iwalnut protein isolates)以离子键结合的酚类物质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7%,Fe2+螯合率为5.9%,在p H值8.0条件下与WPI以离子键结合的酚类物质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0.9%,Fe2+螯合率为11.5%。另外,该研究还探讨了在p H值3.0和8.0时,70%(v/v)乙醇和60%(v/v)甲醇提取核桃蛋白中酚类物质的能力,结果表明这两种提取剂不能显著提高酚类物质的提取率,且不能有效得到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