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朝在中国园林史上,承接中唐以来的发展,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内容和形式已基本稳定,造园的技艺与艺术达到了历来的最高水平。今天,我们依然能从宋代汲取到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养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园林的生成期介绍了爱情与园林的渊源,同时从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分别选取典型事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大特征——爱情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许慧 《现代园艺》2012,(12):102-103
两宋时期,中国园林继唐代全胜之后,持续发展而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内容和形式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来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上,两宋实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成熟阶段。这种情况固然取决于园林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与当时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历史背景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时代特征、空间特征、山水文化、功能等方面总结西汉时期的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探讨如何形成西汉皇家园林的特征,以及皇家园林给西汉时期人们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3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珏琳 《现代园艺》2013,(16):162-162
中国皇家园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源流,而清代皇家园林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如今我们徜徉其中,仍旧可以感受到其宏大的气派、无尽的威严和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控制思想。本文主要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从建园意旨、规模布局、要素处理、造园手法等角度阐述中国皇家园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在追求功能多元化的同时,注重对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古典与现代园林相互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既需要学习西方景观思潮的先进经验,也需要深入挖掘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精髓,寻找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继承古典艺术精神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曹杨 《中国食用菌》2020,(3):I0025-I0025
园林艺术是当今时代的一项主流艺术,从古至今,我国建筑历史中园林艺术的沉淀可谓极其深厚。从苏州园林、杭州园林、扬州园林再到皇家园林,都是极具特色且工艺精湛的园林。这些园林,不仅有着令人愉悦的景色,还散发着自己独有的艺术内涵。因此,这些园林的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的。当然,许多国外园林,其文化和工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像波斯伊斯兰园林、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布朗特伊城堡、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以及凡尔赛宫花园等极具文化特色的园林,都是极具本土文化风貌的园林,值得我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赵昌彦  武俊 《中国食用菌》2020,(3):I0042-I0043
园林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按照其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两种,其中私家园林在江南一带较为常见,两者都是中国文化、智慧和历史的结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园林建筑设计已突破了古代园林的建筑范畴,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与设计师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习西方现代化园林设计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基于此,掌握园林专业英语尤为必要,这是学习西方园林设计文化的关键,也是放眼看世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花卉》2017,(20)
中国首都——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用于诸多皇家园林,如故宫、颐和园、天坛、八达岭等,所以北京市肩负着更好传承和发展园林文化的重任。那么,如何促进北京园林文化有大发展、大繁荣呢?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北京园林文化的时代背景来进一步探寻北京园林大发展大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寺庙园林不仅是我们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在园林发展的过程中,寺庙园林作为异军突起的一支,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共同构成了我国三大园林体系。凭借独特的景观营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寺庙园林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洛阳的寺庙园林的发展是我国寺庙园林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它的发展变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洛阳的文化历史底蕴,更是有利于我们当代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5000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相似文献   

14.
刘志惠  张娟 《中国食用菌》2019,(5):I0017-I0017
我国有着悠久的园林建造历史,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墅,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园林专业已经突破了古代园林的建造范围,而是有着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拓展自己的视野,努力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园林设计和规划,同时结合自身传统,开辟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建造典范。为此,掌握园林专业英语,不失为放眼看世界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古典园林特点的形成,是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同时,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我国古典园林不同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比较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将传统造景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方法借鉴,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皇家园林是园林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中西方的封建时代,皇家园林建设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成果,包括我国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园林等,由于皇家园林通常情况下建设资金充足,其建筑群往往是庞大、恢弘、华丽的,其中的文化景观创作有大量的美学基因移植因素,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皇家园林文化,也有利于现代园林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园林艺术,是一种人类通过对美的追求,对园林的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改善,从而使园林更加符合当代审美规律的一项艺术。园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形象展示,更是对环境进行改造的一种艺术。园林艺术是将自然环境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创造性艺术,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一项主流艺术类型。从古至今,人类对园林艺术的创造,留下了无数美丽的园林景观。苏州园林、皇家园林以及国外的波斯、伊斯兰园林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体现了自然山水的优美姿态,又涵盖了古典建筑艺术、花木种植、叠山理水及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意境的营造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综合了园艺学、植物学、书法、山水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风格。我国现代园林受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颇深,使其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逐步淡化,迷失了原有的发展方向。基于此点,本文就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快速发展而导致出现的千篇一律,粗制滥造,漫天欧陆风情的园林景观,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之所在,及其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形式特点,通过对园林"意趣"的解析,重新阐明园林艺术应有的艺术特征,进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开创与时代同步的中国现代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