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红旗渠精神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梳理红旗渠精神在“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和“强太行”五大时期发展情况,揭示红旗渠精神在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阐释红旗渠精神的价值意蕴,提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提供发展思路,运用文献分析法,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红旗渠精神的理论内涵为视角,总结新时代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理论内涵,提炼其理论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时代特质,从而为更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3.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灵魂,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出发点,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动力,以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导向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4月5日,是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50周年纪念日。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当地人民以"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在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的半山绝壁上,腰系绳索,抡锤打钎,奋战10年凿出红旗渠,实现"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由此也打磨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自红旗渠开闸之日起,红旗渠精神便伴随着人们无比振奋的心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价值观,几乎每个企业都会在企业手册中展示出那些抽象的概念、选项不多的名词。读者看了之后,又记住些什么?对企业形象又能产生出哪些影响?一般而言,价值观需要高度概括,否则无法统领企业行为;但又需要对它诠释,否则就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要靠品牌故事,能把"高大上"与"低调奢华有内涵"结合起来,引人共鸣,进而让受众对你的品牌和企业产生情愫。河南林县红旗渠天下闻名。去年报社组织到红旗渠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我提前备课时发现网上关于红旗渠的宣传资料更新较少,缺少将党的领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这些红旗渠精神"接  相似文献   

6.
巍峨雄厚的太行山,塑造了林州人不屈的性格;甘甜沁凉的红旗渠水,培育了林州人的吃苦精神。20世纪60年代,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林州人民靠着气吞山河、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用双手、铁钎、铁锤,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始建于1995年的林州市华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就坐落在红旗渠畔,该公司占地面积40余亩,现有职工40余人,技术人员5人。多年来,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郑辉  潘焕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554-4555
通过对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质进行剖析,以安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和经验为例,分析了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中坚力量,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安阳地区高校应依托红旗渠精神等地域文化优势,构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平台,从而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特殊年代,特殊工程! 这项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没有红旗渠,林州就不会发展这么快!"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李改云说.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5月27日,为深入了解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一步传承老一辈供销社人为农服务的精神,中华合作时报社党委组织开展了为期3天的"红色教育"活动。《中国农资》记者随报社红色教育团队来到了河南林州红旗渠及"扁担精神"发源地——石板岩供销社进行了实地学习与考察。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用一副铁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如今,"扁担精神"同"红旗渠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走在"为农服务"道路上的中华儿女。由此联想到当下的农资行业,同样需要弘扬、传承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下,扁担精神不能丢、服务宗旨不能变、诚实守信不能忘。农资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个适合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更需要农资人坚守一心为农服务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8月23日,中乔大三农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暨红旗渠国家生态农业公园专题座谈会在北京农业部北办公区举行。红旗渠位于河南林州市,是1960年由30万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凭借简单的劳动工具,历时10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的1 500千米长的引漳入林工程,被誉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代表。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当地部分村民依然贫困。中乔大三农实业集团董事长乔书领表示,基于现代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郸城县水务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按照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理政提出的“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服务水利、造福人民”的总要求,在河南省水利斤、周口市水务局的具体指导下,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豫北地区人文和旅游地质资源野外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北地区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是高校地理等专业进行人文和旅游地质野外教学的较好场所,一些路线颇具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安阳殷墟遗址、人工天河-红旗渠、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3个人文和旅游地质野外教学路线.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河南省各地以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载体.以防洪工程建设、河道整治、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节水灌溉、打井配套、灌区节水技改、山区水土保持等为重点,掀起了大规模、持久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林州市姚村镇付家河村坐落在林州市西半部红旗渠附近,西靠太行山,背靠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展望四周,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为付家河村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248-249
创业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内涵的红旗渠精神,能够坚定大学生的创业信念,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品质,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契合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和目的。将二者有效的结合,探讨创业素质的培养机制,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1,(9)
提起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人们都知道那里有条红旗渠,而对20世纪50、60年代就闻名全国的林县“扁担精神”就模糊了,对“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乡,更是陌生。林州市石板岩乡位于南太行山东麓太行大峡谷内,全乡40多个村庄星星点点地悬挂在百里峡谷两侧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之上。自古以来,人们出山都得翻越座座高山,条条沟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林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林州市委书记王春安的带领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畏艰难的红旗渠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9.
在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的故乡林州市,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先进村——姚村镇南牛村,该村现有人口1286人,其中党员49名,全村占地面积452余亩,人均纯收入6500余元.  相似文献   

20.
《河南农业》2011,(24):65
10月29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团委与院工会联合组织学院70余名团员青年,在党委副书记陈建军的带领下赴红旗渠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活动。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大型现代化机械帮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