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运输应激对猪脾脏中IL-2mRNA、IL-6mRNA、IL-10mRNA及其IL-2RmRNA、IL-6R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P38MAPK-NF-κB信号途径对其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9头体重50kg左右的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0、1、2和4h公路运输,运输结束后立即扑杀取脾脏,液氮保存,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3种细胞因子及其IL-2RmRNA、IL-6RmRNA进行定量;另用ELISA方法检测试验猪脾脏组织匀浆液中P38MAPK含量的动态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F-κB运输前后在脾脏细胞中的分布。【结果】经1、2和4h的运输应激后,脾脏中IL-10、IL-6及IL-6RmRNA的表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38MAPK变化不明显,NF-κB在脾脏中的表达是先上升,随后稍微下降,到4h时又升高并高于其它3个组;且NF-κB的入核率也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运输应激可引起猪脾脏IL-6mRNA、IL-10mRNA和IL-6RmRNA表达的显著变化,且存在时效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3种细胞因子中,脾脏主要对运输过程中IL-6水平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结合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的信号机制表明,NF-κB可能对运输过程中猪脾脏相关细胞因子变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猪免疫器官的病理性损伤、HSPs mRNA的分布和转录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学、原位杂交和本实验室建立的猪HSPs mRNA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平台等方法,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猪免疫器官的病理性损伤、HSPs mRNA的分布和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长途运输应激初期(1~2 h),淋巴结和脾脏出现急性病理性损伤变化,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运输应激4 h时,组织的病理性损伤与应激初期相似,但血管的充血程度有所减轻;淋巴结和脾脏中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随着运输应激时间的延长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运输应激持续到10 h时,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升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9.59和11.46倍;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在应激初期(1~2 h)急剧升高(P<0.01),运输应激2 h时,淋巴结和脾脏中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59.67和13.03倍,到运输应激持续到6 h后,升高不再显著。HSPs mRNA在淋巴结和脾脏细胞中的定位无肉眼可见的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HSP70和HSP90 mRNA之间的定位存在着差异。【结论】运输应激可以导致组织损伤和HSPs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但对不同家族的HSPs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不同;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与组织损伤有着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猪运输应激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药制剂柴术抗激散(CZKJS)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制成柴术抗激颗粒(CZKJKL),已被证实其对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及早期断奶仔猪脂多糖(LPS)免疫应激都具有明显的缓减作用。现进一步探究CZKJKL对LPS免疫应激断奶大鼠应激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从机理上证实其抗应激作用。【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18日龄断奶的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LPS免疫应激模型组)、Ⅲ组(LPS+CZKJKL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在18-24日龄期间,Ⅲ组的大鼠每天灌服5 000 mg·kg-1BW柴术抗激颗粒,Ⅰ组、Ⅱ组的大鼠每天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21日龄时,Ⅱ组、Ⅲ组的大鼠腹腔注射4 mg·kg-1BW的LPS,Ⅰ组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 h采血并取样。测定指标有: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②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③血清:β-内啡肽(β-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一氧化氮(N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大鼠海马NE和5-HT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β-EP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β-EP、IL-1β、IL-6、TNF-α、NO、ACTH、COR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iNOS的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与Ⅱ组相比,Ⅲ组大鼠海马NE和5-HT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β-EP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β-EP、IL-1β、IL-6、TNF-α、NO、ACTH、COR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iNOS的活性极显著减弱(P<0.01)。【结论】CZKJKL可通过有效调节LPS免疫应激状态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HPA轴激素的紊乱而发挥其抗免疫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4.
4个品种猪血清中sLAIR-1表达量的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证实利用广西巴马小型猪建立异种器官移植供体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广西巴马小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及杜洛克猪血清中可溶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sLAIR-1)含量,筛选出血清中sLAIR-1表达量最低的猪品种,为异种移植提供一定参考指标。【结果】所检测的4个不同品种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分别为:广西巴马小型猪(2.39±0.20 μmol/L)<大约克猪(3.51±0.28 μmol/L)<长白猪(3.59±0.28 μmol/L)<杜洛克猪(3.62±0.31 μmol/L),且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3个品种(P<0.01)。【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在异种移植中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可能会成为异种移植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运输应激对猪肠系膜淋巴结中IL-2、IL-6、IL-10及其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并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核因子κB(NF-κB)对其转录的调控作用,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肠系膜淋巴结中3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mRNA进行定量检测,用ELISA方法检测猪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匀浆液中P38MAPK含量的动态变化,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运输前后NF-κB在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中的分布。结果显示:经1、2和4 h的运输应激,肠系膜淋巴结中3种细胞因子的转录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均是4 h时达到最大值,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 h组和2 h组(P<0.01),而其相应受体的变化趋势不同。NF-κB在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中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到4 h时达到最大,其入核率也是同样的变化趋势。运输应激过程中P38MAPK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运输应激可引起猪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mRNA转录的急剧变化,且存在时效性;NF-κB的激活是调控猪肠系膜淋巴结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4个品种猪血清中sLAIR-1表达量的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证实利用广西巴马小型猪建立异种器官移植供体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广西巴马小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及杜洛克猪血清中可溶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sLAIR-1)含量,筛选出血清中sLAIR-1表达量最低的猪品种,为异种移植提供一定参考指标。【结果】所检测的4个不同品种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分别为:广西巴马小型猪(2.39+0.20μmol/L)〈大约克猪(3.51±0.28μmol/L)〈长白猪(3.59±0.28μmol/L】〈杜洛克猪(3.62_±0.31μmol/L),且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3个品种(P〈0.01)。【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在异种移植中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可能会成为异种移植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马燕芬  陈琦  杜瑞平  高民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78-4485
【目的】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为动物在炎热环境中能够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以及探索促进动物抗热应激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选用泌乳中后期奶山羊,采用逐渐加热的方式建立奶山羊热应激模型,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血浆中D-乳酸、DAO、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异常代谢产物的浓度,瘤胃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变化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结果】①热应激显著提高了血浆中D-乳酸和DAO浓度;②热应激显著提高了血浆中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α、IL-6、IL-1β、干扰素-γ的浓度;③热应激破坏了瘤胃上皮间紧密连接的结构,并显著降低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结论】热应激可导致奶山羊瘤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菌群移位,其机制可能与瘤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性。[方法]分别选用(12.6±0.7)kg的莱芜猪和大约克猪的断奶仔猪6头,从腹腔注射200μg/kg的脂多糖(LPS),于注射前1h和注射后2、4、7、10h分别采血测定血浆白介素-1β和皮质醇的含量,并建立免疫应激模型,监测免疫应激后莱芜猪和大约克猪仔猪2-10h内血浆IL-1β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免疫应激下,大约克猪和莱芜猪之闻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品种差异性。LPS刺激后2h莱芜猪IL-1β的水平显著小于大约克猪,LPS刺激后的2、4和7h莱芜猪的皮质醇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猪。[结论]莱芜猪的抗免疫应激能力强于大约克猪。  相似文献   

9.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运输应激猪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水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应激时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HSP90、HSP70和GAPDH 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将PCR扩增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体外转录出RNA,梯度稀释作为阳性模板,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和样品检测,建立了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平台,并用于检测长途运输猪心脏和肝脏中HSP70及HSP90 mRNA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经1、2、4、6和10 h的运输应激后,组织中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随着运输应激时间的延长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运输应激到10 h时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升到最高,肝脏和心脏组织中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5和4.1倍;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则随着运输应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运输应激可以影响HSP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并且对不同家族的HSP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不同;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有望成为猪运输应激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晓峰  刘迪  王淼  李垚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4064-4068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猪睾丸细胞的氧化损伤。【方法】将猪睾丸细胞分为43℃ 1 h组、43℃ 2 h组、43℃ 1 h+37℃ 6 h组、43℃ 2 h+37℃ 6 h组、正常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及线粒体形态学变化,采用细胞活性氧检测试剂盒,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结果】43℃处理1 h后,细胞变圆,线粒体发生部分或广泛变性,43℃ 2 h组和43℃ 2 h+37℃ 6 h组更为明显;43℃ 1 h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未见明显升高(P>0.05),但43℃ 2 h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43℃ 1 h组(P<0.05)。上述2组细胞经43℃ 处理后37℃继续孵育6 h,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热应激使睾丸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发生改变,诱发细胞氧化损伤,进而可能影响睾丸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1.
鼠李糖乳酸杆菌对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对氧化应激状态下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Caco-2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在培养液中加入100 µmol•L-1 H2O2),处理组Ⅰ和处理组Ⅱ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分别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约108 CFU•mL-1)和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2.75 µg•mL-1)各1 mL。Caco-2细胞培养至12和48 h时分别测定其上清液和裂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减轻了Caco-2细胞氧化受损,使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高于氧化应激组:12 h时显著提高了细胞培养上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P<0.01)、过氧化氢酶(CAT)(P<0.01)活力以及细胞裂解液中超氧化物酶(SOD)活力(P<0.01)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48 h时显著提高了细胞培养上清液抗O2- (ASAFR) (P<0.01)、GSH-Px(P<0.01)、CAT(P<0.01)、SOD活力(P<0.01)和细胞裂解液中过氧化物酶(POD)活力(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添加TBHQ组12 h时细胞上清中T-AOC(P<0.01)和CAT活性(P<0.01)及细胞裂解液中GSH含量(P<0.01)显著高于氧化应激组,而处理48 h后相应指标低于氧化应激组;此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抗O2-、SOD、GSH-Px、POD活力和细胞裂解液中POD活力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体外条件下,鼠李糖乳酸杆菌可以提高氧化应激状态下Caco-2细胞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氧化应激在镉致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处理细胞,或者Z-VAD-fmk、NAC和镉共同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2.5和5 μmol•L-1镉组在1.5 h之前导致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镉暴露可使肝细胞Δψm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NAC能够显著减少镉引起的凋亡细胞数量和极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可以显著降低单独镉暴露组ROS水平升高和阻止ΔΨm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12 h时随镉剂量增高而降低,部分剂量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时随剂量增高而升高,部分剂量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MDA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升高,10 μmol•L-1剂量组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caspase-3活性升高,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镉致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醋酸镉致肝细胞凋亡与其引起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的非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s, GSPs)和维生素E(vitamin E,VE)对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氧化还原状态及肝脏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24头28 d的断奶仔猪(L×Y),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NC组和Diqaut组饲喂基础饲粮,GSPs+Diquat组和VE+Diquat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1 GSPs和50 mg•kg-1 VE的试验饲粮。在试验第10 d对Diquat组、GSPs+Diquat组和VE+Diquat组试猪腹腔注射Diquat(10 mg•kg-1), NC组注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7 d。【结果】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注射Diquat导致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粮添加100 mg•kg-1 GSPs或50 mg•kg-1 VE 均显著改善应激仔猪血清GSH-px活性和抗 能力及肝脏ALT和AST活性(P<0.05),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和MDA含量(P<0.05)。与此同时,GSPs还显著增加仔猪血清SOD活性、抗•OH能力及肝脏T-AOC和抗•OH能力(P<0.05),降低肝脏MDA含量(P<0.05)。【结论】饲粮添加100 mg•kg-1 GSPs或50 mg•kg-1 VE均能有效缓解Diquat所致仔猪氧化应激,且在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方面GSPs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最近在植物中发现了一类Ca2+传感蛋白--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s),CBL及其靶蛋白CIPK(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构成CBL/CIPK信号网络系统,在植物干旱、盐渍、低温等逆境胁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鉴定梨基因组中CBL家族基因成员,对其基因进化、结构与表达特征进行分析,为植物CBL基因功能分析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梨基因组注释信息,鉴定梨CBL家族成员序列信息;利用MEGA6.0程序进行多序列比对、分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per1程序、GSDS工具以及Clustal X软件进行基因结构与保守性分析;通过qRT-PCR技术进行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下PbCBLs表达分析。【结果】成功鉴定出7个CBL家族成员,基因结构预测表明PbCBL9含5个内含子,其余PbCBLs均含有7-8个内含子;预测的PbCBLs均含4个EF-hand功能域,且相邻EF-hand功能域之间氨基酸数目非常保守;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将7个PbCBLs分为2类;qRT-PCR技术进行不同胁迫处理下杜梨叶片PbCBLs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PbCBL1表达量6 h降至最低,24 h则明显升高;与之相反,PbCBL2和PbCBL3的表达量在6 h达最高,24 h最低;PbCBL4和PbCBL8表达量在3 h明显增加,随后表达量下降;PbCBL9表现明显的上调趋势,24 h达到最大;PbCBL10则在6 h表达量最高。10%(w/v)PEG6000胁迫处理下,PbCBL2、PbCBL4和PbCBL8表达量上调,PbCBL1表达量下调;PbCBL3、PbCBL9和PbCBL10表达量均在6 h最低,12 h和24 h较6 h明显升高,PbCBL3和PbCBL10于24 h表达量达到最高,而PbCBL9在12 h表达量最高。4℃低温处理下,PbCBL2、PbCBL4、PbCBL8表达量上调;而PbCBL1和PbCBL3表达量下调;PbCBL9和PbCBL10表达量表现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均在3 h有明显增加,随后显著降低。42℃高温胁迫处理下,PbCBL1、PbCBL3和PbCBL4表达量下调;PbCBL2表达量整体上调,6 h达到最高;PbCBL8、PbCBL9和PbCBL10总体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在3 h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明显下降。ABA处理下,PbCBL3和PbCBL10表达量下调,PbCBL2与PbCBL8表达量上调;PbCBL1在6 h表达量最高;PbCBL4和PbCBL9表达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3 h明显升高,随后下降,24 h时最低。【结论】成功鉴定的7个候选PbCBLs中,2个基因(PbCBL8和PbCBL9)受盐胁迫诱导表达,3个基因(PbCBL2、PbCBL4和PbCBL8)分别受干旱、低温与ABA诱导表达。PbCBL2在高温胁迫下被强烈诱导可能意味着其在高温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金波  牛钟相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6):3463-3468
 【目的】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玉米秸秆为发酵床垫料,探讨发酵床垫料中的微生物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第1—3组小鼠分别置于用不同微生物配方发酵的玉米秸秆垫料中饲养,第4组作为对照组,放入未发酵的垫料中饲喂。期间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效价、IL-4和IFN-γ的含量,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红细胞总数及小鼠盲肠内乳酸菌数量,抗疲劳游泳时间等指标。【结果】发酵垫料组微生物能显著提高小鼠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及盲肠乳酸菌数量(P<0.05);可增加血清中IFN-γ、IL-4含量和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抗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垫料微生物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5)。【结论】玉米秸秆发酵垫料微生物可显著提高动物体的免疫功能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胆碱对鹅体内脂质代谢及肝脏FAS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碱对青农灰鹅体内脂质转运、代谢的作用及脂肪酸合成酶FAS(fatty acid synthase)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鹅日粮中胆碱的最适添加量。【方法】将180只1日龄青农灰鹅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各组的胆碱添加量分别为0、600、1 200、1 800、2 400和3 000 mg•kg-1,试验期15周。屠宰后测定肝脏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肝脏脂蛋白酯酶、肝脂酶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量。【结果】①4周龄时,饲粮中添加胆碱显著降低肝脏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水平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P<0.05或P<0.01);显著提高肝脏脂蛋白酯酶、肝脂酶活性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P<0.05);但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15周龄时,饲粮中添加胆碱显著降低肝脏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胰岛素水平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P<0.05或P<0.01);显著提高肝脏脂蛋白酯酶、肝脂酶活性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高血糖素水平(P<0.05);但对血清葡萄糖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②饲粮中添加胆碱显著提高肝脏FAS基因的表达量(P<0.01),且肝脏脂肪酸合成酶基因表达量随胆碱添加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结论】综合考虑胆碱对鹅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1—4和5—15周龄鹅饲粮中胆碱适宜添加量分别为1 200—1 800和1 200 mg•kg-1。  相似文献   

17.
猪骨和皮脂性状相关ESTs的SNPs筛查与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性状的QTL位于多条染色体上,寻找猪骨和皮脂性状的新候选基因,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NCBI搜索到可能与骨和皮脂性状相关的ESTs 177条,通过cDNA池法测序筛选到其中9条ESTs上有21个SNPs,在长-蓝家系F2代进行关联分析,并用辐射杂交细胞系技术对其中的4条ESTs进行定位。【结果】发现其中6个SNPs与猪的骨和皮脂性状相关。E53不同基因型在后躯骨重上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骨率、前躯骨重和皮脂率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E82不同基因型在中躯骨重、中躯皮脂重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骨率、皮脂率、前躯皮脂重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E36在前躯骨重、后躯皮脂重,E42在中躯皮脂重、后躯皮脂重,E54在中躯骨重,E87在前躯骨重、皮脂率上不同基因型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E36定位在猪10q13处;E53定位在4q21-23处;E54定位在10号染色体SWC19处;E87定位在9p21处。【结论】E53和E82所在的基因有可能作为影响骨和皮脂性状的新候选基因进行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