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沸石粉/植酸酶复合物的制备过程,分析其催化水解磷酸活性,试验选取沸石粉与饲用植酸酶为材料,以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表征,用冷冻干燥法以振荡吸附试验制备沸石粉/植酸酶复合物,测定温度、胃蛋白酶水解、pH值适应性及金属阳离子对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植酸酶可以成功吸附在沸石粉表面;其温度耐受性相对酶活提高23.11%,蛋白酶水解耐受性相对酶活提高43.18%,适宜的pH值为5。沸石粉/植酸酶复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植酸酶的添加量,提高植酸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的淀粉类型对生长猪饲粮消化能、代谢能、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玉米、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为原料,分别属于谷物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初始体重为(35.38±1.3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玉米饲粮、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试验期19 d,其中7 d为消化代谢笼适应期,7 d为试验饲粮适应期,5 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玉米(54.39%)和红薯干粉(49.24%)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豌豆粉中直链淀粉(30.57%)和抗性淀粉(9.38%)含量较高。红薯干粉饲粮的粗蛋白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豌豆粉饲粮的粗脂肪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红薯干粉饲粮(P0.05),而玉米饲粮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玉米饲粮的代谢能和总能的比值高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另外,玉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代谢能与总能或消化能的比值显著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P0.05)。综上所述,不同的淀粉类型影响饲粮和原料在生长猪体内能量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其中玉米作为典型的谷物类淀粉来源在生长猪上的饲用价值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作为代表的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其饲喂价值优劣顺序为玉米豌豆粉红薯干粉。  相似文献   

3.
添加剂预混料的载体和稀释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体和稀释剂的选择是预混料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为了确保其质量.对载体和稀释利的基本要求如下。1承载性载体的表面特性是承载微量组分的重要因素。所以,载体应有粗糙的表面或表面有小孔皱括,以有刮于微量活性成分吸附在粗糙的表面上或进入d乳内。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应选用有机载体,常用的有机载体有麦鼓欺小麦粉、玉米粉、米糠杨、稻壳粉、玉米芯粉、大豆皮、大豆粕粉、大麦粉,其中小麦茨和次小麦粉比较理想。微量元素预混料的载体多用石粉、碳酸钙、白陶土粉、沸石粉以及硅藻土粉等无机载体。稀释剂不具备载体的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1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载体进行选择,选择石粉、稻壳粉、轻质碳酸钙、玉米芯粉和次粉等5种载体进行比较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针对1株枯草芽孢杆菌,不同载体在混合均匀度、振动分级、抗结块和抗防潮等贮藏稳定性等指标的影响均存在差异。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稻壳粉为最优载体。  相似文献   

5.
运用平衡试验法,以在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去势生长公猪为试材,以玉米淀粉-葡萄糖-玉米芯粉为基础饲粮,用待测饲料原料替代玉米淀粉的方法,配制成试验饲粮,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先后评定了生长猪用18种常规饲料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平衡试验法,评定饲料中氨基酸猪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方法是可行的。试验的结果为猪全价无公害饲粮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我国饲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用1600只42日龄岭南黄鸡以2(性别)×5(代谢能水平)试验设计,向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物油、沸石粉和玉米芯粉,使5种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34,12.552,12.970,13.389,13.807MJ/kg,观测鸡的生产性能。结果:以生长性能、能量和粗蛋白质沉积率以及胴体品质为评价指标时,43~63日龄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3.376MJ/kg、12.958MJ/kg和12.540MJ/kg;以肌肉脂肪含量为评价指标时,公、母鸡饲粮代谢能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2.958和13.376MJ/kg;以空体成分为评价指标时,母鸡最适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540MJ/kg。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生产的“淮业牌”饲用沸石粉,经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综合测试,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饲用标准,尤其是有害物质含量较低,其中“氟、砷”的含量要比国内其它产地厂家的佛石粉低十几倍到几十倍,是安全理想的添加剂载体和全价饲料辅料。沸石粉因其特有的吸附作用,能够调节动物消化系统NH;的形成状况、Na/K的比值和吸附一部分霉变物质与有害物质,有效地预防了动物的腹泻,使饲料更充分地被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了饲料营养与热量的利用率。因此,沸石粉的添加不仅能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利用率,而且能大幅度地降低饲料成…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饲粮对肉仔鸡器官发育及其病理变化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60只1日龄AA肉仔公鸡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8只鸡。对照组鸡饲喂非转植酸酶基因的亲本玉米饲粮,试验组鸡饲喂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饲粮。2个处理组饲粮中可利用磷等所有养分含量均相等或相近。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肉仔鸡内脏器官指数、小肠各段长度和重量指数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肉仔鸡的肝脏、肾脏、脾脏和十二指肠也未发现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期内,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饲粮对肉仔鸡的器官发育未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脏器未发现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广东饲料》2021,30(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卷毛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各处理组植酸酶水平0、600、1200 U/kg,试验持续3周。结果表明:1)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各组脏器相对质量(心脏、肾脏、胰腺和肝脏)均不受添加植酸酶的影响(P0.05),但低磷饲粮中添加600 U/kg植酸酶使全肠相对质量显著升高(P0.05);3)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有提高粗灰分代谢率的趋势(P=0.0964),但添加1200 U/kg植酸酶使磷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建议卷毛鸡低磷(非植酸磷0.33%)饲粮中添加1200 U/kg植酸酶更有利于磷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9):104-107
制备一种载铜凹凸棒粘土膏剂用于动物细菌性腹泻的治疗。将凹凸棒粘土和0.15 mol/L的硝酸铜按照1∶20(m/v)的比例混合,在95℃条件下进行离子置换反应制备成载铜凹凸棒粘土,然后将载铜凹凸棒粘土、玉米糊精、酵母抽提物、山梨酸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载铜凹凸棒粘土膏剂。体外抑菌试验显示:载铜凹凸棒粘土膏剂体外抑菌率可达到100%,且随着膏剂中载铜凹凸棒粘土含量的增加,达到100%抑菌效果所需的时间越短。对人工诱发的小鼠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显示:载铜凹凸棒粘土膏剂能够有效治疗小鼠细菌性腹泻,而且随着膏剂中载铜凹凸棒粘土含量的增加,膏剂治疗腹泻的效果越好。对人工诱发的幼犬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显示:载铜凹凸棒粘土膏剂能够有效的治疗幼犬细菌性腹泻。研究表明载铜凹土棒粘土膏剂具有较强的抑菌性能,在动物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添加4种载体(膨润土、麦饭石、石粉、滑石粉)的原料及饲料中维生素B_1的回收率,以此判断不同载体对维生素B_1检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原料和多维饲料中添加膨润土后,VB1的回收率分别为0.4081%、43.86%、麦饭石的回收率为83.59%、90.70%,石粉的回收率为100.48%、97.36%,滑石粉的回收率为101.68%,101.00%,说明膨润土对维生素B_1的检测影响较大,检测结果回收率较低,其他载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1~21日龄麒麟鸡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及胫骨特性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并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麒麟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3个处理组植酸酶水平分别为0、600、1200 U/kg,试验持续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料肉增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2)体尺性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胫骨抗压强度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1200 U/kg植酸酶处理组的胫骨抗压强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饲粮中不同含量植酸酶对胫骨脱脂烘干质量有提高的趋势(P=0.0771),但对胫骨其他参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200 U/kg植酸酶对麒麟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成活率、体尺性状、胫骨长度、胫骨灰分含量、胫骨灰分磷含量、胫骨灰分钙含量、胫骨灰分钙磷比无显著影响,但对料肉增重比、胫骨抗压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对胫骨脱脂烘干质量有提高趋势。麒麟鸡的低磷饲粮中,其植酸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200 U/kg。  相似文献   

13.
增艳物质对锦鲤生长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增白剂的凹凸棒土、沸石粉和增艳物质的加丽红素、增艳1号、EM菌和螺旋藻作为饲料色素物质添加到锦鲤饲料中,进行99 d的养殖试验,探讨增艳物质对锦鲤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初质量为(18.04±10.92)g的600尾锦鲤,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每组随机投喂1种试验饲料,进行99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锦鲤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增重率差异极显著。螺旋藻凹凸棒土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色素物质对锦鲤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影响,但对体质量/体长有显著影响,凹凸棒土螺旋藻组体质量/体长最大。饲料中色素物质的添加对锦鲤血清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添加量为4%与螺旋藻添加量为7.5%的组合有利于锦鲤的生长;其他增艳物质对锦鲤的生长无影响;作为增白剂,凹凸棒土可以替代沸石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载体对阿维菌素粉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载体的阿维菌素粉,采用Spherisorb C18(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45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分别用糠粉、碳酸钙、无水葡萄糖、玉米淀粉作为载体的阿维菌素粉有关物质含量均<8%,阿维菌素Bla和Blb峰分离度符合要求.阿维菌素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7-4%、99.6%、98.5%、98.2%.结论糠粉、碳酸钙、无水葡萄糖、玉米淀粉对阿维菌素含量测定无影响,在生产实际中以上辅料可作为阿维菌素粉的栽体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专题展示     
《山东家禽》2014,(11):54-5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鹅用饲料,由玉米400-450、小麦400-450、玉米芯15-20、石粉10-12、磷酸钙8-11、葡萄藤粉15-20、燕麦粉10-15、丁葵草4-6、串铃草6-9、大枣6-9、马铃薯淀粉10-15、红薯淀粉10-15、绿豆淀粉8-10、豌豆淀粉8-10、小麦淀粉10-15、灵芝1-2、人参1-2、菊花4-6、玉竹4-6、诱食剂4-5制成。小鹅通过食用这些中草药体格健壮,生病少,采食活跃,毛色亮,拉稀、死亡率减小,而且本发明的饲料营养丰富,易吸收,小鹅增重快。  相似文献   

16.
通过预消化法考查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非淀粉多糖酶对饲用海藻粉中非淀粉多糖的酶解情况。首先由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3种非淀粉多糖酶和中温淀粉酶酶解饲用海藻粉的最佳使用条件。其次通过评价试验证明3种非淀粉多糖酶对海藻粉均有较好酶解效果,还原糖增加率均达到10%以上。最后通过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与中温淀粉酶的复合试验进一步发现,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酶解细胞壁中的非淀粉多糖时效果明显,其还原糖增加率最大可提高到50.9%。研究表明: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有效地酶解海藻粉中难以被动物利用的非淀粉多糖,提高其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类型玉米(Zea mays)不同器官和全株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玉米定向培育的选择效率。选择32种具有代表性的玉米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淀粉性质、籽实外形、成熟性质和用途4种分类方法,分别对完熟期玉米的籽实、玉米芯、苞叶、叶片、叶鞘、茎秆及全株的鲜物质、风干物质、干物质以及粗蛋白质和总能产量进行比较。每个品种选择5个地块,每个地块选取10株玉米。结果表明:玉米的籽实、玉米芯、苞叶、叶片、叶鞘、茎秆和全株的鲜物质、风干物质、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产量不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显著(P0.05)。根据淀粉性质、籽实外形和成熟性质分类不足以区别不同品种类型玉米的不同器官和全株生物产量(P0.05)。按用途分类,不同品种类型玉米不同器官和全株生物产量(玉米籽实的风干物质、干物质和总能产量除外)均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饲用玉米红粒玉米普通玉米糯玉米。对广泛种植的普通玉米和饲用玉米进行比较,设定普通玉米产量为100.0%,则饲用玉米籽实、玉米芯、苞叶、叶片、叶鞘、茎秆和全株的鲜物质产量分别为121.9%、164.2%、175.5%、149.0%、151.7%、168.8%和149.9%;风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07.9%、143.7%、155.1%、139.4%、126.1%、162.0%和129.1%;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07.5%、143.4%、155.0%、139.5%、125.7%、162.0%和129.21%;粗蛋白质产量分别为119.0%、142.9%、181.5%、161.6%、122.0%、137.4%和131.7%;总能产量分别为107.7%、143.8%、155.0%、139.4%、126.1%、162.0%和129.1%。玉米籽实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产量占玉米全株的比例,普通玉米分别为47.75%、57.87%和48.49%,饲用玉米分别为39.72%、52.36%和40.48%。由此得出,普通玉米全株饲喂是"粮改饲"的最基本的策略,而饲用玉米籽实和全株生物产量都高于普通玉米,种植饲用玉米可以增加30%左右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是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玉米芯6.56万吨,具有较丰富的玉米芯资源,但大部分被当作燃料使用或废弃处理.因此,利用酶制剂调制玉米芯育肥肉牛的研究,对饲料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酶的生物催化功能,降解玉米芯中的纤维素成分和半纤维素成分,产生易于被反刍动物消化吸收的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提高玉米芯的饲用性.试验探讨在玉米芯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酶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研究复合酶在玉米芯中的作用以及添加比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玉米淀粉的副产品之一,玉米淀粉渣中蛋白质和可消化纤维含量高,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同时价格低廉,是奶牛的理想饲料。本文就玉米淀粉渣的饲用价值、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瘤胃消化代谢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低钙磷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1~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胫骨性能的影响。选用1 080只1日龄岭南黄羽肉公雏,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①植酸酶的添加可显著提高体重、平均日增重(P<0.05);②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胫骨骨密度(P<0.05);MP+4 000、LP+4 000组胫骨脱水脱脂重显著提高(P<0.05);MP+4 000组胫骨灰分含量、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植酸酶的添加对胫骨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低钙磷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提高1~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胫骨性能。可考虑用4 000 FTU/kg植酸酶部分替代或者完全替代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