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本文运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原理,提出了作物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用MINQUE法估算各项方差分量,然后对品种效应的线性对比作显著性测验。品种稳定性分析采用Jackknife数值重复抽样方法,计算回归参数的估计值及其标准误,并通过分析回归参数置信区间来评价稳定性。作为分析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的实例,分析了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的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多点非平衡数据的区域试验中,用两期重参数化方法,以试验场点对年份指数进行线性回归,估算试验场点对年份的稳定性。并选用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部分资料,对试验场点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多点非平衡数据的区域试验中,用两期重参数化方法,以试验场点对年份指数进行线性回归,估算试验场点对年份的稳定性。并选用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部分资料,对试验场点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应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对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非平衡数据进行了分析,与传统方差分析模型比较,显示了GLM模型是处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单一性状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分析只限于对产量及其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测验,而对非产量性状的评价多限于根据品种的平均表现来排位,这样有可能带来误差,从而不能准确、科学地评价参试品种。而本文阐述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分析原理,则可以避免该误差,从而对非平衡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产量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991-1992年全国籼型杂交水稻区域试验中15个迟熟组新组合在22个参数试点的汇总资料,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并选择了不同地区选送的组织进行线性对比。  相似文献   

7.
非平衡区域试验的甘蔗品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对参试的5个甘蔗品种的9个主要性状4年6个试点的非平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境因素对不同性状的效应不同,蔗茎产量以年份和试点的效应为主,蔗糖产量是年份及基因×年份互作效应为主;(2)7个主要性状与蔗茎产量之间及其与蔗糖产量之间的协方差分量效应基本一致;(3)甘蔗品种粤糖93/159和Roc22的9个性状表现均较优良,综合性状和蔗茎产量及蔗糖产量的稳定性较好,是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云南啤酒大麦非平衡区域试验中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对9个参试啤酒大麦品种的6个主要性状2年8个试点的非平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环境因素对不同性状的效应不同.产量主要是试点效应为主,其次是品种×试点互作随机效应;②产量与全生育期,穗粒数之闻协方差分量估计值为正,环境对这些性状的作用一致;③各参试品种比对照(港啤1号)增产显著;④保大麦6号、澳选1号、澳选2号和澳选3号这4个品种各个性状穗定性最好,比较适于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2011年陕西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白河试点部分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抗病性等调查记载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参试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秦烟201综合表现最好,YN105和YN99次之,湘烟3号综合表现最差。两种综合评估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且与品种实际表现相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星座图聚类分析应用于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定量化评价的方法,并对1997—2002年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点试验数据进行了星座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其分析结果与常规分析方法基本一致,说明星座图聚类分析法应用于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中对试验结果作综合判定是可行的,而且可对茶树综合性状作出定量的评价分析,弥补了常规分析方法的单纯性。  相似文献   

11.
烤烟品种(系)经济性状与环境互作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7个烤烟品种(系)经济性状与环境互作的联合方差及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YNH09经济性状稳定性和适应性最好,YH01次之,对照K326综合表现较强,其他品种(系)表现不理想。由于环境因子的差异,各参试材料品种间和地点间的经济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品种经济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可能受控于不同的遗传体系。此方法可直接指导烤烟品种的比较试验及鉴定,研究结果可为烤烟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科学搭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双列杂交体系提出一个遗传模型分析三倍体胚乳性状直接和母体上位性效应,直接加性、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运用混合线形模型分析该遗传模型.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 (MINQUE) 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性状间的协方差分量.用蒙特卡罗模拟检测遗传参数的估算和模型的稳定性.模拟分析同时应用于双列杂交的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模拟结果显示在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和性状间的协方差时,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估算实际水稻种子性状数据,说明在经典数量遗传研究中,加加上位变异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方差分析模型作为线性模型,其设计矩阵是不满秩的,只要设置适当的边界条件,就可以用回归分析的算法进行方差分析。本文对单向与两向分类非平衡方差分析问题具体地给出了边界条件,使之有效地用回归分析程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麦育种中多点试验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新品种西农 872 7选育过程中高代选系多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 Eberhart-Rusell模型分析多点试验对品系筛选的意义 ,并依此推算出参试品系的稳定性参数 ,作为评价品系优劣的依据。提出了改善多点试验分析方法的探讨性见解 ,并对该方法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同时 ,对目前区域试验的分析方法及品种评价指标提出了改进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谷物胚乳性状数量基因图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三倍体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和二倍体数量性状基因(QTL)图构建方法相结合,导出双侧标记基因型下有关胚乳性状QTL的遗传组成、平均数和遗传方差分量,据之提出以某一区间双侧标记基因型胚乳性状的平均值为依变数,以该区间内任一点假定存在的QTL的加性效应d、显性效应h1和/或h2的系数为自变数,进行有重复观察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测验该点是否存在QTL,并估计出QTL的遗传效应。给定区间内任一点,皆可以此进行分析,从而可在整条染色体上作图,并以之确定QTL的数目和最可能位置。同时,在检测某一区间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将该区间外可能存在的QTL的干扰进行统计控制,以提高QTL检测的精度。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将之推广应用于其他类型的DNA不对应资料以及具复杂遗传模型的胚乳性状资料。  相似文献   

16.
运用秩次分析法对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数据进行高产性及高产稳定性分析。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了3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和环境区分指数YM;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秩次分析法对河南省2006年夏玉米区试中11个供试品种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评价品种表现的平均数分级值(H1)、秩次值(H2)及环境区分指数(YM)等3个统计数以及品种间秩次平均数显著性差异的多重比较方法。结果表明,在8个有效环境点中,洛单248、GD13和创玉1号产量表现的平均秩次值(H2i)较小,与其他品种有显著差异,为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甘蔗品种区域性试验的同异分析及联系势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甘蔗品种评价的局限性,运用同异分析法和联系势测验对全国甘蔗品种第五轮区试(2006~2007年)的14个品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蔗99-596,Mex105,Q170,Hocp92-648,Hocp91-555,福农98-1103,粤糖94-128,Lcp85-384等8品种与理想品种联系值介于0.8005~0.8880之间,综合性状优良,可进行示范推广;其余品种需进一步试验观察。从而证明这种方法在甘蔗品比试验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鲜食大豆区试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方法的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等4种分析方法,对参加2005年江苏省鲜食春大豆品种区试的各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均可用于鲜食大豆区试结果分析,且分析结果类似,但各有优劣: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计算简便,但结果粗放;回归系数法计算繁琐,但结果精确.笔者认为在鲜食大豆区试汇总时应使用回归系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