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是个桑蚕生产新区,从干部到群众,都没有种过桑和养过蚕.为了发展桑蚕生产,推广科学种桑养蚕的技术,我们在上级党委、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龙坪公社上岸大队下岸生产队为基点,进行了科学种桑养蚕试验示范.下岸生产从一九七七年起开始种桑20亩(实效面积18亩)当年养蚕38张,产鲜茧2979.9斤,收入现金4136.70元,得奖售化肥5065.8斤,头年桑平均每亩桑产鲜茧165.6斤,现金229.81元,化肥281.4斤.七七年全队粮食总产达417005斤,比七六年增产148566斤,增长55.4%,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已全部还清了历年欠贷款7829.11元,使生产队  相似文献   

2.
我队近年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种桑养蚕,蚕桑生产逐年发展,一九八○年,全大队桑园面积二百二十亩一分七厘,养蚕一千一百四十六张,产茧四万四千九百四十斤,收入六万七千一百零六元,去年又扩种桑一百三十九亩三分三厘,新老桑园面积达三百五十九亩五分,养蚕二千五百张,产茧八万五千八百一十八斤,收入一十三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元.产量产值都比八○年翻一番.去冬今春落实了生产责任制水田包干到户,生产队也把集体桑园包干到户,这样不但不挖桑,而且社员还利用自留地种植桑园五十三亩七分,种一亩桑以上的就有六十户,全大队桑园面积目前已达四百一十三亩二分,种桑养蚕达六百户.  相似文献   

3.
北流县西壤公社是蚕桑生产的新区.一九七八年只有桑园30亩,一九八一年掀起种桑热潮,扩种到551亩.但是,随着农村农业生产实行包产到户,过去多为生产队集体养蚕,现在改为千家万户养蚕.一些队的桑园因标包不当,有的荒芜甚至挖掉了.有的队则按水田比例,把桑园均分到户,大户分到几分桑,小户只分到几厘桑.有些农户,原来集体养蚕时没有人参加,虽然分到了桑,因面积小,忽视管理,又不懂养蚕技术,加上蚕室蚕具不足,蚕养不好,收入不大,最后把桑挖了.到八二年四月,全社已挖桑256亩只剩下296亩.眼看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生骨干付业,即将功亏一蒉.为了挽救蚕桑生产,为国家增加原料,  相似文献   

4.
我们公社地处丘陵地区,全社有十一个大队,一百六十八个生产队,二万七千多人,耕地面积二万六千四百多亩,其中水旱田一万八千多亩。近年来,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动生产队垦荒山、开河滩发展种桑养蚕。全社一百六十八个生产队,已有一百五十个生产队种上了桑;面积不断扩大,七六年二  相似文献   

5.
我队有六十九户,三百三十五人,劳动力一百七十人,水田面积二百一十六亩,桑园十八亩,80年春以来,我们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开展科学种桑养蚕,获得了蚕茧增收.到十月底止养蚕67.3张,已收62.5张,产茧3447.7斤,收入蚕茧款5455.07元,奖售化肥5855.1斤,比79年同期增产蚕茧747.1斤,现金增收2202.25元,还扶持社员家庭种桑养蚕.全队有60户种桑养蚕.蚕桑生产的发展、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肥料和资金,促进了粮食增产,早造稻谷增产32451斤,增长29%,平均亩产862斤,比79年同期每亩增产157.5斤.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我县历史上有种桑养蚕的习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集体种桑养蚕不断发展.全县有桑园面积二千二百亩,一百七十四个生产队发展了集体种桑养蚕,其中五亩桑以上的生产队有七十八个.一九七七年全县饲养桑蚕九千一百七十张,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十六,收茧一千五百担,相当于一九六五年收茧量一百倍.桑播种育苗一百六十斤,有三百万苗,七六年秋前已种下一批比较合乎要求的密植桑,种桑高潮初步形成.通过一年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一、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坚持正确方针.“四人帮”反党集团,出于篡党夺权的险恶用心,疯狂反对革命,破坏生产,妄图把人们的思想搞乱,把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搞乱,他们大搞“三反一砍”罪恶活动,破坏“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歪曲粮食和多种经营的辩证关系.在“四人帮”流毒影响下,我县有些地方蚕桑生产遭到较大的破坏,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我县城厢公社柘畲大队向南生产队,有五十五户,三百二十五人,劳力一百五十一人.水田二百七十亩,旱地一百四十亩,是易旱受淹,生产条件较差的生产队.为了迅速改变这面貌,他们因地制宜,从1976年冬,种桑15亩5分,1977年养蚕93张,收入4312元,1978年扩种新桑12亩,养蚕104张,产茧4055斤,收入6099元(其中育苗收入1000元),当年粮食增产65000斤.  相似文献   

8.
连县东陂公社东塘大队马踢山生产队有61户,290人,140个劳动力,300亩水旱田,150亩早地,发展蚕桑生产潜力很大。80年开始种桑,到目前为止已有桑地面积40亩,投产桑园面积逐年增加。由于这个队是个新蚕区,缺乏养蚕技术,连续二年来有桑养不好  相似文献   

9.
六里公社龙北大队坪滩生产队,是一个新蚕区队,由于落实了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的集体生产积极性,到今年五月底止共产桑叶二万三千二百五十斤,养蚕种三十张,总产值二千六百四十元,担桑产值十一点三五元,亩桑产值一百二十元、超过去年全年一至六造的亩桑产值。该队于一九七八年春开始种桑二十六亩,其中湖桑四亩,七八年五月份开始投产养  相似文献   

10.
古竹公社平度大队小塘生产队一百八十人,七十二个劳动力。耕地面积二百五十六亩,其中水田一百五十六亩,旱地一百亩。这个队地处丘陵,人少田多,向来以粮食生产为主。近年来,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种桑养蚕,壮大集体经济。一九七六年秋,他们利用河滩地种植制桑八亩六  相似文献   

11.
河口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老区,近几年来年产茧都在千担以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种桑养蚕责任制到户,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队的蚕茧产量连年超二千担.该队1983年有桑圆714亩,比1982年增加47亩,养蚕6008.1张,比1982年多养189.1张,总产茧225454斤,平均亩桑产茧315.7斤,总产值369794.56元,平均亩桑产值517.84元.其中最高产的塘坪队,全队21户共有桑园25.3亩,养蚕303.6张,总产茧12453斤,平均亩桑产茧492.2斤,总产值22854.48元,平均亩桑产值903.33元.在户中最高产的是加勉队陈干新户,有桑园1.1亩,全年养蚕14.5张,总产茧841斤,平均亩桑产茧764.5斤,总产值1684.69元,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生产队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认真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桑蚕生产。一九七四年春我们利用旱地种桑五亩,五月二十八日开始养第一批蚕,到十月底止共养十九张蚕种,收得鲜茧七百八十七斤,收入现金七百六十五元二角一分,得奖化肥一千零八十斤,平均亩桑产茧一百五十七斤,成功地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丰产收益。  相似文献   

13.
平远县下陂生产队于79年10月利用新开山地种桑5.5亩。80年3月份开始投产,由集体安排六人负责专门管桑养蚕,全年养蚕25.5张,收入共2204,97元,亩桑产值400.90元。81年初,为落实生产责任制,蚕桑采用以投标纯上交生产队1300.10元,由队上三户没养过蚕的社员承包了生产队桑地5.5亩,从3月19日开始养蚕至9月15日止,已养蚕27.5  相似文献   

14.
我县过去没有种桑养蚕的习惯,这几年蚕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种桑养蚕的生产队由一九七五年一个队发展到一九七九年的二十八个队;蚕园面积由一九七五年十二亩增加到一九七九年二百七十亩;养蚕数量由一九七五年二十四张增加到一九七九年四百五十张;蚕茧产量l由一九七五年十担增加到一九七九年二百五十担。  相似文献   

15.
秦鉴源同志是一九六二年分配到蒙山县从事蚕业生产工作的。二十年来,他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积极推广种桑养蚕科学技术,为发展我县桑蚕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在山区开发蚕业生产,一九七二年他亲自到文圩公社松木生产队蹲点,当年全县种桑面积仅有10亩,养蚕10张,收茧4.6担。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广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推广点上的成功经验,使桑蚕生产连年增产。特别是一九八○年,我县县委和政府把桑蚕生产列为一大支柱来抓以后,秦鉴源同志干劲倍增,深入蚕区调查研究,针对本县蚕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种桑养蚕.八年来,桑蚕生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低产到高产的向前发展.至一九八三年桑园面积一千二百七十多亩,产茧二千二百七十多担,单张产量产值和总产都是逐年有所提高,许多农户收到养蚕生产经济效益.今年又扩种新桑四百亩,(其中良种桑五十亩),预计总产茧将达到三千担.通过扎扎实实地普及科学种桑养蚕技术.群众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一个新的发展蚕业生产热潮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7.
阳春县潭水公社旗鼓大队马草塱队黄其业户,有桑3.5亩,去年养蚕九造,34张种,产茧1330斤,蚕桑总收入3234元,还得奖售肥2900多斤,种桑养蚕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粮食增产。其主要措施是:①攻桑,做到造桑造肥,每亩共施尿素210斤,磷肥180斤,土杂肥50担,桑园合理整枝,  相似文献   

18.
一、亩桑产茧是什么意思? 亩桑产茧是指一亩桑园所产的桑叶,经过养蚕而得到的蚕茧产量。这是全国统一的统计蚕桑生产的计算单位。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生产队总共有桑园100亩,全年养了四次蚕,春蚕60张,单张产茧80斤,共收春茧4800斤;夏蚕20张,单张产茧70斤,共收夏茧1400斤;早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早秋茧1000斤;晚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晚秋茧1000斤,全年总共收茧8200斤。这个生产队的亩桑产茧为82斤/亩。亩桑产茧一方面反映了桑园的产叶情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养蚕产茧情况,它比以前用的单张产茧的统计方法全面得多。  相似文献   

19.
庙头公社湾山村养蚕专业队,为了推广科学养蚕技术,去冬今春修建了一座一百零二平方米的小蚕坑房,为春蚕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样的桑园面积,今春养蚕八十六张,产鲜蚕五千七百八十八斤,收入一万零六百零三元八角八分,是种桑养蚕十一年来的最好收成的一年,蚕茧收入超过一万元,比一九八○年同期增产蚕茧一千四百二十二斤半,增产百分之三十二点六,收入增加三千三百六十五元六角,增收百分之四十六点五.专业队三十二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人创造三百三十一元三角七分的产值.  相似文献   

20.
新墟公社位于西江沿岸,有八个大队,其中六个大队,四十四个生产队种桑养蚕,桑地面积八百零七亩。一九七七年总产值一十五万零七百七十八元二角。比一九七六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三点七。六年来,我社蚕桑总产值增长了二点七倍多。一九七七年十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