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种猪生产者经济效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和选育方法的制约,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猪场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如果母猪的繁殖水平不好,那么猪场的销售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种猪生产者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晓龙 《养猪》2001,(4):13-15
种猪生产者经济效益的获得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因素和选育方法的制约 ,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如何降低饲养成本 ,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每个种猪生产者尤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采取什么样的营养措施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作一概述。1 采食量1 1 妊娠期适当提高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青年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 ,而且还可增加青年母猪的下一次排卵数 (DenHar tog和VanKempen ,1 980 )。Newton和Mahan(1 992 )指出 ,自由采食能使青年母猪排卵数增加 ,但也会使青年母猪发情不明显 ,因此在接近初情后第…  相似文献   

3.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热应激和疾病等。选留优秀后备种猪,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性能低的母猪,严格控制各类疾病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猪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母猪产仔的多少除了与母猪有关外,还与公猪的品种、饲养管理及适时合理利用好种公猪有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公猪是种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常被生产者忽略。种公猪理想的繁殖性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为相对较小数量的种公猪要配相当大数量的母猪,俗语: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好坏是科学养猪、提高母猪产仔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前肉种猪在生猪养殖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母猪是猪场发展的最重要群体之一,肉猪繁殖性能的高低体现一个养猪场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充分的发挥肉种猪的繁殖潜能,对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加强种猪的培育筛选,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繁殖率相应的管理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实践表明,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品种、遗传、管理、环境和营养等.近年来,随着种猪遗传品质的改良提高,对营养的需求及饲养技术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日粮营养组成和饲养技术直接影响到繁殖母猪的繁殖性能.为提高种猪的遗传潜力,本文就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生产中,公猪是种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常被生产者忽略。种公猪理想的繁殖性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为相对较小数量的种公猪要配相当大数量的母猪,俗语: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好坏是科学养猪、提高母猪产仔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12.
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代瘦肉型品种的哺乳母猪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对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提高泌乳期采食量将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因素,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的营养与饲养措施,哺乳母猪采食量的营养生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要求:消化能6600千卡,…  相似文献   

14.
影响种猪生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受品种、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繁殖技术,以及猪的健康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怎样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使其繁殖潜力发挥到最大,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养猪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在大多数猪场采取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所以自繁自养猪场中繁殖种猪群占有核心地位。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种猪的生产性能,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猪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 ,母猪产仔的多少除了与母猪有关外 ,还与公猪的品种、饲养管理及适时合理利用好种公猪有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生产中 ,公猪是种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经常被生产者忽略。种公猪理想的繁殖性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因为相对较小数量的种公猪要配相当大数量的母猪 ,俗语 :公好好一坡 ,母猪好好一窝。因此 ,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好坏是实现科学养猪 ,提高母猪产仔数 ,降低饲养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保证。1 种公猪的选择种公猪的选择 ,一般要求眼大有神 ,皮薄毛稀有光泽 ,体质结实 ,身长背宽 ;前躯开阔 ,后腿丰满 ,四肢…  相似文献   

16.
6 种猪测定后的管理 新引人种猪群的种猪管理要求应优先得到满足,以使它们能取得最高的繁殖效率.良好的繁殖和营养管理会通过增加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带来经济效益.以下公猪和母猪的管理措施有助于生产者获得最大的繁殖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1搞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1种公猪的饲养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生产中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要求:消化能6600千卡,蛋白质16%~18%,…  相似文献   

18.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决定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种猪繁殖能力,还可以保证商品猪的出栏数量。在此从后备母猪的选育、后备母猪的饲养、提高日常管理水平等方面汇总了后备母猪在生产中的管理要点,供大家借鉴。1后备母猪的选育为了改善和提高整个种猪群的繁殖能力,需要生产中每年从优秀的后备母猪中选留30%的猪补充种猪群。  相似文献   

19.
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断奶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主要因素,其他还有饲养管理、营养、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主要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母猪的繁殖性能对增加猪场产能、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和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应至关重要。在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品种、饲养管理、营养摄入和环境等方面详细阐释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提高猪场效益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