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此,根据新疆农村居民点特点及现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效益和有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强宣传,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村镇建设规划,以此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现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基于文献,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概述;基于区位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整理模式、整理优化布局进行了系统概述,以期为我国农村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东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5-18217,18255
阐述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简单归纳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及现存几种主要的整理模式,从5个方面探讨总结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淳  周方  张慧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17-16018
[目的]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比较法。[结果]目前的农村居民点研究集中于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整理潜力、整理模式、整理效益评价等方面。[结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应与耕地整理等其他土地整理领域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更系统、更精确;要不断寻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创新,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土地利用程度低以及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以及德州市地形特点,计算出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巨大,占目前用地现状的37%。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应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节约用地等方面,尽快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致使大量农村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村庄宅基地出现闲置、废弃等现象,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对于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宜兴市217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以自然、经济社会、空间形态3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AHP综合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得到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综合分值。通过综合分值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得到结果与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区结果作为划分依据,将宜兴市划分为优先区、次先区、适度区和优化区四类区域,从整理时序、模式、土地利用安排等方面提出差别化管理措施。研究根据适宜性分值空间分布状况与居民点人均面积叠加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划定,对今后土地整理规划制定与农村居民点整理安排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缩小,补充耕地的任务已逐步向农村居民点整理转移。在分析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整理可优化调整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主要指标标准,分别采用远景和现状预测2种方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同时提出了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方案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阜康市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建设和工业化推进不可避免地征收农村土地。阜康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居民点用地粗放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保护面临着形势严峻的挑战。农村居民点整理将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对加快阜康市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和现代乡村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原则和思路的研究,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提出了适合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关于推进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策建议,为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以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协调好经济增长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阜康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薇  杨兴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34-1435,1437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在调查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忠县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指出通过土地整理可实现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研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依据。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户均建设用地标准和城镇体系规划分析了仪征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3个不同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方案进行了优劣选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低下、布局混乱。以甘肃省陇南市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入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整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结构完善、高效利用的用地新格局,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资料显示,对其研究成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合,土地整理模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政策。通过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理论和实践,加大开发耕地数量。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区域范围内待整理农村居民点时序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序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功能,将距居民点最近的农用地图斑进行属性传递,从而得到其整理潜力的大小,并作为进行时序划分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江区农村居民点一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万春镇、寿安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493.87 hm2;二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1138.75 hm2;三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金马镇和公平街道办事,面积为842.34 hm2。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顺序的确定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农产品供应安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国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和模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根据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金筹集、组织领导、具体操作等方面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并对德州市不同农村地区的适宜模式进行了初步归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耕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积极作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可以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笔者首先分析易县农村居民点现状,指出不仅存在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严重超标现象,而且布局零散,配套建设滞后,表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并以易县27个乡镇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单元,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共8个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易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潜力评价分级。将易县农居点整理潜力分为3级,并对不同整理区域提出相应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唐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10-7212
以农村宅基地确权为着眼点,在分析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武新村土地利用状况、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空间布局结构特点以及规划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管理、土地规划中的相关理论,进而对巴南区界石镇武新村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研究。认为我国西南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应采用沿交通沿线、靠近集镇的大致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效率低、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现状,提出利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12个镇为研究对象,在Matlab R2015b软件平台支持下,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对数据进行关联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测算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实现对丰县各镇土地整理潜力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表明:(1)丰县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面积较大,农村居民点布局较为分散。丰县农村居民点最终可整理面积达2 111.81 hm~2,原耕地面积为64 775 hm~2,耕地可增加系数达3.26%。(2)宋楼镇的整理潜力最大,范楼镇次之,师寨镇的整理潜力最小。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针对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比较简单、测算结果偏离实际的问题,在总结前人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及规划布局等因素提出了"分模式分方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方案,同时以卢龙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模式分方法"测算的卢龙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1 326.33 hm2,与其他方案测算结果进行比较,此方案测算结果科学合理,有效地将不同方法进行了融合,发挥了不同方法的优点,能够为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确定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低效利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缓解城镇用地矛盾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不少学者对其进行驱动力、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总结国内学者对农村居民点整理运作模式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