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欧洲卫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接穗粗度、嫁接季节和嫁接方法、嫁接切口绑扎方式不同处理对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洲卫矛嫁接的最佳接穗粗度为0.55~0.60 cm,成活率可达83.84%;嫁接最佳季节为秋季,最佳嫁接方式为切接,秋季切接是最好的嫁接处理组合,成活率达到87.88%;用塑料薄膜绑扎切口后再用塑料袋罩住嫁接切口的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为83.95%,高于其他绑扎方式。  相似文献   

2.
探寻高效、实用、操作简便的嫁接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嫁接育苗技术体系,以实现辛夷的集约化栽培,进行了辛夷嫁接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试验的劈接、舌接、单芽腹接、枝腹接、芽片腹接5种嫁接方法中,单芽腹接成活率(95.5%)最高,劈接成活率(81.7%)次之,舌接成活率(1.5%)最差。在北川地区,不同的嫁接时间对辛夷成活率影响极为明显,在辛夷休眠期间的所有月份中,9月份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6.5%;其次为10月和2月,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1.3%和85.4%。接穗类型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单芽腹接用中部饱满芽成活率最高(97.1%);枝腹接用枝条顶芽段成活率(81.6%)最高;劈接用中部饱满芽段成活率(87.1%)最高;在各种嫁接方法中,枝条下部弱芽段均不适合作为接穗。辛夷嫁接3年后开始挂花,5年后可以形成产量,并且树体得到明显矮化,花朵最多可达66朵,鲜重最高可达354.8 g/株,比实生苗投产期至少提高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狄海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95-95,120
通过不同嫁接方法和接穗的不同处理,筛选出成活率高的嫁接方法和处理,以便更好的在山区推广应用。试验证明:腹接更适合在山区推广,成活率最高;接穗封膜的成活率高,封蜡的比沟藏的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嫁接是使金花茶能快速繁育的方法。本试验通过不同嫁接方法及采用不同接穗嫁接金花茶,并对接穗的成活率、抽梢时间及梢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接穗及嫁接方法,金花茶在相同的砧木上嫁接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采用半木质化接穗、劈接套袋法嫁接成活率为85.60%;最差的为顶芽接穗撕皮嵌接,成活率仅为48.33%。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嫁接方法与生长调节剂协同作用对白玉芒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白玉芒种苗的繁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海南本地芒一年生苗木作砧木,白玉芒一年生枝条作接穗,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ABT(2505、001、000 mg/L)I、BA(501、002、00 mg/L)处理白玉芒的接穗,分别运用补片芽接和劈接两种嫁接方法进行嫁接处理。[结果]在多种处理中,以ABT 500 mg/L劈接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73.3%;以ABT 1 000 mg/L的芽接处理效果较好,达60.0%;以IBA 100 mg/L劈接处理的嫁接成活率较好。[结论]上述生长调节剂与补片芽接和劈接两种嫁接方法组合的3种处理均与清水对照下相应方法的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且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麻疯树嫁接的关键技术,采用不同嫁接时间、方法及不同接穗处理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麻疯树最佳嫁接时间在2-4月份,4月份成活率可高达98.3%,接穗采后放置3~5d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劈接、切接、插皮接成活率较高,芽接法成活率低.麻疯树嫁接后接穗的生长与砧木的茎粗有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6...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宁夏中部干旱带以野生圆枣为砧木嫁接酸枣的最佳嫁接技术,试验对芽接、劈接、舌接及皮下接4种常用的果树嫁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以圆枣为砧木嫁接酸枣时,采用皮下接技术嫁接成活率最高,劈接和芽接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舌接成活率最低;嫁接穗成活后的新生枝条生长能力表现为皮下接>舌接﹦劈接﹥芽接;不同处理嫁接穗嫁接成活率为现剪现接与长枝条在保温箱存放3 d的成活率无明显差异,但蜡封保存嫁接穗成活率较低。综上所述,建议宁夏中部干旱带以野生圆枣为砧木嫁接酸枣应采用皮下接技术,嫁接穗最好现采现用,如需从较远距离获取嫁接穗,可以将酸枣枝条尽量剪成长枝放入保温箱运输或邮寄。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火龙果的抗逆性和繁殖效率,缩短生长发育时间,对火龙果的平接、靠接、楔接3种嫁接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筛选出的楔接法,以红肉火龙果为接穗,比较了3种砧木的嫁接成活率;以地方白肉火龙果为砧木,比较了‘台湾大红’、‘红水晶’、‘蜜宝’红肉火龙果品种为接穗时的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楔接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56.67%,抽梢率最多,为16.67%;白肉火龙果、三角柱、仙人掌做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以三角柱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好,为60.00%;3种不同品种的红肉火龙果作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比较中,以‘台湾大红’成活率最高,为63.33%。在生产上可以‘台湾大红’火龙果做接穗,三角柱做砧木,采用楔接法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9.
蜡梅的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蜡梅的嫁接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要提高蜡梅的嫁接成活率,嫁接时期以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佳;嫁接方法以嫩枝腹接为好;接穗蜡梅中部和基部枝段粗度为1.2~1.6 cm最好;嫁接后进行套袋保湿处理可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低产茶园茶树嫁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嫁接品种、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形式、不同接后处理、不同遮荫处理等对茶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采用茶树嫁接改造低产老茶园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茶树嫁接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考虑到春茶的经济效益,一般以夏秋接或冬接为宜;砧木品种不同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较小,但不同接穗品种抗逆性有较大差异;嫁接方法以“1芽1叶-劈接—套袋”和“1芽2叶—劈接-以土代绑”较为理想;夏秋季嫁接以遮阳网遮荫较为理想,冬季嫁接以采用地膜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嫁接时期和方法对速成桃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27-9527,9602
[目的]探讨影响速成桃苗成活率、出圃率和苗木生长的因素。[方法]采用"T"字形芽接和带木质部嵌芽接在3个时期进行毛桃嫁接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和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砧木和接穗利用率以及苗木当年出圃率的影响。[结果]嫁接20 d后"T"字形芽接成活率高于带木质部嵌芽接。6月6日~16日嫁接的苗木成活率较高。带木质部嵌芽接的砧木与接穗利用率高于"T"字形芽接的,并随嫁接时间的推迟而逐渐提高。"T"字形芽接法的砧木和接穗利用率前期低,后期高。"T"字形芽接法的成苗率和一级率均较高,而苗圃单位面积的成苗株数和一级苗株数以带木质部嵌芽接法多。[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大量、快速繁育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澳洲坚果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澳洲坚果苗木繁育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澳洲坚果品种800的实生苗为砧木,H2、O.C、788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时期、嫁接方式和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嫁接方法相同时,2月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53.3%,其次为秋季嫁接,平均成活率为48.3%;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相同时,砧木茎径为0.90~1.29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79.0%;在相同条件下,短枝切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平均为80.0%,其次为切接和枝腹嫁接法,平均成活率分别为61.00%和48.50%,嵌芽接成活率最低,仅为32.5%。[结论]澳洲坚果的适宜嫁接措施为:砧木粗度1.0~1.3cm,嫁接时间为雨水前后10d,嫁接方式为短枝切接。  相似文献   

13.
澳洲坚果芽砧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砧木不同苗龄、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成熟度嫁接试验研究了澳洲坚果芽砧嫁接的技术.结果表明:芽砧用未出土或出土未展叶的芽苗,接穗用半木质化绿枝,保留1片完整叶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该技术可提高澳洲坚果育苗嫁接成活率及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以云南越橘实生苗作砧木,5个兔眼越橘品种枝条作接穗的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园蓝、杰兔品种的嫁接成活率较高,砧穗生长发育也较好;2月15日至5月15日的嫁接成活率高,砧穗生长期较长,是比较理想的嫁接时间;单芽切接、切腹接的成活率高,而且操作简便、工效高,是值得推广的嫁接方法;砧木年龄对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对嫁接苗后期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建议用3年生砧木;接穗年龄对成活率、嫁接苗后期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建议用当年生、1年生枝条作接穗。  相似文献   

15.
嫁接技术在防治茄子黄萎病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 1998~ 1999年的嫁接试验 ,明确了对茄子黄萎病具有高抗或免疫的砧木品种crp及托鲁巴姆与不同接穗均具有良好的亲合性 ,嫁接成活率达 90 .0 %~ 93.5% ;其嫁接苗在茄子重茬菜地均表现出很高的抗病性 ,防病效果与自根苗综合防治比为 90 .6 %~ 10 0 % ,与不防治的比为 95.4 %~ 10 0 %。嫁接换根技术是防治重茬菜地茄子黄萎病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椴树嫁接成活率和接穗利用率,笔者以种源地不同的椴树属7个不同树种(糠椴、紫椴、欧椴、欧椴大叶椴、欧洲小叶椴、银毛椴、小叶椴)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以2年生紫椴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劈接、芽接2种嫁接方法,对椴树属植物的嫁接繁育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与砧木的亲和力也不同,导致各树种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欧洲大叶椴、欧洲小叶椴、小叶椴、紫椴、糠椴、银毛椴、欧椴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63.30%、75.75%、81.25%、62.10%、62.11%、62.50%、65.80%。2种嫁接方法成活率也各不相同,芽接成活率在50.00%以上,劈接成活率因接穗不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酚类物质对核桃嫁接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富士苹果为对照,通过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别的上宋6号、元丰和薄壳香三个核桃品种接穗中营养物质和酚类物质(包括酚类物质总量、酚酸类物质和核桃醌)的定量分析测定表明,酚类物质总量不是核桃嫁接成活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中,某些对愈合起抑制作用的酚类物质的存在,或对愈合起促进作用的酚类物质的缺少,可能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银杏当年生半木质化小苗作砧木,用贴芽接和绿枝接进行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贴芽接和绿枝接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7%和85%。嫁接时间以8月中旬气温回落、干旱缓解时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嫩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种源地接穗,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天然林、辽宁省昌图县傅家林场樟子松林木良种基地和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的接穗,通过嫩枝嫁接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种源地接穗亲和力、接穗保存时间和不同规格接穗3个因素对嫩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采集的樟子松优良接穗嫁接成活率具有明显的差异,采自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的11个无性系接穗嫁接成活率达到98.7%,辽宁省昌图县樟子松林木良种基地的30个无性系和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天然林的34个无性系成活率分别是72.7%和61.3%。接穗低温保存第9天后对嫁接成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不同规格的接穗其嫁接成活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