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盲蝽象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南乐县棉盲蝽象发生较为严重,最高百株116头(防治指标10头/百株,大发生50/百株)。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和普及,棉铃虫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棉田的用药次数也相对减少。所以棉盲蝽象等其它害虫逐步呈上升趋势,给南乐县棉花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黄光灯矩阵灯光防治棉田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矩阵黄光灯诱杀到6种盲蝽,诱杀效果高于原色灯对照2.86倍,提升黄光单灯诱杀效果2.70倍;与原色灯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50%,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75倍,与农药常规防治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25%,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41倍,表明矩阵黄色光具棉盲蝽防治专用性特点和避免误杀其他有益昆虫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不断有农民来县农牧局咨询棉田盲蝽象的防治问题,笔者于7月24~28日下乡发现,棉田盲蝽象若虫、成虫百株棉花达36—40头,远远超出了防治指标,而在多雨高湿的情况下,盲蝽象若虫、成虫活动频繁,发生危害也较严重。适逢近几天,河北南部连续下了2场透雨(300mm以上),盛发期降雨进一步增加了盲蝽象对棉株的危害程度。盲蝽象有怕阳光照射,喜欢在较阴湿处活动危害特点,不易被棉农发现,而延误防治时机,因此,棉农朋友应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对棉田盲蝽象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棉盲蝽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指棉田常见的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总称,均属半翅目,盲蝽科。在山东省绿盲蝽年发生3~5代,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1危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的汁液。棉花幼苗期生长点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分析了棉田棉盲蝽象的为害特点,对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近几年影响棉盲蝽象发生的周围环境详细地研究,分析出了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棉盲蝽象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连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及用药量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笔者2000~2001年调查,百株虫量达20~30头,最高达65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7%,叶片平均受害率82%,脱落蕾铃中有50%~60%是由棉盲蝽造成的。棉盲蝽的为害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极大地影响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棉盲蝽在转基因抗虫棉药剂防治与不使用药剂防治上的发生差异,及棉田周边杂草上棉盲蝽发生动态,结果:①不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879头,其中:中黑盲蝽274头,绿盲蝽189头,杂毛合垫盲蝽407头,赣棉淡盲蝽9头,虫种比依次为:31∶22∶46∶1,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②常规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588头,其中:中黑盲蝽371头,绿盲蝽104头,杂毛合垫盲蝽94头,烟盲蝽17头,赣棉淡盲蝽2头,虫种比依次为:63∶18∶16∶3∶0.3,中黑盲蝽为优势种。9月22日~11月2日棉田边盲蝽杂草寄主和虫口发生量:赣棉淡盲蝽杂草寄主有18种,虫口发生量779头,排位第一;绿盲蝽杂草寄主14种,虫口发生量180头,排第二位;异须单突盲蝽杂草寄主5种,虫口发生量104头,排第三位;其他几种棉盲蝽杂草寄主少发生量小,以小飞蓬杂草发生棉盲蝽种类最多,达6种。  相似文献   

8.
枣强县棉盲蝽象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象是棉花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棉花产量。本文针对盲蝽象的发生规律,指出了棉盲蝽象的防治指标及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连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及用药量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笔者2000~2001年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20~30头,最高达65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7%,叶片平均受害率82%,蕾铃脱落中有50%~60%是由棉盲蝽造成的,造成叶片破碎、破头疯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极大影响棉农的经济收入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故城县地处黑龙港流域,随着抗虫棉的普及推广,棉田用药次数显著减少,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棉盲蝽象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影响棉花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棉盲蝽象危害呈逐年加重态势,由过去的只见危害症状难见虫,发展到目前的棉盲蝽象飞舞成群,个别地块每株少则有虫几头,多则10余头,棉株被害率达100%,因此,必须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棉盲蝽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抗虫棉面积的连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以及用药量的减少,致使棉田益害生物种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棉盲蝽近几年逐渐发展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并且它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去年7月下旬我们经调查,一般棉田百株盲蝽象200~300头,部分地块达550~600头,造成棉叶大量破碎,叶片平均受害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2.
<正>棉盲蝽又叫棉花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其种类很多,我国棉区已发现17种,主要的有绿盲蝽、苜蓿盲  相似文献   

13.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华容县是湖南省产棉花大县,但自2007年以来,棉花盲蝽象上升成了主要害虫.总结了华容县2007-2009年棉盲蝽象危害情况,叙述了棉盲蝽象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与天敌情况,提出棉盲蝽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震杰 《河南农业》2009,(11):21-21
一、棉花盲蝽蟓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一)棉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蝽是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的统称,属半翅目。盲蝽科,我国各棉区常见为害棉花的有6种: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牧草盲蝽及赣棉盲蝽。在南阳市范围内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  相似文献   

15.
望江县棉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忠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33-233
本文简要介绍了棉盲蝽象在望江县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对江苏沿海地区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利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对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象发生程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滨海县气候变化引起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变化在棉盲蝽象的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不同生育阶段是不同的,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明显,气候变化总体上是不利于棉盲蝽象发生程度增强的。利用棉盲蝽象发生程度易随气候变化显著增加时段,如:4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等进行防治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能够实现减少农药使用量、使棉盲蝽象危害程度最低以及防治措施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目标。[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江苏沿海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斌 《中国农资》2011,(24):26-26
棉盲椿是一类害虫.在我国主要有6种,其中绿盲椿分布最广,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主要在北方发生。棉盲蝽象属小型害虫。成虫只有几毫米长:前翅一半膜质,一半革质;口器为刺吸式。盲椿象原本是棉花的次要害虫.过去在使用药剂防治棉铃虫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李明 《现代农业》2007,(2):17-17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抗虫棉凭借其独特的抗虫效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种植抗虫棉的面积逐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及用药量相应减少,棉田益害生物种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棉铃虫危害降为次要地位,盲蝽象逐渐发展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并且它的发生与危害程度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2007年8月上旬我们经过调查。一般棉田百株盲蝽象300-400头,部分地块达到700~800头,造成棉叶大量破碎,叶片平均受害率达到85%以上.严重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地降低了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棉盲蝽优势种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5~2006年将本地种植的转B t基因抗虫杂交棉主栽品种与常规棉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间盲蝽象群落的发生与危害、种类与分布比例、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龄期分布与发育进度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 t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盲蝽的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发生在江苏沿海棉区的棉盲蝽优势种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其中中黑盲蝽的种群比例大于绿盲蝽;棉盲蝽在两类棉田的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基本同步,B t棉田的绿盲蝽、中黑盲蝽及棉盲蝽混合种群的总虫量高于常规棉田,其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两种棉盲蝽种群的龄期分布在两类棉田基本相近,发育进度在常规棉田略有提前,但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