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向福 《新农业》2022,(9):21-22
针对冷凉山区青海云杉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育苗及造林技术试验.利用青海云杉容器移植苗造林,提高青海云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为15%、30%,成活率和保存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拟赤杨育苗及造林技术,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柠条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环境下。柠条的几种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采用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柠条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成活率和翌年保存率高,造林成本低,而且可进行柠每周年育苗造林。初步总结出了一套低技术、高效益的柠条营养袋育苗造林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光温室白桦穴盘育苗技术的探索,总结了白桦育苗技术,使白桦穴盘育苗成活率达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为白桦的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侧柏容器大苗干旱阳坡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侧柏容器育苗及夏季造林技术,在干旱阳坡造林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93%。  相似文献   

6.
自1996年以来对印楝种子贮藏期、育苗方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鲜种子活力高,贮藏期10d内发芽率达92.3%,撒播、点播的发芽率在90%以上,大面积干热河谷造林成活率在86%以上;印楝在干热河谷地区育苗生理性病害发生少,生长迅速,造林优势十分明显,可作为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7.
针对白皮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白皮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研究。应用营养袋苗进行造林,省地省种,育苗时间短,栽后缓苗快,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在林业工程建设中,使用营养袋苗,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展。  相似文献   

8.
柏木是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柏木容器育苗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介绍了柏木容器苗的培育和造林技术,以期指导柏木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海拔2000米、年降雨500毫米上下的干旱、边远山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杨树苗木。在造林地附近就地育苗,虽然条件差,但只要抓住关键技术,同样能使扦插成活率达到95%(白杨派树种亦能达80%),当年高生长达3米,地径2.5厘米,优质苗占85%以上。不仅避免了苗木长途调运的损耗,减少了作业过程和时间,而且经过区域驯化的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和抗性增强,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0.
互助县辽育杨树系列推广项目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辽育杨树系列在高寒高旱地区的生长情况,2003年在互助县实施了育苗、造林推广试验。结果表明:辽育1号、2号在互助县的造林、越冬成活率均较高,而育苗成活率较低;推广技术方案,即育苗1年就进行造林不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水冬瓜赤杨种群生命表与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水冬瓜赤杨种群进行调查,根据生命表理论和生存分析理论,选用年龄结构替代树木径级结构的空间代时间方法和匀混技术,绘制水冬瓜赤杨种群静态生命表,同时绘制出种群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和时间序列预测图,阐述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并简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以及4个生存函数分析表明,前期稳定,中期波动,后期衰退是该种群的特点;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同一时间的曲线,种群数量表现出随龄级增大而减少的趋势,随时间推移,幼龄级数量呈递减趋向,个体数量在中龄级和老龄级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种群天然更新能力较差,自然条件下,种群在今后将趋向于衰退。   相似文献   

12.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定量评价小兴安岭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在伊春市友好林业局岭峰林场设立了标准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量土壤CO2和CH4的排放通量,调查小兴安岭5种天然森林沼泽生物量,并建立了生物量回归模型,以推测乔木净初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5种森林沼泽各类植被物种碳质量分数范围为40.2%~49.3%,毛赤杨(Alnus sibirica)沼泽、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沼泽、落叶松(Larix gmelinii)—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落叶松—藓类(Moss)沼泽和落叶松—泥炭藓(Sphagnum spp.)沼泽植被净固碳分别为161.202、73.562、42.18、205.02、295.33 g.m-2.a-1,小兴安岭天然毛赤杨沼泽、白桦沼泽、落叶松—苔草沼泽、落叶松—藓类沼泽、落叶松—泥炭藓沼泽土壤排放的碳(包括CH4折算成的碳)分别为226.49、253.57、191.86、169.53、127.33 g.m-2.a-1,小兴安岭天然白桦沼泽、落叶松—苔草沼泽、落叶松—藓类沼泽、落叶松—泥炭藓沼泽生态系统分别是大气CO2净吸收碳汇19.99、50.323、5.491、68.00 g.m-2.a-1,毛赤杨沼泽为大气CO2净排放碳源(65.29 g.m-2.a-1)。  相似文献   

13.
辽东桤木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东  张增江  刘长武  秦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07-15707,15717
[目的]研究辽东桤木种子育苗的各个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不同播种量、不同播种方式、不同播种时间和不同覆盖物探讨对辽东桤木种子出苗的影响。[结果]播种量5g/m2、条播或撒播、4月25日~5月5日播种和只盖锯木屑再压少许河砂的出苗较快,出齐苗时间短,出苗数量适中。[结论]辽东桤木种子经100mg/LGA3溶液浸泡48h,以播种量5g/m2、于4月下旬~5月初采用条播或撒播、覆盖锯木屑再压少许河砂为宜。  相似文献   

14.
蔡丹  刘军  陈红  恭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09-1310,1323
选用辽东桤木实生无菌苗的带芽茎段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用浓度75%的酒精和0.1%的升汞分别消毒种子5和20 min后,接入附加5 g/L葡萄糖的MS培养基,实生无菌苗成活率可达48%,且实生苗抽出真叶片数多,植株健壮;用WPM+6-BA(0.6、1.0)mg/L+NAA 0.1 mg/L+葡萄糖30 g/L作为增殖培养基,增殖倍数高达4.2;用1/2 WPM+IBA 1.0 mg/L+AC 500 mg/L+葡萄糖30 g/L作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91%;通过逐步炼苗法炼苗,炼苗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15.
辽东桤木的结构植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辽东桤木根、茎、叶结构,探讨了作为北方优良造林树种的辽东桤木速生、抗寒、耐旱的结构植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辽东桤木当年形成的实生苗根部、茎顶端部次生生长旺盛,次生结构完整,明显表现出抗寒性特征;叶片主脉明显,机械组织发达,角质膜较厚,叶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表现出光合能力强,耐旱性强的特性;辽东桤木根、茎次生木质部均为散孔材,根部具有发达的枝丛状类型根瘤,这些特性为其速生生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东北赤杨、西伯利亚赤杨、色赤杨根瘤样品21个,对根瘤内Frankia DNA的16S-23SrDNA和nifD-nifK两个基因间隔区段(IGS)进行PCR—RFLP分析,研究其基因多样性。结果表明:与赤杨共生的Frankia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基因类型与宿主种型关系密切。东北赤杨对Frankia的特异性较高,与西伯利亚赤杨和色赤杨共生的Frankia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上述结果说明Frankia菌与其宿主赤杨间存在着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7.
辽东桤木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辽东桤木种子的休眠特性及打破休眠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种子发芽抑制物检测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辽东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辽东桤木种子不同浓度的水、乙醇和丙酮提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辽东桤木种子自然发芽率低,只有8%。采用GA3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且种子发芽势整齐;当GA3浓度在50mg/L以上时,浸种48h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极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但当GA3浓度高于200mg/L时,幼苗明显徒长。与其他处理相比,层积处理30d以上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层积处理30和40d,不仅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而且种子发芽势整齐。有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无光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论]该研究为辽东桤木种子育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沼泽甲烷通量日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小兴安岭7种沼泽类型生长季初期、中期、末期甲烷(CH_4)通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兴安岭沼泽甲烷通量无统一的日变化规律,且与温度和水位两个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弱.7个沼泽类型中,仅毛赤杨(Alnus sibirica)沼泽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沼泽甲烷通量峰值在生长季初期、中期、末期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且都为单峰曲线;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灌丛沼泽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泥炭藓(Sphagnum spp.)沼泽甲烷通量的峰值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时间不同,多数为单峰曲线;落叶松-苔草沼泽和落叶松-藓类沼泽甲烷通量速率较小,多数时间吸收甲烷,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不同类型沼泽和生长期之间甲烷通量没有统一的日变化规律,说明在进行区域甲烷排放总量的估测时,增加每天的观测频率,或者长期、大量的观测数据可能会对提高估测精度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辽东桤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不同树龄人工林的林木下土壤进行土壤养分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树龄的辽东桤木,其根际土壤比根际外土壤的土壤养分质量分数高;随树龄的增加,林木下土壤养分除速效磷质量分数降低外,其余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花楸木,说明辽东桤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较明显,可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对大兴安岭地区阔叶低质林进行6、10、14、18 m带宽皆伐后,并种植西伯利亚红松(Pinus koraiensis)进行诱导改造,利用LI-8150多通道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仪测定土壤表面CO2通量,分析不同带宽诱导改造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带宽土壤呼吸速率均高于对照样地,表现为18 m带宽6.51μmol.m-2.s-1>10 m带宽5.33μmol.m-2.s-1>14 m带宽5.26μmol.m-2.s-1>6 m带宽3.53μmol.m-2.s-1>对照样地3.12μmol.m-2.s-1。在Spearman相关性检验中,不同带宽诱导改造后土壤密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半分解层枯落物质量与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p<0.05)。6 m带宽、10 m带宽、14 m带宽、18 m带宽和对照样地的土壤呼吸敏感指数(Q10)值分别为3.72、1.09、2.77、4.31和2.58。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升高,但达到一定临界值后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不同诱导改造林这一临界值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