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黄脊竹蝗与竹双色绿刺蛾是竹林的主要虫害,是广西竹林常发性的害虫,为竹林重点监测与防控对象。黄脊竹蝗是广西竹林第一大害虫。在广西,竹双色绿刺蛾常与黄脊竹蝗等害虫同时或间隔发生。两种害虫常大面积吃光竹林,严重影响竹林生长,甚至导致竹株死亡,竹双色绿刺蛾还影响人体健康。黄脊竹蝗黄脊竹蝗属直翅目蝗科,俗称竹蝗、蝗虫、飞蝗等,因背脊有一条黄带而得名。成虫身体呈绿色,长约33毫米,雄虫略小一些。其头尖削,由头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越向后越宽大。卵实  相似文献   

2.
除竹材害虫外,竹类害虫均与毛竹林出笋、换叶相关联。为增加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竹林内留养小年笋长成毛竹,使竹林内出笋、换叶规律复杂化,从而影响竹类害虫的发生及生物学习性。本文仅据研究竹类害虫积累的资料,对出笋大、小年毛竹和花年竹林毛竹上害虫的变化探讨如下。一、毛竹出笋大、小年与花年毛竹林一般隔年出笋,即一年出笋多,一年(次年)出笋少或不出笋。出笋多的一年称为大年,其笋称为大年笋,所长成的毛竹称为大年竹;反之则称为小年。一般小年所出之笋不留养,挖除食用,即竹林没有小  相似文献   

3.
云南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是世界上木本竹子资源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文章从竹类资源分布、竹种多样性及竹林类型3个方面对云南省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进行了研究。根据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和复杂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将云南竹类资源划分为滇中暖性中小型混合竹类区,滇东、滇东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滇东北暖性中小型散生竹类区,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类区等6个区;分别论述了各分区地理位置、竹类植物区系特征等。此外,文章初步总结了云南省竹亚科植物资源,截至2017年底共记载竹种41属389种。依据竹类植物分布区气候特点,将云南省竹林分为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寒温性竹林3个植被亚型以及41个竹林类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竹杉混交林、粗放经营毛竹林和集约经营毛竹林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三种不同经营竹林类型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丰富度上,竹杉混交林显著高于其他二种毛竹纯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高于粗放经营毛竹林,但各类竹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差异.混交林的竹冠层和林下层中捕食性功能群的共有种明显多于其它二种类型.不同竹林类型中节肢动物种群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粗放经营毛竹竹冠层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稳定性最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小,毛竹害螨、蝽类、毒蛾、竹蝗、竹螟等主要害虫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5.
竹林害虫综合防治中营林技术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竹林害虫综合防治中,营林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劈山、松土、垦复、施肥和清理病虫次竹等营林措施,使遭受目标害虫严重为害的残败竹林恢复长势,挽回损失;增强了竹林对害虫的忍受和自控能力;改善了竹林生态环境,破坏了害虫的越冬场所,压低了翌年虫口发生基数;清除了某些害虫的产卵场所和中间寄主,直接压低了虫口。  相似文献   

6.
对政和县受害严重的竹林,采用竹腔注射40%的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等几种农药,并按不同比例、不同时间、筛选出最佳防治措施,害虫死亡率达98%以上。同时对竹小蜂、竹介壳虫等害虫也有毒杀效果,此方法适合于远离村庄、且交通不便的高山地带的竹林,是一种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竹林生态定位站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简述了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竹资源的自然地理区划、面积分布和主要类型情况,提出了我国竹林生态定位站的布局方案,以期为长期开展竹林生态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主要害虫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大熊猫主食竹害虫51种,隶属7目24科,其中巴山木竹林分布害虫50种,秦岭箭竹林分布害虫4种,两种竹林公有害虫3种;主要分为叶部害虫、钻蛀性害虫、根部害虫等3类。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建阳区毛竹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情况,分析了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近些年来由于林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强调集中连片发展毛竹纯林为主,对竹山上的阔叶树进行掠夺性的采伐,造成竹林内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再加上全球冬季气温的上升,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刚竹毒蛾、竹叶螨、黄脊竹蝗等毛竹害虫普遍发生,局部地区爆发成灾,已严重影响竹林的生长,制约竹林经济发展。根据掌握的毛竹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毛竹主要害虫采取科学合理的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竹林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者于1988~1991年在安吉县通过对竹虫发生类型区划、主要竹虫测报技术和在高虫口为害时推广以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为主的化学防治并协调其他多种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技术、物理和化学防治),低虫口时注重虫情监测和营林措施等项竹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很好防治效果,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竹林虫口基数和防治费用逐年下降,防治费用与收益比为1:9.6,深受竹农欢迎。  相似文献   

11.
竹蝗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竹蝗大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预测预报、地面防治、诱杀成虫、以虫治虫、竹林垦复、联防联治等竹蝗综合治理5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竹林自然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域分异性的原则出发,根据浙江省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结合竹子分布与竹林经营的特点,将省内竹林区划为东南部沿海丛生竹林区、丘陵山地混合竹林区、平原丘陵散生竹林区;后者又划分为浙北人工竹林亚区与浙西天然竹林亚区。同时结合区划,提出浙江省竹种资源的利用与引种驯化意见。  相似文献   

13.
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及效益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着重研究毛竹天然混交林优化丰产结构模式混交林地的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分类经营,竹材分段加工,综合利用的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成都市竹产业的快速发展,竹林纯林面积大幅度增加,竹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显著增长。为保障成都市竹产业的稳步发展,确保林农增收致富,对成都市竹类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分布及危害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地区竹类的主要虫害涉及6目21科35种昆虫,主要病害有9种。调查结果可以为建立竹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控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环境因子与一字竹笋象危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调查发现,一字竹笋象在龙游县年发生面积近0.54万hm2,为毛竹林的一种主要笋期害虫,该虫的发生与危害主要在海拔600m以下的竹林内,阳坡为害重于阴坡,花年竹林明显重于大小年竹林,对竹林垦复可减轻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竹材材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查阅国内外竹材材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竹材解剖、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研究的进展并对竹材材性与加工利用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1)竹材材性变异大,有必要将性质差异委胸有成竹的单元(如竹篾、竹碎料等)进行分类,然后在对现有的竹材人造板生产工艺进行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将分类后的竹材单元进行重组、加工、利用;(2)在竹材材性研究方面已做得很多,目前有必要加强竹材人造板性能、开发竹材人造板新用途的研究;(3)竹材天然防霉、防腐性差,竹材防霉防腐剂的开发、防护处理后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需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以来,对我省竹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分析竹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的动态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怀集县危害茶秆竹竹笋的淡竹笋夜蛾、笋秀禾夜蛾和竹笋禾夜蛾等3种夜蛾科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徽州考察为基础,全面阐述了徽州民间对竹资源的综合利用,从竹鞭、竹根、竹笋、竹秆、竹枝等层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横向切分、纵向切分、横纵切分几个层面分析了竹秆的综合利用情况,指出民间对竹资源的利用是数百上千年的经验总结,是人民大众创造性的结晶,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