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菱角用途广,营养丰富,据资料介绍,菱肉含糖46%、蛋白质5%、脂肪0.7%,以及钙、磷、铁等。菱肉可作水果、食品加工原料。菱茎可作饲料、肥料。池塘等水体实行种菱养鱼结合,可提高经济效益30%以上。现将本地农户种菱养鱼技术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菱角用途广,营养丰富,据资料介绍,菱肉含糖46%,蛋白质5%,脂肪0.(?)以及钙、磷、铁等。菱肉可作水果、菜肴,加工成粉,是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菱茎可作饲料、肥料。池塘等水体实行种菱养鱼结合,可提高经济效益30%以上。现将江西省万年县湖区农户种菱养鱼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要选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稍厚、光照时间较长的池塘。鱼种放养前,池塘要  相似文献   

3.
菱角,属菱科,一年生水生草木植物。其肉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既可作果菜,又可作粮食,并适合加工制粉或作糕点等原料。为了农田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青田县自1996年就开始稻田种植菱角,由于市场销售价格高,销路好,同时菱角种植具有适应性强,易栽培等特点,今年青田县在山口镇、鹤城镇、章旦乡、东源镇等推广稻田菱角栽  相似文献   

4.
菱角是一种菱科1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作水果食用,而且还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它还具有消渴解酒、降压利尿的功效。近年来.在湖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它作为一种高效作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菱角,又称芰、水栗、菱实、芰实,是菱科菱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尤其在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栽培较多。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等功效。菱角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蔬菜,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种植菱角综合效益较高。采用大棚育苗和促早熟栽培菱角,可在6月初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更加显著。下面介绍大棚菱角早熟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场》2006,(3):41-41
菱,是水生植物,原产于中国,迄今已有3000余年栽培历史。古人称菱为“芰”、“水栗”、“菱食”、“沙角”、民间俗称菱角。菱主产于南方诸省,江、浙、粤、冀等地栽培尤盛。其品种繁多以色论,有青菱、白菱、红菱、紫菱、元宝菱;以角分,有四角菱、三角菱、两角菱。经历代人民培育,菱的优良品种层出不穷,如圆角类的南湖菱;两角类的乌水菱、五月菱、七月菱;四角类的大角菱、太湖菱、邵伯菱、馄饨菱等。其中苏杭一带的馄饨青菱风味香糯;嘉兴南湖的元角菱清香脆嫩;江苏吴县的元宝菱鲜美香甜;天津的紫菱、广州的大头菱等也风味别致皆为菱中珍品。  相似文献   

7.
水生蔬菜生产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蔬菜是指生长在淡水中可作蔬菜食用的草本植物.中国是世界上水生蔬菜采集利用最早、驯化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莲、菱和蒲菜等水生植物的花粉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由此可见,在上古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有水生蔬菜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水生蔬菜是中国蔬菜生产中的一大特色,其品种之多,分布之广,生产面积之大,在当今世界各国中均属首位。  相似文献   

8.
食菱角话养生刘鑫秋风送爽,山区有丹桂飘飘,在江南的水乡湖区集市上到处都可见一堆堆的红若胭脂,绿如翡翠的菱角。以色分,有青菱、黄菱、白菱、紫菱、红菱;以形分,有大弯菱、畅角菱、牛角菱、元宝菱。此外还有二角菱和已退化的无角菱,林林总总,堪称大家族。一般人...  相似文献   

9.
肖奇国 《农家致富》2006,(21):55-55
将大红菱或小青菱,剥去外壳,煮熟.每日上午吃20只菱肉,并喝下煮菱汁一小碗,不放糖,稍有点麻口,但过一会就消失了。如此连服6~10日,则大便通畅.炎症减轻.出血停止,行走不痛,痔疮缩小或消失。菱角有健脾、补气、止血、通便、消炎、促进创口愈合之功,且对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秋,正是采菱季节,只只小舟在菱塘中荡来荡去,正是“欲采新菱趁晚风,塘西采遍又塘东。满船载得胭脂角,不爱深红爱浅红”。古往今来,写采菱的诗词很多,可谓“绕城菱莲一千顷,三秋菱歌满街头”。菱,又叫水栗、菱实俗称菱角,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传统特产。菱,原产我...  相似文献   

11.
三种国产菱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居群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三种国产菱属进行了细胞分类学的研究。菱属植物染色体变异有三个明显特征:个体上的体细胞多数目性,居群内具有染色体数目不同的个体,染色体数目存在整倍性和非整倍性变异,本文还对菱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和物种的形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调查湖州菱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菱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并提出加强政策支持,研究菱业科技,加强菱的产后加工和市场开发,培育新型种菱主体和新型年青职业菱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食药兼优话菱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菱,是水生植物,原产于中国,迄今已有3000余年栽培历史。古人称菱为“芰”、“水栗”、“菱食”、“沙角”、民间俗称菱角。菱主产于南方诸省,江、浙、粤、冀等地栽培尤盛。其品种繁多以色论,有青菱、白菱、红菱、紫菱、元宝菱;以角分,有四角菱、三角菱、两角菱。经历代人民培育  相似文献   

14.
绍兴县马山镇车家弄村的村民种菱致富,被人们称为“大菱村”。该村四面环水,且水域很广。其中的长泾江、庙前江、樟树下湖就有近300亩水面,这里的村民充分利用水资源,种养大菱。大菱的品种有两角菱、四角菱、箱子弯等。村民们  相似文献   

15.
浅水菱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将种植稻麦产量低、效益差的低洼田改为栽植浅水菱,并选用早熟高产良种,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使菱的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20d,亩产量一般在750k以上,高产田块超过1000k,达到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朱瑞冲 《农家致富》2004,(22):32-32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镇位于海门市的中部,水域面积达4000余亩,发展菱角种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两年采发展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一般纯菱种植每亩水面收入1500-2000元.实行菱蟹混种养的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7.
曹涤环 《新农村》2023,(7):25-26
<正>利用田边闲置沟渠及浅水湖汊种植菱角,既可增加收入,又可减少水稻及麦类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菱角茎叶还是沤肥的好材料。但在菱角栽植中有一种叶部害虫——菱萤叶甲,一般受害面积达50%左右,菱叶被害后,产量大减,必须加强防治。1.危害特点菱萤叶甲是危害菱叶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危害性大。它以成虫、幼虫群集啃食危害叶片,轻则造成菱叶千疮百孔,产量锐减;重则可将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失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湖北省感湖菱群落的水生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垂直结构以及各种类的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优势度.结果表明:2002年,感湖菱群落共分布有水生植物20种.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与优势度最高的种类均为野菱.其次是双角菱;该群落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3025.单位面积生物量是2183.8g/m^2(鲜重);群落明显分为两层,浮叶植物层与沉水植物层,浮叶植物层的主体为野菱与双角菱,其优势度分别为21.59%和18.22%,沉水植物层的主体是密齿苦草、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其优势度分别是11.46%、8.36%和8.15%;在水深1.0~3.5m的范围内,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单位面积生物量则随水深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弥补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不足,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选取标准基因序列对部分菱属植物进行初步的分子鉴定。通过对浙江、江苏2省南湖菱、两角菱、四角菱的ITS,mat K和rbc L序列扩增及多重序列比对,探寻菱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克隆了菱属植物692 bp的ITS序列、878 bp的mat K序列及685 bp的rbc L序列,其中mat K和rbc L序列不存在变异位点,不能用于鉴定菱属植物;ITS序列存在20个变异位点,包括6处插入/缺失和14处碱基置换,在部分菱属植物的分子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 3 个内塘栽培菱角品种在生育期、商品性、营养品质等方面与南湖菱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可替代南湖菱进行内塘栽培的品种。结果显示,两角红菱在营养品质、口感等与南湖菱最接近,两角青菱氨基酸含量等较南湖菱高,淀粉含量较高,口感较粉,两个品种生育期均较内塘南湖菱早半个月左右,可在 8 月份较好填补南湖菱上市前的市场空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