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高热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瘟病毒、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毒、链球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引起,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等为主要临床症状。2006年9月农业部把此病定名为“猪无名高热”,俗称猪“高热病”。  相似文献   

2.
1高致病猪蓝耳病与猪"高热病"目前,人们一提到"猪高热病"就首先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猪"高热病"吗?其实,猪"高热病"(以前也称猪"无名高热")在前几年已经出现,该病以猪的体温升高为特征。不同病原,如猪瘟、猪链球菌等感染猪后,都可以使猪的  相似文献   

3.
“猪高热病”又名“猪无名高热病”、“高热综合征”,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造成的,夏秋季节多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该病来势凶猛,传播快,病症复杂、防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相继暴发了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生猪疫情,最初被学术界统称为"高热病",各省畜牧局及时出台了生猪"高热病"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也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及有关专家,对"高热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病源分离鉴定、动物实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2007年1月,农业部正式确定"高热病"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2007年入夏以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呈大暴发流行,传播之快,发病之高,影响之大,开创了建国以来我国生猪疫情之最,全国有26个省份同时出现了生猪疫情,给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防控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农业部证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疫病,又称"猪高热病"。本文从发病原因、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以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多为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地区多个暴发"无名高热病"猪场的调查和病原学检测,证实此次高热病的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链球菌等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1 高致病猪蓝耳病与猪“高热病” 目前,人们一提到“猪高热病”就首先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猪“高热病”吗?其实,猪“高热病”(以前也称猪“无名高热”)在前几年已经出现,该病以猪的体温升高为特征。不同病原,如猪瘟、猪链球菌等感染猪后,都可以使猪的体温升高,发生所谓的“高热病”。多家实验室从不同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的病料中能够分离到多种病原,如病毒、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  相似文献   

9.
《北方牧业》2007,(13):13-13,15
<正>2006年流行的猪“高热病”分离率较高的四大病毒性病原是: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毒。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猪群大多分离到了蓝耳病病原。同时,动物回归试验表明Nsp2区域缺失29  相似文献   

10.
猪高热病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高热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猪流感、猪蓝耳病、非典型性猪瘟、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弓形虫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临床上常见混合感染的类型有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支原体或弓形体等混合感染,以及猪圃环病毒与其他病毒和(或)细菌等多重混感等。  相似文献   

11.
<正>一、2011年疫情前瞻1.当前对猪场生产威胁最大的依然是病毒性疾病。猪瘟(CSF):非典型猪瘟、散发、免疫不合格率高、猪群带毒、"高热病"。伪狂犬(PR):猪群特别是种群带毒问题、"高热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呼吸道病、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猪群不稳定、"高热病"。圆环病毒2型(PCV2):PMWS、PDNS、呼吸道病、免疫抑制、"高热病"。口蹄疫(FMD):外来侵入性疫病。流感(SI):外来侵入性疫病、"高热  相似文献   

12.
<正>猪的高热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混合与继发感染多种病毒及细菌和寄生虫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其病原有病毒、包括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及链球菌、大肠杆菌、寄生虫病等,饲养管理中稍有不当,即可造成疫病暴发。  相似文献   

13.
1高热病的病原多数学者认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基本上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且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弓形体等密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高热病病原是巨细胞病毒,这个病毒和猪伪狂犬是一个科,属于疱疹病毒科,但不是一个亚科,β疱疹病毒亚科、巨细胞病毒属。  相似文献   

14.
<正>"混感高热病"也叫免疫抑制性疾病综合症,包括免疫性抑制性病毒传染病(Isvs),如兰耳病(PRRs)、圆环病毒(Pcv)、猪瘟病毒(sF)、流感病毒(sI)、伪狂犬病毒(PR)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及免疫抑制后容易引起的常见继发病,如弓形体、猪附红细胞体、猪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肺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这些免疫抑制性病毒传染病,除了自身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外,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称的“猪高热病”,主要是感染了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流感、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中的二种或多种,猪体受到免疫抑制,并且常混合感染多种细菌、支原体和弓形体等病原,疾疴隋况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在知道“高热病”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多病原、多病因的一类疾病。其原发病原有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I菏毒、流感病毒等,继发病原有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及附红细胞体等,其他如运输、高温等应激条件及诱因也不容忽视。虽然每个地区、每个猪场病原、病因不尽相同,但高死亡率是大家最不愿面对的现实,本文对高死亡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与广大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7.
猪“高热病”综合防制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高热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与猪瘟、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链球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引起.四川凉山会东县小岔河乡2008年6月20日以来,生猪出现较大规模发病,全乡存栏生猪1 204头,发病848头,治愈595头,死亡146头(主要是仔猪).从发病到治愈历时45天,确诊为猪混感高热综合症.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渭城镇某养猪场发生猪"高热病",120头猪中共有107头发病死亡,死亡率高达86.2%.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初步确定为猪"高热病",对临近猪场发病猪的治疗和对未发病猪的紧急预防治疗,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为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到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猪主要表现发热、呼吸困难、繁殖障碍和全身性出血斑点。该病各个季节、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生,但主要为夏季保育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发病率在50%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底,"猪高热病"首先发生于江西省部分地区的散养户和小中型猪场,继而在湖南、福建、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发生,发病猪群初为育肥猪、生长猪,继而是保育猪和母猪[1-2].引发江西流行的"猪高热病"病原,部分实验室检测结果是,蓝耳病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猪瘟病毒、Ⅱ型圆环病毒、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肺炎支原体、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霍乱沙门氏菌,个别猪场还检出弓形虫、附红细胞体[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