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山松高结实无性系子代苗期测定与家系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所选29个高结实无性系子代苗期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苗高的家系遗传力为87.9%,遗传变异系数为32.6%;地径的家系遗传力为88.4%,遗传变异系数为39.0%.综合评价苗高、地径的生长状况,选择出表现优、良好的家系14个,所获苗高、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5.6%和8.2%,其中以N 42,N 82,N 76表现优,这3个家系的苗高遗传增益可达9.0%,地径遗传增益可达14.5%.  相似文献   

2.
油松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陕西省3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园和1个优良种源区的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分、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方差分量大于林分;不同种子园和同一种子园的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生长最好的家系比生长最差的家系苗高生长大1倍以上;油松家系种子千粒质量之间变异较大,变异幅度为20.04~65.10 g,种子千粒质量与地径相关紧密而与苗高相关一般;油松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较高,运用生长量指数,评选46个优良家系,可获得苗高和地径16.32%~27.86%和6.39%~23.08%的遗传增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表7参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苗期生长及固氮等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固氮能力强的优良家系。【方法】以南洋楹1代无性系种子园中37个半同胞家系1~6月生幼苗为材料,调查测定苗高、地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瘤数量等指标,通过遗传变异分析、性状间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苗期生长比较及选择。【结果】南洋楹37个半同胞家系1~2月生时生长性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4月生时超过16个家系的苗高或地径显著优于饶平县南洋楹母树林混合种(ck,P<0.05),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0和0.84~0.86,在入选率为30%时,遗传进展分别为0.118 9~0.221 4和0.096 2~0.154 3。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选择出13个家系,占群体的34%,与群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和地径的现实增益分别为27.99%和12.73%、遗传增益分别为24.91%和10.69%;与ck比较,现实增益分别为62.47%和41.65%,遗传增益分别为55.59%和34.98%。【结论】南洋楹半同...  相似文献   

4.
红锥家系苗期变异与初步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锥46个家系的苗期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比较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并初步选择,结果表明:红锥不同家系的苗期差异主要由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比决定,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比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9.74%、77.66%和72.26%,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7.96%、12.92%和9.40%。利用系统聚类法将红锥家系划分出优、良、中、差4个等级组,其中优良组的家系有11个(种源均为福建华安),序号分别为22、23、25、38、39、40、41、42、20、21、24,其苗高、地径与生物量比的平均值大于群体平均值,苗高平均值29.91cm,地径平均值0.547cm,生物量比的平均值1.90,通过遗传增益计算,苗高、地径与生物量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3.84%~69.02%、19.36%~58.80%和11.84%~44.11%。  相似文献   

5.
黄连木优树子代苗期测定与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行山区采集到的40株优树种子为材料,进行多地点苗期子代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间各性状差异显著,且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各性状平均家系遗传力为0.449,属于中等遗传力,苗高遗传力最大达0.657,地径次之。联合方差分析说明参试地点间存在使家系显著增产或减产的效应。以苗高和地径2个性状为主要选择指标,在各试验点选取的10个优良家系都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其中河北临城点子代长势最好,平均苗高、地径、冠幅都远大于其它2个地点,而平均遗传增益则是陕西扶风点高于河北临城点。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或无性繁殖材料,并有待于在子代试验林中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生长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南方红豆杉遗传品质,对23个材用型南方红豆杉家系(含对照)在福建明溪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家系间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22个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方面均显著性优于对照;南方红豆杉苗期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均有较高的遗传力,中等的变异系数和较高的遗传增益;采用22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进行繁育苗木可以达到遗传改良目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福建省引种地的16个峦大杉优树自由授粉种子和1个对照为材料,在福建南平开展优树家系苗期试验,研究1年生苗高、地径、生物量、高径比、苗木质量指数、根幅与最粗枝径等7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状况,分析7个苗期性状相关性并计算遗传参数,并进行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引种地峦大杉种内有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优树子代间差异显著,这些变异主要由遗传物质控制,系列苗期性状的家系广义遗传力介于0.616 3~0.961 1之间;峦大杉苗高与地径性间无显著性相关,根幅、最粗枝径与其他性状间均无显著性相关;以苗木质量指数为选择指标,初步选择3个峦大杉优良家系;3个优良家系的平均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和根幅分别为33.62 cm、7.19 mm、9.19 g、0.202、11.95 cm;优良家系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和根幅平均遗传增益达5.83%~44.57%,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引种苗期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种以美洲黑杨 (Populusdeltoides)为母本 ,青杨 (P .cathayana)、小黑杨 (P .simonii×P .nigra)等品种为父本的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 1 4个。苗期测试结果表明 ,杂种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存在显著差异。苗高广义遗传力 (h2 )为 (84.2 7± 6 .2 9) % ,遗传变异系数为 1 7.93 % ;地径广义遗传力 (h2 )为 (82 .61± 8.42 ) % ,遗传变异系数为 1 5 .2 8%。苗期综合选择得到 5个优良无性系 ,苗高遗传增益为 3 .5 % ,地径遗传增益为 9.8% .苗高和地径年生长节律均有 3个生长高峰期 ,峰期生长量变幅分别为 0 .83~ 1 .1 3m和 0 .71~ 1 .0 2cm。  相似文献   

9.
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苗期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国内外引进近几年来选育出来的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速生优良无性系25个,在山东省进行了苗期测定。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7.43 %,9.25 % 和18.78 %,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8.91 %,96.31 % 和95.93 %。通过苗期综合选择选出11个生长速度快、成活率中等偏上的无性系,其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的群体遗传增益分别为16.89 %,16.08 % 和13.08 %。各无性系间的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均受强遗传控制。对部分入选的无性系的生根性状和苗期生长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先期根数、诱导根数和不定根总长度以及生长高峰时间出现的早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引进的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84.79%,遗传变异系数为10.55%;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9.22%,遗传变异系数为11.8%。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欧洲黑杨无性系13个,其苗高遗传增益为12.3%,地径遗传增益为12.2%,其中的N8,N51,N48表现特别突出,综合评比超过或接近参照种欧美杨107号,如果选择这3个无性系,则苗高遗传增益可达18.5%,地径遗传增益可达23.5%。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景观树培育目标,在福建、江西、贵州、安徽和四川5省选择35个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景观家系,并在福建省明溪县开展优树子代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子代间差异显著;4年生幼树生长性状与树干、树冠观赏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587 6~0.901 6,单株遗传力为0.282 1~0.922 1;侧枝最大长度、树干通直度、枝叶浓密程度、当年侧枝数量等树干、树冠性状与树高、胸径、冠幅、当年抽梢长度均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综合生长与观赏性状表现,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参试家系中初步选出MX2,MX6,MX5, FJS1,FJS4, LN7和EMS1等7个优良家系。优良家系的生长性状与树干、树冠观赏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为0.46%~9.32%;从优良家系内选出30株优良单株,其平均遗传增益达到5.75%~28.75%,选择效果非常明显。这些优良家系和个体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或无性繁殖材料。表6参11  相似文献   

12.
油松优树子代遗传变异与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来自油松中部种子区晋南豫北亚区的3个种源5~6年生的114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单地点测定结果表明,3个种源在主干高和地径生长上无显著差异;树高生长的家系遗传率在0.6左右,家系内的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31.9%;近59%家系的主干高生长超过对照,1/3家系超过对照10%以上,最高的超过对照28%;有34个无性系主干高相对育种值超过0.20,16个超过0.10,按25%比例作后向选择,其子代预期遗传增益接近26%;中选优良家系的平均育种值在7.6%左右;家系结合家系内的预期选择增益在19%左右,其效果略低于后向选择.并讨论了选择技术,提出了发展多经济方向多树种的良种基地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选一批落羽杉优良家系。[方法]对江汉平原三台林场6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59%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至较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高达79.82%;利用育种值评分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初步选出了6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9%、4.6%和11.3%,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8.7%、6.9%和16.3%,其中③号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有最高的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结论]所选出的优良家系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同时也可为落羽杉优良家系的长期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木麻黄优树子代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木麻黄优树的遗传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表型选择优树是有效的。木麻黄主要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的遗传变异十分明显,其遗传力大小依次为胸径(0.689)>材积(0.565)>树高(0.550)。通过子代测定选出的优良家系,其有性后代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早期生长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24%,14.33%和24.16%。研究还表明:根据6~7a各家系生长状况初选优良家系,根据种子园无性系早期的胸径生长量,初步淘汰不良无性系,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毛红椿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江西宜丰毛红椿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在浙江富阳进行苗期试验,分析苗期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根茎比、根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8个性状。家系间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根茎比等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说明毛红椿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各性状遗传力差异较大,苗高的遗传力相对较高,为0.80;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根茎比4个性状的遗传力为中等,在0.53~0.68之间;而根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3个性质的遗传力相对较低。苗高与地径、茎干重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根总体积显著负相关;地径与根干重、茎干重、根表面积和根总体积之间都显著正相关;根系性状(根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总体积)之间都显著正相关。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采用独立选择法,选出8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和选择优质红松种质资源,为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材料。  方法  本研究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相同优树的30个37年生亲本无性系和35年生生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各测定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 0.01)。无性系或家系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4.19% ~ 25.88%和4.51% ~ 34.33%,无性系各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45 ~ 0.74,家系各指标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70 ~ 0.85,家系单株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29 ~ 0.66,属于中高重复力和遗传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47,r > 0.5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的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达68.50%和73.37%,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对主成分Ⅰ的贡献最大,因此可以作为红松种质资源评价的指标。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无性系和家系进行筛选,以10%为入选率,分别筛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和3个优良家系,入选无性系和家系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3.03% ~ 14.40%。对优良家系内单株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筛选出9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单株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6.98% ~ 37.37%。  结论  利用生长性状初选出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可用于红松良种申报,并为红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枫香优良种源及家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4个种源310个家系的枫香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6年生枫香林进行调查,选取材积,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结果表明,种源间的生长各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最佳种源为重庆丰都、云南富宁、广东翁源、广西岑溪、福建建瓯、江西湖城、河南南阳、甘肃康县、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广西凭祥、江西铜鼓、河南商城、湖北松滋、湖北大悟等,其材积、胸径及树高生长量较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了6.26%、9.76%、27.45%;不同枫香家系间的材积、胸径和树高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控制;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最大,分别为0.469 4和0.519 2,胸径(0.401 4)家系遗传力大于材积(0.385 7),但材积(0.390 9)单株遗传力高于胸径(0.377 8);通过初选和优选,共选出优良家系49个,入选率为15.81%,入选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5.55 cm、4.57 m和0.006 004 85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的25%、17%和69%,材积(0.060 7~0.624 4)的遗传增益明显大于胸径(0.036 6~0.185 8)和树高(0.031 4~0.145 3);选出优良单株38株,入选率为1.02%,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分别为7.65 cm,5.49 m和0.012 314 776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72.08%、41.25%和246.33%。  相似文献   

18.
17年生杂种落叶松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实验林场17年生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对象,测定其树高、胸径、材积与基本密度,估算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遗传力及遗传增益,以筛选生长和材质兼优的家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都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13.3%、22.5%和49.0%,基本密度变异系数为9.1%;树高、胸径、材积和基本密度4个性状家系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家系遗传力分别为94.2%、92.1%、92.7%和30.8%,生长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基本密度遗传力稍低;树高、胸径、材积与基本密度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093、-0.140、-0.159,呈微弱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可以进行独立选择。通过对10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分析,选出了日3×兴2和兴7×日77-2生长性状优良的2个家系,在20%的入选率下,树高、胸径、材积其遗传增益分别为9.4%、17.3%、42.3%。基本密度较大的家系是兴7×日77-2,在10%的入选率下,家系遗传增益为3.3%。综合生长和密度性状,确定兴7×日77-2家系为优良家系。家系兴7×日77-2高出对照均值:树高15.1%、胸径23.1%、材积49.5%、基本密度4.1%;高出家系均值:树高5.4%、胸径5.0%、材积16.6%、木材密度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