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黄荆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月周期规律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9月份的黄荆叶粗粉为原料进行优化提取工艺研究,乙醇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黄荆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考察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和超声功率对黄荆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根据最优提取工艺提取4—11月黄荆叶的总黄酮,确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9月份黄荆叶总黄酮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00∶50.25,乙醇浓度为50.59%,超声功率比为41.94%,总黄酮提取得率可达10.48%;4—11月份中8月份的黄荆叶总黄酮含量最高,可达11.22%。[结论]响应面法优化黄荆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切实可行,得到的回归方程与试验结果拟合性好,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工业大生产提取黄荆叶总黄酮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广西大果山楂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广西大果山楂叶为原料,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探讨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52.91+1.41A+1.08B+1.63C+0.51AB+0.89AC+0.052BC-4.53A2-0.97B2-1.36C2(Y为黄酮提取率,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56(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54.18 mg/g,与预测值53.86 mg/g的误差小.3个因素对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提取率影响主次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山楂叶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精度高、工艺稳定的优点,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直接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直接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工艺,试验测定乳酸菌数,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温度>乳酸菌数>发酵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1 mL苜蓿汁液接种乳酸菌107个,将汁液在34℃密闭发酵8 h;深化了对直接发酵法提取叶蛋白工艺的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茂名产芒果叶为研究对象,优化芒果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芒果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芒果叶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5℃,超声波功率为90 W,提取时间为48 min。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得到芒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26(±0.04)%,优化选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以大叶南五味子果实为原料,采用3因素5水平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曲面试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4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 28,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为3.50%,南五味子多糖含量为76.01%。  相似文献   

6.
以青椒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分析青椒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多酚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1%、超声时间41 min,液料比25∶1(mL∶g)和提取温度7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多酚提取率为67.62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仅为0.21%,证明了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青椒叶多酚能够有效地抵抗氧化作用,并且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56.34和125.20 mg/L,该研究为青椒叶多酚在保健品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浸提黄芩叶多酚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商洛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探讨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对多酚类含量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40 W、料液比1:15、提取时间51 min前提下,黄芩叶多酚提取率为4.9699 mg·g~(-1)。研究所取得的有关工艺参数可作为黄芩叶多酚提取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鲜草为原料,用碱化加热法提取叶蛋白.研究絮凝温度、提取液pH值、絮凝时间3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碱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pH值10、絮凝时间1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粗蛋白提取率为49.52%.本研究对紫花苜蓿副产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提高苜蓿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经济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以商洛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探讨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对多酚类含量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40 W、料液比1:15、提取时间51 min前提下,黄芩叶多酚提取率为4.9699 mg·g~(-1)。研究所取得的有关工艺参数可作为黄芩叶多酚提取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乙醇水溶液提取樟树叶活性成分工艺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樟树叶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选择,确定最优工艺参数;而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所得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樟树叶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其中液料比属极显著影响因素;樟树叶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45%,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78 min,液料比16(m L)∶1(g),平均提取率达到19.33%;提取的樟树叶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醇烯化合物,其中异丁香酚甲醚(18.42%)、芳樟醇(11.59%)、反式-橙花叔醇(10.40%)、丁香酚甲醚(6.37%)等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南瓜叶资源,以南瓜干燥成叶为材料,以超声波辅助水提取法提取南瓜叶多糖,研究超声波功率、时间、温度、料液比对南瓜叶多糖得率的影响,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DPPH自由基法、羟基自由基法和FRAP法测定南瓜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南瓜叶多糖得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超声波时间>功率>温度>料液比,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时间25 min、温度65℃、料液比1︰30、功率160 W,此工艺条件下南瓜叶多糖得率为12.54 %。南瓜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IC50为3.20 mg·mL-1,对羟基自由基IC50为2.63 mg·mL-1,FRAP值为75.18 μmol TE·g-1。  相似文献   

12.
以美洲品系葡萄叶为原料,研究提取液浓度、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体外抗氧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60 min,料液比1∶15,多酚提取率可达1.72%。美洲品系葡萄叶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在样品浓度为1.0 mg·m L-1时,分别为L9:87.74%、64.92%和65.00%;L10:86.15%、58.00%和51.20%。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芯木聚糖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玉米芯中木聚糖得率,采用响应面法对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 8的Min Run ResⅣ多因子两水平设计,对影响木聚糖提取的因素进行效应评价,利用最峭攀登搜索法为响应面分析的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中心区,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碱提温度、碱提时间、NaOH质量分数和料液比对木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16%,温度85℃,料液比1∶16,提取时间2.5h。利用响应面法成功对玉米芯木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提取率达到25.6%。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和醇沉比对香菇废菌棒多糖的影响,确定香菇废菌棒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香菇废菌棒多糖的最优热水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2℃,浸提时间6 h 18 min,液固比40∶1,醇沉比例3∶1,在此条件下香菇废菌棒多糖提取率为1868 mg·g-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深入研究大叶紫薇总黄酮的生理功能,对其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对大叶紫薇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并比较不同季节对大叶紫薇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夜比1∶40、乙醇浓度为60%、浸提温度70℃、浸提0.5 h。正交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40、60℃浸提1.5 h、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71%;3~11月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1.2、49.3、50.4、54.0、65.8、66.1、68.9、70.7和77.0 mg/g,其中11月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40、60℃下浸提1.5 h;11月黄酮的含量最高,为77.0 mg/g。  相似文献   

16.
诸葛菜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徐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28-9129
[目的]研究诸葛菜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诸葛菜为原料,采用氯化钠提取液提取诸葛菜叶蛋白,通过单因素条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液质量分数研究诸葛菜叶蛋白的提取率。再经过正交试验。[结果]诸葛菜叶蛋白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浸提温度为40℃,浸提时间为10min,浸提液质量分数为15%。[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诸葛菜这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新疆野核桃叶为研究对象,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核桃叶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核桃叶抑菌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为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70%,液固比15∶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h。在此优化条件下,核桃叶提取物抑菌圈直径为1.932cm。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开发利用辣木茶资源,以辣木茶为原料,优化辣木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辣木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辣木茶多糖清除·OH自由基、·O-2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效果。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0,浸提时间105 min,浸提温度80℃,此时提取率最大为145.14 mg·g-1;辣木茶多糖对·OH、·O-2、DPPH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构树叶中叶绿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构树叶的高附加值利用,选取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构树叶中叶绿素提取效果的提取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液料比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依据回归分析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构树叶中叶绿素的工艺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构树叶中叶绿素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温度60℃,超声波处理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500 W,液料比10 mL/g;该条件下,叶绿素的提取得率可达到1.277%。与传统的研磨法和溶剂萃取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叶绿素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得率,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东北小油菜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主要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东北小油菜叶(干物)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凯式定氮法、索式抽提法和直接干燥法测定油菜叶中叶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研究不同pH值、提取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pH值9,温度45℃,固液比1∶30,浸提时间1 h时,蛋白质提取率达88.20%。[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小油菜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当地小油菜天然叶蛋白生产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