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方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东方百合鳞茎在5℃低温处理下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百合鳞茎内的新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60d后芽生长点距鳞茎端部的距离小于1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鳞茎的淀粉含量下降明显,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在进入冷藏后的前10d内、外层鳞片的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下降;品种索蚌至冷藏50d时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出现下降趋势,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鳞茎萌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究卷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机制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以卷丹百合的鳞茎为材料,研究在4、8和12℃的3个低温处理下,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卷丹百合鳞茎生理变化。[结果]在45 d左右的冷藏期内,各冷藏处理的鳞茎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呈下降趋势,1个月左右后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还原糖含量和总可溶性糖含量的则先上升后下降,冷藏37 d后达到最大值。还原糖含量变化的特点与百合鳞茎解除休眠有关。[结论]卷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最佳时间是冷诱导37 d。  相似文献   

3.
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3个百合栽培品种鳞茎在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合鳞茎在低温冷藏处理过程中,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明显的升高过程。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鳞片的淀粉、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均有明显差异,变化幅度以中部和内部鳞片大于外部鳞片;‘黄宝贝’(Yellow Baby)的变化幅度大于‘达诺’(Ceb Dazzle)和‘卡萨布兰卡’(Casa Blanca)。低温冷藏37d至61d是鳞茎内生理生化变化最活跃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猪牙花种球在促成栽培中存在破眠困难的问题,本试验以2009年5月份猪牙花种球为试验材料,通过两种不同低温(3~5℃和6~10℃)的处理,取样以10d为间隔,研究其鳞茎及附属物中物质(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探索出打破休眠的最佳时段。结果表明:冷藏60d时,淀粉质量分数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上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围绕对照点上下波动,但中间有明显的升高;猪牙花种球不同部位的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不同冷藏温度下变化均有明显差异,变化幅度以3~5℃处理的大于6~10℃处理的;猪牙花种球在3~5℃下冷藏30~40d可破眠。  相似文献   

5.
以木薯品种南洋红、华南205、GR891、华南124、新选056、辐选01、华南5号、新选048为材料,对木薯不同品种生理生化和淀粉积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选01、GR891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高,块根淀粉积累早、积累快,淀粉含量较高;而华南124、南洋红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较低,块根淀粉积累较迟、积累较慢,淀粉含量较低。华南205、新选056、华南5号、新选048介于前四者之间。可见,木薯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NaOH溶液抑制洋葱鳞茎萌发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3种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在采前14d对洋葱叶面进行均匀喷施,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Na0H溶液处理洋葱鳞茎可降低鳞茎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淀粉酶活性,提高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洋葱鳞茎的萌发;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淀粉酶活性与洋葱鳞茎的发芽率呈正相关关系,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与洋葱鳞茎的发芽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细叶百合为试材,通过冷藏(5℃)解除鳞茎休眠,研究了细叶百合鳞茎解除休眠过程中核酸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顶芽与鳞茎盘中核酸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顶芽中DNA、RNA含量及RNA/DNA比值在鳞茎冷藏36 d时变化最为明显,贮藏36 d是内外鳞片DNA及核酸总含量的转折点;顶芽和鳞茎盘冷藏0~36 d内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升高,鳞茎不同部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冷藏48 d后迅速降低也是鳞茎开始解除休眠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低温处理对观赏百合种球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冷藏处理(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d的种球冷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之后在151d的冻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73~84d,冻藏78~99d,亚洲百合种球冷藏58~68d,冻藏78~99d,碳水化合物变化最为活跃.冷藏处理期同一品种小球径种球淀粉含量最低值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均早于大球径种球.随着种球冷藏时间的延长,东方百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亚洲百合种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58~68d后,亚洲百合种球冷藏94~103d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在冻藏处理期不同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9.
磁场对洋葱鳞茎发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4个强度和时段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1500Gs、20min处理的发芽率最低(即抑制洋葱鳞茎发芽效果最好),在磁处理后60d时,其发芽率为28.07%,比CK低21.05个百分点。不同磁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洋葱鳞茎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1500Gs、20min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从而对洋葱鳞茎的发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1500Gs、20min处理的发芽率最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蓝莓对低温处理的生理响应,筛选抗寒性评价指标并综合评价蓝莓品种的抗寒性,以美登、北陆、蓝丰、密斯梯和精华5个蓝莓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低温处理(-10、-15、-20、-25、-30、-35、-40℃)对其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纤维素、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并计算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总含水量和束缚水含量/总含水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蓝莓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5个蓝莓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逐渐升高,呈“S”形变化曲线;POD、SOD活性呈单峰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美登、北陆和蓝丰3个品种具有较高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美登具有较低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总含水量,密斯梯具有较高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总含水量以及较低的束缚水含量/总含水量。可以将相对电导率,MDA、可溶性蛋白、还原糖...  相似文献   

11.
山西梨部分栽培品种抗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黄萍  杨盛  郝国伟  张晓伟  王璐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55-1057,1078
以1 a生枝条为试材,对7个梨品种进行了电导率测定,并且对7个抗寒性不同的梨品种在休眠期间枝条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且与抗寒力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强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梨品种枝条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5个抗寒性不同的梨品种在休眠期间枝条内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且与抗寒力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强弱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风信子生物学特性与种球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上海气候条件下,对安娜玛丽和海姆之城2个风信子品种进行了生长与开花、种球繁殖与鳞茎分化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种球长成的植株,生长与开花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开花时风信子植株叶片中糖含量较高,打花过后糖含量逐渐下降;2个品种中,安娜玛丽鳞茎产量高,海姆之城鳞茎繁殖系数大;显微观察表明,风信子从5月底开始花芽分化,到8月上旬花芽分化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4.
苹果果实中糖、酸和花青苷的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红星’、‘粉红女士’、‘澳洲青萍’和‘金冠’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不同色泽类型果实中糖、酸和花青苷组分及含量,分析不同色泽类型苹果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花青苷组成及含量差异。成熟期苹果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二磷酸尿甘半乳糖(UDP-半乳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其次为蔗糖和葡萄糖;不同品种的果糖百分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较大,其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分别为32.03%和35.46%;4个苹果品种的果实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平均为85.58%,柠檬酸的含量次之,为9.89%,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为90.52%,乙酸的含量较低;苹果果皮中含量最多的花青苷为cy-3-gal,占95.36%~98.73%;其次为cy-3-ara,占比2.58%,但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高达58.53%;cy-3-gul含量最低,仅在红色品种‘新红星’和‘粉红女士’中被检测到。由此,黄色品种‘金冠’属于高果糖类型,绿色品种‘澳洲青苹’属于低果糖类型;4个苹果品种积累较多的糖分是果糖和蔗糖,属于果糖/蔗糖积累型;蔗糖、葡萄糖、柠檬酸和cy-3-ara可作为区分4个品种差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4℃冷藏过程OT百合(Lilium hybrids)品种‘黄天霸’(‘Manissa’)鳞茎形态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9 d后顶芽生长点距鳞茎顶端小于1 cm,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9天出现峰值);ABA含量在贮藏初期略有上升,第35天开始明显下降;IAA含量的变化则与ABA相反;GA3与ZR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激素含量之间比值均在29-35 d明显上升.表明‘黄天霸’百合鳞茎4℃解除休眠的合适时间为49 d,冷藏后29-35 d为其打破休眠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以晚熟品种九月乌、立冬本研究龙眼果实挂树期假种皮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九月乌在其挂树保鲜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快于立冬本.两品种假种皮蔗糖呈下降的趋势,但立冬本的下降速度慢于九月乌;立冬本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积累高于完熟时,九月乌则相反.因此立冬本退甜慢,能更好地保持品质.两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相似.两品种均以积累蔗糖为主,蔗糖含量是决定甜度与挂树性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分属不同栽培种的98个梨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以比较不同种及品种间糖含量和组成的特点与差异。【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熟期梨果实中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成熟期梨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均值为51.17mg·g-1FW。不同品种之间,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1.14—47.75mg·g-1FW和4.46—47.29mg·g-1FW。(2)不同栽培种梨果实的糖分组成中,果糖的含量均为最高,占总糖比例的42.22%—57.02%,而其它3种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系统中存在较大差异。白梨和新疆梨中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接近,蔗糖含量最低;西洋梨和秋子梨中葡萄糖、蔗糖含量接近,但西洋梨中山梨醇含量较高,而秋子梨的山梨醇含量较低;砂梨中蔗糖、山梨醇含量接近,葡萄糖含量最低。(3)不同种之间糖分的分布特点是:白梨分布在高葡萄糖和高山梨醇区域,砂梨分布在高蔗糖和高山梨醇区域;西洋梨分布在高果糖和高山梨醇区域,秋子梨分布在高葡萄糖和高蔗糖区域,新疆梨分布在高果糖和高葡萄糖区域。【结论】梨果的糖分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不同品种之间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不同栽培种中,果糖含量稳定,其余糖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糖组分的分布划分,白梨为高葡萄糖和高山梨醇型,砂梨为高蔗糖和高山梨醇型;西洋梨为高果糖和高山梨醇型,秋子梨为高葡萄糖和高蔗糖型,新疆梨为高果糖和高葡萄糖型。  相似文献   

18.
孑遗植物可溶性糖的种类及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孑遗植物的可溶性糖舍量,并通过纸层析法鉴定出可溶性糖的种类,讨论了孑遗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其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