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业生产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加快推动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模式的优化和升级,对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农业生产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紧密,水利灌溉是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水利灌溉相关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管理工作的实施会对农业实际生产效率以及水资源配置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对水利灌溉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水利灌溉实施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新疆地区基层农业水利服务机构的现状及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地区的水利灌溉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国内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农业水利灌溉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本文针对在农业水利灌溉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水利灌溉节水提出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粮食基础,而水利灌溉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因此我国传统的水利灌溉方式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保障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推行统一调度管理的水利灌溉将是未来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的主要趋势。本文将围绕水利灌溉统一调度管理的优势及其运用进行简单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云贵高原东南部,地势崎岖,交通阻塞,在明代以前,这里仍然是一块"语言不同,不知礼仪"的"蛮荒"之地,这就是黔东南"苗疆"。这里主要是世居的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几乎没有汉族人深入。农业生产极为落后,农作物品种单一,耕地面积狭小,耕作技术水平低下,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自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雍正以来,朝廷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首先,鄂尔泰、张广泗等以武力征服,设置新疆六厅,接着大规模推行"军屯"、"商屯"制度,使中原地区大批的汉族人口以"军屯"、"商屯"的形式在这里定居下来。汉族人口的大规模迁入及其对农业文明的传播,黔东南"苗疆"的农业耕地空前扩大,铁制农具普遍推广,灌溉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农作物新品种大量引进,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可以说:"军屯"、"商屯"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黔东南水利状况和金融危机下潜藏的机会,探讨了发展黔东南水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是第一生产力,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目前我国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效率以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水利灌溉管理体制。本文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军国 《乡村科技》2020,(2):121-122
党的十九大之所以提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导、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就是要正视新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化发展。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中实施节约用水制度,创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推广符合新时代的节水灌溉新技术,都能有效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加强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水利灌溉管理的新探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田水利灌溉是涉及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做好农业水利灌溉,对于农村农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区域经济振兴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加强农业水利灌溉工作就是为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对发展农田水利、合理规划布局和实现粮食增量增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贵州省为例,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研究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效益评价。同时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最后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及向高新技术化、节水节地化、管理现代化、景观化、生态化和3S技术精准化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过度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正在推进的农田水利改革能否在促进农业用水方式改变的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学界较少从农田水利改革视角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利用云南省陆良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农田水利改革对当地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就灌溉区位条件较差的研究区域而言,在农业活动外部性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会导致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排放量增加,这与农户的增产激励行为紧密相关。具体来看,农田水利改革改变了试点村农户的轮作方式、种子用量及灌溉用水量,即由改革前早春农田撂荒或马铃薯少量种植向复耕或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转变,农田种子用量及灌溉用水量增加,使得当地农田面源污染风险增大。此外,非农就业比例在农户增产激励行为与农田水利改革之间发挥了一定的调节效应。在灌溉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进行农田水利改革时,应同步推进农田节水灌溉以及化肥减施、适施等行动,提高农户节水节肥意识,适时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25-14426,14428
阐述了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促进粮食高产稳产,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缓解灾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了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困境:责任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工程质量衰减严重;农业科技发展较为薄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形成稳定的投资渠道;强化基层地府的组织指导功能;加强资金的协调和管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五大农区农业生产在全国的地位、灌溉地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要求。2004年五大农区粮食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74.6%,棉花总产占全国棉花总产的95.1%,肉类总产占全国肉类总产的66.8%,苹果总产占全国苹果总产的89.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0.5%,人均粮食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倍;2003年五大农区耕地灌溉率为49.2%。灌溉地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1.2%。灌溉地粮食产出量与非灌溉地粮食产出量之比为4.5。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2倍和1.1倍。提出今后五大农区应继续发挥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苹果主产区的作用。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的要求。提出了“重点农业区域水利支撑战略、产粮大县水利保障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动向水利跟进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燕 《北京农业》2012,(21):205
为了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顺利进行,应该尽可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保证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举措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经济迅速提升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视农 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当前的农业在进行种植过程当中开始应用灌溉技术,但是在我国当前 农业灌溉用水精准计量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此类问 题,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将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该项工作当中。因此,本文将会就水利化信息 技术在农业灌溉用水精准计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集雨节灌——半干旱区农业水利化建设的战略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结合近年来发展集雨节灌农业的实践,对集雨节灌与我国半干旱农业水利化建设问题进行入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阐明集雨节灌是我国半干旱区农业水利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设施农业的稳步发展,对设施农业水利配套现状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认真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水利设施现状,水力工程实施及运行情况,人员情况,信息化建设和工程管理办法,并充分结合实际,提出了水利保障体系发展的目标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丽 《北京农业》2012,(21):204
农村水利工程与农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我国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这与农村水利工程的实施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本文首先对农村水利工作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接着主要从解决这些问题的角度来分析农村水利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利用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和改善农民生活,加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民教育是保证农田水利顺利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的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利用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科技知识与技能,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提升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