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乎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有必要了解相关的扶贫法律知识,以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扶贫款物"碰"不得案例:某村被认定为相对贫困村,上级财政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也有利于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在战略、责任、政策、工作四个层面有效衔接,要重视战略部署和规划,坚持将“精准”思维同时贯穿两个战略,充分吸纳脱贫攻坚中具有实效的体制机制,政策上要做好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扶贫减贫”与“惠农支农”的衔接;在工作上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扶贫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村金融扶贫领域立法相对滞后、法治保障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金融扶贫作用的发挥。应制定农村金融扶贫基本法,完善农村金融扶贫专项立法和相关制度,构建农村金融扶贫法治保障体系,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高等院校是扶贫一线的生力军,高校党委应发挥政治和组织优势,发挥全面统领、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建扶志助推攻坚,科技扶智助力扶贫"工作理念,调动高校人才、智力、科技优势,履行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为例,积极探索农业院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国家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虽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有效衔接方面获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但是还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扶贫产业升级发展存在困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体制机制衔接不通畅、贫困户的自我脱贫意识不高和扶贫产业"趋同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应该着重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统筹落实体制机制、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意识以及因地制宜的选择扶贫产业项目等,以此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探索脱贫攻坚的有益经验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研究湖北省竹山县的绿色产业扶贫模式,总结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继续探索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扩大农产品品牌效应和坚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中,消费扶贫措施为解决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乡村振兴下如何巩固消费扶贫成果、如何有效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总结了陕西消费扶贫产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消费扶贫产品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乡村振兴下消费治贫策略的调整,助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要抓手。近年来,沅江市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将绿色高效发展与脱贫攻坚融会贯通,打造"芦菇""柑橘"等特色产业,用产业扶贫决胜脱贫攻坚,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摆脱贫困。涪陵区在精准脱贫中还面临着产业扶贫薄弱、扶贫思想认识不到位、脱贫农户返贫率高和扶贫措施不够精准等问题,这是涪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解决的"拦路虎",需要我们从政策"低保兜底"、产业、项目、文化、大数据等方面精准施策,才能真正做好实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乡村要振兴,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在贫困山区选择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是实现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基本路径和长久之策。笔者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其在湖北省贫困山区凸显的支撑作用为例,从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脱贫攻坚实践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模式选择(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方面,探索贫困山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这一基本要求,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紧迫性,提出了光伏扶贫产业是深度贫困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对如何全力推进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指出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7个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眼下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乎千家万户,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有必要了解相关的扶贫法律知识,以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扶贫款物"碰"不得案例:某村被认定为相对贫困村,上级财政和扶贫单位投入资金对该村进行"精准扶贫"。期间,该村支部书记黄某利用职务之便,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抓牢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写—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牢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确保全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大产业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已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想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应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旨在明确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科学衔接,坚持乡村振兴发展指导理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当前,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正在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一方面要解决好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涉农经济组织,发展富民产业,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经济基础。为了推进西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查阅资料和梳理文献,总结了西部产业扶贫模式,探究西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对策。研究表明,西部产业扶贫模式主要有特色种养加销一体化扶贫模式、农旅双链扶贫模式、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等;推动产业扶贫模式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要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要不断优化生态扶贫政策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后续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舒城县百神庙镇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加强产业扶贫的措施,具体包括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创新完善联贫带贫机制、提高整合资金的利用效率、努力增强产业融合发展能力、积极防范产业扶贫风险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各贫困地区需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的扶贫作用,既要完成减贫目标,又要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本文基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农业产业项目扶贫实践,分析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其他石漠化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与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模式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为县域地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以泾川县为例,介绍其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做法及建立的消费扶贫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及"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相关要求,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