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不同种子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扁刺锦鸡儿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锦鸡儿属植物不同种子产地间的种子性状、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性状、萌芽率及幼苗生长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锦鸡儿属植物种子性状受产地影响明显,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株高的大小顺序均为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幼苗地径的大小顺序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秦晋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率以浑源县的最高,秦晋锦鸡儿以岚县的最高,中间锦鸡儿以岢岚县的最高,小叶锦鸡儿以方山县胡堡村的最高。柠条锦鸡儿幼苗的株高和地径在3个产地间差异不显著,秦晋锦鸡儿在方山县的明显大于临县的,中间锦鸡儿在岢岚县的明显高于方山县的,小叶锦鸡儿为方山县胡堡村的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方的。种子千粒重与种子萌发率、苗期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作为锦鸡儿属植物苗木出苗和幼苗生长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及生物量组分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形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其中生长盛期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年生长量的63.7%和54.5%。小叶锦鸡儿播种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23.8:25.2:51.0,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R/T)为0.312。苗高、地径与生物量呈线性相关。且地径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苗高与两者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全株挖掘法对苗圃地蒙古莸、小叶锦鸡儿、杨柴和紫穗槐的1 a生实生苗根系进行取样,研究4种灌木根系形态与数量特征,以期揭示在同一沙地生境下4种灌木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紫穗槐Ⅰ级侧根直径1.45 mm、长度14.24 cm,Ⅱ级侧根直径0.72 mm、长度11.16 cm,4种灌木中最大,蒙古莸、杨柴次之,小叶锦鸡儿最小;小叶锦鸡儿侧根总数最大,每株平均可达24根。紫穗槐和蒙古莸Ⅰ、Ⅱ级侧根总数差异显著(P0.05),而小叶锦鸡儿差异性不显著;4种灌木Ⅰ级侧根总数无显著差异,Ⅱ级侧根总数差异极显著(P0.01);蒙古莸在主根长度和根幅上显著高于其他3种灌木,分别达到41.44 cm和26.22 cm。4种灌木根系生物量均表现为主根Ⅰ级侧根Ⅱ级侧根,不同灌木根系同级根生物量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小叶锦鸡儿幼苗C、N、P分配及化学计量的影响,为小叶锦鸡儿幼苗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适宜水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测定干旱胁迫下2年生小叶锦鸡儿幼苗叶片、茎、粗根和细根C、N、P含量及比值,分析C、N、P化学计量分布格局和变异特征。[结果]与适宜水分处理相比,干旱胁迫导致小叶锦鸡儿幼苗C含量在叶片中减少,在粗根和细根中增加;N含量在粗根中减少,在细根中增加;P含量在叶片中先降低再升高,在细根中先升高再降低,最后均保持稳定。C:N和C:P在粗根和细根中增加,C:P在茎中降低;N:P在叶片中先降低后保持稳定,在茎、粗根和细根中降低。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为PNC,C含量变异系数在细根中最大,在茎中最小;N和P含量以及C:N、C:P和N:P变异系数在粗根中最大,在叶片中最小。[结论]小叶锦鸡儿生长受P限制,而干旱胁迫导致受N限制作用增强,增加了细根C、N分配,提高了N、P利用效率;叶片保持N、P稳定性较强,而茎和根系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以鄂尔多斯及神木县采煤塌陷区的沙漠治理植物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研究其根系的易损部位及易损荷载类型。结果表明:在1~5 mm径级范围内,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抗折力均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与根径呈幂函数负相关。在各部分试验根中,平均根径分布规律均为:相邻上级直根侧根分支处相邻下级直根,其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差异均表现为:相邻下级直根侧根分支处相邻上级直根,在2种受力形式下,侧根分支处抵抗外力能力均优于相邻上级直根,弱于相邻下级直根。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均大于抗折力,抗拉强度均大于抗折强度,说明,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抵抗轴向拉力的能力均优于抵抗径向折力,其易损荷载类型为径向折力。  相似文献   

6.
半固定沙地樟子松小叶锦鸡儿混交林营造及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林分状况和生长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混交林主辅林种间的生长消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辅助树种小叶锦鸡儿对主栽树种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樟子松的生长发育进程减慢,应对小叶锦鸡儿林分进行人工干预,以促进樟子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小叶锦鸡儿高垄整地播种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叶锦鸡儿的生物学特性 小叶锦鸡儿,蝶形花科锦鸡儿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喜光性强,耐寒,极耐干旱瘠薄,耐地表高温。小叶锦鸡儿为深根性树种,根系极为发达,主根明显,入土深,侧根根系向四周水平延伸。小叶锦鸡儿株高为40-70厘米。  相似文献   

8.
小叶锦鸡儿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不同林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进行林分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植物个体死亡情况趋于严重;植物个体生物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增加;10年后个体生长缓慢,年生物量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土壤含水量随造林年限增加呈降低趋势。因此,对衰弱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要进行人为干预,促进林分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以阴山北麓地区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在立地和林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小叶锦鸡儿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旨在为该区小叶锦鸡儿人工灌木林的抚育管理和资源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平均冠幅(D)和灌丛高×冠幅面积(HC)2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来拟合小叶锦鸡儿地上生物量效果最佳,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的总相对误差(RS)、平均相对误差(EE)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均小于20%,生物量模型W=1.150+D1.820和W=1.067+(HC)0.785可作为优化模型来估算阴山北麓地区小叶锦鸡儿的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
小叶锦鸡儿花棒固沙林生物生产力及适宜经营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半固定沙地小叶锦鸡儿、花棒固沙林生物量的调查,初步确定了2个树种的生产力范围及适宜密度。调查结果表明,在嫩江沙地12年生小叶锦鸡儿林分最佳营林配置方式为带状,带距6m,穴距2.0m,花棒林分的稳定性远不如小叶锦鸡儿林分,在固定流沙方面,最好采用小叶锦鸡儿作为主栽树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段优势灌木种柠条、沙柳和油蒿的光合特性及生境气象环境因子进行测定,比较了灌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总含量等指标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生长季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长盛期显著大于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Desert shrubs are made up of natural composite mate- rials, composed of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Although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hydroxyl groups in them, these are not fully used due to the high crys- tallinity of cellulose and tight interconnection among polymeric components in wood (Cheng et al., 2002). Liquefaction of wood is a new technique in wood in- dustries. It is a novel process which effectively con- vert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ood into macro- …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榆林沙地矿区为例,通过3个试验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结果为引进樟子松、沙地柏更新改造原有植被,可增加防护植被类型,改变林分结构;以北沙柳为例,平茬可以更新加快灌木生长发育,改变衰老长势,春季平茬效果好于秋冬季;沙地柏、紫穗槐、北沙柳、樟子松等林分消耗利用水分较少,可作为较好的防风固沙林类型,而塔落岩黄耆、柠条、沙蒿耗水量较大,不适宜大面积营造。  相似文献   

14.
3个沙地造林树种的施肥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达拉特旗东南部沙漠进行的沙柳、沙棘和锦鸡儿生态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3种耐沙树种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农家肥、复合肥、尿素氮肥对3个树种高生长量作用显著:在沙柳造林中,施农家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142.39%,冠幅生长量提高116.36%;施复合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88.85%,冠幅提高108.18%;施尿素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66.85%,冠幅提高73.94%。施肥对沙棘和锦鸡儿的效果也与沙柳相似,均比对照有较显著的提高。农家肥能明显提高沙柳和沙棘造林成活率,农家肥和复合肥能明显提高锦鸡儿造林成活率。施用农家肥是沙地造林较为理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章古台沙地上10个科16种灌木树种进行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地径等指标的调查,结合各树种定性的生长表现,初步筛选出11种灌木。又连续2年对这11种灌木的树高和地径进行调查,进一步筛选出7种灌木,分别是蒙桑(Morus mongolica)、黄柳(Salix gordejevii)、欧李(Cerasus humilis)、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树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这7种灌木可以在沙地上健康而稳定地生长,没有回枝现象,4年生苗木树高可达1m以上,地径可达1cm以上。  相似文献   

16.
测定3种沙生灌木材(乌柳材、沙柳材和黄柳材)的密度、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并用其削片后的刨花直接试制板材,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均能达到国标一级品的要求,对沙生灌木原料只进行削片制造刨花板基本单元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银水牛果、蒙古扁桃、花棒、白刺、蒙古莸、霸王、长柄扁桃、醉鱼草、沙柳、黄柳、乌柳等11种引进灌木树种的成活率,其中:白刺成活率最高为86.2%,花棒和银水牛果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0.4%和40%,其他树种的成活率在52.4%~74.6%之间。以成活率为指标将以上树种的抗旱能力分为4个等级:白刺抗旱能力最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次之,黄柳、长柄扁桃、蒙古莸中等,银水牛果、花棒较差;初步得出了比柠条抗旱力强的6种树种,即:白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库布齐沙漠人工沙柳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5a、10a、15a沙柳固碳量,固碳量与沙柳丛高、冠幅、基径、基部枝条粗度、基部分枝数、单枝最大分枝数、单枝最大枝芽数这7项生长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从固碳量来看,平茬3次的15 a沙柳沙柳固碳量(9.45 kg·株^-1)>平茬2次的10 a沙柳沙柳固碳量(4.74 kg·株^-1)>平茬1次的5 a沙柳沙柳固碳量(1.79 kg·株^-1),三者差异显著(P<0.05)。②从沙柳不同生长因子与固碳量能力的墓函数分析来看,基部分枝数(用=0.6154)、枝条基部粗度(R^2=0.6032)、基径(R^2=0.6022)、冠幅(R^2=0.5648)、丛高(R^2=0.4693)与固碳量的关系较高。③不同立地条件下,丘间低地沙埋下沙柳固碳量及各生长因子的生长状况优于迎风坡风蚀和丘间低地未沙埋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以铜唑防腐剂(CuAz)对沙柳沙障进行处理,比较CuAz防腐剂不同处理浓度对沙柳沙障抗折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的沙柳沙障抗折强度损失率存在显著差异,抗折强度损失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为3.5%<3.0%<2.5%<2.0%<1.5%<CK;不同浓度处理的沙柳沙障质量损失率存在显著差异,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20.
对7个种源的北沙柳1年生幼苗开展干旱胁迫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种源表现出的胁迫症状基本相同,随着胁迫水平的增加,产生的胁迫症状越严重。干旱胁迫使北沙柳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与基径的生长减缓,总生物量的积累受到抑制。干旱胁迫促进北沙柳根系的生长,以吸收更多的水和营养,从而提高其抗旱性,综合分析可知宁夏盐池种源(SNY)是干旱胁迫下生长表现最优的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