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杂交油菜和常规油菜的氮肥需求差异。[方法]通过2个大田试验(试验1氮肥肥效试验,试验2养分吸收累积规律试验)对比研究了杂交油菜(中油杂5628和中油杂7819)和常规油菜(中双10号)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差异。[结果]试验1结果表明,杂交油菜中油杂5628和中油杂7819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油菜中双10号,在平台产量分别比中双10号高18.7%和20.2%下,相应的氮肥临界用量低9.5%和9.6%。试验2结果表明,相同氮肥(180 kg/hm2)用量下,中油杂5628和中油杂7819的干物质累积和氮素累积能力高于常规油菜中双10号,这种作用在生育后期表现更为明显。[结论]杂种优势使杂交油菜具有更高的籽粒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在相对较少的肥料投入下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技术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8号”含油量高达45.31%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选育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8号”含油量高达45.31%,是目前我国长江中游区第一个含油量突破45%的优质油菜新品种,现已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中油杂8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云昌研  相似文献   

3.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特征特性:中油杂2号属半冬性中熟甘蓝型油菜。株高175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380个上下,每角粒数约18粒,籽粒较大,千粒重3.6克左右。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中油杂2号芥酸含量为0.90%,硫甙含量20.70摩/克(饼)。含油量40.86%,品质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目前杂交…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6,(9):32-34
中油杂2号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半冬性中熟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17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360个左右,每角粒数17~21粒,千粒重3.6克左右。芥酸含量0.90%、硫苷含量为20.70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0.86%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4,(17):24-24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6,(13):25-2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6,(4):38
正晶华油901是由荆州市晶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0~2012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含油量44.55%,芥酸含量0.3%,饼粕硫苷含量17.80微摩尔/克,品质达到"双低"油菜品种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199.10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48%;平均667平方米产油量89.14千克,比中油杂2号增产8.88%。  相似文献   

8.
中油杂6号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推出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2003年3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01。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  相似文献   

9.
中油杂2号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1004),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优质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中油杂2号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1004),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优质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中油杂 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 2号不育胞质 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 ,2 0 0 0年 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于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审定 (审定号 :国审油 2 0 0 10 0 4 ) ,并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产量表现 中油  相似文献   

12.
“双低”油菜中油杂4号高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油杂4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国内外“双低”油菜优势资源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育成的三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  相似文献   

13.
中油杂1号     
中油杂1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三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已通过全国审定,是湖北省政府优质油菜工程确定的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4,(16):26-27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040l”。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双低杂交油菜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推出的杂交油菜新组合,中油杂6号是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波里马系统优异雄性不育系96A与高抗病、抗倒、优质恢复系R2配制的杂交油菜组合,1999~2001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域试验,2001~2002参加全国(长江中游)生产试验.2003年3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准予推广.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组合.  相似文献   

16.
高产油量优质杂交油菜中油杂8号的选育及优良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杂种优势利用来提高油菜产量的同时提高种子的含油量,从而获得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总体提升是发展高效低成本油菜产业的保证。介绍了利用辐射诱变、有性杂交结合单株成对测交等方法,改良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育性、产量和含油量性状,选育高产油量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8号的过程及其特性。在湖北省和中国油菜品种区试中,中油杂8号比对照中油821分别增产9.82%和10.64%,达极显著水平;含油量和产油量在湖北省区试中均居参试品种首位,分别达42.77% 和1 051.05 kg·ha-1,比对照品种分别提高3%和161.3 kg·ha-1,是目前长江中游区含油量最高的少数几个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之一。文中还对中油杂8号的强优势基础、增产高油因素及通过大粒性状培育高产油量油菜品种的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高产、高油、适应性强的油菜新品种,从国内引进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德油早一号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合在广西冬季种植,可以在广西大力推广;而中油杂新组合、中油杂11、华油9558的产量较高,德油5号、中油杂2、中油杂11的含油量较高,需再进行下一步的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8.
华芳 《农技服务》2004,(7):25-25
华油2790、中油杂9号和中双6号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油菜根肿病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阳街道位于青白江主城区,目前种植的油菜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主,主要品种有川油21号、中油杂11号、蜀杂6号、蜀杂7号等。这些油菜的优点是抗菌核病、病毒疫和抗倒伏能力强;缺点是抗根肿病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硼配合对油菜品种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湖北省大别山南麓的马肝泥稻田条件下 ,3个不同类型油菜新品种田间试验结果 ,不施肥处理的公顷产量仅 187 5~ 2 6 2 5kg ,施用氮、磷、钾肥增产 7~ 10倍 ,达极显著水平 ;施肥的增产效果杂交双低中油杂 2号大于常规双低中双 4号。 6个不同类型品种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在氮、钾基础上施磷肥苗期干物重增加 8 33~ 14 79倍 ,单株粒重增加 16 5 6~ 6 8 0 0倍 ,不同品种增产率为中双 6号 >中油 82 1>中油杂 2号 >中油杂 1号 >中双 4号 >中双 7号。表明中油 82 1和中双 6号对磷肥反应敏感 ,而中双7号、中双 4号和中油杂 1号较耐低磷 ;不同类型油菜品种施用氮、磷、钾肥均比对照极显著增加植株高度、分枝数、角果数和生物学产量 ;施用氮、磷、钾肥提高菜子中的油脂含量 ,降低蛋白质含量 ,油酸、亚油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