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酵母菌对小麦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并对发酵前后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灰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经过酵母茵发酵30天后,粗蛋白含量提高1.5%,粗脂肪含量提高0.55%,粗纤维降低1.48%,灰分的变化很小(0.01%).统计分析表明,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较未发酵有显著提高(P<0.01),发酵后粗纤维含量较未发酵有显著降低(P<0.01),发酵后脂肪含量较未发酵有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2.
酵母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温条件下用酵母菌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试验。发酵完成后,测定其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原料配方麸皮∶酵母∶秸秆=2∶2∶100发酵效果好,发酵后CP提高1.93%,EE提高0.51%,且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10~15 d,CP可达到6.49%~6.61%,EE为0.82%~0.95%,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切短长度对发酵效果有明显影响,秸秆粉碎后发酵效果显著,但会增加发酵成本;水分含量应掌握在60%~70%,可以取得较好的发酵效果;酵母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粗纤维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3.
以"高原夏菜"产生的大量尾菜为主要原料,添加20%的玉米秸秆制成青贮饲料。将尾菜青贮饲料作为试验组,玉米全贮饲料为对照组,进行奶牛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尾菜青贮饲料中粗灰分为11.030±2.855%,粗蛋白8.827±1.22%,粗脂肪5.571±0.725%,全磷0.170±0.008%,全钙0.311±0.083%;中性洗涤纤维38.852±2.544%,酸性洗涤纤维20.919±2.178%。尾菜青贮饲料磷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全贮饲料(P0.05),中性、酸性洗涤纤维极显著低于玉米全贮饲料(P0.01),粗脂肪等成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产奶量在第6周以后显著提高(P0.05),平均每天比对照组产奶量增加1.91 L(P0.05)。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固形物及非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芯为发酵原料,选用酵母菌、绿色木霉、黑曲霉进行单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后玉米芯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明显降低(绿色木霉、黑曲霉组),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酵母菌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5.75%、粗脂肪提高0.28%、还原糖降低0.32%、纤维素降低2.56%;绿色木霉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75%、粗脂肪提高0.34%、还原糖提高0.34%、纤维素降低5.20%;黑曲霉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3.29%、粗脂肪提高0.22%、还原糖提高1.52%、纤维素降低7.74%。  相似文献   

5.
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比例、不同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不同纤维素酶添加量对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养分的影响,且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的最优青贮组。在青贮45 d后采样,并对相应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正交分析筛选出适宜的最优青贮组。结果表明,当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质量比为46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粗蛋白质含量(7.3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2.03%),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2.8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2.55%);当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0.030 g/kg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干物质含量(28.75%)、粗蛋白质含量(6.68%),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7.03%);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5 g/kg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1.92%),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6.9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4.78%)。因此,当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质量比为46、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0.030 g/kg、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5 g/kg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的养分。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4种配方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奶牛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旨在筛选出以玉米秸秆为主料生产白腐真菌曲种的最佳配方,从而为奶牛等反刍动物提供优质的粗饲料。试验菌种培养基分成4个处理组,主料为74%的粉碎玉米秸秆与1%石灰,加入不同配比的玉米粉和麦麸(比例分别为处理Ⅰ20%、5%,处理Ⅱ15%、10%,处理Ⅲ10%、15%和处理Ⅳ5%、20%),用生产好的白腐真菌曲种进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0d,各处理组曲种均能发酵玉米秸秆,提高粗蛋白(CP)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白腐真菌曲种对发酵玉米秸秆CP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NDF含量影响显著(P0.05)。74%的粉碎玉米秸秆和1%的石灰添加5%的玉米粉、20%的麦麸配合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最好,更适宜作为生产白腐真菌菌种的配方。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作为重要的饲草料原料,对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有利于提高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本试验通过饲草料常规营养成分评定方法对伊犁河谷4种作物秸秆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棉花秸秆中的粗蛋白含量(7.42%)、粗脂肪含量(2.76%)、粗纤维含量(48.74%)最高;小麦秸秆中的无氮浸出物含量最高(58.05%);玉米秸秆中的干物质(93.16%)和粗灰分含量(7.76%)最高。上述研究结果可对伊犁河谷农作物秸秆作为反刍家畜粗饲料日粮配方提供配方。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化学法和体外人工瘤胃产气法比较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白酒糟和裹包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类饲料的化学成分差异以及其对活体外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结果表明:各饲料中有机物含量顺序为白酒糟玉米秸秆大豆秸杆裹包玉米秸秆,且各自差异显著(P0.05);白酒糟的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裹包玉米秸秆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大豆秸秆的产气量(B)和产气速率(c)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裹包玉米秸秆的甲烷产量显著高于白酒糟(P0.05);活体外瘤胃发酵24 h白酒糟组的氨态氮、丙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外瘤胃消化48 h的干物质消化率在大豆秸秆组最高而裹包玉米秸秆组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由本试验可知,不同农副产品饲料在化学成分、产气量、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有机物消化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采用此类副产品作为肉牛饲料时,应根据其特性对饲料配方进行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9.
适合改善桑叶发酵饲料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菌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优良发酵菌剂对桑叶饲料进行人工发酵,增加桑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可提高桑叶作为畜禽水产饲料的饲用价值。以分属于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霉菌的18个菌株分别对桑叶进行发酵处理,测定发酵桑叶饲料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有6个菌株发酵后的桑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增加(P0.001),且以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产脘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发酵桑叶饲料的增幅较大;有16个菌株发酵后的桑叶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极显著降低(P0.001),且以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地衣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发酵桑叶饲料的降幅较大;有10个菌株发酵后的桑叶饲料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增加(P0.001),且以产脘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发酵桑叶饲料的增幅较大。生产上可选用不同的发酵菌剂对桑叶进行发酵处理,提高桑叶饲料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降低粗纤维的含量,以满足对不同畜禽水产动物饲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比常规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体内瘤胃消失率及对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粗纤维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且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各营养成分的瘤胃消失率显著高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的乙酸、丙酸、丁酸、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显著大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与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相比,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体内瘤胃消失率及挥发性脂肪酸均大于发酵膨化玉米秸秆,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青贮和发酵膨化均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发酵膨化技术也可进行推广普及,应用于广大养殖户中。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利用酸、碱、氧化剂等8种化学试剂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每处理设置3个浓度,每个浓度3个重复,以粗纤维的变化确定最佳试剂及浓度;然后加入碳源、氮源,进行平菇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混合菌发酵,通过测定粗蛋白质、粗纤维变化确定最优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经过化学试剂预处理后的秸秆,粗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3%硫酸组效果最佳,较未处理组降低10.27%。(2)发酵处理后,3%硫酸、7%石灰水、15%氨水预处理组的秸秆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酵效果显著优于未预处理组,结合生产实践,石灰水预处理方法更宜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添加乳酸菌与否和水分含量的多少对玉米秸秆黄贮发酵品质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水分处理4×乳酸菌处理2),其中水分处理分别为50%、55%、60%、65%,再进行乳酸菌添加和非添加处理,即乳酸菌组和对照组。通过小规模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保存30 d后开封,测定黄贮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组成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黄贮的乳酸、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pH值及耐热菌、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数、丁酸菌数显著降低(P0.05),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和产气量提高;不同水分处理间秸秆黄贮的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乳酸含量及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数、丁酸菌数差异显著(P0.05),在水分为60%时粗蛋白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最低、酵母菌数最少,而粗脂肪和乳酸含量随水分升高而增高。说明在添加乳酸菌及水分为60%时玉米秸秆黄贮的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发酵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试验用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发酵玉米秸秆,待发酵底物还原糖含量较高时接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酵母菌接入的时间点、接种量以及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同发酵的时间作为单因素,研究其对发酵玉米秸秆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评价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同发酵玉米秸秆第7天时二次接种酿酒酵母,酿酒酵母接种量为8.5%,与拟康宁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再共同发酵80 h为最优发酵参数,发酵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可达到最大值13.23%。综上,拟康宁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及酿酒酵母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相对于玉米秸秆干物质增加了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EM菌发酵饲粮对妊娠母猪消化水平和EM菌液对猪舍环境的影响,试验选择44头枫泾母猪进行发酵饲料饲喂试验。采集饲喂常规饲粮和饲喂EM发酵饲粮30天时的猪粪便,对粪便中粗灰分、水分、粗脂肪、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对猪舍使用菌液泼洒处理,检测氨气浓度和舍内苍蝇、蛾蚋数量。结果表明:饲喂EM菌发酵饲粮后猪粪便中粗灰分和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未发酵前(P0.01);饲喂EM菌发酵饲粮后粪便中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前(P0.05);饲喂EM菌发酵饲粮后粪便中粗脂肪和粗蛋白水平与未发酵前差异不显著(P0.05)。EM菌液冲洗圈舍后,氨气浓度呈下降趋势,30天时氨气浓度极显著低于处理前(P0.01);苍蝇和蛾蚋数量也呈下降趋势,到30天显著低于处理前(P0.05)。说明对饲粮进行EM菌发酵处理能够促进枫泾妊娠母猪对粗纤维、矿物质和水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断乳兔日粮适宜的粗纤维水平,选择36只30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的断奶新西兰幼免,设3个水平,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8%、10%、12%的日粮.每个水平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结果表明:粗纤维含量为10%的试验兔日增重(28.59 g)最高,而12%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粗纤维含量的增加,采食量呈上升趋势,3个组的日平均采食量分别为85.01、85.72、89.86 g/d.12%组中料肉比显著高于8%、10%组(P<0.05).不同粗纤维饲粮的粗蛋白质、能量、总磷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10%水平组,粗纤维、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高于12%(P<0.01).而钙消化率显著高于12%(P<0.05);粗脂肪、无氮浸出物显著高于8%(P<0.05).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免日粮适宜的粗纤维水平为10%.  相似文献   

16.
柠条喂羊消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在山区被用作羊的饲草之一.通过对柠条、干玉米秸秆、柠条与不同比例的干玉米秸秆混合及添加一定量精饲料喂羊的消化试验表明,羊对柠条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为59.25%、67.24%、68.11%.当柠条与干玉米秸秆混合喂羊时,粗纤维、粗脂肪的消化率有所提高.粗蛋白质消化率稍有下降.当在柠条、干玉米秸秆、柠条与干玉米秸秆的混合饲料中添加一定的精饲料时,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的消化率都比不加精料相对应组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5.8%~21.6%、8.6%~45.42%、1.35%~41.6%,特别是对于低营养成分的饲料组(如干玉米秸秆)效果更为明显.建议在生产中可以利用柠条喂羊,搭配其它粗饲料和一定量的精饲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2种苦荬菜青贮的影响,以结实期苦荬菜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甲酸或蔗糖都能显著改善苦荬菜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甲酸可以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1),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蔗糖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甲酸苦荬菜青贮饲料的WSC(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和蔗糖处理(P<0.01)。与原料相比,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分别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等酶制剂组合微贮玉米秸秆,通过感官指标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72 h瘤胃降解率评价不同组合酶制剂。结果表明:试验一组效果最佳,pH、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铵态氮/总氮分别降低0.63、12.65%、18.77%、11.83%、16.84%(P <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乙酸含量及有氧稳定性分别提高0.42%、11.56%、2.14%(P <0.05)、12 h(P <0.05),对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瘤胃降解率显著提高(P <0.05)。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草坪草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草坪的日常养护管理中,修剪草屑常作为废物被抛弃,如果对其进行加工利用,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保护生态环境.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对草坪草屑进行发酵试验,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分别提高2.73%和3.69%,粗纤维降低3.79%和5.71%,粗脂肪提高3.23%和1.98%,均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荔枝加工副产物的青贮工艺,设置了2个阶段的试验。第1阶段以荔枝渣为原料,设置对照组(A),添加10%玉米粉组(B),每组3个重复,密封厌氧青贮40 d,在青贮前后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进行测定。第2阶段根据青贮原料的不同分为3个试验组:G组,以果皮、果核为原料;C组,以果皮、果核、次果为原料;Y组,以次果、果皮、果核、玉米粉为原料,青贮40 d后取样对其进行感官评定和营养物质含量、发酵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第1阶段,B组青贮前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均高于A组;B组青贮后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高于A组,而粗纤维含量低于A组。第2阶段,3组青贮品质优良,感官评定等级均为一级。其中,Y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比值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5)。研究表明,荔枝加工副产物是一种良好的青贮原料,而使用玉米粉可改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