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基础之上,难以实现教育过程中双方的有效沟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承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中共在的主体,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超越。借鉴主体间性的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方法、内容、目标等方面入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不高,主要表现在人文关怀缺乏、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差、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育者不了解大学生的特点,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要等方面。心理疏导作为一种工作理念和方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主体性,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同样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等主体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有更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以便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两者的主体性。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进一步发挥其主体性,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意识的培养及正确引导,最终实现其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对两者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思想教育的规律、市场经济的特点阐述了主体性教育的意义 ,认为思想教育应引导学生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应把教育过程深化为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并指出主体性教育要分年级、分层次进行 ,实践性教育环节是主体性教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5.
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发展变化是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起点和先导,以知、情、意、行关系为指导,能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认识知、情、意、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知、情、意、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促进知、情、意、行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和生存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走出低效的困境,必须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矫正受教育者的认识偏差,重视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消除错误导向的不良影响。创设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主要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出现障碍,接受障碍成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方法和环境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8.
宋艳萍  宋翠萍 《甘肃农业》2007,(10):58-59,60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与心理学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相伴相生,相辅相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教育活动的时效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深入地研究不同的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机制,通过对个体接受心理机制的精确把握,适时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以二者的完美结合,达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立足于当前的现状,具体分析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差异以及接受心理机制,尝试着诠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心理机制对其实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强 《高等农业教育》2004,5(12):36-38,80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一个双向构建过程。本文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视角,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弘扬人的主体性,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同时,又要防止人的主体性的片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这必然导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严重地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相应地,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中体现人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怀疑、批判、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主体性素质往往不被重视。因此,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虽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不利于个体的发展。道德发生只有当人们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  相似文献   

1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效性的情况下,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势在必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言的,是通过课堂以外的各种因素,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从而实现道德升华、思想提升、行为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思想形成发展的客观基础。文章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环境内涵阐述的基础上,从教育体制、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学内容、学校活动和风气4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机制建设、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学校环境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和大数据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大数据在改变人们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体等 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的重视度、信息素养这些因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 应对策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因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更加有效、实际。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使教育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教育市场逐渐要承受来自国际教育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环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迎接挑战,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国际型综合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以及创新途径等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前提。坚持以人为本,应该防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方式单一化、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人性关怀的教育新理念,不断探索通过兴趣、需求、体验、感化等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同时它也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类似信息技术等信息化 的手段也在不断地被完善,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不再单一化。思想政治教不仅仅局限于以前传统上的导向性、规范性等 正向化功能,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一些被我们忽略的隐性负向影响也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不仅为大学生思想融通和碰撞创造了契机,还为“互联网+”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更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对现代话语权的把控力度较弱,话语内容缺乏与时俱进,话语交往方式对师生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的推动力有限,导致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无法精准有效展开。高校应从话语内容、对话模式、话语环境三方面着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探索蕴“地气”“人气”“底气”为一体的话语新体系,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基于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而建立的一种思想交流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对话方法应坚持对话双方地位平等、换位思考、互相倾听的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对话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对话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贴近性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对话方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教师职业发展应有之义,是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问题的重要措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既有一般性内容,又有重点内容,根据学科门类要求还要有特色内容。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内容,提出了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工作机制建设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