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临稻15号系临沂市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临稻10号为母本、临稻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多抗中粳稻新品种.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25号.  相似文献   

2.
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稻返青至成熟期进行-8~-10kPa 的间歇控水对寒地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控水处理增加了垦稻12号的穗长;增加了两品种的单穗重;增加了两品种上、中部一次枝梗数和上、中部二次枝梗数,降低了两品种下部二次枝梗数。减少了两品种收获的每穴穗数,且垦稻12号的穗数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加了两品种的穗粒数、结实率;增加了垦鉴稻5号的千粒重,降低了垦稻12号的千粒重;增加了垦鉴稻5号的经济产量,降低了垦稻12号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筛选适宜江苏中粳稻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特对有发展前途的14个水稻新品种(系)集中进行展示、比较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连粳6号(连云港农科院),淮稻5号、淮稻9号、淮稻10号、淮稻11号(淮安农科院),盐粳11号(盐城盐都农科所),镇稻9424、镇稻88(镇江农科院),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杂草稻资源生物学性状调查及利用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拓宽栽培稻的遗传基础,为水稻育种提供有利的基因源。利用采集自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杂草稻资源48份和栽培稻主栽品种2个(‘龙稻5号’和‘龙稻3号’)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13个主要生物学性状的调查。从栽培稻育种角度看,研究共筛选出了4份材料可应用于栽培稻育种中,编号为1、24、37、48号的资源茎秆硬度较强,落粒性较弱,与栽培稻性状相似度较高,具有可利用价值。同时探讨了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0,(4):46-46
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历经4年繁育的新稻18号、新稻19号、新稻26号3个水稻新品种,于2月份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春季全面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6.
新农稻1号粳稻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稻1号由河南省新农种业有限公司以(豫粳7号×黄金晴)F1为母本、黄金晴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0004。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黄淮稻区种植且具有优良加工品质的水稻早熟品种,对近年育成的加工品质较好且早熟的11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粳15号、垦稻808、临稻21号、徐稻10号、临稻16号产量均达600kg/667m~2以上;连粳15号、润农11、徐稻10号加工和外观品质达国家二级稻米标准。综合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表现较优的品种有连粳15号、临稻21号、五粳04136、徐稻10号、润农早稻1号、润农11。综合食味品质、生育期、抗性等因素,连粳15号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8.
临稻5号系山东省临沂地区水稻试验站1978年以京引119(原名山法师)为母本,竹杆青为父本杂交,1984年育成。1990年通过山东省科委验收鉴定,暂定名为临稻5号。1986年参加北方稻区良种联合区试,亩产448kg,比对照京引119(亩产431.9kg)  相似文献   

9.
<正>临稻18号系山东省沂南县水稻研究所于2001年组配亲本经杂交后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10年3月该品种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21号。1品种来源临稻18号其杂交组合是母本京稻23号,父本临稻10号,父母本杂交后经过4年自交,并从其杂交后代中,经过系统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从生育期、分蘖率、有效穗率、产量和病虫害发生情况5个方面研究旱稻品种润农1号、润农2号、润农3号、润农4号、文稻4号和文稻8号在贵阳市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文稻4号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文稻8号单产最高,为326.35kg/667m2,可选择在不方便排灌的坡地上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参加试验的品种有20个,11叶品种分别是空育131、龙粳20、龙粳26、龙粳29、龙粳31、龙粳32、龙粳35、垦稻21、莲稻1号、龙粳香1号,12叶品种有垦鉴稻6号、垦稻12、龙粳21、龙粳30、龙粳33、龙粳34、龙粳38、北稻2、北稻5、绥粳8。  相似文献   

12.
五优稻4号是由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长粒香水稻所从五优稻1号中系选而成。审定编号黑审稻2009005。本文阐述了五优稻4号,特征特性:生育天数,活动积温,产量表现。论述了白城地区优质高产栽培育苗、插秧、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宋延君 《种子世界》2012,(10):39-40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是黑龙江省南大门,中国优质水稻之乡,素有张广财领下水稻王国之美誉."五常大米"享誉中外,其原因之一就是五常市拥有独特的五优稻系列品种,五优稻1号、五优稻4号(审定前名称稻花香2号)就是代表.为了保持品种的原始种性不变,科技人员坚持对五优稻系列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粳稻九稻6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粳稻新品种九稻62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桦农1号为母本、九稻16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采用F2代开始进行米质、抗性同步跟踪鉴定与穿梭育种相结合,系谱法处理的技术路线育成.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新稻8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津稻1007为父本、新稻18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阐述了水稻新品种新稻89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徐稻7号(徐20996)系徐州市农科院于1999年以98552为母本、以镇稻8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2008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稻7号(豫审稻2008003)。  相似文献   

17.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参加试验的品种有20个,1 1叶品种分别是空育131、龙粳20、龙粳26、龙粳29、龙粳31、龙粳32、龙粳35、垦稻21、莲稻1号、龙粳香1号,12叶品种有垦鉴稻6号、垦稻12、龙粳21、龙粳30、龙粳33、龙粳34、龙粳38、北稻2、北稻5、绥粳8.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南部稻区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该稻区不同时期主栽的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总的趋势是前期低、后期高、中期次之;不同水稻品种抽穗前、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比例不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2号’、‘松粳6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产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6号’、‘松粳2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拔节至齐穗期和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总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穗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合理提高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本稻区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 2002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推广.为进一步挖掘新稻 11号的增产潜力,探讨其高产栽培途径,加速其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精华2号是由郯城县种苗研究所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以临稻12为母本、临稻4号为父本进行配组,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水稻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中等优良性状。于2017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