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植物花粉性状的稳定性和遗传保守性,对供试的梨属植物4个种的代表品种以及苹果梨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并采用数量化的分析方法,对花粉形态7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梨属植物花粉形态有其共同特征,而不同种和品种间在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和纹饰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根据花粉数量性状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能将起源于欧洲的西洋梨与起源于中国的3个种明显区分开;从花粉粒大小及纹饰特征来看,苹果梨性状独特,有些性状与东方梨相似,有些性状又与西洋梨相近。  相似文献   

2.
自从1760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花粉”这个词以后,对花粉的研宄就逐步席卷各国。据统计,地球上有27万多种植物是通过花粉繁殖的。花粉粒是有花植物收藏精子或雄性配子体的特殊结构,花粉则是花粉粒的群集体。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娟秀艳丽,具有多种形状,多数近球形,也有三角形、四边形的。一般植物的花粉粒直径为20~50微米。花粉粒上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等松属树种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成熟花粉扫描电镜观察,探明了马尾松等12个松属树种(含3个变种)花粉的基本形态特征,各树种花粉由本体与气囊组成的轮廓形态基本一致,是属于具气囊的"松型"花粉类型.各松种花粉气囊具网纹,本体帽壁外表具有形态各异的雕纹.花粉粒大小存在差异,各树种花粉粒全长平均大的达54.3um,小的为41.5um;单粒花粉全长最大为67um,最小为35um.花粉粒大小与雕纹形态性状较稳定,可以用于各松种之间鉴别不同花粉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丽椪2号"无核椪柑花粉育性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丽椪2号”无核椪柑品种的花粉发芽率、花粉生活力、花粉量测定和花粉粒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试验,以普通有核椪柑为对照,研究了其花粉育性。结果表明,“丽椪2号”花粉育性属于低育型,但花粉的低育性并不是导致其无核的关键因素,可能还因其胚囊败育所致。  相似文献   

5.
中国松属植物花粉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松属中的一些植物是组成我国大面积针叶林的重要树种,其花粉资源异常丰富,当前国内已把花粉开发利用的目光转向松属中几种资源量大的树种花粉上,本文从松属花粉的结构特点;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几种松属植物花粉的成分和功能;松花粉的采收和贮存技术;松花粉的加工利用技术及其工艺等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当前我国松属植物花粉开发利用的研究状况和水平。并提出了今后在深入开发利用上应加强的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常用的观赏桃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22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微观观察。结果表明:观赏桃的花粉均为大型花粉,均具有三孔沟。外观形状有超长球形和长球形2种,仅二色桃花粉粒椭圆形接近圆形。品种间的外观形态、条纹宽度变化差异均较小,而纹孔密度变化较大,外壁纹饰差别也较大。经聚类分析,帚型、寿星型品种分别聚在一组内,直枝型和垂枝型品种较分散。品种间的花粉粒外壁纹饰可分为条纹状穿孔纹饰、穿孔条纹状纹饰、条纹状纹饰3种类型。每个品种群内都有进化程度不同的品种存在,垂枝类型进化程度最高,其次为寿星型类型,直枝型类型品种进化程度有高有低。因此,不同观赏桃品种的花粉形态反映了一些新的亲缘关系,对观赏桃的杂交育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核桃花粉的保存、人工授粉及授粉树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绿岭、辽宁1号、鲁果1号、绿早、中林1号、上宋6号等6个早实核桃品种花粉的形状、大小、生活力,并对绿岭核桃进行了授粉试验和授粉适期试验。结果表明:早实核桃花粉粒形状为近圆形至圆形,圆形花粉约占20.41%;花粉粒的平均直径为39.60μm,品种间、品种内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花粉粒平均直径最大的品种是辽宁1号,为43.32μm,最小的品种是中林1号,为36.67μm;6个品种的花粉均有较强的生活力,在-20℃冷冻条件下保存至第180天时花粉活力仍在20%以上,在常温条件下花粉仅能保存8d左右;在柱头呈倒"八"字形时授粉,坐果率为29.82%,显著高于柱头反卷时的21.39%。  相似文献   

8.
15个国外李子品种花粉生活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形态法、沙尔达考夫染色法和悬滴液发芽法测定15个国外李子品种的花粉量、花粉粒的正常形态和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花粉量较多,5个品种较少;12个品种的花粉粒正常形态为长椭圆表,3个品种为长桶形,花粉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0℃,低温对发芽有抑制作用,9℃条件下,2个品种的发芽率为40.6%和46.8%,其余品种在12.6%~24.8%之间。3℃条件下,4个品种的发芽率在11.8%~16.2%之间,其余品种在1.4%~7.8%之间,形态法、染色法的精确度低于发芽法,有77%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天然三倍体选种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朱之悌  康向阳  张志毅 《林业科学》1998,34(4):22-31,T001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然三部体(2n=3x=57)的存在。现已检出5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它们分别位于毛白杨分布区的北部,西部与南部,相距甚远,表明其存在具有普遍性;(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材积生长,纤  相似文献   

10.
对苞萱草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对苞萱草的花粉粒,其形态特征是:花粉粒为椭圆体,具单沟;色壁具明显的网状雕纹,网脊粗糙。西北地区萱草属植物自然地分为2大类群,对苞萱草属于第2类群。  相似文献   

11.
浙江润楠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浙江润楠属(Machilus)植物11个分类群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润楠属花粉呈圆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22.5~29.7μm,无极面、无萌发孔;花粉粒表面具三角形或乳突状小刺,通常刺小而密集;小刺基部有圆形垫状隆起或无,隆起边缘光滑或具一圈颗粒状或脑纹状小突起。花粉特征,特别是花粉外壁小刺基部垫状隆起的有无和边缘有无颗粒状突起及突起的形态差别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柿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结果表明:柿不同物种品种的花粉粒大小、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不完全甜柿、油柿、君迁子花粉发芽率在40%以上,完全甜柿、涩柿品种的花粉发芽率低。5 ̄20mg/kg硼砂能明显提高花粉发芽率。花粉在常温下仅能贮藏5 ̄10d,而常温干燥、低温干燥可分别贮藏15 ̄20d、30d以上。甜柿和部分涩柿品种单性结实力弱,生产上需配置授粉树。“禅寺丸”是花期中等品种的授粉树。“正月”是多数花期中、晚品种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13.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碱蓬属2种植物碱蓬和盐地碱蓬的花粉形态,并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盐地碱蓬4变式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外部形态成球形;大小在15.4-24.0μm之间;具有散萌发孔,萌发孔数量在46-55之间,萌发孔直径为3.1-5.4μm;花粉粒表面光滑,其上散布许多颗粒状小突起,萌发孔上亦有数目不等的小突起。以上数值在不同种间有较明显的差异,在盐地碱医宵同生态变式间亦有差异,但差异较小。这些细微的特性差异可为碱蓬属植物分类提供参考依据,是研究该属植物分类及生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松属(Pinus)植物花粉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松属(Pinus)中的一些植物是组成我国大面积针叶林的重要树种,其花粉资源异常丰富。当前国内已把花粉开发利用的目光转向松属中几种资源量大的树种花粉上。本文从松属花粉的结构特点;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几种松属植物花粉的成分和功能;松花粉的采收和贮存技术;松花粉的加工利用技术及其工艺等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当前我国松属植物花粉开发利用的研究状况和水平。并提出了今后在深入开发利用上应加强的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15个国外李品种花粉生活力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形态法、沙而达考夫染色法和悬滴液发芽法,测定15个国外李品种的花粉量、花粉粒的正常形态和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花粉量较多,5个品种较少;12个品种的花粉粒正常形态为长椭圆形,3个品种为长桶形;花粉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0℃;低温对发芽有抑制作用,在9℃条件下,2个品种的发芽率为40.6%和46.1%,其余品种在12.6%~24.8%之间。在3℃条件下,4个品种的发芽率为11.8%~16.2%,其余品种在1.4%~7.8%之间;形态法、染色法的精确度低于发芽法,有77%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竹类植物花粉的生活力和自然授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2种开花竹类植物花粉的败育、生活力和自然授粉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研究,花药和花粉在离体后生活力保存时间较短,尤其是离体花粉的生活力在1-2h会丧失贻尽,适宜竹花粉萌发的培养液的10%蔗糖液,若再加入5ppm硼酸能明显提高花粉发芽率。篌竹和斑苦 花分别属于花药合并粘连和无花粉的二类雄性不育型,其余10个竹种的花粉中均有三种类型的败育花粉,低温、干旱等不育环境使竹花粉发育受阻,不育花粉率增高,竹花的自然授粉不良,在盛花的竹株上接受不到花粉的竹花占33.3%,在部分开花的竹株上花粉自然授粉率公10%。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5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红蝶飞舞’×福建紫薇、‘红蝶飞舞’×南紫薇、‘红蝶飞舞’בRPN74C’及‘多花紫’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授粉后2~6 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多花紫’自交授粉后不同时段均没有发现花粉粒的萌发现象,花粉粒全部干瘪而死,说明紫薇不接受同源花粉,自交不亲和。  相似文献   

18.
不同倍性广东桑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桑树形态倍性鉴定及品种间鉴别问题,研究广东桑不同倍性及品种之间孢粉学上的异同,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广东桑10个不同倍性品种花粉的形态、大小、萌发孔、外壁纹饰等孢粉学特性进行观察,并运用图片分析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研究。【结果】供试广东桑不同品种的花粉微观形态相近,均为小型花粉,近球形,花粉粒极轴长16.98~24.46μm,赤道轴长15.37~23.86μm,极轴长与赤道轴长的比值为1.01~1.12;供试不同品种花粉粒萌发孔1~3个,圆形,直径为2.11~3.51μm,部分花粉粒萌发孔外壁内陷形成漏斗形,按照额尔特曼 G 的 NPC(萌发器官的数目、位置及特征)分类系统属N3P3C4类型;不同倍性间广东桑花粉的赤道轴长、极轴长和萌发孔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均表现为四倍体>二倍体,但花粉粒的极轴/赤轴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广东桑花粉外壁为分布不均的刺状突起-脑条纹复合纹饰,不同品种间花粉的表面纹饰有明显差别,根据外壁纹饰可将供试10个品种花粉分为细刺颗粒状突起-细条纹纹饰、细刺颗粒状突起-粗条纹纹饰、粗刺颗粒状突起-细条纹纹饰和粗刺颗粒状突起-粗条纹纹饰4种类型,花粉外壁纹饰体现了不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不同倍性间广东桑花粉表面的刺状突起密度及大小差异不显著(P>0.05);供试四倍体广东桑品种花粉存在少数败育花粉粒,表现为干瘪而不充实,外形异常。【结论】供试广东桑不同倍性及品种间花粉形态特征具有差异,不同倍性间花粉粒和萌发孔大小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花粉的表面纹饰存在明显差别,初步认为花粉的亚显微结构特征可作为广东桑倍性鉴定及品种间鉴别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7种培养液对采自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27个无性系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不同培养基、无性系×培养基对花粉萌发率的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间花粉粒大小差异极显著,并与发芽率间存在显著相关;通过主分量分析将不同无性系花粉按生活力高低分为三类:高生活力花粉、中生活力花粉、低生活力花粉。在使用的7种培养基中以5%蔗糖+50ppm或30ppm硼酸的组合培养效果最好。同时本文还就花粉生活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待开发的花粉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是植物的繁殖细胞,它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活性酶、核酸、胡萝卜素、黄酮素、抗生素等成分,而且各种营养成分配比平衡。花粉不仅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