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豫西烟区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是多家工业主要原料来源地区,但近年来受干旱影响,出现烟叶晚熟、品质降低等问题。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大田生育期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其打顶后叶面喷施脱落酸(200μmol/L)、茉莉酸(100μmol/L)、乙烯利(1 000 mg/L)处理后的大田生育期、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相关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喷施脱落酸、茉莉酸、乙烯利处理的生育期相比对照分别提前了14、15、21 d;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均使烤后烟叶中的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烟碱、总氮、氯含量降低,钾氯比、糖碱比提高,其中乙烯利处理的化学成分更协调;3个处理与对照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关系均表现为清水处理>脱落酸处理>茉莉酸处理>乙烯利处理;喷施脱落酸、茉莉酸、乙烯利处理后烟叶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NtNR、NtGS、NtSPS、NtSS)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云烟87打顶后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缩短生育期,提高烟叶品质,且乙烯利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优,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豫西旱地栽培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外源GA3和IAA对烟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究外源激素作用机理,探索较优激素浓度配比。采用田间试验,以烤烟品种NC71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配比的外源激素,检测了不同时期烤烟株高、干物质积累、激素含量、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和烟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3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株高和节距,而外源IAA相对提升较少,烟株的干物质量也随着GA3浓度提高而增大。喷施不同浓度外源GA3和IAA均可提高茎尖GA3和IAA含量并降低ABA含量,其中150 mg/L提升效果最明显,100 mg/L外源GA3和10 mg/L外源IAA次之。外源GA3能够使烟草GAI1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IAA也能降低GA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但效果相对较弱。喷施外源激素的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都有所增加,而总氮、烟碱、氯含量则有所下降,100 mg/L外源GA3与IAA配合施用的条件下钾氯比和糖碱比最高,品质表现较好,可在移栽后15 d喷施100 mg/L外源GA3和10 mg/L外源IAA。这些结果可以为豫中烟区烤烟喷施外源生长调节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经济性状的变化。【结果】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的影响不明显,团棵期前铵态氮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及烟叶的开面,进入旺长期后提升硝态氮比例的烟株粗壮,叶片数较多,有利于烤烟的生长;不同配比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均偏低,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失衡,氮碱比均较适宜;大田烤烟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16%~12.48%、1.88~3.57和1.85%~8.10%、0.52~2.57,增加硝态氮比例有利于提高烤烟对赤星病的抗性,增加铵态氮比例烤烟气候性斑点病的发生率降低,普通花叶病零星发生且发病较轻;不同配比处理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分别为175.15~181.51kg/667m~2、4 191.10~4 487.26元/667m~2、23.91~24.72元/kg、49.89%~56.35%和43.65%~49.44%,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硝态氮∶铵态氮为5∶5时,烤烟的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与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魏国平  荐春晖  袁治理  冯强  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90-6191,6195
[目的]探讨陕西旬阳地区不同海拔下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方法]于2011年在陕西省旬阳县赵湾镇选用烤烟品种K326在4个海拔高度田块进行大区对比示范试验。4个海拔高度分别为1043、893、767、540 m,其相应的土壤理化性状依次为:pH 5.9,有机质19.559 g/kg,碱解氮117.0 mg/kg,速效磷30.2 mg/kg,速效钾177.0 mg/kg;pH 5.3,有机质18.845 g/kg,碱解氮111.0 mg/kg,速效磷47.1 mg/kg,速效钾228.0 mg/kg;pH 5.6,有机质19.559 g/kg,碱解氮104.0 mg/kg,速效磷22.0 mg/kg,速效钾118.0 mg/kg;pH 7.4,有机质13.402 g/kg,碱解氮124.0 mg/kg,速效磷18.3 mg/kg,速效钾110.0 mg/kg。[结果]旬阳烟区主要植烟海拔在540~1 043 m时,随着海拔的升高,大田生育期逐渐推迟,株高逐渐降低,茎围逐渐增大,节距逐渐缩短,烟株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先减小后增大,总氮、总烟碱含量有下降趋势,总糖、还原糖及钾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烟叶油分充足,身份变厚,结构疏松综合评价越好。在海拔767 m种植时烤烟经济学性状指标产量、产值、均价及中上等烟比例均最大,海拔893 m次之,其次是1 043 m,最差是540 m。[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在旬阳烟区在海拔高度800 m左右种植烤烟产质量较好,海拔过低过高都不利于烤烟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浓度水平的柠檬酸,对打顶后烤烟进行棉球扎顶处理,研究柠檬酸对烤烟烟碱含量及其糖、氮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水平的柠檬酸均能降低烟叶中烟碱含量,烟碱降低效果4 mmol/L>2 mmol/L>6mmol/L,且提高了糖碱以及氮碱比值.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曲靖烟区2005~2007年9县(市、区)所产烤烟烟叶C3F的常规化学指标进行总体描述、产烟县(市、区)、年份间、不同品种间的统计分析及烤烟各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曲靖烟区烤烟中除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略偏高,钾的含量略偏低外;总氮、烟碱、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等化学指标均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2)除烟碱、氯、钾含量变异较大外,其他化学成分都比较稳定。(3)化学成分在县际间(除氯外)、年份间(除氯、钾外)、主栽品种间(除还原糖、钾外)差异不显著。(4)总糖与还原糖呈高度正相关;烟碱与总氮,氮碱比与糖碱比呈中度正相关;总氮、烟碱与糖碱比,烟碱与氮碱比,氯与钾氯比呈中度负相关。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曲靖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浏阳烟稻轮作区开展了施氮量与氮磷钾配比对浏阳烟区烤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120~18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大,烤烟生育期延长、农艺性状改善、产量显著提高;同一施氮量条件下,烤烟产量因施钾量增大而提高,但处理间差异显著性与施氮量有关,在施氮150 kg/hm2以上时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钾浓度对水培生菜生长及矿质元素动态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钾对水培生菜生长、品质、矿质元素利用效率以及矿质元素动态吸收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生菜生长的钾浓度。【方法】2014年3-5月,采用水培试验,设置5个不同的钾浓度(6,5,4,3,2mmol/L)处理生菜,在生菜生育期每隔10d测定1次生长指标,在收获后测定生菜品质,并计算生菜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利用效率,同时测定营养液中氮、磷、钾、钙、镁的浓度变化,以分析各阶段生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结果】当钾浓度为2~6mmol/L时,生菜叶面积、根干(鲜)质量、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根冠比均随钾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钾浓度为3mmol/L时,生菜以上生长指标均较大;随着钾浓度的增加,生菜硝酸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先增大后减小,Vc含量不断增大,其中当钾浓度为4mmol/L时,生菜的综合品质最好。各处理生菜总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不断增大且差异越来越明显,其中3~4mmol/L钾素处理生菜收获时干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不同钾素处理生菜对氮、磷的吸收都是在第三阶段(05-03-05-13)达到最大,在其他生育阶段吸收较少;对钾的吸收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对钙镁的吸收在整个生育阶段都较均匀,其中在第三阶段(05-03-05-13)吸收强度略有增加。较低的钾浓度处理(2~4mmol/L)生菜对矿质元素的利用效率均较高。【结论】当钾浓度为4mmol/L时,有利于生菜生长,获得较好的产量及品质,且矿质元素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黄腐酸钾作为一种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于云烟97的实际效果,设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移栽时塘施黄腐酸钾、常规施肥+现蕾时叶面喷施黄腐酸钾等3个处理,调查9个小区共900株烤烟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并检测烟叶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云烟97的移栽成活率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可以使云烟97移栽成活率提高2.0百分点;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对烟草的大田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能使云烟97各生育期提前2~4 d;叶面喷施或塘施黄腐酸钾使烟株株高增加2.7~3.4 cm,有效叶片数增加2张,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塘施黄腐酸钾虽然不能显著提高云烟97的烟叶产量,但可以使云烟97的上等烟比例增加3.77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增加4.39百分点,从而提升了收购均价,增加产值;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品质元素的影响不同,塘施黄腐酸钾使得云烟97上、下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相比常规施肥或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更为协调;叶面喷施和塘施虽不能提高云烟97上部烟叶的钾含量,但可以提高云烟97中部烟叶的钾含量,且以塘施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塘施黄腐酸钾降低了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则提高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塘施黄腐酸钾能改善烟叶品质,平衡烟叶化学成分并提高经济效益,在烤烟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钼、锌营养对烤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系LY130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叶面喷施清水(CK)、0.1%钼酸铵溶液(T1)、0.2%硫酸锌溶液(T2)、0.1%钼酸铵溶液+0.2%硫酸锌溶液(T3)共4个处理,比较钼锌营养对烤烟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质体色素含量、光合性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T3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强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和蔗糖转化酶(sucrose invertase, INV)活性,提高烤烟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及质体色素含量,促进烟叶干物质积累,并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同时各处理还明显提高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提高烟叶糖碱比和钾氯比,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各项指标均以T3处理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钼锌配施最有利于提高烤烟碳氮代谢强度和光合性能,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为钼锌营养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应...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0.02mmol/L、0.05mmol/L、0.1mmol/L、0.5mmol/L、1mmol/L、5mmol/L等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浸种芜荽种子,测定芜荽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状况,分析水杨酸浸种对芜荽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A浓度在0.05~0.5mmoL/L之间时,芫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提高。但芫荽幼苗的平均鲜重、主根长、芽长均低于对照组。说明SA浓度在0.05~0.5mmol/L之间时是处理芜荽种子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2.
何礼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24-1428
采用漂浮育苗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氮肥形态对两种烟草(云烟201,MS云87)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烟苗对不同形态氮肥及其不同施用水平所作的生理生化响应都表现出品种的遗传型差异,但也表现出共同特性:蛋白质含量随各形态氮肥施用水平的增高而增大;硝态氮不利于烟苗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铵态氮、硝酸铵、酰胺态氮氮肥有利于可溶性糖积累,其含量除在特高施用水平50mmol·L-1受到抑制外,是随施用水平的增高而增大;烟苗的生长及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各形态氮肥的最佳适应水平表现在10mmol·L-1。综合比较认为硝酸铵是较好的苗肥。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氯化铵对绿色杜氏藻增殖的影响情况。绿色杜氏藻的一次性培养试验结果 显示,氯化铵的浓度对绿色杜氏藻的增殖具有显著的影响。最适宜绿色杜氏藻增殖的浓度是 0.20~1.00 mmol/L,浓度值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绿色杜氏藻增殖,浓度过高时增殖缓慢,并且 稳定期短,易崩溃。在最适宜浓度水平时,绿色杜氏藻进入指数生长期较快,增殖速率值较大; 在1.00 mmol/L浓度时,绿色杜氏藻在稳定期获得最大的微藻密度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抗性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通过采前喷施钙液(钙浓度0.011%,0.014%,0.017%,0.020%,0.023%)、采后1-MCP处理(1-MCP浓度1.0,2.0,3.0,4.0,5.0μL/L)、草酸处理(草酸浓度25,50,100,200,400 mmol/L)、紫外线照射处理(紫外线剂量3,6,9,12,15 kJ/m2)和水杨酸处理(水杨酸浓度1,2,3,4,5 mmol/L)5类处理,研究钙、1-MCP、草酸、水杨酸处理和紫外线照射对库尔勒香梨黑斑病抗性诱导的影响。通过LSD多重比较,4 mmol/L水杨酸对黑斑病病原菌病斑面积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采前喷施0.011%钙和1.0μL/L 1-MCP处理;1.0μL/L1-MCP对黑斑病病原菌病斑深度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2.0μL/L 1-MCP和50 mmol/L草酸处理。黑斑病的发病情况需从病斑面积和病斑深度两方面综合判定,1.0μL/L 1-MCP处理对两者综合的抑制效果最好,而且从经济和便捷角度而言,更具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苦瓜抗冷性的内在机制,以碧绿苦瓜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15和2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低温(8 ℃)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NP处理提高了茎粗/株高和叶面积/根体积的比值,降低了苦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 MDA含量,提高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SOD,CAT,POD三种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的伤害。低浓度的SNP处理的苦瓜幼苗抗冷效果好于高浓度的,尤其以05 mmol·L-1 SNP处理效果最佳。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苦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促进了苦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和优化滑叶藤 ISSR PCR反应体系,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分析模板DNA,TagDNA聚合酶,Primer,Mg2+和dNTPs 5个因子对滑叶藤ISSR PCR反应影响。结果表明了滑叶藤 ISSR PCR 25μL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最佳水平:DNA模板为84ng,TagDNA聚合酶为20u,Primer浓度为08mmol/L,dNTPs浓度为068mmol/L,M2+浓度为24mmol/L。该反应体系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铁线莲属植物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初步试验了根外施用吲哚丁酸(IBA,200mg/L)、6苄基腺嘌呤(6-BA、400mg/L)、脱落酸(ABA,10mg/L)或赤霉素(GA,40mg/L)处理对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侵染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根系、产孢和吸收养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处理显著增加了菌根总侵染率和孢子数量,而6-BA,GA,或ABA则降低了总侵染率、减少孢子数量。与对照相比,接种G.mosseae显著提高了番茄地上部、下部鲜重和植株高度;供试4种植物生长促进物质不同程度的增加了番茄地上部、地下部鲜重和植株高度,其中以IBA处理效果最为好,其次为GA和6-BA,ABA则最差。IBA或ABA处理显著增加了菌根化番茄植株体内P、K和N含量,而GA或6-BA只提高了N含量。  相似文献   

18.
氮素对红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霍格兰氏营养液培养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红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红葱经济产量、株高、分蘖数、叶片数都随着施氮量的提高不断增加。不同浓度的氮素处理对红葱叶片光合色素影响不大,但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然而都还在安全食品的范围内;维生素C(V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并随生长期的延长有所提高,但生长后期氮素浓度过高不利于Vc含量提高。不同浓度的氮素处理对红葱辣香味影响不明显,因此在10mmol/l~15mmol/l范围内是比较适合红葱生长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2种鸢尾属Cu富集型植物(黄菖蒲、马蔺)对Cu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5 mmol·L-1(35 mg·L-1) Cu胁迫下加入EDTA(0.28,0.55 mmol·L-1)能够显著促进植物体对Cu的吸收,并促进Cu向地上部的转移,同时黄菖蒲、马蔺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也显著增加,缓解了Cu对2种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黄菖蒲和马蔺地上部脯氨酸(Pro)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也进一步表明一定浓度的EDTA能够减轻Cu对植物的毒害。但是,当溶液中EDTA浓度大于0.55 mmol·L-1时,其效果不明显,表现为抑制Cu在根部的吸附,进而降低Cu向地上部的转移,但与低浓度EDTA处理相比,高浓度EDTA(1.10 mmol·L-1)下的两种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表明高浓度EDTA会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新郁葡萄(葡萄品种)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下其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郁葡萄叶片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NaCl浓度为200,250mmol/L时,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随着NaCl浓度增加,新郁葡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逐渐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呈现出先保持平衡(NaCl为0~150mmol/L)后缓慢上升(NaCl为200~250mmol/L)的趋势。新郁葡萄表现出一定的耐盐特性,NaCl浓度为25mmol/L时,新郁葡萄没有受到盐害;NaCl浓度在50~150mmol/L时,NaCl对新郁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逐渐明显,而NaCl浓度等于大于150mmol/L时,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但净光合速率仍为正值,说明新郁葡萄仍然能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