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谢长根  熊送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75-12578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将靖安县可持续经营重点工程归纳为5类事件,针对这些事件提出19种对策,进行目标量化与效果值白化,建立灰局势决策模型,得到了靖安县可持续经营重点工程的优化决策方案.通过分析认为,灰局势决策能够针对实际决策问题,为不同目标提供较方便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探讨县级林业区划中的林种布局和林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梭梭林人工更新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年试验研究和广泛收集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中多目标、多种局势条件下,灰色决策理论,对梭梭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实生苗造林进行灰色决策。结果证明,在多目标(包括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苗木生长状况、投资成本),多对策(兰泰、新疆、甘肃)的局势下,效果矩阵最优解都为梭梭容器苗造林,从而反映出梭梭容器苗造林是恢复梭梭林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绍荣  龙国  曹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25-1192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2008年度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南组区域试验中的19个农艺性状观察值进行分析,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的优劣,结果与方差分析基本一致。探讨了灰色局势决策在马铃薯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Fuzzy-Grey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所具有的模糊性和灰色性特点,将模糊数学理论中的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等概念引入灰色系统灰色局势决策中,构成地下水环境质量的Fuzzy-Grey评价模式。用该模式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评价信息量多、结论符合客观实际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目标化局势决策在小麦品种布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2006年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资料,采用单目标化局势决策,对新麦19号、濮麦10号、平安3号、郑麦3634、豫农201、郑农17、花培1号、周麦20号8个小麦品种的产量、冻害、倒伏和病害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综合效果测度值。[结果]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豫农201均为最优品种布局,其次是周麦20、郑农17,说明豫农201在各地的适应性最好。由于单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分析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其结果更具科学性。[结论]采用品种灰色布局的原理与方法指导品种布局,可作出更客观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几种树种配置模式综合效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宁夏平原7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从定量角度进行评价,并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林带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新疆杨与高感天牛杨树品种混交林带的综合效益优于单一杨树品种的林带,新疆杨2行×合作杨2行,实际株数比6∶4的混交模式综合效益较好;②臭椿纯林也是一种综合效益较好的树种配置模式,但臭椿的一些特性又限制了其在农田林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1999~2001年度南方冬麦区小麦良种区域试验资料与产量相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与方差分析基本一致。提供的信息量较方差分析多,计算量相对较少。能对品种的优劣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此方法还可以用于高代稳定品系或对大量原始材料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灰色局势决策在烤烟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烤烟品种综合评价传统分析方法仅从一个性状进行分析,对其他性状仅做定性描述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对河南省南阳地区的烤烟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注重性状权重的情况下,烤烟品种综合性状的优劣次序依次为云烟87、云烟85、中烟100、中烟98、K326、9717、8541、39511和中烟101;这与生产上南阳地区烤烟主栽品种为云烟87和云烟85,搭配品种为中烟100和K326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灰色局势决策法为烤烟新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方法,解决了多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目标间的矛盾性,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仅从产量单一性状指标入手导致偏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发酵法生产干酪工艺参数的不稳定性,采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对试验中不同发酵酸度、CaCl2用量、热处理温度等评价数据进行灰色分析,获得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发酵乳酸度65°T,CaCl2用量0.2 g.L-1,热处理温度65℃.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构想,明确了运用数据仓储和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整合原有分散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协调的基础信息与数据分析平台的技术思路,系统的目标用户和建设目标,安全稳定、资源共享、面向事务、辅助决策、快捷易用的设计要求,规划了结构体系、功能模块、信息内容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及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给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通过对西部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准确摸清化肥、农药、农模、畜禽养殖场等对西部水污染的情况,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探索低污染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农业清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3.
构建促农增收的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灵活高效的科技服务体系有助于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广大农民对科技迫切需求的新形势下,在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旨在为科技服务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军队农场是国家为保障军事供给在农业生产中宏观调控的产物,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文章分析了军队农场在体制、生产经营、决策、技术体系和管理等方面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军队农场因其固有特性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方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97-1999
根据《2005年宿州统计年鉴》资料,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宿州市农业生产优势进行初步的局势决策分析,并确定宿州市各县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宿州市农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目前进行的农业企业化经营进行了探源研究,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了农户以生产经营自主权、决策权和产品的处置权,为农业企业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乡镇企业发展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具体实践,揭示了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广泛适应性;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企业化的继续,是农业企业化的“三化”之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而不是手段。农业企业化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全面推开、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临夏北塬区持续农业的局势分析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夏北塬区45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经聚类分析该区农业生产可划分为:种养型,养种型和综合型三类;以产值、收入和效益为决策目标,运用多目标局势决策理论,分析了各类型的现状与优势,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该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18.
蛋鸡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中国规模化蛋鸡生产的现状以及对禽蛋需求量的增加 ,构思和完善了 2 0× 10 4 羽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 ,设计了以数据库、专家系统和自动化监控技术为基础的规模化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 ,探索建设养鸡场生产网络信息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将科学计算、数据分析、绘图处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监控技术融为一体 ,建成一个可在单机或网络两种不同模式上运行的生产管理系统。为提高中国规模化蛋鸡企业生产、科学饲养、鸡病防治水平 ,以及专家咨询和早期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可能 ;也为管理人员进行蛋鸡生产动态管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平 《农业与技术》2007,27(1):134-137
根据1991-2004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统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用固定资产资金额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明显,其中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明显增强,而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和灌溉面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东南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对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阐述了我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指出循环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对东南地区的丘陵生态果园结构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园区模式、农作物秸秆利用型模式等典型循环农业模式及其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统筹构建体系、建立适宜模式,制定生产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加大技术创新、支撑持续发展等进一步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